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兰溪市古树名木资源保护和管理对策

2011-02-13

自然保护地 2011年3期
关键词:古树名古树生长

陈 红 武

(浙江兰溪市横溪镇林业工作站 321100)

兰溪市地处浙江省中西部金衢盆地西北边,钱塘江中游,衢、婺两江汇合处,全市境地东西长65公里,南北宽45公里,呈短剑十字型,素有“六水之腰”、“七省通衢”之称和江南鱼米之乡盛名。山川秀美,气候宜人,名胜古迹众多,人文历史荟萃。兰溪市又处于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一年四季气候分明,气温适中,植物生长季长,种类繁多,因而古树名木在数量上和种类上都很丰富。

1 兰溪市古树名木资源

1.1 自然概况

兰溪市界于东经119°13′30″-119°53′50″、北纬 29°05′20″-29°27′30″之间,南与金东区、婺城区接壤,西南连接龙游县,西北毗邻建德市,东北与义乌、浦江两县(市)交界,全市总面积196.81万亩,其中林业用地104.44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53.07%,是一个半山区的林业县(市),夏季高温,冬春有寒潮,雨量充沛,雨热基本同步,梅雨伏旱明显,光照充足,且光热互补,据气象站资料,年平均气温为17.7℃,极端最高、最低温分别是41.3℃与-8.3℃,全年无霜期265天,常年≥10℃的活动积温5300℃以上,年平均降水量多在 1300~1500mm之间,但各月之间分配很不均匀(4-6月降水量占全年的 46%),易形成旱涝。

土壤分布主要有黄壤、红壤、平原冲积土、稻田土和香灰土,5个土类,11个亚类,34个土属,60个土种。红壤与岩性土比重最大,均在50万亩以上。

兰溪属浙东南沿海低山丘陵地区,地形地貌被山脉、江河溪流分割为破碎状,低山、丘陵、台地均有,东北、西北、东南群山环抱,西南丘陵起伏,中部沿江两岸则是河谷台地,形成了南、北高,中部低,朝西南开口的盆地地形。

河流属钱塘江水系,主要由三江五流组成:三江为婺江、衢江、兰江,三江流域面积36466平方公里;五溪为马达溪、游埠溪、赤溪、甘溪、梅溪,五溪流域面积1089平方公里。

由于山峦起伏,地形多变,这就形成了植物区系既丰富又复杂的特点。该市在植物分区中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浙闽山区甜槠、木荷植被区。自然植被因人类频繁活动而保存不多,目前大多数以马尾松为主栽培植被或次生演替植被。据调查统计,全市有乔、灌、草植物1216种,隶属于122个科,389属。其中:乔木树种65科,124属245种,灌木树种49科165属,362种。植被主要由樟科、壳斗科、山茶科、杜鹃科、杜英科等常绿、落叶阔叶林组成,乔木树种主要由马尾松、杉木、柳杉、樟树、枫树、苦槠、水杉、按树等组成。

1.2 古树名木概况

古树名木是指树龄在100年以上的树木,历史上或社会上有重大影响的中外历代名人,领袖人物所植或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纪念意义的树木和成片生长的大面积古树。据调查,全市共有古树名木946株,隶属于26个科,33个属,36个树种。在古树名木中,以散生古树为主,达911株,占全市总量96.3%;古树群比较少,仅有3个,共34株,占全市总量的3.6%;名木分布仅为1株,位于香溪镇下杨村将军岩“古罗汉松”,树高9米,胸围350厘米,据浙江省文物局考证,该树植于唐代,距今已有1400多年,现长势旺盛,此树是兰溪的“古树之王”。从树种情况看,绝大部分为樟树,共有705株,占全市总量的74.55%,其它树种仅占25.5%。从年龄特点看,500年以上(一级保护)古树68株,占全市古树总量的 7.2%;300~499年(二级保护)古树为200株,占23.2%;100~299年(三级保护)古树为658株,占69.6%。

1.3 古树名木分布

1.3.1 区域分布

全市16个乡镇(街道)皆有古树分布,其中以横溪、梅江、马涧、兰江、诸葛、灵洞、黄店等乡镇分布较多,皆在50株以上,有451株,占全市古树总量的47.7%。总之,亚热带树种分布于全市各地,如樟树、枫香、柳杉等,暖温带树种多分布在兰溪北部海拔较高的山区,如大叶冬青,罗汉松等。

1.3.2 垂直分布

从垂直分布状况看,樟树和古树群等分布在海拔较低的平原地区;山麓地带一般有银杏、枫树、水杉等;海拔 200~500米处有松科、柏科、壳斗科等树种;500米以上主要有柳杉、红豆杉、罗汉松等;山顶香灰土带一般无古树名木分布。

1.3.3 自然分布

兰溪的古树名木主要生长在村口、村旁、宅旁、山岙、路边、堤岸、坟头和寺庙、祠堂等处。从调查情况来看,以村口、村旁、宅旁所占比例较大,大部分古树生长在立地条件较好、发育良好的红黄壤和砂质壤上,同一种树种,在同类立地条件下,各地生长有一定的差异:东南、西南的生长速度大于东北、西北区;同一树种在不同海拔高度的个体生长速度虽有差异,但并不明显。

2 影响古树名木生存的因素

2.1 自然因素

2.1.1 立地条件

生长在村旁、宅旁、路旁的古树,周围立地条件差,由于人为活动频繁,土壤板结;生长在堤岸的古树,由于多年受洪水的冲击,溪堪倒塌,根系祼露严重,影响古树生长,这些大树一旦被刮、被冲后都难以恢复生长而死亡。

2.1.2 病虫的侵害

古树名木大多生长衰老、中空、腐朽,某些古树砍枝后留下的伤疤,极易发生病虫害,危害该市古树的病虫主要有白蚁、天牛、刺蛾、叶蝉等,若不及时发现和防治,势必造成生存的危机,尤其是年龄较长的古树,由于其自身的生理功能退化,病虫害的影响更大,若救治不到位就会死亡。

2.1.3 自然灾害危害

由于古树名木往往独立村头,旷野而树形高大,极易遭受雷击,从而造成伤残。从植物生长规律来看,古树历经百年甚至千年的风霜,断枝、倾斜、中空等现象比较普遍,致使长势和形象严重受到影响。

2.2 人为因素

2.2.1 火烧烟熏

如果说雷电引发的火灾是自然力的破坏,那么人为引起的火灾则是古树名木生存的头号敌人。尤其是生长在村旁的古樟,有的村民将古樟作为“神树”、“樟树娘娘”,在树旁进行烧香祭拜;生长在紧挨寺宇或树下建有庙堂的,在旁烧香拜佛的人更多,每日遭受烟熏火烤,使古树经受火的煎熬,旺盛的香火一不小心就烧毁一古树,其生命力无疑地会遭受影响。

2.2.2 新农村建设

尽管人们对保护古树的意识有所提高,但筑路时往往在古树的四周将水泥浇灌得严严实实,在村庄整治时古树边虽然做了围栏,但留有的空间很小,使古树缺氧。在建房时紧挨古树,有的还进行断枝,原本空旷的环境变成高楼林立的住宅区。以上这些因素造成古树长势下降,枝条衰弱,甚致死亡。

2.2.3 工业发展

生长在溪边、堤岸上的古树,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工业的发展,一些化工、印染、电渡、漂洗等企业排出的废水、废气不仅污染了空气及河流,也污染了土壤和地下水,使古树根系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空气中的有害物质还会抑制叶片的呼吸,破坏叶绿素的光合作用,使其逐年加快衰败从而造成枯死。

2.2.4 休闲旅游

古树横空出世的仪表,优雅动人的风采,别具一格的花果,卓然独立的意境,无可非议地受到人们的青睐,但往往出现:林地遭到践踏,树洞被人爬来爬去,洞内扔进石头、垃圾,更有一些游人在树上刻字留念“XXX到此一游”等字样,割断树皮,釆花摘枝,使古树遭受灭顶之灾。

3 古树名木保护和管理对策

文物不可再生,死树不可复原。鉴于兰溪市古树名木生存的严峻形势,我们必须及时研究古树名木的个体、群体的生长规律和生态特性、景观多样性,科学地进行保护和管理。

3.1 全面调查、分类归档

要对兰溪市辖区内的古树名木再一次进行调查核实,准确测定每株古树名木的树龄、高度、胸经、冠幅等,全面掌握每株古树名木的生长状况,提出保护管理及病虫防治的具体措施。然后分类、分级、登记、偏号、注册、建立电子档案并存入数据库,同时制作好区域内的古树名木分布电子版地图。

3.2 定做挂牌、加强宣传

按照保护的重要性,将古树分1、2、3级编号后由市政府统一制作标牌,做到一树一牌,挂牌示众 ,同时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工具广泛宣传古树名木是国家的宝贵财产,也是极其珍贵的森林资源,是一个地方历史和文化的象征,因此保护和管理好这些古树名木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更是每一个务林人员的职责所在,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保护和管理意识,强化政府和各主管部门的责任意识,动员社会各阶层力量共同参与,使当地群众和外来游客明确古树名木在自然、文化、历史中的重要地位和价值,自觉加以保护,减少人为破坏。

3.3 制订政策、落实责任

市政府应按照国家《关于加强城市和风景古树名木保护的通知》的精神出台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和措施,完善古树名木管理制度,按照行政区域逐级落实责任,并责成定人管护,签订责任状。对保护古树名木有功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对管护不力的单位和个人给予严肃纪律处分,切实做到奖惩分明。

3.4 及时诊断、科学管护

3.4.1 古树诊断

(1)查明古树衰弱的主导因子。引起古树生长衰弱的原因极为复杂,如土壤缺少某些营养元素、土壤紧实度过高、土壤含水量过多或过少、树体病虫危害、树干严重机械损伤等。其中一种或几种原因都可能造成古树生长的衰弱,甚至死亡。这就需要根据古树生长的环境条件和树体状况,准确诊断引起古树衰弱的原因,特别是引起古树衰弱的主要原因。

(2)划分古树衰弱的等级,确定复壮的重点。在古树调查后,按标准样株的枝、叶、冠、干、根的各项生长指标,对照弱树的各项生长指标进行古树等级划分,确定衰弱程度。除瀕死株(++++)和一部分衰弱株(+++)很难复壮外,其余等级均可因地制宜采取复壮措施,但应以衰弱株(++)为重点复壮对象。

(3)研究合理的复壮方案。在查明引起古树衰弱原因及划分衰弱等级以后,随即研究复壮方案。当由于两个以上原因造成古树生长衰弱时,如因病虫害、土壤缺乏营养或土壤含水过少等,宜采用综合性复壮技术措施。

3.4.2 古树管护

(1)改善地下环境。根系复壮是古树整体复壮的关键,改善地下环境就是为了创造根系生长的适宜条件,增加土壤营养促进根系的再生与复壮,提高其吸收、合成和输导功能,为地上部分的复壮生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①开沟埋条。在土壤板结、通透性差的地方,可采用开沟埋条的方法,增加土壤的通透性,同时也可起到截根再生复壮的作用。

②设置复壮沟-通气-渗水系统。对内渍(有些是污水)严重的地方,必须用挖复壮沟、铺通气管和砌渗水井的方法,增加土壤的通透性,使积水通过管道、渗井排出或用水泵抽出。经过这样处理的古树,地下沟、井、管相连,形成为一个既能通气排水,又能供给营养的复壮系统,创造了适于古树根系生长的优良土壤环境条件,有利于古树的复壮与生长。

③进行透气铺装或种植地被。为解决古树表层土壤的通气问题,常在树下、林地人流密集的地方加铺透气砖。在人流少的地方,种植豆科植物,除了改善土壤肥力外还可以提高景观效益。

④土壤改良。改善土壤通气条件,降低土壤容重,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的分解,便于古树根系吸收,使树体营养状况得到改善,促使古树复壮。

⑤施用生长调节剂。给古树根部及叶面施用一定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使古树复壮,延缓衰老。

(2)加强地上保护

①古树围栏及外露根的保护。防止人为踩踏,使古树根系生长正常和保护树体,在过往人多的地方,古树周围应设围栏,松土,种植有益的植被。露出地面的根应用腐殖土覆盖或在地上加设网罩或护板,以免造成新的伤害。同时要进行治理环境污染,还古树一个清洁的环境。

②病虫害防治。对古树进行病虫害监测,针对不同时期发生的病虫害,要因树而宜及时采用药物防治或生物防治。

③病虫枯死枝的清理。在古树液停止流动季节抓紧清理枯死枝,将其烧毁,减少病虫滋生条件,并美化树体。

④树洞的修补。首先对树洞进行清理,然后用药液消毒,涂保护剂,树洞小的直接进行修补,树洞较大的用铁丝网加泥沙浆修补,待干后再涂一层紫胶漆和其它树涂剂加以密封,防止雨水流进洞内,最后对外表进行修饰,使修补过的形状、颜色与整株古树大体一致。

⑤加固支撑。对枝条下垂、树冠失去平衡、树体容易倾斜的古树,需要进行支撑,树体加固应用螺栓、螺丝等,切不可用金属箍,以避免造成韧皮部缢伤。

⑥防止附近地面上、下工程建设的侵害,划定禁止建设范围。

[1]郭学望,包满珠.园林树木栽植养护学.中国林业出版社,2006:344-355.

[2]李振南. 乐清市名木古树资源及保护对策.中国林业·论文集,2009:76-78.

[3]熊和平.南方古树名木复壮技术研究.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学报,1999,16(2).

猜你喜欢

古树名古树生长
2022 年全国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周启动
“首届古树名木保护摄影大赛”征稿启事
“首届古树名木保护摄影大赛”征稿启事
碗莲生长记
家乡的古树
古树炼成记
生长在哪里的启示
生长
《生长在春天》
永州GPS定位保护古树名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