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苏省古树名木资源调查及其保护对策

2011-03-29倪健忠孙刚郑

自然保护地 2011年3期
关键词:古树名古树树木

倪健忠孙 刚郑 刚

(1江苏省森林资源监测中心 江苏南京 210036;2江苏省南通市林业技术指导站 226100)

江苏省古树名木资源调查及其保护对策

倪健忠1孙 刚2郑 刚1

(1江苏省森林资源监测中心 江苏南京 210036;2江苏省南通市林业技术指导站 226100)

通过对全省古树名木资源的普查,阐述了全省古树名木的数量、分布及生长情况,结合古树名木实际生长情况,从管理和技术上提出一些相关的保护措施。建议从实行分级管理,建立古树名木管理系统,加强宣传教育,采取务实方法,加大资金投入,严格依法力法等六个方面进行严格保护。

江苏;古树名木;调查;保护对策

古树名木是指在人类历史过程中保存下来的年代久远或具有重要科研、历史、文化价值的树木。它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见证和璀璨文化的载体,是绿色文物、活的化石,是自然界和前人留下的无价珍宝[1]。古树即具有百年以上树龄的树木;名木多指稀有、珍贵的树木,或具有重要纪念意义、承载民间传奇的树木。一棵古树,就是一段历史的见证与一种文化的记录;一棵古树,就是一部自然环境发展史;一株名木,就是一段历史的生动记载,一棵棵古树名木,承载着人们对历史的记忆和敬畏,蕴涵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积淀。

地处亚热带和暖温带的江苏省,虽是少林省份,但森林植被具有明显的过渡性、多样性和复杂性[2]。由于城市扩大、道路修建、各种火灾、环境污染以及近年盲目兴起的大树移植之风,严重威胁着古树名木的生存。因此,亟需掌握全省古树名木的分布情况和保护现状,以便进一步提高保护水平[3]。

为加强江苏省古树名木保护管理,提高城乡文化品位、维护生态平衡、促进可持续发展,江苏省利用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的契机,组织开展了全省古树名木普查。

1 调查标准、方法与内容

1.1 入选标准

古树为树龄在100年以上的树木;名木为当地或国家保护的珍稀树种或从外地引入的名贵树种,也指在历史上或社会上有重大影响的中外历代名人、领袖人物所植或者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纪念意义的树木。

1.2 分级标准

国家一级古树树龄500年以上,国家二级古树300~499年,国家三级古树100~299年;国家级名木不受年龄限制,不分级。

综合偏态(S)、峰态(K)、和分选系数(δ)分析:几乎全部样品点分选较差;峰态主要介于平坦~尖锐,且不同位置堆积体表现出的峰态有所不同。偏度都大于零,表示流水搬力强,其粒径较小的颗粒在该地分布较少。

1.3 调查方法与内容

以县(市、区)为单位,对各自范围内的古树名木现状进行调查,按要求记载古树名木的树种、位置(小地名及GPS坐标)、树龄、树高、胸径、冠幅、生长状况、树木特殊状况描述、立地条件、管护情况及相关传说。

2 调查结果与现状

2.1 数量

经调查,全省古树名木数量为11518株,其中南京市1084株、无锡市719株、徐州市244株、常州市371株、苏州市1532株、南通市506株、连云港市71株、淮安市79株、盐城市25株、扬州市541株、镇江市429株、泰州市1742株、宿迁市4175株,详见表1。

表1 江苏省各市古树名木株数表

2.2 年龄结构

一级古树292株,占2.54%;二级古树809株,占7.02%;三级古树9603株,占83.37%;名木814株,占7.07%,如图1所示。

图1 各级古树及名木比例图

这些古树名木隶属于67个科、125个属、208个种,按株数排序,科、属、种排前5名的详见表2。

表2 江苏省古树名木科、属、种按株数排名前5位统计表

2.3 生存现状及原因分析

1.管理责任制没有真正落实,由于其所处地理位置的原因,导致有的古树名木长期失管,并且古树名木的保护管理没有固定的资金渠道,对古树名木的科学研究、病虫害防治、复壮等养护管理工作难以开展;

2.受到自然灾害的破坏,如大风、干旱、雷电、洪涝、地震、冰雹等;

3.人为因素。由于人类的经济活动改变了其原生的生长环境,促使古树加速衰老过程的进程,一般人为活动的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⑴生长条件

①土壤条件。人为活动造成土壤密实度过高、土壤理化性质恶化,这往往是造成古树名木树势衰弱的直接原因之一。

②水分条件。在公园、名胜古迹点,在树干周围用水泥砖或其他硬质材料进行大面积铺装,加大了地面抗压强度,形成了大量的地面径流,使根系无法从土壤中吸收到足够的水分。

③空间条件。有些古树名木生长在建筑物的周围,古树与建筑物相邻一侧,受到阻挡而使枝干生长发生改向,向外侧和上方发展,随着树木枝干的不断生长造成大树的偏冠,即影响了美观,又造成重心发生偏移,枝条分布不均衡,如遇冰雹、雨淞、大风等异常天气,容易枝叶折损,大枝折断。

⑵环境污染

人为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直接和间接地影响了植物的生长,古树由于其高龄而更容易受到污染环境的伤害,加速了其衰老的进程。

①大气污染。大气中的有毒气体通过叶片进入树木体内后,使生物膜的结构和酶的活性受到破坏,影响树木生理代谢功能,从而使树木的生长发育受到抑制。

②土壤污染。有毒气体、工业及居民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造成土壤污染。对树木的根部造成直接或间接影响,表现为根系发黑、畸形生长,侧根萎缩、细短而稀疏,根尖坏死等现象,促使或加速其衰老。

⑶直接损害

人为的直接损害,主要有:在树下摆摊设点;在树干周围乱堆东西;在树干上乱刻乱画或钉钉子;在农村,古树树皮遭受牲畜的啃食等。

4.由于保护古树名木的宣传力度不够,保护古树名木的意识淡漠,古树名木保护法规约束力不强,对人为破坏、损坏古树名木的违法犯罪行为打击力度不够,执法难度较大。

3 保护对策

百年以上树龄的树木,具有历史价值和重要纪念意义的古树名木是江苏省林木资源的瑰宝,也是自然界和前人留下的珍贵遗产,具有重要的科学、文化、经济价值。加强古树名木保护,对于弘扬民族精神,普及林业科学知识,增强人们绿化意识,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建设保护古树名木的长效管理体制,让古树名木永远平安,万年常青。目前要做好以下工作:

⑴实行分级管理。各级地方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应在此次调查的基础上,建立古树名木档案,根据古树名木的树龄、价值、作用和意义等,制定管理制度,落实管护责任,实行分级养护管理。

⑵建立古树名木管理系统。通过采集古树名木地理坐标,拍摄照片、影像资料,记录古树名木传说等方法,利用GIS技术,建立古树名木管理系统,对古树名木的生长环境、管理与养护措施、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进行动态管理。

⑶加强宣传教育。要通过绿化美化知识的普及,历史文化传统教育和观赏旅游等多种形式,大力开展保护古树名木的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对保护古树名木重要意义的认识,弘扬中华民族爱树护林的优良传统。

⑷采取务实方法。各地对辖区内古树名木逐株进行勘查会诊,充分应用以往保护、复壮古树名木的经验,因地制宜,分株指导,拿出具体的施肥修剪、防治病虫、设置护栏、避雷针等保护方案。

⑸加大资金投入。各地要拿出专项拨款,并多渠道筹集保护古树资金,增加对古树名木保护管理的投入,做到专款专用。旅游部门可以建立古树名木旅游小景点,开展生态旅游,宣讲古树名木的社会历史价值,鼓励社会热心人领养古树名木,鼓励企业、社会各界人士捐资赞助,以更好地保护古树名木。

⑹严格依法办事。严格执行国家、地方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依法做好保护古树名木的工作,阻止损坏古树名木的事故发生。

[1] 黄宝龙. 江苏森林[M]. 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2] 方寅. 江苏树木大观[M]. 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3] 解春霞,朱学雷,徐全新等. 江苏古树名木的调查与分析[J]. 江苏林业科技,2005,32(6):20—25.

[4] 陆安忠. 南汇区古树名木现状及保护对策[J].上海农业科学,2005(2):31-33.

S727.5

C

1004-7743(2011)03-0065-03

2011-06-21

猜你喜欢

古树名古树树木
2022 年全国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周启动
“首届古树名木保护摄影大赛”征稿启事
“首届古树名木保护摄影大赛”征稿启事
树木之最
家乡的古树
古树炼成记
辨认树木
永州GPS定位保护古树名木
古树绿荫
树木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