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物理作业现状调查及教学建议

2011-03-21吕晓莉

物理通报 2011年8期
关键词:错题题目物理

吕晓莉

(上海市位育中学 上海 200230)

1 引言

作业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通过作业反馈教学信息,检查教学效果,调控教学活动;学生通过作业吸收、巩固所学知识,形成良好技能.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继续,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是师生交流信息的重要窗口.因而,关注和研究作业问题,成为研究学生学习很重要的切入点,也是研究学习实效性的一个视角.因此,笔者对如何提高高中物理作业的有效性进行了一定的探索.

2 问题的提出

多年来,人们重点关注课堂教学改革,并取得了成果,但普遍忽略了作业的研究和改革.当前作业的主要问题是过多、过滥,大量作业是重复练习,缺乏针对性、探究性,导致学生没有时间深入思考,往往是马虎应对.这种状况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情绪,抑制学生的主体意识,忽略了创新精神的培养,最终严重影响了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为什么不能让学生愉快的学习呢?作为一名教师,能否从教学环节入手研究传统作业在形式、内容、数量方面存在哪些问题;在批改、反馈方面又存在哪些问题;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这是笔者一直探索的问题,并在相关教育教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了具体的实践研究.

3 高中物理作业现状的调查及分析

为了解学生物理作业的情况,笔者设计了“物理作业情况调查问卷”,于2009年12月份对我校高一年级6个班级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270份,收回250份.

问卷内容包括5大方面:(1)作业数量;(2)作业习惯和情感;(3)作业评价和批改;(4)作业类型;(5)你对物理作业及反馈的建议.

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反映出当前高中物理作业的现状.

3.1 多数学生对完成物理作业的目的有正确认识

完成物理作业的目的是为巩固课内所学知识的学生占62.58%,喜欢物理找出学习不足的学生占11.26%.这说明绝大部分学生都能认识到作业的重要性,因此从他们的主观意愿上还是愿意认真完成作业的.

3.2 物理作业未起到应有的作用

能认真完成作业并思考的同学占42.8%,需要经常翻看标准答案才能完成作业的占36.16%,不会做就放弃也不愿思考或问老师的占16.24%,另有4.8%的学生应付作业.教师布置作业的目的一般是两点:一是希望学生在做作业过程中巩固知识、理解知识、形成技能;二是通过作业了解教学效果以便更有针对性的安排教学内容.但是通过调查发现,真正能够认真完成作业的同学不到50%,另有50%的同学不能认真独立完成作业或者消极的应付,这些情况值得我们深思.

3.3 学生对物理作业仅停留在“做”的层面 并没有达到“思”

调查中发现,只有24.26% 的学生会在做作业前翻看笔记.在老师讲解完作业后立即反思并找到存在的问题的学生占47.19%;仅在考试前突击复习作业中错题的学生占20.13%;经常在老师讲解作业时走神的学生占16.50%;只记下老师讲解的过程,讲后不看的学生占16.17%.

关于老师讲过的题目隔几天再次出现还会出错的原因:有85.95%的学生认为是因为课后没有及时的思考总结,所以隔几天后把老师讲解的方法忘记,又按照原来的错误方法做了;还有11.04%的学生认为是老师讲解时走神,根本不知道讲过这道题.

学生形式上的“完成”作业并不是教师布置作业的目的,真正的“完成”作业应该包含三个阶段:

(1)做作业前的准备工作即看笔记,回顾一下当天所学的知识;

(2)认真独立地完成作业;

(3)做完作业后的反思,这也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

从调查结果看,学生在这三个环节做得都不是很到位.绝大部分学生认为做作业前翻看笔记是浪费时间,或者认为看了笔记对做作业没有帮助.因此,需要在这一方面采取措施,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关于认真独立完成作业以及课后反思,能做到的同学也不到50%,从调查结果看相当一部分原因是各门功课作业太多没有时间思考.

3.4 多数学生能意识到学习物理存在的问题

关于物理成绩不好的原因是每天忙着做作业,没有时间独立思考.很多不懂的题目堆积在一起没有及时问老师的学生占49.2%;认为没能够做到一定数量题目的学生占28.43%.54.84%的学生认为若能把老师反馈的作业问题在课后再反思一遍,将可提高物理成绩;22.26% 的学生认为如果能认真独立的完成作业将可更好地提高物理成绩;19.68%的学生认为如果能在老师反馈作业的时候认真听讲将可提高物理成绩.

从这些调查数据可知,学生不仅意识到学习物理存在的问题,而且也找到了相应的解决方法.但如何创造条件帮助学生落实这些有效措施,值得我们探索.

3.5 新型作业的引入要切合实际切不可盲目跟风

近几年关于作业形式的探讨受到普遍重视,许多同行在实际工作中尝试了多种作业形式,如课外探究型作业、口头作业、调查型作业、实践型作业等等.我们希望新类型的作业能体现课改精神,能引起学生兴趣,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本次调查中,61.39% 的学生认为新类型的作业应该作为选做,供有兴趣的同学完成,而不应该像传统作业那样统一收交,统一评价;12.21%的学生认为没有必要,因为高考不考;11.88%的学生表示不喜欢这种作业,因为做起来麻烦,会花费很多时间;只有14.52%的学生表示喜欢这种作业并会认真完成.目前学生学业繁重,为了应付考试,大部分学生是“考什么学什么”,对于高考不考的知识不愿意花精力钻研.作为教育工作者,也希望学生能在轻松的环境下学到更多的知识,形成更好的技能,这也是课改的目的.所以对于新型作业要适当引入,与高考接轨,切忌不可为了“新型”而盲目的追求形式上的“新型”,同时要注意布置作业的形式和评价的方式.

4 提高物理作业有效性的措施

教师布置作业的目的有两点,一是为了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巩固知识、深化知识、形成技能;二是及时了解教学效果,以便灵活地调整每节课的内容.如何更有效地达到目的,即以适当少的作业达到所要求的教学效果,这是笔者在平时教学过程中一直探索的问题.

4.1 引导学生养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学生的学习是受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影响的,但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学生的主观因素,如他们的学习态度.根据前面的调查结果,有50%左右的学生只是形式上“完成”作业,但并未达到巩固知识点的目的,因此很多题目会屡次出错.反之,因为学生作业的正确率不高,老师又增加题目以期达到让学生掌握知识点的目的,如此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态度决定行动,要提高作业的有效性,首先要改善学生对作业的态度.所以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应该渗透正确的“学习观和作业观”,让学生真正认识到作业的重要性.

4.2 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精心选择习题

没有任何一本参考书完全适合每一节所对应的课后作业.所以教师要根据每节课的具体内容,精心挑选习题,切合上课内容,即作业要有针对性,这也是提高作业有效性的关键.并且作业的设计不仅要多样,而且还要根据循序渐进原则和学生的认知结构特点设计出有梯度的练习,这符合桑代克学习基本定律中的“练习律”——一个已形成的可以改变的联结,如加以应用,就会使这个联结增强;若不应用,就会使这个联结减弱.

(1)控制题目难度.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取适当难度的题目,难易搭配,由易到难.

(2)注意层次性.不同班级间、同一班级内学生的情况都是不同的,所以可根据学生情况在作业的数量和难易比重上适当调整.

(3)用活、用足量少质高的题目.可采用“一问多解、一题多问、一题多变”等形式,也可把相似的题目放在一起进行类比和对比,以便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

4.3 优化作业的反馈

从调查结果看,学生希望老师能及时反馈作业中的问题.37.29% 的学生希望老师把每道题的对错批出来,而不要只批日期.73.26%的学生表示如果练习书有答案愿意自己批改,因为这样可以及时知道对错,及时订正,这样对知识点的掌握有帮助.这些数据反映出两点:一是学生对作业的质量很关心;二是学生的主观意愿是积极向上的,是愿意进步的.因此我们一定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积极因素,把作业的效果达到最优化.

(1)及时反馈

每次作业坚持不隔课反馈,这样不仅能保证学习内容的连贯性,还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在反馈中要实事求是地肯定学生的学习成绩,让他们享受成功的喜悦,激发其学习兴趣;同时也要从思维方法上帮助总结经验,提高认识,促成他们更有效学习.

(2)作业批改多样化,尽量让学生参与批改和讲评

作业批改可采取教师批改、学生互批、自己批改、小组长批改等方式.作业的讲评也多让学生参与,培养学生善于交流、乐于合作的良好科学态度.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以学生为中心”不仅要体现在课堂上,也要体现在作业反馈上.学习者借助于其他人(如老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作业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知识,而不是单纯的依靠老师的讲解.这样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笔者把班级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小组长每周负责收集本组同学作业中的疑难问题、典型错题、好的解法.每周小组活动一次,小组长主持,其余同学积极参与.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合作能力,也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3)加强课后跟进,及时订正错题

从调查结果看,大部分学生“屡错屡犯”的原因是没能够把作业和考试中的错题事后真正理解掌握,所以导致时间久了就忘记.针对这一点,笔者把订正错题、复习错题作为一项作业进行布置,宁可少做题,也一定要保质保量.在教学实践中证明这非常有效.

(4)有针对性的备课、讲解习题

“屡错屡犯”的现象对学生的自信心打击很大.怎样才能让学生少犯重复性错误呢?笔者认为找到错因有针对性的解决,效果比较好.在后阶段的措施实施过程中,一方面动员学生让他们在错题订正时一定要写出错误原因;另一方面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的作业和考试进行分析,把学生作业错的地方分析清楚,在备课和讲评题目时做到有针对性.

4.4 开发易为学生接受的作业形式

(1)口头作业.这种作业可以在课前几分钟完成,例如,“复述上节课的知识要点”、“用自己的语言阐述某一规律或者概念”等.这种作业形式不仅有利于帮助学生回顾上节课的知识点,还能很好的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

(2)收集信息类作业.这种作业可以帮助学生拓展知识面,激发他们的学科兴趣.

(3)设计、实验类实践作业.这些作业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动手能力.例如,在学过动量和冲量的知识后,可让学生动手做一个蛋的保护装置,让蛋从高处落下而不碎.学生设计出了很多有创意的装置.

5 存在的问题

由于高考的压力及学生对学习缺乏统筹安排,大部分学生完成作业后不愿意再认真复习.因此各学科老师都希望能多布置点作业,希望学生在本学科上多花些时间.在这种环境下,教师是否有胆量进行作业改革.其次,很多教师教学任务过重,而精选习题、分层布置、编创新形式作业,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如何能使这些措施落实到每天的教学之中,真正付诸于实践,并取得最佳效益,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1 张民生.中学物理教育学.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2 付典泽.高中物理中学生错题集的建立和应用.物理教学探讨,2010(4):15

猜你喜欢

错题题目物理
只因是物理
『压强』易错题练习
笑笑的错题
聚焦数列中的易错题
唐朝“高考”的诗歌题目
关于题目的要求
“圆”易错题
处处留心皆物理
本期练习类题目参考答案及提示
三脚插头上的物理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