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创新下的企业生态化发展研究
2011-03-26徐建中王莉静
徐建中,王莉静
(1.哈尔滨工程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2.哈尔滨理工大学 管理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一、企业创新的内容
科技创新是原创性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总称。原创性科学研究是提出新观点(新概念、新思想、新理论等)、新方法的科学研究活动。
1912年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中首次提出“创新”一词后,很多学者对创新进行了深入研究,目前被广泛认可的技术创新的定义是1999年8月20日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提出的:技术创新,是指企业应用创新的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产品质量,开发新的产品,提供新的服务,占据市场并实现市场价值[1]。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创新的主体。那么企业创新就可以定义为: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为使企业持续长期发展,对企业的经营理念、制度安排、组织机构、生产工艺及生产要素进行新的调整、组合和开发的过程和行为。
二、企业生态化发展对企业创新的需求
随着生态学的出现和发展,人们对环境和资源的可持续性日益关注,开始审视传统的以牺牲资源环境利益换取“利润最大化”的传统企业发展模式,企业生态化发展模式应运而生。企业生态化发展是指企业依据生态经济规律和生态系统的高效、和谐、优化原理,综合运用生态工程手段和一切有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科学技术,调整企业组织结构,设计、改造企业流程,延伸企业责任,达到资源投入最低化、效率最大化,废弃物最小化的企业发展方式。
由企业生态化的定义可以看出,企业生态化发展本身就是一种创新。并且企业创新贯穿企业组织设计、技术工艺改造、管理方法等企业发展的全过程(表1)。
表1 企业生态化过程及对企业创新的需求
(一)组织创新与企业生态化发展
企业组织创新是指为了促进企业发展,根据企业制度的根本要求和技术环境的变化、市场竞争的驱动,对企业战略、企业组织机构、企业组织文化等方面进行的创新[2]。通过组织创新建立科学合理的分工协作体系,能够提高企业生产力水平;通过组织创新发展和完善企业间的组织联系,能够实现资源整合、优势互补,要提高企业竞争力。因此说企业要想快速、高效实现企业生态化发展,必须从组织创新开始。
一方面,构建适于企业生态化发展的组织机构。如废弃物回收机构、生态化技术研发机构、生态化水平评价机构等,为企业实施生态化发展提供组织和人员保障,促进企业进行生态化发展。
另一方面,加强企业与外部企业的联系、沟通,与上下游企业或同类企业建立生态化发展联盟,实现各个企业资源整合、能量的交互使用、废弃物的循环高效利用,形成企业集群生态化发展或生态化工业园区,提高企业生态化发展效率。
(二)技术创新与企业生态化发展
企业技术创新是指新的技术或对现有技术要素的重新整合而形成新的生产能力在生产等领域的成功应用的活动。任何企业都是一个多种技术有机组合而成的组合体,技术是企业生存的支撑,企业技术创新是企业实现生态化发展的关键因素。
首先,开发清洁能源。清洁能源即非矿物能源,也称非碳能源,它在消耗时不产生二氧化碳等有害环境的物质,主要指核能、水能、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的能源,加快这些清洁能源的技术开发有利于减少环境污染并将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增加企业竞争[3]。
其次,研发废弃物回收利用技术。一方面,根据生态链构建企业生产链,使一个企业的废料直接作为另一企业的能源;另一方面是废料的回收利用。废料回收利用也需要新的回收技术,否则回收本身就是一种污染严重且耗费巨大的活动。
(三)管理创新与企业生态化发展
企业管理创新是指根据市场经济条件、企业生产经营的客观规律,对企业现行的管理模式及相应的管理方式和方法进行改进、改革和改造,以期对企业员工施加影响,使企业员工积极和协调地工作,以实现企业预定的目标[4]。
首先,塑造生态化企业文化,使全体员工树立同企业发展一致的价值观,满足企业员工自身素质的需求,使员工建立主人翁意识,参与到企业生态化发展战略制定中来,自愿选择生态化的生产、生活方式,推动企业向生态化发展转变。
其次,知识和信息化已经日渐成为企业经营活动中最重要的资源,企业可以通过信息化的技术平台实现知识、资源的共享,一方面使企业员工更熟悉企业整体运作,员工的自我价值实现得到充分尊重和鼓励;另一方面可以系统整合企业能源、材料等资源,促进企业实现生态化。
三、企业创新与企业生态化发展的典型相关分析
由以上分析可知,企业生态化发展全过程中需要组织创新、产品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等一系列企业创新作为支撑,接下来利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研究企业创新与企业生态化发展之间的量化关系。
(一)典型相关分析的思想及数学模型
典型相关分析是1936年由Hotelling(霍特林)提出的,是研究两组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统计分析方法。它采用主成分分析提取成分的原则,将两组变量各自通过线性组合成典型变量,理论上典型变量的对数和相应典型相关系数的个数等于变量数目较少变量组中的变量个数,各对典型变量本身具有最大的相关性,而与其他对典型变量不相关。其中第一对典型变量从两组变量提取相关关系的信息量最多,其相关系数称第一典型相关系数;第二对典型变量提取的次之,其相关系数称第二典型相关系数,以此类推,直到两组变量间的相关性被提取完毕为止。可见,典型相关分析是把原来两组变量之间的相关,转化为研究从各组中提出的少数几个典型变量之间的典型相关,从而减少研究变量的个数。
x、y的协方差阵为:
为了研究两组变量之间的典型相关分析,考察其线性组合
在x、y及Σ给定条件下,即是求a,b,使U与V之间的相关系数
达到最大。
标准化随机向量U及V,则
于是,问题是在(4)式的约束下,求a∈Rp,b∈Rq,使得(5)式达到最大[5]。
对所求得的典型变量,还需对其显著性予以检验,只有通过检验的典型变量才用来进行经济分析。
(二)典型相关实证研究
1.指标及数据的选取
根据企业生态化发展的内涵以及对企业创新的需求,结合收集资料的可取性,我们选取企业科技活动人员(人,x1)、企业科技活动经费(万元,x2)、企业R&D活动经费(万元,x3)、企业科技项目数(项,x4)作为衡量企业创新的指标,即第一变量组变量。前三个变量反映了企业创新在人和经费上的投入,体现了企业创新的潜力;最后一个变量反映了企业创新产出,也体现了企业创新的现状。
反应企业生态化发展水平的指标选取为万元产值物耗(立方米/万元,y1)、万元产值能耗(吨标煤/万元,y2)、万元产值三废排放(吨/万元,y3)。这三个指标反映了企业资源的利用效率以及废弃物的排放量,体现了企业生态化发展能力。
对黑龙江省10家企业进行调研、搜集数据,考虑到实际问题的时滞性,第一组变量选取企业2007年得数据,第二组变量选取2008年的数据。
2.典型相关结果及分析
运用SPSS软件自带的宏程序Canonical correlation.sps进行分析。打开syntax窗口,输入调用典型相关分析命令程序及定义典型相关分析变量组的命令。运行命令,得到所有典型相关分析的结果。
第一,各变量之间的关系分析。首先我们给出两组变量内部各自的相关矩阵,然后给出两组变量间的相关矩阵。表2是反映企业创新的组变量内部相关矩阵;表3是反映企业生态化发展的组变量内部相关矩阵;表4是企业创新与企业生态化发展这两组变量间隔变量的相关矩阵。
表2 组1内部相关矩阵
表3 组2内部相关矩阵
表4 组间相关矩阵
由表4,我们可以看出企业创新与企业生态化发展水平这两组变量间确实存在中高度相关关系,这里需要做的就是提取综合指标来代表这种相关性。
第二,典型相关系数及其检验。由SPSS软件计算的三对典型变量间的三个典型相关系数及其检验如表5。
表5 典型相关系数及检验
由表5可知三对典型变量的典型相关系数分别为0.954,0.687,0.345,表明第一对典型变量之间密切相关,二、三对典型变量之间的相关性相对较弱。第一对典型变量似然比分布的渐进F统计量通过显著性检验,所以整体上,第一组指标所对应的典型变量存在显著相关。由于第一对典型变量已占有95%以上的信息量,因此取第一对典型变量为分析依据。
第三,典型模型分析。由于原始变量的测量单位不同,不宜直接比较,我们采用标准化的典型系数,根据运行出来的结果给出典型相关模型,企业创新的第一典型变量为:
可见,影响企业创新的主要因素是x1企业科技活动人员,然后影响度由大到小依次是:x4企业科技项目数、x2企业科技活动经费、x3企业R&D活动经费。
企业生态化发展的第一典型变量为:
影响企业生态化发展的因素依次为:y3万元产值三废排放、y2万元产值能耗、y1万元产值物耗。
第四,结构分析。结构分析是依据原始变量与典型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给出的,见表6。
表6 企业创新与企业生态化发展水平典型变量相关矩阵
由表6,企业创新的第一典型变量U1与x1、x2、x3、x4呈中高度相关,说明这四个指标在企业创新中具有重要地位,其中又以企业科技项目数位居榜首。同样,企业生态化发展的第一典型变量V1与y1、y2、y3的相关系数较高,其中又以y3万元产值三废排放相关度最高。
由于第一对典型变量之间的高度相关,导致企业创新的四个指标与企业生态化发展的第一典型变量呈高度相关;而企业生态化发展的三个指标与企业创新的第一典型变量也呈高度相关。这种一致性从数量上体现了企业创新与企业生态化发展之间存在一定的内在关系,与指标的实际意义非常吻合,说明典型相关分析的结果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3.实证研究结论
由以上企业创新与企业生态化发展的典型相关分析的实证研究结果可以看出,企业创新与企业生态化发展水平之间存在着显著正相关关系(模型测定第一典型相关系数达到0.954),当然本模型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指标选取不全面、实证研究企业均来自于黑龙江省等,尽管如此,模型也能说明企业创新对企业生态化发展具有很强的推动作用。也就是说企业创新的速度越快、质量越好,企业生态化发展水平越高,就越能在企业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企业也就有了进一步发展的空间。所以说,企业创新是企业生态化发展的持续的、螺旋上升的动力源泉。
四、企业创新下企业生态化发展的对策研究
(一)完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
要想利用企业创新促进企业生态化发展,首先应当将创新、生态化发展引入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来,完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首先,企业要加大员工生态化培训,建立生态化企业文化,促进企业管理创新;其次,重视、引进科技人才,建立合理的人才梯队,培育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从而为企业创新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最后,建立合理的高科技人才薪酬激励机制,引进人才并留住人才,为企业创新保持源源不断的动力,以企业创新促进企业生态化发展[6-7]。
(二)加大绿色科技投入
增加绿色科技投入,进行知识创新,促进技术进步,这是生态型企业发展的源泉。我国目前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偏低,只能达到30%,大大落后于发达国家。此外据统计,我国整个绿色技术创新投资只占国民生产总值的0.7%,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投资规模[8]。因此企业应当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不断增加绿色技术投入,包括引进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进行知识创新,从而推动企业生态化发展的进程。
(三)加强生态化技术的基础性研究
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实施组织创新,建立专门的生态化技术研发部门,紧紧围绕资源节约,制定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规划,集中解决制约资源节约的关键技术、重大装备、工艺流程,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的节能、节约原材料、节水等技术,加大对重点产品的技术改造力度,特别是加大产品深度开发和资源再生利用技术的开发,包括与清洁生产有关的重大技术改造、扩建、引进及科研开发等[9-10]。
加强生态化技术的研究,不仅仅是为了让企业获得“追求社会责任感”的名声,同时它还能真枪实弹地帮助企业节约成本。2007年5月,IBM实施“大绿色”计划,规定公司每年将出资10亿美金进行绿色节能研发方面的投入,帮助客户企业在数据中心方面提高能效。这笔资金数量约是IBM每年总研发投入的1/6[11]。当然,这样高昂的绿色科技投资,也给IBM带来了丰裕的商业回报。2007年第四季度,IBM的“大绿色”计划收入高达3亿美金。
五、结 论
企业生态化发展是适应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企业创新型发展模式,企业创新贯穿于企业生态化发展全过程中,推动企业进行生态化发展。通过实证研究可知企业创新与企业生态化发展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模型测定第一典型相关系数高达0.954),即企业创新极大地促进了企业生态化发展,企业需要加大企业创新,从完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加大绿色科技投入、加强生态化技术的基础性研究等方面推动企业生态化发展。
[1] 周惠军,毕克新,徐明凯.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J].科技管理研究,2006,3:130-132.
[2] 李柏洲.企业发展动力论[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5.
[3] 唐占忠.论技术创新生态化的取向[J].科技创业月刊,2006,(1):31-32.
[4] 陆园园,薛镭.社会转型背景下企业管理创新概念模型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10:77-81.
[5] 任义君.科技创新能力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典型相关分析[J].学术交流:2008,4:95-97.
[6] 马瑞先.基于循环经济的企业生态化发展模式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
[7] 曹昭,武次冰.生态化的创新政策与社会公共政策关系研究[J].金融经济,2009,3:105-106.
[8] 谭娜,高长春.组织生态学视角的城市创意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与应用[J].当代财经,2009,5:77-80.
[9] C M P Swann.The Economics of Standardization:Final Report for Standards and Technical Regulations Directorate Department of Trade and Industry[M].Manchester Business School.University of Manchester,2000.
[10] Elizabeth A Williamson,David Kharrison,Mike Jordan.Information Systems Development Withi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2004,(24):375-385.
[11] Trabfied.David.Future Challenges for Management Research[J].European Manag-ement Journal,2002,8(4):409-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