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钰华教授治疗外感咳嗽经验
2011-03-31,,
,,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广东 广州 510515)
贾钰华教授是中国中医新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中医诊断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中西医结合博士研究生导师。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专业工作30余年,医理精湛,学验俱丰。笔者有幸整理其学术经验,现仅就贾师以疏风开肺汤治疗外感咳嗽的经验,介绍如下。
1 外感咳嗽证候特点
咳嗽是肺系疾病的主要证候之一,其病位在肺,因肺主气,司呼吸,以宣发肃降为顺,肺气不宣,则壅遏不畅、气上逆而咳嗽。肺为娇脏,其气宜清不宜浊,故最不耐外邪,受邪则失其清肃之职而咳嗽不已。外感咳嗽是指机体因感受风、寒、湿、热、燥、火六淫之邪所引起的以咳嗽为主症的病证。正如《医学心悟·咳嗽》形象地将其概括为:“肺体属金,譬若钟然,钟非叩不鸣,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邪自外击之则鸣……”,可见外感咳嗽的病因为六淫外邪犯肺,其病机为肺气不宣,肺气上逆[1]。由于四时主气的不同,因而人体所感受的致病外邪亦有区别。六淫虽然皆令人咳,但风为六淫之首,其他外邪多随风邪侵袭人体,所以外感咳嗽常以风为先导,挟寒、热、燥等外邪入侵,故临床以风寒、风热、燥邪咳嗽较为多见[2]。中医的外感咳嗽,包括了现代医学的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上呼吸道感染,慢性咽喉炎等以咳嗽为主要症状的疾病。
贾师认为,外感咳嗽是外邪犯肺,宣降失常,肺气闭郁,气机为邪所遏,迫而上逆,故作咳。而它脏之病及于肺或肺脏自病,均可导致肺脏功能受损,宣发肃降不力,肺气闭郁,气机上逆而作咳。人体正气虚弱,卫外不力,易受风邪,致风寒(热)犯肺,宣降失常,亦导致气机郁闭而作咳不断。故谓“六气皆令人咳,风寒为主”[3]。因而治疗上则宜采用“疏散外邪,宣通肺气”的方法,因势利导,则邪祛正安,不宜过早使用苦寒、滋润、收涩、镇咳之品,以免关门留寇,致使咳嗽缠绵难愈。遂立疏风开肺为法,拟就疏风开肺汤治之。
2 疏风开肺汤药理药性
疏风开肺汤由荆芥、白芷、厚朴、杏仁、桔梗、生甘草、贝母、桑白皮、菊花、薄荷等10味药物组成。方中荆芥、白芷辛而不烈,微温而不燥,性质平和,善散风邪而不伤阴。《本草汇言》云:“荆芥。轻扬之剂,散风清血之药也……凡风毒之证,已出未出,欲散不散之际,以荆芥之生用,可以清之”。杏仁既有宣散肺经风邪之能,又有降气止咳平喘之功,且能润肺滑肠。现代药理研究发现杏仁能镇静呼吸中枢而起到镇咳平喘作用。厚朴配杏仁有宣降肺气,止咳平喘之功。《伤寒论》“喘家作,桂枝加厚朴杏子佳。”即取此意。桔梗质轻升浮,为“舟楫之剂”,能宣通上焦,升提肺气而利胸隔咽喉。现代药理研究发现桔梗有较强的促进气管分泌作用,能稀释痰液,有较好的祛痰和镇咳作用。桔梗配甘草组成桔梗汤善于宣肺祛痰,止咳利咽。《金匮要略》记载用桔梗汤治疗肺痈的溃脓期,其理亦然。其浙贝母止咳化痰兼清热散结,配桑白皮宣泄肺热,而薄荷、菊花更是疏风之品,相须而宣透肺气[4]。
总之,疏风开肺汤一方面疏散风邪,另一方面宣畅肺气。全方药物药性平和,不寒不热,不燥不腻,轻清灵动,开达上焦,且具有配伍简单,化裁方便之特色,因此适宜做为外感咳嗽的基本方。
3 疏风开肺汤临证运用
3.1 风寒袭肺 贾师认为,人体在肺卫功能失调或减弱的情况下,遇气候突变,冷热失常之时,易受风寒侵袭,致外感风寒咳嗽。症见咳嗽声重,痰稀色白,咽痒,伴有头痛,鼻塞,喷嚏,流清涕,骨节酸痛,恶风无汗,舌淡苔薄白,脉浮紧。在疏风开肺汤基础上,重用荆芥,加用紫苏梗、炙麻黄等以增强祛风散寒之力;伴头痛鼻塞者加辛夷花、苍耳子以宣肺通窍;若因素体肺气亏虚感受风寒,则加防风、黄芪、白术补益肺气;若夹湿痰,咳而痰黏,胸闷,苔腻者,加用法半夏、陈皮、海蛤壳、茯苓燥湿化痰;若风寒外束,肺热内郁,俗称“寒包火证”,而见咳嗽音哑,痰液黏稠,口渴,心烦者,加苏叶、鱼腥草、地龙以散寒清热止喘。
3.2 风热犯肺 贾师观点以为本证乃外感风温、风热之邪,或虽感受风寒亦易蕴而化热,侵袭肺脏,肺失清肃而咳嗽。症见咳嗽频剧,气粗,咽痛声嘶,咯痰不爽,痰稠或黄稠,或干咳少痰,伴恶风汗出,鼻流黄涕,口干渴,头痛,身热,舌红,苔薄黄,脉浮数。在疏风开肺汤基础上重用薄荷、菊花,加用连翘、桑叶以加强疏风清热之力;咳甚加金银花、枇杷叶宣肺清热止咳;肺热甚者,加黄芩、鱼腥草清泄肺热;咽痛加牛蒡子、射干、玄参清热宣肺利咽;若热伤肺津,咽燥口干,酌加北沙参、天花粉养阴清肺,清热生津。
3.3 风燥伤肺 贾师认为,此证乃风邪胜湿伤津化燥,肺失清润而咳嗽。多见于初秋的温燥袭肺,耗伤肺津所致的咳嗽痰少,或略有黏痰不易咯出,或痰中带血,咽干咽痛,唇鼻干燥,咳甚则胸痛,常有恶寒发热、鼻塞头痛等表证,舌尖红,苔薄黄而干,脉数。则以疏风开肺汤加清肺润燥的桑叶、麦冬,养阴润肺生津的沙参,共奏疏风清热润肺止咳之功;对于深秋之凉燥犯肺之咳嗽,除燥咳的症状兼见风寒袭表的症状,用疏风开肺方加温润止咳之百部、款冬花、紫菀等药治之;若阴伤咯血者加仙鹤草、百部、沙参以凉血止血、润燥止咳。若风燥伤津,咽喉失濡养而致咽部干燥,或痒、痛、异物感及胀紧感、痉挛性干咳,无痰或极少白痰,相当于西医学的慢性咽喉炎,则选加威灵仙、夏枯草、青果、木蝴蝶、牛蒡子等通络散结、清咽利喉止咽痒。
4 讨论
贾钰华教授立疏风开肺为法治疗外感咳嗽,从祛风论治,使外邪得以宣散,肺气得以宣畅,而又不耗散肺气。祛风之品多具有解除支气管痉挛及抗变态反应功效,多采用疏风散寒、疏散风热、祛风润燥、祛风化痰等法。临床当应辨清邪之盛实,寒热之属性,而取辛温或辛凉之剂,以宣肺止咳之法治之。风寒之邪,选用辛温之品;风热之邪,选用辛凉之品;如寒热症状区别不明显,上2类药可参合用之,且不论寒热类型皆可加入解毒药,如大青叶、板蓝根等;兼有热象者要合用清热泻火之剂,燥邪为害则需辛散之中兼以濡润。
自拟疏风开肺汤,即“疏风”与“宣肺”并举,切中咳嗽的病机,重点突出,使痰清气顺,肺气宣畅。贾师在治疗咳嗽时,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往往药到而病除。他根据外感咳嗽感邪的性质,各证型均可用本方稍加变通,适当加减,即有确切的疗效。
此外,贾师不以经方“老”而见弃,不弃传统的辨证思维、审证求因的方法,还以为中医并不排外、排洋。他坚持着“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将现代检查与中医理论有机结合,相信假以时日,有助于改变中医诊断客观指标少、不易把握应用的不足,从而促进中医诊断客观化、微观化的发展。贾钰华教授这种思辨功夫值得年轻中医深入学习、细心揣摩。
[1]程皖.韩明向教授祛风法治疗外感咳嗽经验[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0(2):24-25.
[2]田德禄.中医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99.
[3]李民浩.外感咳嗽理论探讨与桑菊饮应用体会[D].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论文,2007:7.
[4]贾钰华.疏风开肺汤治疗久咳的临床研究[J].实用中医药杂志,1998(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