APP下载

麦芽不同炮制品的功效研究

2011-03-31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年4期
关键词:消食麦芽乳汁

(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江苏 南京 210046)

麦芽,为禾本科植物大麦(HordeumVulgareL.)的成熟果实经发芽干燥而成,全国各地均有生产。其饮片包括生麦芽、炒麦芽和焦麦芽3种。关于麦芽功效,文献中有的认为生麦芽有催乳作用,炒麦芽有回乳作用,而有的则认为生、炒麦芽都有回乳和催乳的作用,关键在于量的大小[1]。另外,对麦芽炒焦是否增加其健胃消食的作用,亦存在较大争议。针对这些问题,笔者结合有关文献和临床实际,现将观点阐述如下,以供大家共同探讨。

1 生麦芽疏肝健脾,消食通乳

《医学衷中参西录》论述“镇肝熄风汤”时谓:“盖肝为将军之官,其性刚果。若但用药强制,或转激发其反动之力。……麦芽为谷之萌芽,生用之亦善将顺肝木之性使不抑郁。”《医学衷中参西录·大麦芽解》谓:“为其性善消化,……虽为脾胃之药,而实善舒肝气(舒肝宜生用,炒用之则无效)。盖肝于时为春,于五行为木,……麦芽与肝为同气相求,故善舒之。”可知,生麦芽乃大麦之萌芽,具生发之性,能顺肝木将军之气,使不抑郁,故入肝经而能疏肝解郁,正如《本草求原》中谓:“凡麦、谷、大豆浸之发芽,皆得生升之气……人知其消谷而不知其疏肝也”。

脾胃同居中焦,其中脾气主升而胃气主降,正如《临证指南医案》中所言“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脾主运化而胃主受纳,食物的消化吸收与脾胃都有密切关系。生麦芽乃大麦之萌芽,具生发之性,不仅能顺肝木将军之气,也可顺脾气主升发之性。脾气升发之性正常,则脾主运化功能正常。脾主运化功能正常,则可促进食物之消化吸收,故生麦芽入脾经而可健脾消食。

妇人乳汁乃气血所化生,气血上行则为乳汁,气血下行则为月经。妇人产后乳少,原因不过2条,一为“不通”;一为“不足”。肝主疏泄,如肝气郁滞致乳络不通,则乳汁排泄必然不畅,此属“不通”。脾(胃)是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如脾失健运,则气血生化有碍,乳汁生成减少,此为“不足”。生麦芽之生发之性,既可助脾之运化,又能助肝之疏泄,如此一则乳汁之化源充足,二则乳汁排泄亦可顺畅,所以生麦芽可引气血上行而能通乳。

2 炒麦芽回乳汁,下积滞

《药品化义》:“大麦芽,……若女人气血壮盛,或产后无儿饮乳,乳房胀痛,丹溪用此二两,炒香捣去皮为末,分作四服立消,其性气之锐,散血行气,迅速如此,勿轻视之。”《本草求真》载:“薛立斋治一妇人丧子乳胀,几欲成痈,单服麦芽一二两,炒煎服,立消,其破血散气如此。”《医学衷中参西录·大麦芽解》谓:“至妇人之乳汁为血所化,因其善于消化,微兼破血之性,故又善回乳(无子吃乳欲回乳者,用大麦芽二两炒为末,每服五钱白汤下)。”以上3个论述中回乳均用炒麦芽,而“散血行气”“破血散气”和“微兼破血之性”之说,笔者认为均指炒麦芽具有可引气血下行而能回乳之功效。乳汁乃气血所化,况妇人产后气血本虚,不可妄用活血破血药,惟可用像炒麦芽这一类药以引气血下行,使之回乳。笔者曾听北京中医药大学许文忠教授言“麦芽炒用一两半,乳汁滴滴化血红”,气血上行则为乳汁,下行则为月经,故可得出炒麦芽可引气血下行而能回乳。

《丁甘仁临证医集·麦芽》谓:“熟腐五谷,消导而无停;运行三焦,宣通而不滞。麦芽无毒,炒黄去芒,留芽用。”《叶香岩三时伏气外感篇》谓:“痢疾一证,古称滞下,盖里有滞浊而后下也。”临床有“痢无补法”之言,因痢疾多有积滞之邪阻于胃肠,而胃肠贵在通降,正所谓“六腑以通为用”,故《医学心悟》谓“古人治痢,多用坠下之品……”。笔者查阅历代诸家医案,发现在治疗“痢疾”一门之时,常选用炒麦芽,盖取其下胃肠之积滞。由此笔者认为,炒麦芽具有宣导胃肠积滞之功效。如《丁甘仁医案·痢疾》中有“洪左”一案,前后共5诊,在第4诊中丁氏处方中有“生熟谷芽各三钱”。笔者认为此处的“熟谷芽”即“炒谷芽”。原因有二:1)《章次公医术经验集·医案篇·咳喘》中“张男”一案,处方中有“生熟米仁各15 g”。“米仁”即“薏苡仁”,临床常用仅“生苡仁”和“炒苡仁”2种,故“熟米仁”即“炒苡仁”。2)章先生曾入丁甘仁先生创办的上海中医专门学校肄业,亲受丁甘仁先生的教导。故二人处方用药习惯应相同或相近,故“生熟”即“生炒”之别名。谷芽与麦芽同属消食药,都是谷物之芽,功效亦大同小异,故笔者认为此案中代之以“生炒麦芽”亦可。因为此患者前已经过3诊,久痢伤脾,故用生者以助脾气,但胃肠之余邪尚存,故用炒者以助通降。

3 焦麦芽健胃消食

《医学实在易·卷三》:“泄泻之症,……如食积,加麦芽、山楂炒黑”。《用药心得十讲》中焦树德亦认为麦芽“炒焦用,消食化积的作用最大”。2010年版《中国药典》认为,“焦麦芽消食化滞”。麦芽炒焦可增强健胃消食的作用,这也是焦麦芽的主要功效所在。

有人从现代药理研究对上述观点提出置疑,他们认为[2]麦芽主要含淀粉酶、转化糖酶、蛋白酶等消化酶类成分,可促进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等的分解,对胃蛋白酶分泌也有轻度促进作用。酶的性质是不稳定的,一般酶作用的最适宜温度为37 ℃左右,经过高温炒焦将会使其失去活性而失效。并举《医学衷中参西录》中“入汤剂皆宜生用”为佐证,故认为麦芽不宜炒焦用,而必须生用。笔者认为,这个观点值得商榷。如果麦芽炒焦会破坏其中所含酶的活性,那么《医学衷中参西录》中的“入汤剂”的温度也足以破坏其活性了。况且亦有人认为不能把淀粉酶作为起消化作用的主要物质,还应注意到麦芽中可能有调整机体自身消化功能,从而达到消食目的之物质。而有人既认为淀粉酶是麦芽中助消化物质,受热易破坏,但也提到了乳酸是麦芽消导成分之一,麦芽随炒制程度的增高,其乳酸量相应增加[3]。

中药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并具有康复与保健作用的物质。既然从现代药理学研究入手,结论亦未能达成一致。笔者以下将从中医理论入手,提出自己的看法。《蒲辅周医疗经验》中谓“小麦主养肝心”,此说源自《素问·五常政大论篇》:“其脏心,心其畏寒,其主舌,其谷麦”,可知麦为心之谷,故可入心。《金匮要略》中谓“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酸入肝,焦苦入心,甘入脾”,焦麦芽具焦苦之性,故入心。夏桂成所著《月经病中医诊治》中谓:“盖胃土非心火不能生,脾土非肾火不能化,心肾之火衰,则脾胃失生化之权。”一般我们所说的“火不暖土”,针对的都是后者(肾火不能暖脾土),而对于前者(心火不能暖胃土)似乎很少提及。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焦麦芽焦苦入心,其性甘温,可补心阳,心阳生胃土,故有健胃消食之力。

4 结语

综上可见,麦芽虽有生用、炒黄和炒焦之分,但其功效主治却有很大区别,临床选用时也应该慎重对待。生、焦麦芽均可消食,但生麦芽是健脾消食,适用于脾虚不运者;而焦麦芽是健胃消食,适用于食停胃脘者。脾胃同病者,二者可配伍使用。乳少不通者,用生麦芽以补之通之;乳汁郁积者,用炒麦芽以下之回之。用于妇女断乳或乳汁郁积之乳房胀痛者,亦有人主张生、炒麦芽合用[4]。笔者认为,妇女断乳或乳汁郁积者,多伴有乳络不通之证,如单用炒麦芽回乳,效果可能不佳。在这种情况下,如配伍生麦芽以助肝疏泄、畅通乳络,则可事半功倍。临证处方时,应明确所用是生麦芽、炒麦芽还是焦麦芽,不可仅书“麦芽”二字,因为这与临床疗效是密切相关的。因此,掌握以麦芽为代表的众多类中药,无论对于医学工作者,还是药学工作者,都有很大帮助。

[1]田秋扬.浅谈土家药麦芽剂量与催乳回乳的关系[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8(5):37-38.

[2]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1740.

[3]叶定江,原思通.中药炮制学辞典[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343.

[4]高学敏.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272.

猜你喜欢

消食麦芽乳汁
按摩推拿护理缓解哺乳期乳汁淤积诸症的作用
乳汁点目需谨慎
异麦芽酮糖醇在卷烟增香保润中的应用
消食药膳方
吃心情的麦芽精
我家秘方
生麦芽鸡内金茶
妈妈的奶为何变色了
张云鸿:对待麦芽,就像对待自己的作品
食欲不振喝点山楂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