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末侨乡的珠玑巷认同——以五邑方志为例

2011-03-21刘正刚李贝贝

关键词:珠玑南雄族谱

刘正刚,李贝贝

(暨南大学 文学院,广东 广州,510632)

清末侨乡的珠玑巷认同
——以五邑方志为例

刘正刚,李贝贝

(暨南大学 文学院,广东 广州,510632)

清末五邑侨乡编纂的方志,受西学和时人构建 “国族”热的影响,对民间流传的珠玑巷传说重新梳理使之逐渐官方化。在官民合力下,该传说渐成珠三角地区重要的地方文化资源。伴随着五邑人的海外拓展,珠玑巷传说最终成为海内外广府人追溯祖先、认同祖国的文化象征,也成为联接海内外华人的精神纽带。

珠玑巷;清末;方志

自明代以来在民间社会形成的珠玑巷移民传说,至今仍在海内外广府人中延续着。珠玑巷传说已成为广府人构建祖先历史的集体记忆。近年来,随着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各地对文化建设相当重视,这又推动了学术界研究珠玑巷传说的步伐。①从史实看,官绅合力打造珠玑巷传说,应在清末才出现,并被各地官修地方志所接受。晚清以来,一方面是西方列强肆意瓜分中国领土,另一方面西方新思潮也随之不断涌入,在亡国亡种的历史语境下,士大夫们开始构筑 “国族”概念。②江门五邑是著名侨乡,与海外交流最为频繁,在清末构建 “国族”的热潮下,五邑官绅通过族谱、方志的纂修,对历史上的珠玑巷传说加以梳理,将民间长期流传的珠玑巷移民说官方化,而随着五邑人向海外移民,这一观念也随之传播到世界各地华人之中。

一、晚清五邑方志中的珠玑巷故事

五邑指今江门市及其管辖的台山、开平、恩平、鹤山4市,明清时期分属于广州和肇庆府管辖。据 《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统计,五邑现存旧志27部,其中道光、同治、光绪、宣统年间11部,民国4部。[1]清末方志引用西方社会科学中社会学、人类学、语言学等理论与方法,在传统方志编纂体例基础上,增加了人类、氏族、宗教、实业、商务等篇目 (光绪 《新会乡土志辑稿·篇目》、同治《新会县志·总目》)。

方志中出现的这些新名词,无疑是清末中西文化交流的结果。在新体例的话语下,追溯当地族群的祖先源流成为新修方志不可回避的话题。五邑方志对祖先的追溯几乎都指向南雄珠玑巷,这一源头可能最早出现在乾隆 《鹤山县志·卷12》,该卷《艺文志》收录的鹤山县庠生黄渭源 《昆阳义学祀功祠记》云: “窃惟古劳各族多来自南雄之珠玑巷。”之后方志也有零星反映,如道光 《新宁县志》卷10《人物传·流寓》记载:“雷复,字阳昇,河南祥符人,父潮翁,当宁宗时以进士同知南雄府事,……为权奸贾似道所抑……隐于南雄沙水村珠玑巷,自是缄口不言世事。子震南,景定辛酉解元;震龙,咸淳丁卯解元,后迁于广州新会之古博里,时咸淳九年癸酉八月。”晚清方志对珠玑巷的追溯较为普遍,同治 《番禺县志·卷53》和光绪《广州府志·卷160》均引述清初屈大均之说:“吾广故家望族,其先多从南雄珠玑巷而来,盖祥符有珠玑巷,宋南渡时诸朝臣从驾入岭,至止南雄不忘枌榆所自,亦号其地为珠玑巷,如汉之新丰以志故乡之思也。”(屈大均 《广东新语·卷2·地语》)。珠玑巷之名出现在唐代广东的南雄,屈大均 《广东新语·卷2·地语》记载:“珠玑巷得名始于唐张昌。昌之先,为南雄敬宗巷孝义门人。……避 (唐)敬宗庙谥,因改所居为珠玑巷。”

五邑方志对珠玑巷的记载也多出现在清末,其中较详细的记载应是光绪三十四年 《新会乡土志辑稿·卷7:氏族》。该篇云: “新会全境分三大区:曰邑城、曰东北、曰西南。乡村无虑七百余,男口逾万者十余族,千口以上偻指不胜数矣。综查各谱,其始迁本境之祖皆唐以后人,至宋度宗咸淳九年由南雄州珠玑巷迁至者约占全邑民族之六七焉。其得姓受氏之始,均中原普通衣冠裔也。”可见,光绪及其以前,新会县千人以上大族皆编有族谱,成为乡土志 “综查各谱”来源的依据。从全县 “民族之六七”皆由珠玑巷迁来的记载,说明清代至少新会各家族基本上认同了珠玑巷故事。该志转录了《泷水都莲边里麦姓家谱》对南雄珠玑巷移民始末的记载,强调当地人是宋度宗咸淳九年南雄保昌县因苏妃事件,由珠玑村民罗贵祖率领村民97家,向 “南方地广人稀”处大迁徙,转徙珠三角各地,“麦氏有五弟一妹及同族二百余人始居黄角,经三迁至明初定居新会莲边里”。这一说法几乎为清末珠三角地区的族谱和方志所沿袭。

至于南雄珠玑巷传说始于何时?日本学者牧野异、大陆学者陈乐素等都认为始于明初。③刘志伟认为,珠玑巷传说是配合明代里甲户籍制度形成的,并以此证明和维持正统性的身份认同,是宗族合法性的重要依据和维系宗族认同的重要资源。这在地方控制和争夺资源等方面,同样有相当实际的作用。[2]而这个结论得出的依据即源于众多族谱分析④。族谱分析显示,宋代五邑已有珠玑巷传说,如新会横江黄氏在宋嘉定十年,其珠玑巷五世孙黄国泰在 《黄氏家谱序》云:“黄氏轩辕七世孙,受封于黄国,109世祖黄昌为南雄太守,入籍珠玑巷。南渡中兴,生二子,次子澄乐生二子,长曰居政,淳熙二年进士,广南都曹运使,生三子,次子源辅,迁居天河横江。”[3]珠玑巷的源头在中原,纪念南雄珠玑巷的意义是将岭南与中原、江南联系起来。[4]另据 《南雄珠玑巷南迁氏族谱·志选集》统计,在收录的77例族谱中,有时间可考者48例,其中清朝为25例,民国及新中国建立后8例。[5]私家族谱成为民间社会传播珠玑巷故事的源泉,这些族谱又成为官修方志的主要资料来源,从而使民间和官府在关于珠玑巷的问题上达成默契。

地方官府编纂方志会有选择地吸收族谱内容,但不是全部,“凡见于宋明以来正史与方志所载之人物,无不并见于各该族姓之家谱所述,而各该族姓之家谱所载其各世人物,则未必尽见于正史及方志”[6]。珠三角的方志之所以选择族谱中的珠玑巷传说,恰恰是因为珠玑巷原本是中原文化的某种象征,历代中国地方史叙述所强调的与其说是 “地方”的历史,不如说是 “国家”的存在如何在地方上得到体现的历史,地方史所叙述的是如何把地方上具体的人和物,与人们观念中的国家文化和国家象征联系起来。[7]而这种文化或象征,落到实处则是以京师所在地为中心的地域,珠三角地方志关于珠玑巷的表述突出的是对中原文化的向心。有关珠玑巷移民在正史和晚清之前的地方志很少提及,“咸淳民族迁徙事,《宋史》、县志无一字道及”(光绪 《新会乡土志·卷1》)。但这一说法在民间却始终相传,“南雄珠玑里为先代起源之地,男妇咸知,几同于人类初生之帕米尔高原,亦可知本境民族由南雄迁徙而来者之占多数矣”。这里的 “男妇咸知”,应与族谱宣讲有关。族谱对前事的记述是在民间记忆基础上加以编写的,诚如 《新会乡土志》编者按:“谨案麦氏谱迁移始末,全案详载阅世六百余年,完善无佚,亦至可宝实贵矣。” (光绪 《新会乡土志·卷7》)。

清末五邑方志对本地姓氏祖先的追溯,不管其祖先在历史上是何时、由何地迁入五邑的,最终都落实到珠玑巷,时间上则确立在宋咸淳年间。如光绪 《开平县志》记载:“广东民族多迁自南雄珠玑巷。广州志谓:中原衣冠,北宋时避金人之宼,徙居南雄。广州士族多发源于此云云。参查各谱,境之由珠玑巷来者,惟二张为其主人,然自五季时,已南徙广州,凡三迁而后至于本境。……其余关、周、谭、何、许、吴、谢诸人姓氏,或至自福建,或至自浙江,或至自江西。……然则称纪元必曰咸淳年,述故乡必曰珠玑巷,何欤斯言也。盖自北江两岸流布而来皆宋度宗咸淳六年、十年内事播迁缘起,则以谣传朝廷访缉逃妃苏氏之故。”(光绪 《开平县志·政绩篇·氏族》)。也就是说,清末开平人的祖先是历史上经过珠玑巷的移民不断再迁徙而来的,民国 《开平县志·卷2·民族附》也照搬了此说。晚清五邑方志基本是官修的,这些方志关于珠玑巷的记录,代表了官方对民间传说的认可,从而使珠玑巷传说成为五邑社会共同的文化资源。

二、五邑士人解读珠玑巷传说的目的

地方志编纂者多为地方官绅,他们饱读诗书,通过科举考试进入官绅行列,成为王朝推行纲常伦纪的推行者和代言人。[8]晚清西方各种文化思潮的输入,对地方官绅无疑产生了心理影响,光绪 《新会乡土志辑稿》中 “民族”、“民种”、“地球”、“人类”、“殖民”等西学名词频频出现,即是这一心理的具体反映。最早关注珠玑巷传说的五邑人为新会梁启超,1923年他在北京清华及高师两校演讲 《中国历史上民族之研究》时对珠玑巷多有叙述:“广东在汉称南越,其土著盖杂摆夷。当在六朝时,冼氏以巨阀霸粤垂二百年,冼摆夷著姓也。……今粤人亦无自承为土著者。各家族谱,什九皆言来自宋时,而其始迁祖皆居南雄珠玑巷。究含有何种神话,举粤人竟无知者。要之,广东之中华民族,为诸夏与摆夷混血,始尚无疑义。”[9]也就是说,广东人是汉族 (诸夏)和非汉族 (夷)混血的结果,但标榜为中华民族的广东人谁也不承认自己是土著,各家编纂的族谱多主张始迁祖在南雄珠玑巷。广东人之所以不承认自己是土著的原因,在于土著等于非汉族 (摆夷)的观念盛行,如果承认是土著,就会担心被视为非汉家系。[10]

清末五邑方志编纂者也明显受到西方思潮熏陶。光绪 《新会乡土志辑稿》编纂者谭镳,字康斋,号仲鸾,新会人,与表弟梁启超赴广州学海堂读书,光绪十五年中已丑恩科乡试第九名举人,后入南海人康有为在广州开设的万木草堂就读。光绪二十一年参与康梁发动的 “公车上书”活动。光绪二十四年春,上京会试,又参与康、梁组织的保国会和维新变法活动。戊戌变法失败,南下归乡,决意走 “教育救国”的道路。光绪三十一年春,清廷被迫废科举、兴学堂,新会创办初级师范学堂,即委派谭为监督,主要是培养师资。不久,又创办新会官立中学堂,为新会第一间最高学府,谭被委派兼任堂长 (监督)。由他主持编纂的 《新会乡土志辑稿》即在此时完成。他聘当地人黎昀、林灿予协助编辑,并聘请地方士人施雨崖等22人为调查员,深入民间进行调查,终于在光绪三十四年完成编纂工作。[11]

光绪 《新会乡土志辑稿》继承了宋明以来岭南士人极力摆脱本地荒蛮落后形象的传统,认为本地民族均来源于历史上的中原士民南迁,“邑境初开,平盆名县封冈领州,隋唐前事也。无民何以为治,无地何以居民,不必远溯。百粤丛薄,五岭徙戍,即隋唐编户亦必成聚成都无疑矣”。南宋以后,中原士族避难而来者 “反占优胜之势,生聚骤增。……今广属十四县民户几无一非宋元后迁居之种矣,旧种不竞,徙而愈远,根据失恃,生齿自减,孑遗之众,且将更易氏号,以自附于新民” (光绪《新会乡土志·卷7》)。这一史料的核心观点是,尽管本地有土著居民,但在历史长河中中原士民经过珠玑巷不断到来,且人数居多、势力强大,迫使原土著不得不 “更易氏号”附于新民,或者迁移他处,而由中原来的新移民则成了当地的主人,这是西方“物竞天择”论在地方族群形成中的体现。但从某种意义也反映了当地的开发是历史上中原移民和土著不断 “合力”的结果。

学院通过与企业,可以了解到行业最新的发展情况,了解行业的需求,使人才培养方式与行业需求更加紧密的结合。学校和企业成立合作教学委员会,追踪产业及技术发展的方向,共商专业建设方式,共同打造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特色专业。[10]

晚清政局动荡,列强在中国肆意瓜分领土,有识之士开始谋划新民族观,以期团结更多的人救亡图存。梁启超在1903年正式举起 “大民族主义”的旗号,呼吁国内各族群混融联合,铸为一大国族:“吾中国言民族者,当于小民族主义之外,更提倡大民族主义。小民族主义者何?汉族对于国内他族是也;大民族主义者何?合国内本部、属部之诸族,以对于国外之诸族是也。”[12]梁启超的思想正是五邑官绅重新解读珠玑巷传说的注脚。鸦片战争以后,五邑志书对珠玑巷传说不断演绎,用珠玑移民精神鼓励移民垦殖,光绪 《新会乡土志辑稿·卷1·历史》记载说:“诸民族之始迁祖宗,实则皆昔时流民图中之一分子也,多难兴国,怀安败名,塞翁失马安知非福。生计困难,人满为患,咸淳前事足为殖民后事之良师矣。”方志编纂者明显强化咸淳珠玑巷传说的意图,是为了在 “多难兴国”的情怀中,再次唤起人们的 “殖民”意识,其背后显然隐藏着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的珠玑巷精神。

不论如何,清末五邑方志有关珠玑巷的记述,已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影响。据1986年五邑地名普查,由南雄珠玑巷迁来建立的村落有113个,其中江门4个、新会41个、台山4个、开平22个、恩平1个、鹤山41个。[13]这些地名应是民众对珠玑巷移民历史记忆的沉淀。

三、五邑海外移民的珠玑巷情结

晚清以后,随着五邑地区向海外的大规模移民,珠玑巷的观念也在海外扎下了根。1991年新加坡 《联合早报》发表 《我们是珠玑巷的后人——粤语方言群广东人的祖先》一文,强调珠玑巷后裔的海外迁移:“从七十多姓族人散居珠江三角洲的事实来看,大部分粤语方言群的广东人都是珠玑巷的后人,又随着近代史上的多次移民浪潮,珠玑巷的后人更跨出中国大陆的版图,越过南中国海,越过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走向世界各地去。”[5]有学者统计,20世纪90年代,海外操广州方言的珠玑巷后裔移民以五邑地区最多,其中江门市约有180万人,分布在五大洲95个国家和地区,其中美洲占60%,亚洲占25%,欧洲和澳洲各占2%。[14]53-55另据统计,截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在美国的华人中百分之七八十来自于五邑地区,其中又以台山县人数最多,达到60% 左右。当时分布在纽约、旧金山等地的唐人街,作为五邑方言的“四邑话”甚至成了当地的 “第二国语”。⑤

五邑人出洋的历史,尽管可以追溯到唐宋时期,但大规模向海外移民是在鸦片战争以后。19世纪40年代,西方殖民者为了加快开发东南亚,在中国招收大量 “契约华工”,大批五邑人被诱招到东南亚。19世纪中叶,五邑地区发生历史上著名的土客大械斗,不少在战争中流离失所的人也加入到海外谋生的行列。他们到东南亚后,主要从事开采矿山、种植园丘、修筑公共设施等工作,为开发东南亚立下了不朽功勋。与此同时,由于美洲发现金矿,一些五邑人在黄金梦的鼓噪下,通过 “赊单”形式移居美国、加拿大等国。这些移民从表面上看是自愿自费的 “自由移民”,但实际上大多是被殖民者诱骗出国的。他们通过香港到达美国、加拿大后,被强制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以偿还出洋时的“签证费”,一般称之为 “赊单移民”。⑥五邑人在海外冒险、开拓,逐渐形成了凝聚向心、团结拼搏的精神,也强化了他们的故土情怀。

从某种意义上讲,晚清以来五邑地区的海外移民,实际上是历史上珠玑巷移民南迁垦殖的再延续,都属于珠玑巷移民奋斗发展史范畴。移民们筚路蓝缕的创业饱含着艰辛与血泪,五邑移民漂洋过海,有的葬身于汹涌的大海波涛,有的长眠于异国他乡,更多的则是扎根发展。民国 《开平县志》引光绪 《新会乡土志》之言:“多难兴邦,怀安败名,生计困难,人满为患,咸淳前事,是为殖民后世之良师矣。”这些人移民海外,沟通了中国与世界的交流,资助了故土家园的发展:“开平人富于冒险性质,五洲各地均有邑人足迹,盖由内地农工商事业未能振兴,故近年以来而家号称小康者全恃出洋汇款以为挹注。查邑人之出洋者南洋群岛尤为众,惟获有巨资者无多,而影响于全邑民之生活者,不得不首推美国及坎拿大二属。民国十一年,邑绅吴鼎新因筹款建设私立开侨中学校及治匪事,遍游美国,调查全美四十八省华侨五万余人,开平实占十分之一,全坎七省华侨六万余人,开平亦占十分之一。……以美属计,就民国元年以后至十八年以前之金价计算,侨美邑人五千余名,每名平均年可得省币二千三四百元,则统计一年可得工资达省币一千数百万元。另由商业之操奇计赢所得者约数百万元,合计全美邑侨年入达省币二千万元。以坎属计,一年可得工资达省币一千万元,另由种种营业所得约数百万,合计全坎邑侨年入达省币一千数百万元。综计美坎两属共达省币三千数百万元,其影响生计固大,对与邑内维持治安、推广教育,裨益弥多,此邑民以前之生计情形也。”(民国 《开平县志·卷2》)。

海外操广府话的后裔,都承认珠玑巷是其祖先发祥地。[14]68-69正如陈乐素所说: “这种源自珠玑巷的传说,遍及诸族,它是具有维护同宗、同族以至同乡团结互相作用的。”[4]海外华人把珠玑巷作为故国的象征,其强烈的寻根归宿意识凝聚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若从遗传学的角度来看,广东人能够遍布世界各地,是因为他们的祖先来自珠玑巷,他们的血液中有着先民为求生存不惜离开故土,而向外拓荒的因子”[5]。海外五邑侨胞不忘珠玑,“说起南雄珠玑巷,不但广东人熟悉,就是旅居海外的华侨和港澳同胞也并不生疏,广东人和海外广东籍华人都把南雄珠玑巷当作他们祖先的发祥地”[15]。1996年,新加坡鹤山会馆发表的 《中国鹤邑各族南迁始末史略》称:“中国鹤邑各族来自南雄珠玑巷,尤以咸淳年间播迁最多。……今参阅本邑各姓族谱,……尤以咸淳四年、六年、九年、十年播迁最多。”[16]

注释:

①代表性成果有黄伟宗、周惠红的 《良溪—— “后珠玑巷”》(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2008年出版),石坚平等的《话说良溪》 (岭南美术出版社2010年出版),曾昭璇、曾宪珊的 《宋代珠玑巷迁民与珠江三角洲农业发展》(暨南大学出版社1995年出版),曾祥委的 《珠玑巷迁徙集体记忆的研究——以罗贵事件为中心》(载 《文化遗产》2008年2期)。等

②参见沈松侨 《振大汉之天声——民族英雄系谱与晚清的国族想象》(载 《近代史研究所集刊》2000年33期)、孙隆基 《清季民族主义与黄帝崇拜之发明》 (载 《历史研究》2000年3期)。

③参见井上彻 《中国的系谱与传说——以珠玑巷传说为线索》(见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出版的 《社会·历史·文献——传统中国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及陈乐素 《珠玑巷史事》(载 《学术研究》1982年6期)。

④参见黄慈博 《珠玑巷民族南迁记》(中山图书馆1957年出版),广东南雄珠玑巷后裔联谊会、南雄市政协文史资料编委会 《南雄珠玑巷南迁氏族谱·志选集》(南雄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1999年刊行)。

⑤参见张运华 《五邑侨乡历史文化概要》(广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出版)9-13页,梅伟强、张国雄 《五邑华侨华人史》(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出版)28页。

⑥参见陈翰笙 《华工出国史料汇编:第1辑》 (中华书局1985年出版)8-9页。

[1]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 [G].北京:中华书局,1985:697-700.

[2]刘志伟.附会、传说与历史真实——珠江三角洲族谱中宗族历史的叙事结构及其意义 [C]//王鹤鸣,马远良,王世伟.中国谱牒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149-159.

[3]曾昭璇,曾宪珊.宋代珠玑巷迁民与珠江三角洲农业发展 [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5:143.

[4]陈乐素.珠玑巷史事 [J].学术研究,1982(6):71-77.

[5]广东南雄珠玑巷后裔联谊会,南雄市政协文史资料编委会.南雄珠玑巷南迁氏族谱·志选集 [G]//南雄市政协文史资料编委会.南雄文史资料:第15辑,1999:14.

[6]罗香林.中国族谱研究 [M].香港:中国学社,1971:11.

[7]程美宝.地域文化与国家认同——晚清以来广东文化观的形成 [M].北京:三联书店,2006:45.

[8]张仲礼.中国绅士 [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138.

[9]梁启超.饮冰室合集·专集之四十二 [M].北京:中华书局,1989:16.

[10]井上彻.中国的系谱与传说——以珠玑巷传说为线索[C]//社会·历史·文献——传统中国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231.

[11]新会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新会县志 [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5:1138.

[12]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十三 [M].北京:中华书局,1989:75-76.

[13]张国雄.五邑文化源流 [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34.

[14]曾祥委,曾汉祥.南雄珠玑移民的历史与文化 [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5.

[15]南雄珠玑巷人南迁后裔联谊会筹委会.南雄珠玑巷人南迁史话 [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1:105.

[16]李广德.新加坡鹤山会馆三庆特刊 [M].新加坡鹤山会馆,1996:99.

Wuyi Qiaoxiang's Identity with Zhuji Xiang in the Late Qing Period

(by LIU Zheng-gang,LI Bei-bei)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local gazetteers compiled in Wuyi region,influenced by western learning and the trend of constructing a national identity,organized the folk legends about Zhuji Xiang and gradually made them official.Promoted by government and folk force,the legends became an important source of local culture resources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region.With the overseas migration of Wuyi people,the Zhuji Xiang legends eventually became a spiritual bond for the overseas Wuyi people to trace ancestry and identify their motherland,and for connecting overseas Chinese.

Zhuji Xiang;the late Qing Dynasty period;local chronicles

K928.5

A

1009-1513(2011)04-0005-05

2011-06-01

刘正刚 (1965-),安徽定远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明清史研究。

[责任编辑 朱 涛]

猜你喜欢

珠玑南雄族谱
南雄举办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摄影作品展
王亚平
作 品:珠玑古巷寻根
半张族谱:台湾三兄妹的寻根之路
岭南银杏
乡村振兴战略视野下的南雄生态农业发展
南雄梅关
诗学会即兴(新韵)
谢氏宗亲对珠玑巷情有独钟
吴有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