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语言政策的国家利益观透析
2011-03-31潘海英张凌坤
潘海英,张凌坤
(吉林大学 公共外语教育学院,吉林 长春130012)
美国语言政策的国家利益观透析
潘海英,张凌坤
(吉林大学 公共外语教育学院,吉林 长春130012)
语言政策必须服从并服务于国家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和文化利益,语言政策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国家利益。作为典型多元文化社会的美国,达到“统一性”与“多元性”的平衡,构建符合美国国家利益的语言政策是其一直寻求解决的问题。国家利益的构建既包括传统意义上的权利意识的建构,又包含新兴的共有知识、文化的建构。
美国语言政策;国家利益;外语政策
美国是一个典型的多元文化的社会,近年来美国社会日益呈现出多元化和多样性的趋势。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有不少学者开始担忧由于族群构成的变化而形成了语言多元化的现状,如果维护了少数民族或少数族群的语言权利,就会影响到美国民族认同,影响美国的国家特性;语言的多元化会对民族的和谐带来不良影响;语言的多元化会对作为强势语言的英语的统治地位形成威胁,从而否认盎格鲁新教的文化精髓,阻碍民族同化的进程,阻碍国家的发展。达到“统一性”与“多元性”的平衡,构建符合美国国家利益的语言政策是美国一直寻求解决的问题。国家利益的构建既包括传统意义上的权利意识的建构,又包含新兴的共有知识、文化的建构。本文拟从上述角度分析美国的语言政策,同时着重探讨国家利益指导下的美国外语教育政策。
一、新教文化价值观支配下的美国语言政策
美国,可以称为大“熔炉”,除了汇聚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外,至今还有北美印第安人等土著人。由于历史的原因,英语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理所当然地成为最重要的语言。英语的中心地位的确定取决于几种力量,即政治力量、经济力量和文化力量,而这几种力量归根到底是由其共有观念——盎格鲁·新教文化所确定。
著名美国政治学家萨缪尔·亨廷顿曾这样阐述新教文化对美国的影响:“盎格鲁·新教文化对于美国人的身份特性来说,三个世纪以来一直居于中心地位。正是它使得美国人有了共同之处,而且正如无数外国人所指出的那样,正是它使得美国人区别于别国人民”,“我强调的是盎格鲁·新教文化重要,而不是说盎格鲁·新教的人重要,只要美国人能够致力于发扬盎格鲁·新教文化以及我们前辈所树立的‘美国信念’,即便是创建美国的那些白人盎格鲁·教徒的后裔在美国人口中只占很少的、无足轻重的少数,美国仍会长久地保持其为美国。”[1]而普利策奖得主历史学家施莱辛格(A.M.Schleinger)也曾指出:“不管怎样,盎格鲁·新教文化曾经在美国文化和社会中占据着统治地位,至今仍然如此。美国这个民族的语言、法律、制度、政治、思想、文学、习俗、各种戒律和祷文都是源自英国。”[2]
作为盎格鲁·新教文化重要内容的英语早已超出了语言本身的意义,成为盎格鲁·新教文化的标志,捍卫英语的纯正性,就是捍卫美国的主流文化,英语在美国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许多美国人己经认为,英语是美国的官方语言。据民意测验显示,虽然美国的宪法中并没有明确英语的官方语言的地位,但是三分之二的美国人相信英语己经是美国的官方语言了[3]。对多数的美国人来说,美国人的民族特性与说着标准的、不带地方口音的英语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美国自始至终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的国家,虽然拥有丰富的语言资源,但据有关资料统计,目前约2亿多的五岁以上人口在家只说英语,而不说自己本民族的语言。英语成为最通用的交流语言,掌握一定程度的英语也是民族同化的要求之一。在“美国化”的进程中,一些人呼吁把英语提升为官方语言,目前有27个州已经通过地方法律确保英语的官方地位;只有3个州承认其他语言与英语有平行地位(路易斯安那州的法语、夏威夷州的夏威夷语和新墨西哥州的西班牙语)。
就美国的原住民或土著人情况来看,目前有着500多个少数民族的部落和175种不同的语言。但其中很多种语言正在衰亡,许多种语言如今只有一小部分人用它们来交谈,他们处在英语的环境下,已经习惯于用英语交流和接受以英语为主要语言的教育。虽然目前许多土著部落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语言文化,但在不太漫长的美国历史发展进程中,它们的语言和生活方式一直都是受到美国主流文化思想的影响,一直是联邦政府政策的针对目标,也就是说美国土著民族的发展史与美国政府对他们的语言文化扼杀的历史是紧密联系的,这里即是说的要把土著人改造并归附到盎格鲁·新教文化价值观之下,消灭原住民的土著文化,以盎格鲁·新教文化取而代之。在政府的盎格鲁·新教文化趋同论的政策指引下,这些部族的语言逐渐流失,文化不断消亡,这种现象在18—19世纪尤其明显。
在新教文化的价值观指导下,美国对内对外的语言政策无不体现了维护英语的中心地位,强调美国英语的优越性,积极促进英语语言文化传播,使其他语言文化融合并消解在美国语言文化中的价值取向。这也符合美国国家整体利益的构建,提高了英语在国际人群中的认同度,使人们自觉地学习和使用英语。这种以“自褒性”为特征的语言传播政策完成了“语言统一”的目标,巩固了国家统一,确立了英语语言文化的中心地位,有利于国家社会稳定以及教育、科技的发展。
二、语言权利视域下美国语言政策的价值取向
语言政策的制定取决于政治团体和公众对于语言和语言使用的传统以及态度,还要考虑到法律、法规甚至宪法中特殊的条款,这些都是指向由大多数群体认可的语言的态度和认同度。美国的文化价值观影响、决定了语言权利的维护和丧失,尤其表现在英语和少数民族语言教育方面,这在很大程度上与美国的国家特性有关。这里说的国家特性是由构成主流社会的民族的特性所决定,包括语言、文化、传统、习俗、意识形态等方面,就是民族特性或民族身份,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显著的特征及特点。
从国家发展的意义上来看,作为语言资源的少数民族语言应该受到保护,但受盎格鲁·新教的文化价值观的影响,为了维护主流文化民族的根本利益,保证主流社会发展的轨迹,美国的语言政策主要是捍卫英语的至高无上的地位。实际上,美国少数民族语言政策是以剥夺包括印第安民族在内的土著民族的语言权利为前提的,目的是确保盎格鲁·新教语言文化的惟一性,这其中有着深厚的思想根源。
在人类当今谈论的三大语言观——语言权利、语言资源和语言问题中,语言权利及其平等问题尤其受到众多国家的重视。突出语言多样性对于促进文化多样性及国际间相互理解的重要意义,目的就是要维护不同民族的语言权利。少数民族应该拥有自己的语言及语言教育权利,《联合国人权状况报告》中曾指出“只有当少数民族可以使用自己的语言,管理自己的学校时,他们才开始赢得主体民族认为理所应当的地位。”[4]
美国社会对待少数民族的语言及其教育是建立在由来已久的盎格鲁·新教的优势文化基础之上,尤其是在20世纪六十年代以前,主要以剥夺美国少数民族的语言教育权利和竭力维护强势民族的权利为主要导向。从美国盎格鲁·新教的种族优越论出发,对美国的印第安等民族而言,印第安等土著民族就是生存竞争中的“不适者”,不应予以帮助。在这种观念指引下印第安人的语言逐步消失,印第安的文化逐渐断裂。
如前文所述,信奉盎格鲁·新教的美国人被看作是具备征服能力的优越种族,他们继承了西方文明,肩负教化和改造包括印第安人在内的有色人种的责任,他们的语言是最优秀的语言,“具有统一其他语言的品质和能力。”美国的“惟英语”教育盛行就是出于这样一种思潮。“‘惟英语’教育是一种理念,来源于白人对印第安人以及印第安语的偏见和以白人优越为核心的盎格鲁·新教趋同论的思想。这一理念的范式是文明征服野蛮”[5]。在这种思潮影响下,在美国掀起的“惟英语”运动,其目的就是独尊英语,以英语为惟一语言来统领一切,主要通过立法确定英语为官方语言,所以它又被称作“英语官方化运动”。当今的“惟英语”运动不断推动立法,不仅力图将英语确定为“官方语言”,而且限制和排斥除英语以外的其他语言的使用,在维护英语民族的权利的同时,剥夺了使用英语以外语言的其他民族,尤其是少数民族的语言教育的权利。
在多元文化不断深入的社会大背景下,为了维护国家的稳定和社会的和谐,语言教育政策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日渐突出,语言教育规划是国家的政治策略[6],只有科学规划语言教育,尤其是少数民族语言教育,保障少数民族的语言权利,才能做到语言教育的目标与国家发展的战略目标相一致,并使之切实服务于国家战略。
在语言权利的视域下,美国的语言政策首先面临的是同化的主流思想,尤其要抗争的是通过语言和文化的流失来优化劣势民族的问题。[7]应该说,语言权利视域下的语言政策的价值取向是最为显著的,在美国社会表现得尤为突出,要么是维护语言权利,要么是剥夺语言权利。这种维护和剥夺往往通过强制性的政策来实现,此时的语言多元化就被看成是与国家发展战略目标相违背的问题。而一个国家的存在和发展不是孤立的,在移民大量涌入的美国,势必会直面多元化的问题,在这种背景下,美国的语言政策必须顺应潮流,这样一来又对美国的国家特性和“美国信念”提出了挑战。
三、国家利益主导下的美国外语教育政策
美国的外语教育政策改革从来都是受到美国国家意志的左右,与特定的历史阶段的危机意识紧密联系在一起。美国政府很善于通过借“国家危机”、“国家安全”来改革教育,美国的外语教育改革更是如此,可以说美国20世纪的外语教育改革热潮几乎都与“国家防御”、“国家安全”有关。近年来,美国政府每年会为中学和大学投入数亿的资金让学生学习英语以外的语言,其理念就是多掌握一门语言会对国家安全有益。
整体上看,美国的外语教育经历了精英主义、实用主义、进步主义和以国家安全为中心的发展历程,其中维系美国外语教育政策的核心就是美国的国家利益,美国语言政策的终极目标就是国家利益,尤其是外语教育。就精英主义而言,美国社会一直是一个以盎格鲁·新教为主体的社会,这种文化价值观在美国社会占据统治地位,所有的精英主义价值观,都是美国社会盎格鲁·新教文化的反映。以实用主义为指导的语言政策的本质核心是国家利益至上。进步主义时期的教育强调实用性学科的发展,语言政策面临着对其教育的目的性质疑的挑战,语言政策发展呈失衡的状态,这主要来自社会政治方面的原因。
国家安全是重要的国家利益。冷战结束以来,美国国家利益中的核心要素就是安全,出于对国家安全的考虑,美国社会把外语教育提升到了历史的最高地位。在美国这样一个由移民组成的并具有多民族、多文化、多语言的特点的国家,各种语言汇合,各类文化相互碰撞,种族间关系复杂,在当今社会语言教育远远超出了本身的内涵。美国的语言政策都是出于国家利益的考虑,尤其在每次与国家安全利益相关的事件发生之后,美国政府总会发现由于美国人对于其他国家的社会、历史、文化等认识明显落后,语言知识与能力欠缺。为了确保美国“大国”的国家利益,有效地与他国发展贸易、出口商品、进行合作,现在美国社会开始认真审视美国的语言教育及其改革,使本土美国人更好地习得多种语言、发展语言能力、提升国民素质的手段和媒介逐渐成为美国公众关注的焦点。
语言政策必须服从并服务于国家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和文化利益,语言政策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国家利益[8],而国家战略的根本价值追求就是实现国家利益的最大化,由此形成了美国语言政策的根本性原则。20世纪六十年代美苏在军事和科技领域的竞争给外语教育带来了发展的机会,语言学习的良好时机已经出现,课程设置的传统结构得到了改变,教学计划的发展和对教师进行外语技能的培训成为冷战时期国家防御计划的重点,诸如汉语、俄语等语言由于资金的保障和人们兴趣的增强而得到了长足发展。
布什总统2007年要求在财政年度内拨款1.14亿美元资助这项计划。鼓励更多的外国留学生、特别是来自紧缺语种国家的留学生来美,并称这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美国政府希望世界各地的青少年来到美国的大学,这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来美接受教育的年轻人越多,世界各地人民就越能理解美国的真正性质。”这是美国政府首次从国家安全与繁荣角度看待外语教育和留学生培养问题,也是美国国务院、教育部和国防部首次联合推出语言倡议计划,对外语教育的投入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这是美国正式推出的“关键语言”倡议计划,美国政府从国家安全与繁荣的角度看待外语教育政策,这一系列有关外语教育的政策与法案,集中地反映了美国的国家语言战略及美国的核心利益[9]。
随着科技的突飞猛进,各国之间相互依赖及某些地区一体化的趋势不断加强,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各国、各民族之间的交往日趋频繁,语言政策的制定和本国语言教育的发展的作用日益凸显。为应对社会的发展,美国政府正着力制定适合本国、本民族实际和特点的语言教育政策,维护语言权利,顺应国家利益,在制定国家发展战略时把国家的整体利益与少数民族的具体利益相结合。
语言政策的规划是国家发展的大政方针,其主导思想与国家战略的目标始终一致,受社会主流文化思潮的影响。
语言不但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人类思维和接受教育的工具,它是社会的产物,是思想、文化的载体。语言教育发展政策制定是国家的大政方针,关乎民族和国家的利益,政策的恰当与否关系到国家的政治、经济、科技和国家安全等各方面。一个合适的语言教育政策的制定需要综合多方面的因素,从维护语言权利,保护语言资源,到解决语言问题,既要考虑政治利益和国家意志,又要维护民族情感和传承文化。
美国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和多语言的国家,从美国的语言教育的发展来看,出现过一些极端性的政策导向和弊端,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其语言教育的发展进程,在发展主流语言或强势语言的同时,对处于边缘或弱势的民族造成过无法弥补的伤害。我国也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的国家,通过关注美国语言教育的发展,可以使我们在制定我国的语言教育政策时尽量做到有的放矢,同时反思我国在语言教育发展中的问题与不足。
[1]S.亨廷顿.我们是谁:美国国家特性面临的挑战[M].程克雄,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51.
[2]Schmid C.The Politics of Language:Conflict,Identity,and Cultural Phuralism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75-78.
[3]Menken K.English Learners Left Behind:Standardized Testing as Language Policy[M].Clevedon,England :Multilingual Matters,2008:209.
[4]United Nations,Human Rights Face Sheets [R].Geneva:UNESCO,1992:18.
[5]蔡永良.美国的语言教育与语言政策[M].上海:三联书店,2008:83.
[6]周庆生.国家、民族与语言政策国别研究[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3:109.
[7]贾爱武.以国家安全为取向的美国外语教育政策[J].比较教育研究,2007(4):13-18.
[8]李宇明.2007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述要[J].世界汉语教学,2008(3):5-15.
[9]Wiley T G.Contextualizing Heritage and Community Language Education in the US[R].National Heritage Language Resource Center,2008:128.
Penetrating Analysis of National Interests in American Language Policies
PAN Hai-ying,ZHANG Ling-kun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Education,Jilin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12,China)
Language policies whose aim is to realize national interests must be submitted to and serve the country's political interests,economic interests and cultural interests.To America,a representative of multi-cultural society,the balance between“unity”and“diversity”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language policies complying with the U.S.national interests are what the country has been seeking to realize.The construction of national interests includes not only the construction of rights awareness in the traditional sense,but also the construction of rising common knowledge and culture.The paper analyzes American language policies,and at the same time mainly investigates American foreign languages education policies under the guidance of national interests.
American language policies;national interests;foreign languages policies
H002
A
1001-6201(2011)05-0097-04
2011-04-19
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01B053);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09JZD0037)
潘海英(1976-),女,吉林蛟河人,吉林大学公共外语教育学院讲师;张凌坤(1968-),女,吉林农安人,吉林大学公共外语教育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张树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