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期运动疗法对脑梗死偏瘫患者康复效果的观察

2011-03-29林雪峰

军事体育学报 2011年3期
关键词:偏瘫肢体显著性

林雪峰

(莆田学院体育系,福建莆田351100)

脑卒中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也是最常见的威胁生命的疾病之一[1]。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其致死率呈下降趋势,致残率有明显上升的趋势趋势。流行病学资料显示,我国每年新发脑卒中患者150万人以上,幸存者中75%丧失劳动能力[2],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给家庭、社会带来沉重负担。因此,降低病残率,提高生活质量和生存质量是一项艰巨的任务。笔者旨在探讨早期运动疗法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康复及日常生活能力恢复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特点

1.1.1 脑卒中的诊断标准采用1995年全国第4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的诊断标准[3],经颅脑CT或MRI检查,临床诊断为脑梗死或脑出血。

1.1.2 均存在肢体活动动能障碍。

1.1.3 年龄在52~76岁,无其他肝肾疾病。

1.1.4 分组对照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一般资料

选择2005年1月至2007年10月在莆田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脑梗死病人167例,均符合病例选择特点,符合1995年全国第4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诊断标准,经过CT或MRI检查确诊。按随机化原则分为2组:观察组 85例,男61例,女24例,年龄52~76(64.32±9.54)岁,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35.83±4.58)分;对照组82例,男58例,女24例,年龄53~75(65.24±10.31)岁,神经功能评分 (35.74±3.99)。2组病例在年龄、性别、病性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资料分析,均无显著性差异 (P>0.05)。

1.3 方法

2组患者急性期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及床边训练方法进行。观察组在生命体征稳定48 h后开始接受康复治疗,包括运动疗法、作业疗法和语言心理疗法。每例患者由康复小组指定个体化综合康复措施及各阶段康复方案。按照脑卒中病人的功能恢复的特点循序渐进实施康复治疗。其治疗步骤如下:

1.3.1 保持良肢姿势和肢体翻身

良性肢体位置的摆放和定时体位变换姿势,不能自行翻身者,每2小时由家属或护士协助翻身1次,保持肢体处于功能位置。

1.3.2 被动活动和坐位平衡训练

由治疗师指导患者用健侧肢体帮助患侧肢体被动活动。正确的坐姿,保持身体平衡,包括躯体前后左右和旋转各方向活动。

1.3.3 体位变换和坐位训练

床头抬高30°坐位,时间不超过30 min,观察患者的承受能力,隔天床头再增高10°,再训练,直到能维持90°,超过30 min后进行床边练习健侧、患侧起坐练习。坐位时,重心应均匀分布两侧,下肢肌力过低者,可以在早期给予斜床站立,帮助患者重获垂直感,对抗重力,改善立位平衡和防止直立性低血压。

1.3.4 步行和上下台阶训练

主要包括步行、站立平衡、手杖使用及上下楼梯[4],治疗师给予患者正确的步态指导。训练可以随时进行,频次和时间以不引起疲劳等不适为宜。

1.3.5 语言训练和心理治疗

包括张口、鼓腮和呼吸控制练习。心理治疗法贯穿治疗法的整个过程。

1.3.6 作业疗法

以日常生活能力训练为主,同时针对患者本身的功能特点,有目的地指导患者完成某项作业任务,以恢复其功能。

1.4 评价方法

肢体运动功能康复采用FMA运动功能评定(Fugj-Meyer assessment)[5],正常值100分,小于50分为严重运动功能障碍,50~84分为明显运动功能障碍,85~95分为中度运动功能障碍,96~99分为轻度运动功能障碍,康复组与对照组2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采用改良的Barthe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满分100分,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和康复治疗后6个月进行3次评定。疗效评分方法:根据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肢体功能在50~70分为显效,25~45分为有效,0~20分为无效。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0.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表示,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显著性差异,计数资料以X2检验比较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2组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和3个月FMA评分比较建表1。

表1 2组治疗前、后1个月和3个月FMA评分比较 (¯±s)

表1 2组治疗前、后1个月和3个月FMA评分比较 (¯±s)

组别 例数 FMA功能评分治疗前 后1个月 后3个月1个月前后t P 3个月前后t P观察组 85 31.24±7.13 54.34±9.02 67.15±9.60 18.38 <0.01 27.54 <0.01对照组 82 32.27±6.27 41.04±8.09 51.14±8.70 8.447 <0.01 15.99 <0.01 t 0.8189 9.773 11.306 P >0.05 <0.01 <0.01

由表1显示两组治疗方案均有优势,观察组疗 效显著。2组患者Barthe指数比较见表2。

表2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3个月和6个月MBI评分指数比较 (¯±s)

表2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3个月和6个月MBI评分指数比较 (¯±s)

组别 例数 MBI功能评分治疗前 后3个月 后6个月3个月前后t P 6个月前后t P观察组 85 20.65±18.81 67.71±18.81 80.54±16.34 16.77 <0.01 23.91 <0.01对照组 82 56.34±19.65 56.34±19.65 70.68±23.30 10.38 <0.01 13.9 <0.01 t 0.6739 3.818 3.201 P >0.05 <0.01 <0.01

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日常是生活活动能力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0.05),治疗3个月和6个月,2组在MBI上有显著性意义 (P<0.05),尤其是6个月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观察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见表3。由表3显示,观察组在治疗6个月后有效率达78.8%,经统计学处理与对照组比较X2=24.38,P<0.01,具有非常显著的临床意义。

表3 观察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

3 讨论

3.1 早期运动康复时间

脑卒中早期康复被证明是有效、安全、可靠,可减少并发症,可以在残疾、残损、残障3个层次上提高患者生存功能[6],早期对他进行运动治疗可使这部分细胞复活[7]。早期恢复开始实践,WHO推荐的脑卒中康复训练开始时间为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神经系统症状不再进展 48 h,国家“九五”科技攻关课题[7]支出最好的发病14 d以内开始。根据神经系统的可塑性理论和功能重建理论,综合应用促通技术的方法配合临床尽早开始康复训练,能促进突触的再生,有利于高级中枢回路的再通,实现功能代偿,使偏瘫患者患肢功能以正常运动模式恢复[8]。本研究结果显示说明,早期康复治疗对脑梗死偏瘫患者的预后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3.2 脑卒中偏瘫的恢复过程和康复治疗分析

中枢性偏瘫的恢复是连续过程,表现为肌张力由低逐渐升高,联合反应、共同运动和痉挛状态逐渐增加,随着共同运动的完成出现分离运动、精细运动和速度运动[9]。所以应尽早制定个体化分期康复方案,在治疗过程中,治疗医师利用Bobath和运动在学习疗法通过反射性抑制模式和正常的运动功能训练,诱发来自皮肤、关节处深浅感觉的大量信息的传入性活动和来自大脑中枢的大量运动冲动信息的传出性活动,促进大脑皮层功能重组,最终恢复对运动的控制能力[10]。康复治疗可能加速了脑侧枝循环的建立,促进病灶周围组织或健侧脑细胞的重组或代偿,极大地发挥脑的可塑性[11]。因此,治疗中通过正常的模式来促进正常的运动模式的形成达到运动功能最大限度的恢复。随着对运动控制能力的提高,早期离床进行吃饭、穿衣、洗漱等ADL训练得以实现。

3.3 康复运动疗法分析

早期康复治疗中瘫痪肢体的良肢位、正确的被动与主动活动可以一致痉挛模式的出现,有利于瘫痪肢体功能的恢复,可有效地克服痉挛肌,使其与拮抗肌处于平衡状态,防止痉挛加重或持续,一定范围的被动运动,痉挛肌与拮抗肌的适当运动,对痉挛肌有交替抑制作用。按摩痉挛肌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正确的运动模式训练,可促进大脑皮层功能的恢复与中枢神经功能控制能力的早日康复。笔者的康复训练证实了早期康复的重要性。

3.4 配合其他治疗的目的

对于脑卒中偏瘫患者,后遗症的存在更应早期在物理治疗的基础上 (如针灸),重视作业治疗、语言训练、心理治疗等,尽早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减少依赖性更好地投入训练,使康复治疗更有效,最大限度地提高其日后的生活质量[12],生活质量以及重返社会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南登昆,缪鸿石.康复医学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08~208

[2]李艳玲,等.脑卒中发病周期节研究 [J].护理学杂志,2003,18(4):252

[3]贝政平.内科疾病诊断标准[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6:24

[4]方定华,等.急性脑卒中早期康复的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1,16(5):266

[5]缪鸿石,朱镛连.脑卒中康复评定的治疗 [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6:24

[6]黄东峰,等.急性脑卒中患者的功能特定与早期康复干预的标准 [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1,23(5):272~274

[7]“九五”攻关课题组.急性脑卒中早期康复的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1,16(5):266~272

[8]郭俊.运动促进技术的意义及评价[J].国外医学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学分册,1992,12(3):97

[9]赵汰.现代偏瘫康复治疗学 [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6:174:187

[10]倪朝民.脑血管疾病的康复 [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1998

[11]T RAVIN R,CICINELI P,BASSI A,et al.Mapping of Motor Contrical Reorganization After Stroke[J].Stroke,1997(28):110~117

[12]张文,陆延仁.作业治疗在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中的疗效[J].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2004,24(6):472~475

猜你喜欢

偏瘫肢体显著性
对统计结果解释和表达的要求
膈肌训练在脑卒中中促进偏瘫康复恢复中的应用
痉挛型偏瘫患儿注意力与运动功能的相关性
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效果
本刊对论文中有关统计学表达的要求
肢体语言
基于区域特征聚类的RGBD显著性物体检测
基于显著性权重融合的图像拼接算法
肢体写作漫谈
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