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治膏药的历史沿革
2011-03-31钟伯雄刘伟志秦阿娜庞宗然
钟伯雄,刘伟志,秦阿娜,庞宗然,崔 箭
(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传统医学研究院,北京 100081)
膏药是我国传统中医学五大药物剂型:丸、散、膏、丹、汤之一,是我国传统医药学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疾病。被誉为“外治之宗”的吴师机(吴尚先)指出“膏药能治病,无殊汤药,用之得法,其响立应[1]。”它具有简、便、验、廉、安全可靠等特点。
一般膏药包括膏(基质)和药两个部分,膏比较简单,且成分也比较固定,药因人因病各有不同。中药外治的膏剂大致可以分为硬膏和软膏两大类:1)硬膏,通称为“膏药”,是以传统中医理论为指导,将药物溶解或混匀于适当基质中,摊涂于纸、布或皮上,贴于患处或人体经络穴位上,药物通过透皮吸收,进入血液循环,产生局部作用或全身作用,发挥其通经走络、行滞去瘀、开窍透骨、驱风散寒的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硬膏是一类供贴敷使用的近似固体的外用剂型。根据基质组成不同还可分为:①铅膏药,包括“黑膏药”和“白膏药”;②松香膏;③橡胶硬膏;④巴布膏剂;⑤透皮贴剂。2)软膏,古时称“贴”,是用植物油、蜡腊、凡士林或动物脂肪等作基质,加入药物加热后,提取有效成分;或不经加热,研粉掺入所制成的供皮肤或黏膜应用的半固体剂型,具有保护、湿润、润滑或局部治疗作用,俗称“药膏”,又称“油膏”。
1 历史沿革
膏剂是中医传统外治方剂的一种,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其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先民们在与野兽和大自然的斗争中,经常产生外伤疾病,他们发现以某些植物的叶、茎、根等涂敷于伤口,可以起到止血、止痛、消肿等作用。随着长期的经验积累,先民们便发现了一些植物的外用治疗作用,并逐渐有意识地加以运用,最初的外治单方就这样产生了[2]。早在公元前1300年的甲骨文中,对中医外治的经验便有了一些文字描述,汉字“膏”在当时的甲骨文中就已出现“”,但并非我们现代意义上的膏药。
最早在先秦古籍《山海经》中就记载了一种羊脂类药物,用于涂擦皮肤防治皲裂,这可以说是早期膏药的雏形[3]。
1973年在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我国现存最早的医著《五十二病方》,成书于公元前413年的战国时代,也是医书中最早记载用膏方治病的帛书,其内容要早于《黄帝内经》,书中所记载的283方中,其中供外用的敷方就有70多首,如“治伤痉:冶黄黔(芩)、甘草相半,即以彘膏财足以煎之。煎之沸,即以布足(捉)之,予(抒)其汁,傅[4]。”如用鸡毛、人发之类制成的炭剂外敷以止血,至今临床仍在沿用。这说明当时已经有了一些膏药的用药经验,但都还仅限于以单纯的动物脂肪为基料或和合其他药物用以治疗外伤。
膏药的形成发展始于战国、秦汉时期,当时的《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难经》等古典医学著作中,就已经有相应的制备和治疗应用的记载。早在战国时期,我国第一部医药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中就已有了膏方的记载,其中保存的11方,有2个膏方,即《灵枢·痈疽篇》中的豕膏,对米疽“治之以砭石,欲细而长,疏砭之,涂以豕膏,六日已,勿裹之”;《灵枢·经筋篇》中的马膏,对筋脉纵弛“治之以马膏,其急者,以白酒和桂以涂其缓者[3]”,被后世誉为膏药之始。从文中可以看出豕膏、马膏可能还是单纯的动物脂肪,并不含药。
现今最早以“膏药”命名的膏药方见于1972年在甘肃武威县汉滩坡汉墓发掘《武威汉代医简》,年代在汉初,比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还要早100多年,其中不仅有用膏药治疗疾病的记载,还有膏药的配伍、重量以及制法,为我国膏药的起源提供了确凿的证据。书中有相对完整组方的3个膏方,即:百病膏药方、千金膏药方、妇人膏药方。“百病膏药方”用猪脂煎蜀椒、附子去渣为丸内服;“妇人膏药方”有2个,但内容相同,皆为7味药,赋型剂及制备,使用方法不祥。较完整的是“千金膏药方”,原文记载“治千金膏药方:蜀椒四升、芎一升、白芷一升、附子三十枚、凡四物57皆冶,父且,置铜器中,用淳醢三升渍之,卒时取贲猪肪三斤先煎58之。先取鸡子中黄者置梧中挠之三百,取药成以五分匕一,置鸡子中复59挠之二百,薄以涂其雍者,上空者遗之中央,大如钱。药乾复涂之,如60前法。三涂之去其故药。其毋农者行,已有农者溃毋得力作,禁食[诸]采,……,此膏药大良,勿得传。67(□□上良甚,创恿痉皆中之,良勿传也。)”(□为文字被蚀漫灭或现在还不能释读的字数)。此方由四味药物组成,将药物研成粗粉,用醋泡,猪油炸,以脂肪和鸡蛋黄为赋型剂,即可外用也可内服,效果良好,使用部位应该是直接作用于患部,还没有后代的按经络穴位用药的概念[3,5-7]。
东汉时期膏药的使用范围进一步扩展,不单纯的仅用于外科。医圣张仲景在其名著《金匮要略》中提出了“膏摩”一词,并有“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适中经络,未流传脏腑,即医治之,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闭塞。更能无犯王法,禽兽灾伤,……,不遣形体有衰,病则无由入其腠理”的记载,使用头风摩散(附子、盐等成分),将药涂搽在头部,配合摩法,治疗头风病[8-9]。《后汉书·方术传》中也记录了东汉末年杰出医学家华佗在做外科手术后,“既而缝合,敷以神膏,四五日创愈,一月之间皆平复”。其中提到的“神膏”,据《华佗神医秘传》记载,以豚脂、蜂蜡为基质[10]。这一时期膏药已经得到了进一步的应用,但其制备工艺未有太大的改变。
此后,魏晋南北朝时代,膏药的发展更加迅速。四世纪西晋医药学家葛洪《肘后备急方》中收录了大量的外治膏药,如续断膏、丹参膏、雄黄膏、五毒神膏等,并注明了具体的制用方法,其中以猪脂为基质的膏药方10张,惟“成膏”用麻油、黄丹,但其用途是“齿疮贴”,即作为龋齿的填充剂,故此“成膏”不能认为就是后来的铅膏药[10-11]。西晋的《崔化方》中有乌膏的记载:“先空煎油三分减一,停待冷,次入黄丹,更上火缓煎,又三分减一,又停待冷,次下薰陆香一钱,不冷即恐溢沸出,煎候香消尽,次下松脂及蜡,着膏稍稠,即以点缺物上试之,斟酌硬软适中乃罢[7]”,这是首次记载黑膏药的制法,黑膏药使用即从这一时期开始。黑膏药系以食用植物油与铅丹为基质,根据临床医疗需要配入不同的药材原料,经高温炼成的一种铅硬膏。公元495-499年,南齐龚庆宣所著的我国现存第一部外科专著《刘涓子鬼遗方》中大量记载了膏药的处方,并详细记载了制法及用法。其中外用膏药方79张,软膏占绝大多数,用以治疗痈、疽、疮、疖等病[10]。
唐代是我国方剂学发展的鼎盛时期,膏药在临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制作方法也趋于成熟。唐初的三大医学著作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和王焘著的《外台秘要》收集了许多猪脂膏方和其他软膏方。其中《千金要方》卷七的曲鱼膏、苍梧道士陈元膏、丹参膏、赤膏、乌头膏等以及《千金翼方》中记载乌麻膏方的制备方法“内油铜器中,微火煎之,至明旦看油减一分,下黄丹,消尽,下蜡令沫消膏成”,又如《外台秘要》卷第二十四“又疗发背及一切毒肿方”:生麻油六合、黄丹二两半、地胆两钱(捣碎,筛)、生栗子四十九枚(取大小中者,熬焦,去皮碎,绢筛)。右四味,和于铜器中盛,用炭火重汤煎候沫溢出,与器口欲平,取小麦一合,分二人嚼取筋,急内药中搅,使与相和,膏擎下,安铜器冷水中,成膏讫,以故帛涂膏贴所苦处,晨夕换膏[3,12]。该方不仅使用黄丹收膏,而且将熬制好的膏放入水中去火毒,然后摊涂在布帛上贴患处,已接近后代对膏药的制作和用法,只不过还未出现以穴位为敷贴点的使用方法。由此可见,黑膏药在此时也已经开始应用,但由于当时软膏在外治上占主导地位,而且硬膏的制备工艺还不完善,所以黑膏药的记载较少。
到了宋代,膏药的制作工艺已经日趋成熟,黑膏药的应用与软膏具有同等的地位。由国家编纂的《太平圣惠方》总结了唐宋时期医疗疾病的经验,是历代外用膏药记载最多的一部著作,其中记载了如“紫金膏”“连翘膏”等许多膏剂[13]。《和剂局方》《外科症治全书》等书中也记载有如“万金膏”“神仙太乙膏”“唆头膏”“太乙膏”等膏药处方,这些书中都详细记载了各种膏方的制药理论、方法和工艺等,说明此时的黑膏药已经得到大范围的应用,在民间也广为流传。
明代膏药的应用则更为普遍,著名的本草学家李时珍编著的《本草纲目》中已有40多种剂型,其中膏剂品种占有相当的比重;他指出,外贴药膏,尚可内治“痈疽风湿诸症”,极大丰富了中药外治法的内容,这其中用吴茱萸研末醋调,敷涌泉穴,治疗鹅口疮至今还应用于临床[11]。陈实功的《外科正宗》中载有膏药方26张,多以麻油、黄丹、松香、白腊等为基质,如“加味太乙膏”“乾坤一气膏”“琥珀膏”等,并详细记载了膏药的制法与用途。汪机著的《外科理例》,载有软、硬膏药方11张,多用麻油、黄丹、牛皮胶等为基质,猪脂已不应用[10]。明代朱棣等编撰的《普济方》是我国现存收方数最多的方书,此书亦收集了大量的外治方剂,如卷四十六的全蝎膏[2]。
清代是我国中医外治法发展成熟的鼎盛时期,膏药也已发展成为普遍的民间用药。吴谦等编著《医宗金鉴》中记载了更多的膏药方剂,书中肿疡敷贴类、膏药类、祛腐类、生肌类,共有膏药方22张,硬膏应用少,软膏应用多,硬膏多以黄丹、麻油、官粉、松香为基质。软膏多以麻油、黄蜡、白蜡、醋、酒、水为基质。针对不同病情,随症加药[10]。成书于清嘉庆十年(公元1805年),程鹏程所撰的《急救广生集》,是现存最早的外治法专著,集历代外治法之大成[2]。由于该书流传不广,故鲜为人知。王洪绪《外科全生集》载有膏药方11张,其中“阳和解凝膏”,一直为后世医家所应用[10]。尤其是被后世誉为“外治之宗”的吴师机(吴尚先),他所著的我国第一部较完善的以膏药为主的中药外治专书《理瀹骈文》,对膏剂的方药、应用和制备工艺均进行了专门的论述,并创造出了白膏药、松香膏药等膏剂类型,该书广为流传,影响甚大。吴氏认为:“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所异法尔,医理药性无二,而法则神奇变幻。”该书奠定了中医外治理论的基础,大大拓宽了膏药薄贴的外治范围。全书收录外治法近百种,收方一千五百余首,所治疾病遍及各科,尤对膏贴疗法的论述可谓详尽备至[14]。
概而言之,我国外治膏药的发展起源于先秦,发展于两汉、唐宋,成熟于明清。
直到近代,由于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促使膏药从炼制方法到剂型改造都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不仅系统的挖掘、整理了前人应用膏药的经验,而且对膏药的作用机理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膏药的制法和应用上进行了改进。上世纪50年代出版了《膏药方集》,60年代出版了《中国膏药学》,对传统膏药的机理、制备、组方等进行总结、更新和充实,使之更好的应用于临床。
由于传统黑膏药存在环境污染大;中药在高温油炸浓缩时,有效成分遭破坏;使用时,易污染衣服以及可能造成铅中毒危险等缺陷,临床上已经基本被中药橡皮膏取代,橡胶膏剂是19世纪后期在膏药应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虽然起步晚但发展迅速,近年来在已得到较广泛的应用。但目前大部分中药橡皮膏仍采用橡胶和松香,因而难以克服对皮肤的过敏性,且其含药量少,难于控制到最佳水平,所以至今仍然没有太大的突破[15]。近些年,随着高分子材料工业的发展,上世纪70年代巴布剂首先在日本出现,中药巴布剂将中药提取物或药物,与适宜的亲水性基质和适量比例的辅料混匀后涂于布上制成的外用制剂,作为新型外用透皮贴剂,已在国外大量应用。新型巴布剂与橡皮膏相比具有载药量大,生物利用度高,敷贴舒服,剥离方便,自然透气保湿性好,对皮肤无过敏、刺激,挥发型药物在生产过程中损失小等优点,被认为是一种具有很好发展前景的外用中药新剂型[16]。
2 结语与展望
膏药疗法历史悠久,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与内治法相比,具有“殊途同归,异曲同工”之妙,对“不肯服药之人,不能服药之症”,更能显示出其治疗之独特作用。黑膏药是我国传统的外用膏药之一,在我国已有1600年的应用历史,其在为人类疾病治疗方面有着突出的贡献,但终因制备工艺复杂、有效成分含量不稳定、含铅化合物等问题,其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尤其是近些年新型医用高分子材料在制剂学领域的广泛应用以及经皮给药系统(Transdermal therapeutic system,TTS)地深入研究,用现代研究手段对黑膏药进行改革已是当务之急。只有充分发挥祖国医学传统处方的优势,将传统工艺与高科技手段相结合,不断挖掘、开发、创新,才能在21世纪创造出具有祖国医学特色的新型膏药,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造福人类。
[1]张艳宏.穴位贴敷疗法的理论基础及目前应用现状[J].甘肃中医,2007,20(2):1-3.
[2]华浩明.中医外治方剂发展简史[J].中医外治杂志,1996(1):3-4.
[3]李具双.唐以前的膏方文献及其特点[J].中医文献杂志,2008(1):16-18.
[4]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马王堆汉墓帛书(四)[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31.
[5]李具双.“膏药”考[J].中医文献杂志,2002(2):21-22.
[6]甘肃省博物馆.武威汉代医简[M].北京:文物出版社,1975:8.
[7]范思行.膏药疗法[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1.
[8]王绍辉,胡燕.古代膏摩应用述要[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2,26(2):102.
[9]王亚渭,益志凯.膏摩的起源与发展[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4,27(5):15.
[10]姜兆俊.外科膏药疗法的发展与成就[J].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93,17(2):65-67.
[11]朱晟.传统铅膏药的历史、交流、现状与展望[J].中成药研究,1986(7):41-43.
[12]唐·王焘撰,高文铸校注.外台秘要方[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3:471.
[13]王光清.中国膏药学[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
[14]余安平.论中医外治法的发展演变及其前景[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1996,18(3):5-7.
[15]唐良平,朱传先,张翼,游桂兰.21世纪中国传统膏药发展前景[J].时珍国医国药,2001,12(2):155-156.
[16]张燕堂,张颖,李森浩.巴布剂的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08,3(31):178-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