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交通运输行政机关文化建设现状、问题与对策
2011-03-31赵光辉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武汉430072交通运输部管理干部学院中共交通运输部党校现代交通运输发展研究中心北京101601
赵光辉(1.武汉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武汉 430072;2.交通运输部管理干部学院/中共交通运输部党校 现代交通运输发展研究中心,北京 101601)
中国交通运输行政机关文化建设现状、问题与对策
赵光辉1,2
(1.武汉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武汉 430072;2.交通运输部管理干部学院/中共交通运输部党校 现代交通运输发展研究中心,北京 101601)
推进交通运输行政机关文化建设已经成为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途径,成为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的必然选择。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经验与面临的形势,并从6个方面提出做好交通运输行政机关文化建设的对策。
交通运输;行政机关文化;文化建设
加快交通运输发展方式转变,大力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这对交通运输行政机关文化建设提出了巨大的需求。[1]交通运输行政机关文化建设有利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促进交通运输行政机关行政管理科学化和自身建设,提升交通运输行政机关形象,进而推进交通运输行业文化建设,促进交通运输行政体制改革。
一、中国交通运输行政机关文化建设的现状
1.交通运输行政机关物质文化现状
交通运输行政机关良好的物质文化建设首先有赖于良好的机关环境建设,包括良好的工作、生活等物质环境(硬环境),以及有利于机关工作人员个人发展、同事之间协同进取、部门内民主和谐的人文环境(软环境)。一个健康向上、勤奋进取、和谐融洽的机关文化环境能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加强部门沟通协调,使机关成员得到良性发展。
以“行政人员了解单位重要信息的渠道”为例调查发现,当被问到“您通过什么渠道了解本单位的重要信息”时,最多提及的是“会议传达或发文”和“内部网络”,分别占30.16%和27.73%;其次才是“部门领导口头通知”“同事间传达”和“公布栏通知”,分别占15.08%、14.28%和12.76%。这充分表明交通运输系统的物质文化建设投入回报明显,网络开始在内部信息的传播上发挥越来越积极的作用。
2.交通运输行政机关行为文化现状
交通运输部机关各司局积极营造本部门内部的和谐工作氛围。司局内部各处室间的协作和交流明显加强,趋同的工作和生活利益,使得司局内部公务员之间的关系逐渐融洽,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逐渐增多。这说明机关的人际关系小环境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这是司局内部团结协作,共同完成工作目标的基本条件,也是促使机关人际关系大环境不断改善的基础。
以“上级对行政人员建议反馈的情况”为例调查发现,当被问到“您在向上级请示工作时,您认为上级对于您的有效建议给予反馈是否及时?”时,回答“很及时”的受访者占整体的17.6%,回答“及时”的受访者占整体的56.9%,两者合计达到74.5%。另外,回答“一般”的受访者占整体的20.0%。这表明在交通运输行政机关内,上级对于建议的反馈总体而言是及时的。
3.交通运输行政机关制度文化现状
我国交通运输行政机关的制度文化建设在讲求秩序文化的同时,也具备了自身的制度文化特点。一是围绕建设创新型行业大胆进行制度创新、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完善交通运输职业道德规范、岗位行为规范、文明服务标准等制度,建立科学、规范的内部制度体系。二是制定、完善有关制度,既要注重体现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和职业道德建设的要求,又要体现交通运输行业自身的特性和生产经营、管理工作要求。三是把有关制度作为岗前和岗位培训的重要内容,帮助机关工作人员熟悉和掌握各项制度。四是逐步完善自律与他律相互补充和促进的运行机制,把思想引导与利益调节、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结合起来,加强对工作人员的督促检查,严格考核奖惩来有效地引导职工思想,规范职工行为,努力将各项制度转化为自觉遵循的行为准则,精心打造一批新的知名服务品牌,努力为社会提供安全、优质、便捷的交通运输设施和服务。[2]
以“行政人员对于跨部门协调事务的处理情况”为例调查发现,当被问到“在碰到需要与相关部门协调的事务时,您通常会怎样?”时,回答“直接与对口部门负责的人员协调”的受访者占42.28%,回答“直接与对口部门的领导协调”的受访者占22.08%,回答“向自己的直接上级反映”的受访者占35.64%。这反映出部门之间的协调还存在一定的阻力,往往还需要领导出面来进行沟通和协调。
4.交通运输行政机关精神文化现状
交通运输行业具有点多、面广、流动、分散的特点,是为社会提供公共交通运输设施和公共交通运输服务的“窗口行业”。这就要求交通运输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必须具有高度负责的意识,不仅应该是全社会精神文明的建设者,还要做全社会精神文明的传播者。各级交通运输行政机关以自己的行业特色,响应党中央建设和谐社会的号召,不仅在机关内部倡导和谐的机关风貌,更以“交通运输”为手段和途径,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在精神文化建设工作中,各级交通运输部机关坚持从实际出发,一方面精心组织、整合力量,注重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一方面以活动为载体,注重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同时还强调宣传典型人物事迹,激发广大干部职工“把工作当事业,以事业为追求”,争创一流的热情和干劲。
以“行政人员对于单位文化活动的参与意愿”为例调查发现,当被问到“您愿意参加本机关文化活动吗?”时,回答“很愿意”的受访者占整体的48.9%,回答“比较愿意”的受访者占整体的39.0%,两者合计达到87.9%。这反映出各级交通运输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对于本机关文化活动的参与意愿很强。
二、中国交通行政机关文化建设面临的形势
(1)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对加强地方交通行政机关文化建设提出迫切要求。我国交通行政机关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虽然交通事业的发展面临着资金、土地和其他自然资源的约束,但交通事业的发展归根到底还需依靠人,而调动人的活力,必须依靠交通行政机关的灵魂——交通行政机关文化。作为一种交通行政机关干部共有的价值观,其核心表现的是交通行政机关领导集体及其负责人对社会及交通机关的看法与观念认识。交通行政机关文化建设似乎是一种手段,用文化形成一种动力和约束力,达到改善交通行政管理的目的。事实上,交通行政机关文化建设又远非一种手段,它本身也是一种目的。这个目的的最直接体现是它在创造一种交通行政机关群体价值观,创造一种全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3]因此,交通行政机关文化建设应向银行系统、公安部、国土资源部等国家机关学习,整合交通系统形象,把交通系统的这面旗帜打出来,把交通系统之歌唱响。同时还应进一步加大宣传和教育力度,使广大干部职工转变观念,积极投身到机关文化建设当中。
(2)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的转型升级,机关干部思想多元化的挑战,迫切需要加快交通行政机关文化建设的步伐。在交通由传统产业向现代服务业战略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地方交通行政机关要想发挥自身作用,让全体干部职工适应这种战略转型的要求,首先必须统一各单位对交通文化及交通行政机关文化的认识,消除一些模糊甚至错误的认识,消除少数人的偏见。但是交通行政机关文化尚未明确回答一些具体的实践问题,让理论指导实践。各地交通行政机关文化建设还没有制定一个明确的目标。有的地方流于一般性号召,目的并不明确。与解决机关管理中的问题结合不够紧密,与政府职能转变不够紧密。机关文化的形成,靠多年的追求、培养,靠与文化建设相匹配的各种制度的贯彻落实,逐渐形成机关群体意识,在机关干部中形成符合地方交通事业发展的机关精神。把交通核心价值转化为机关干部的意识形态,并进一步转化为习惯,这并非易事,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各地也才刚刚起步。
(3)加强交通行政机关文化建设,迫切需要交通运输部、地方政府和交通行政机关进一步加大推进力度。我国交通行政机关文化建设理论对绝大多数机关干部来说是一个新事物,对这一新理论的了解和接受需要一个过程。虽然交通运输部已经下发《交通文化建设实施纲要》,但基层单位仍感到交通文化建设没有统一的模式,无章可循,只能摸索着进行,进展缓慢,成效不显著。在目前情况下,交通运输部如能培养一些交通文化建设的典型单位,对它们的具体做法加以宣传,为其他单位提供标杆,必将全面推动交通行政机关文化建设。交通文化建设一般由各单位负责精神文明建设的部门在承担,这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文化建设不同于精神文明建设,文化建设的内涵更丰富,外延更广。交通行政机关文化虽具有共性,但更具有交通的特色。交通行政机关文化建设涉及面广,不是一个工作部门就能独立承担的,需要人力、财力、物力加以保障,尤其需要得到地方政府的支持。
三、中国交通行政机关文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1.更加重视机关文化建设工作
(1)理念创新。交通行政机关文化建设应着重从以下3个方面入手。第一,全面、深入地认识交通行政机关文化建设的意义和作用。第二,充分发挥领导在机关文化建设中的表率和核心作用。领导的重视和参与在机关文化建设中的作用至关重要。第三,加大机关文化建设重要性的宣传力度。宣传工作能让大家由不了解到了解,由了解到理解,由理解到参与,由参与到热心,起到达成共识、形成合力、增加动力的作用。
(2)组织落实。一方面,应明确文化建设的主体。机关文化建设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系统计划,周密安排,明确职责,分工合作。另一方面,从人员、时间上提供保障。机关文化建设的责任必须落实到人,相关责任人从事机关文化建设活动所需的时间必须从制度上予以保证。[4]
(3)物质保障。机关文化建设离不开相应的物质支持,必须从经费和设施上予以保证。首先,机关文化建设所需的研究设计费用、活动费用等必需的费用应当列入预算,形成制度。其次,解决文化活动的场地、设施、设备问题,使机关文化建设有所依托。
2.科学构建交通行政机关文化的理念体系
交通行政机关文化理念体系的提炼、提升与设计过程应充分体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原则,调动广大机关工作人员积极参与理念体系的提炼、提升与设计。以内部人员的充分参与保证理念体系合乎实际,具有较高的可接受性。同时,充分利用外部专家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外部专家的专业性保证理念体系的科学性。
3.把交通行政机关文化建设作为一个系统来协调配合
机关文化的建设涉及机关内部各个层次的组织和个人,文化建设的载体形式多样,活动的主题丰富多彩。如果没有统一的规划和良好的配合,很难取得好的效果,有时甚至会出现活动“撞车”“打架”的现象。只有系统规划,协调配合,机关文化建设才能形成合力,取得最佳的成效。一方面,要制定切实可行的《交通行政机关文化建设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牵头部门依据《纲要》制定《部机关文化建设年度指导性意见》。各司局根据《纲要》和《部机关文化建设年度指导性意见》制定本司局机关文化建设年度计划。另一方面,要加强协调配合。除加强文化建设在计划阶段的统筹规划外,实施过程中也要特别注意各层次、各部门文化建设工作的协调和配合。
4.以促进机关行政管理水平的全面提高作为机关文化建设的立足点
机关文化只有融入机关的行政管理活动之中,才能产生巨大的文化管理效能。行政管理也只有在相应的行政机关文化的支撑下才能达到最好的管理效果。行政管理与机关文化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因此,应当将机关文化建设事业与推动机关行政管理水平的全面提高紧密结合起来。在推进交通行政管理科学化进程中建设机关文化,在加强交通机关队伍建设过程中建设机关文化,在推进交通行政体制改革的进程中建设机关文化,在推动交通行政机关执政能力,尤其是服务能力提高的进程中建设机关文化。[5]
5.加强宣传,树立良好的交通机关形象
交通行政机关文化是一种软资源,它不仅决定了交通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行为方式和人格特征,还明确了交通行政部门的精神作风及外在形象。应该加强交通机关文化的宣传,向交通机关内部的机关干部及外部的服务对象、相关政府部门及广大的社会公众展示良好的交通机关形象。第一,加强宣传的计划性和系统性,最好能制定《交通行政机关形象宣传指南》。第二,用视觉识别系统展示机关文化形象,如可编发《交通行政机关文化手册》。第三,在机会适当的时候可以考虑以电视作为宣传的重要媒介。如筹拍反映交通事业或交通人生活的电视剧、电视宣传片,交通运输部主办的电视春节晚会,中央电视台的文化节目下交通行业基层等。第四,充分发挥网络的宣传和沟通作用,使网络成为内部沟通的平台与对外宣传和服务的窗口。
6.充分了解交通机关人员的文化需求,加强机关文化活动的针对性
交通机关文化活动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些活动是否能够满足机关干部的丰富多样的文化需求。只有充分把握机关干部的文化需求,才有可能提高机关文化活动的针对性。应善于区分共同需求和个性化需求,将突出主旋律与文化多样性相结合,并充分发挥机关人员的创造性,不断创新文化的载体,形成宽松、和谐、鼓励创新的文化氛围,注重文化建设活动的实效、长效。
[1]赵光辉.交通运输人才战略研究[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0:123-128.
[2]李志强.论我国行政文化的演变[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6(6):108-110.
[3]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M].曹沛霖,郑世平,公 婷,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178-192.
[4]左言东.中国政治制度史[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78-84.
[5]竺乾威.公共行政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41-48.
Situation,problemsofcultureconstructionofChina'stransportationadministrativeorgansandcountermeasures
ZHAO Guang-hui1,2
(1.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Wuhan Univ., Wuhan 430072, China; 2.Modern Transportation 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er, Transport Management Institute Ministry of Transport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Party School of PRC Ministry of Transport, Beijing 101601, China)
Promoting the culture construction of transportation administrative organ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way to implement the spirit of 17th national congress of CPC and implement the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 and an inevitable choice of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transportation.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the paper analyzed the experience and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put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culture construction of transport administrative organs from six aspects.
transport; culture of administrative organs; culture construction
F50
A*
1671-7041(2011)01-0065-04
2010-07-25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资助项目(20080431003);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特别资助项目(200902449)
赵光辉(1976-),男,湖北汉川人,博士后,副研究员;E-mailzgh@bjjtxy.bj.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