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院护士在工作场所受人身伤害的调查分析
2011-03-31邓云霞袁彩蓉江汉油田总医院内二科湖北潜江433124
邓云霞,田 玫,袁彩蓉,李 荣 (江汉油田总医院内二科,湖北潜江433124)
近年来,医患关系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关注,而护士在工作中受到人身伤害的事件更是屡见不鲜。根据2001年美国护士协会的网上调查显示,17%的护士在医院工作场所受到身体上的攻击,57%护士曾被威胁或辱骂[1]。国内一些调查也显示,护士是医院的一个弱势群体,她们和病人接触的机会最多,受到人身伤害的机遇也最大。这些都极大的威胁到护士的人身安全,造成心理压力,给护理工作带来不良隐患。特别是在基层医院中,由于环境和设施的不健全和一些制度的不完善,还有护士自身能力和素质因素等都成为护士遭受人身伤害的原因。我院是一所三级甲等医院,现有床位600张,临床护士240名,现就我院护士遭受人身伤害的原因进行调查,并通过分析提出防范措施。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我院临床在职护士 (不包括精神科护士)。
1.2 方法
由4名专职人员负责调查表的发放和回收,调查表采用不记名方式,发放调查表210份,回收有效问卷195份。
1.3 调查内容
第一部分:护士的基本信息,包括护士的性别、年龄、工龄、学历、职称、婚姻状况等。第二部分为护士受人身伤害资料:①所受人身伤害的次数;②所受人身伤害的原因;③所受人身伤害的形式;④所受人身伤害的来源;⑤受到人身伤害后的反应;⑥受到伤害后所产生的后果或影响。
2 结 果
在调查的护士中,有85.7%的护士曾经受到过病人或家属的人身伤害。其中语言伤害、躯体攻击、性侵害的比例分别为75.7%、40.2%、4.1%。语言伤害的主要形式为被呵斥、讽刺和威胁;躯体攻击的主要形式为被抓伤、脚踢、推搡、拳击;性侵犯的主要形式为被挑逗和性骚扰。护士所受人身伤害有54%来自病人家属或陪伴,39%来自病人本人,7%来自其它人群。护士所受人身伤害的原因依次为对医院环境和管理不满意占28.5%,对护士的服务不满意占28%,对收费不满意占24%,对医院其他人员不满意占15.5%,病人醉酒或无理由殴打辱骂占4%。护士在受到伤害后97%的护士都选择了容忍,2.9%的护士进行了语言的还击,只有一名护士进行了行为的反抗,其中20%的护士对人身伤害行为表示理解。
195名被调查人员均为女性护士,受到过人身伤害的护士年龄20~30岁占62.4%,30~40岁占27%,40岁以上占10.6%;工作5年以下的护士每年人身伤害的发生率平均为48.7%,5~10年的护士为26.8%,10~20年的护士为17%,20年以上的为7.5%;专科及以上学历占66%,中专及以下学历占34%;中级及以上职称占24.6%,初级及以下职称占75.4%。
在受调查的科室中,以儿科和急诊科受伤害的护士人群比例最高分别为88.2%、90.5%,其他科室的比例平均为78.4%。受到人身伤害后对护士的影响表现为紧张、焦虑、伤心难过、对职业无信心、渴望离职等。
3 讨 论
3.1 护士遭受人身伤害的原因
1)护士自身的原因。有些年轻护士的护理技术和知识不够完善,在进行各种护理操作失败时,得不到病人的理解,直接引发护患矛盾,甚至受到对方的人身攻击。同时由于近年来合同制护士的比例大大增加,职业不稳定因素导致护士的服务意识薄弱,工作中缺乏主动性,对病人解释不够耐心,沟通时缺乏技巧,病人或家属往往认为护士过于冷漠,在病痛和焦虑的情感下,被爱被尊重的心理得不到满足,以至于将怨气撒向护士。
2)病人对其它不满的转嫁。病人在医院的诊治过程中,产生的不满情绪可能来自医院的其他人员,或者环境、管理等因素。但是这些不满往往让病人的郁闷在心理集结,因为病人如果对环境或管理不满,他不能改变现有的环境和医院管理,对其他人员不满他也可能由于距离较远的原因不能发泄,同时其它工作人员中男性所占的比例较多,容易产生威慑力。而在医院工作中,护士基本为女性,并且与病人距离最近,接触最为频繁,从而也最容易成为受攻击的对象。
3)受社会环境的影响。近年来,由于媒体的宣传存在偏颇、把个别医务人员医德医风下降扩大化的现象,社会对医务人员产生了信任危机,使医疗纠纷呈上升趋势,暴力事件经常发生[2]。使得社会群体普遍认为护士地位低下,医德缺乏,有的甚至在就医过程中提出一些过分和无理的要求,一旦对医院或护理工作产生不满,不听取解释,不尊重护士的人格,即毫无顾忌的对护士进行辱骂和殴打。
4)大多数基层医院各种保护设施不健全,监控系统存在诸多盲区,保安人员由一些没有保卫经验的人员组成,在急诊科等关键部门没有设置保安人员和加强管理。一旦病人与医护人员发生了纠纷,保安人员往往到达迟滞,不能及时制止和起到威慑的作用,助长了不法分子的嚣张气焰。
3.2 应对措施
1)社会应加强舆论导向,尊重护士,爱护护士。2008年国务院颁发的 《护士条例》在第一章第三条中指出护士人格尊严、人身安全不受侵犯。护士依法履行职责,受法律保护,全社会应当尊重护士。因此,社会和舆论应进行正确引导,多宣传和体现护士的爱心,以及对职业的奉献精神,增强护士的职业自豪感和荣誉感。同时应通过政策倾斜提高护士的待遇,保障护士权益,稳定护理队伍,让大家更有信心、耐心和责任心为病人服务。
2)医院应加强安保监控,制定各种防范措施。医院应提高保安的素质,加强防卫训练,并与当地公安系统进行联动,有必要在急诊科等危险系数较高的科室设置保安室。改善护士的工作环境,在医院重点部位安装监控摄像和报警装置,如病房、护士站、抢救室、候诊室等,安排保安24h进行监控和巡视,发现不良事件及时进行处理,确保医护人员的人身安全。另外应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在发生纠纷和暴力事件时应有完善的应急预案。同时制定规范的服务流程,改善病人的就医环境,减轻病人的焦虑情绪和压力。
3)加强医务人员在工作中风险识别和规避能力,做好自身安全防护。随着社会进步,病人的维权意识不断增强,护士普遍存在对法律意识的淡漠问题[3]。特别是护士在遇到一些特殊病人,如危重病人、醉酒病人、吸毒的病人、已有不满情绪的病人、具有攻击倾向等病人时,护士一定要提高警惕,在做好病人的抢救和护理的同时注意保持一定距离,必要时请保安维持抢救和医疗护理秩序。另外医院可设立法律讲堂,加强护士法律知识和对暴力事件的预防,并通过相关案例分析加强护士的警示和识别能力;以及通过对护理服务场景的再现让护士发现自己工作中的不足,重新进行服务规范定位。
4)提高护士的技能水平和沟通能力。现代医学技术日新月异,护理人员应加强护理理论和护理技能的学习以适应目前的医疗形势,在对病人进行治疗和护理时才能做到从容不迫,得心应手,充分取得病人的信任。在工作中要掌握病人的心理,学会换位思考,运用交流的艺术性、技巧性,交流中态度要真诚、言词要恳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积极与病人及家属沟通,取得病人和家属的理解和配合。对危重病人,应及时告知家属病人面临的危险,使他们理解可能发生的危险,接受和承担风险[3]。
5)护士长期与病魔缠身的病人打交道,自身心理压力较大,在遭受辱骂殴打等人身伤害后,一部分护士感到很委屈,这种情绪会持续2~3周甚至更长时间。一些护士遭受暴力后表现出愤怒情绪,甚至产生报复心理。医务人员作为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高危人群,普遍存在恐惧心理,大多护士提到遭受暴力后会产生恐惧感,害怕此事再次发生,护士不敢去上班[4],在工作中产生倦怠心理,容易引发护理差错,有些护士甚至离职从而造成护理队伍的不稳定。因此医院首先要对造成医护人员严重人身伤害的不法分子严厉追究其法律责任,积极安抚受伤害的护士,并应建立护士心理支持系统,平时可通过谈心、外出放松以及各种娱乐活动减轻护士的心理压力。对受到人身伤害的护士提供心理辅导,必要时为医护人员寻找合适的心理治疗师,帮助医护人员减轻工作压力、舒缓紧张情绪,使其以最佳心态投入到照顾患者的工作中,以减少护理纠纷和护理差错的发生。并在一定程度上取得护士的家人配合,使护士在受到伤害时能及时得到同事和家人的安抚和帮助,减少不良情绪的刺激。
医患关系越来越受到全社会以及全球的关注,如何减少医患矛盾,减少暴力和不良事件的发生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构建和谐医患关系,需要国家、社会、医生、护士、病人以及我们每一个人的共同支持和维护。
[1]罗洪,吴小珊 .美国医院对工作场所暴力的防范 [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3,19(12):65-66.
[2]马锦虹 .医院急诊暴力现象分析及对策 [J].中国中医急症,2008,17(2):279.
[3]任晓锋 .急诊护士受工作场所暴力侵袭的研究现状 [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16):1984.
[4]陈长蓉,段功香 .护士工作场所暴力的原因与对策 [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5):5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