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特征的比较研究*
——基于皖江与长三角区域的实证分析
2011-03-21程尔聪李光龙
程尔聪 李光龙
(安徽大学经济学院,合肥 230039)
产业特征的比较研究*
——基于皖江与长三角区域的实证分析
程尔聪 李光龙
(安徽大学经济学院,合肥 230039)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的出台,使得皖江城市带与长三角地区的联系更加紧密。为了判断和分析皖江城市带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文章通过采用产业结构相似系数法以及产业梯度系数,对皖江城市带与长三角地区的产业特征进行比较研究,发现两者间的差距,进而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皖江城市带;长三角;产业特征
2008年,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安徽时指出,安徽要“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自然资源优势、劳动力优势,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主动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不断加强同兄弟省份的横向经济联合和协作”。总书记的指示为安徽未来一段时期内的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2010年,国务院出台了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这表明皖江城市带(1)已上升到国家统筹区域发展的战略层面,成为国家重要的战略规划区之一。
长江三角洲地区(2)(以下简称“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发达,人口、产业、城镇、财富最密集的地区之一。同时,长三角地区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经济蓬勃发展,呈现出二、三产业共同推进区域经济发展的特征。为贯彻胡总书记的指示精神,加快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步伐,有必要深入分析和比较皖江城市带与长三角地区的产业特征,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一、研究现状
产业研究在不同时期,所研究的内容以及研究所依据的理论方法均有很大差别。国内学术界对于产业转移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产业转移的动因、效应和模式等方面。对于产业转移的动因研究,陈建军认为地区之间发生产业转移最基本的条件是两地区之间具有较为密切的经济联系,这种经济联系的主要纽带是产品和要素的流动。对于产业转移的效应研究,魏后凯指出产业转移对转出区一般会降低转移产业的竞争力,减少就业机会;对转入区通常会提高转移产业的竞争力,增加就业机会和产业配套能力,形成集聚经济效应。对于产业转移的模式研究,陈建军根据浙江和西部省区各自的资源优势和市场特点,认为浙江和西部地区产业分工的主要模式应该是水平分工模式而不应是垂直分工模式,通过产业转移,合理地进行产业分工与协作,达到提升企业竞争力和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目标。
国外学术界主要从比较优势、规模经济、政府政策、技术创新等方面进行分析。(1)比较优势。日本经济学家小岛清在“边际产业转移论”中指出对外直接投资应该从投资国已经或即将处于比较劣势的产业,与吸收方技术差距最小的产业亦即边际产业依次进行,通过产业的空间移动,以回避产业劣势或者说扩张边际产业。(2)规模经济。Dicken从汽车行业的最大效益所需效益规模,随着规模扩大而带来的效益增加,认为规模效益或规模经济是产业转移的主要动因。Smith和F1orida发现空间群集是日本制造业企业在美国区域选择的重要特征,在美国的日本汽车装配业和与汽车相关的产业群集在一起。(3)政府政策。发展经济学家Prebisch认为,发展中国家出于发展的压力而被迫实行的用国内工业化替代大量进口工业品的进口替代战略,是产业转移发生的根源。(4)技术创新。Cantwe11和To1entino的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理论,则从局部创新的角度来解释国际产业转移现象。
目前,学界对于产业问题的研究,在中观和微观层次上,还比较薄弱。因此,有针对性地加强典型地区的产业发展探索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本文拟采用产业结构相似系数法和偏离份额分析法,对皖江城市带与长三角地区的产业特征进行比较分析,寻找二者间的差距,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二、皖江城市带与长三角地区的产业特征比较
产业结构是一个地区经济的骨架,骨架如何,直接决定了地区的经济实力、经济规模、经济活力等重要问题,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的出台,既为皖江城市带的产业升级创造了有利条件,也将为皖江城市带经济实力的发展和壮大提供了难得的契机。
为了更好地分析皖江城市带近年来产业结构的发展及演变趋势,发现皖江城市带产业结构调整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按照三次产业分类法,将国民经济活动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三大类,从劳动力和产值两个维度描述皖江城市带从1999年至2009年间的产业结构特征,如表1所示。从时间序列数据分析,可以发现皖江城市带产业结构演进具有如下两个特征。
1.从1999年到2009年,第一产业的产值比重和劳动力比重随时间推移不断下降,其中产值比重下降了8.9%,劳动力比重下降了16%,两者下降幅度均较大;第二产业的产值比重自2000年至2004年不断上升,在2005年有所下降后,从2006年起,又呈现出上升趋势,2009年的产值比重比1999年上升了6.5%,劳动力比重则较1999年上升了10.5%,劳动力比重变化幅度较大;第三产业的产值比重在2001年前一直稳步上升,从2002年开始,产值比重开始下降,而在2005年,第三产业的产值比重急剧增加,此后产值比重一直呈下降趋势,但2009年第三产业的产值比重较1999年仍然增加了2.4%,同期劳动力比重先是稳步上升,在2003年有所下降,之后,劳动力比重大致呈现出上升趋势,2009年比1999年上升了5.5%,变化幅度较大。
表1 皖江城市带产业结构的基本数据 单位:%
2.对2009年的数据进行分析,不难发现,工业创造的产值比重在整个GDP中最高,第三产业次之,农业创造的产值比重只占到10%左右;然而农业吸纳的劳动力比重仍居各行业之首,将近40%,第三产业次之,工业吸纳的就业最少。这充分说明11年来,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皖江城市带的产业结构在向高度化方向演进,但内部依然潜伏着诸多不合理的因素。因此,皖江城市带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要深刻认识到自身产业结构的优势和劣势,努力改变第一产业吸纳劳动力过多等缺陷,不断完善产业结构,积极做好经济结构调整工作。
长三角地区的产业结构合理,产业资本运营效率高,产业中的人力资源优势明显,对长三角经济区域整体贡献很大。因此,为了更清楚地发掘皖江城市带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了更科学地承接来自长三角等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对长三角地区的产业结构特征进行考察是十分必要的。我们选取同期长三角地区的相关数据来进行分析,如表2所示。从时间序列数据分析,可以发现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演进具有如下两个特征。
1.从1999年到2009年,第一产业的产值比重和劳动力比重均随着时间推移不断下降,其中产值比重下降了5.1%,劳动力比重下降了18.4%,两者下降幅度均较大;第二产业的产值比重在1999年至2009年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反复波动趋势,但波动幅度不大,产值比重在过去11年下降了1.1%,第二产业的劳动力比重在过去11年,保持持续上升的趋势,劳动力比重上升了8.8%;第三产业的产值比重有所波动,但总体呈现出上升趋势,产值比重上升了6.2%,劳动力比重一直稳步上升,劳动力比重上升了9.6%,劳动力比重变化幅度较大。
表2 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的基本数据 单位:%
2.从2009年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工业创造的产值比重在整个GDP中最高,第三产业次之,农业创造的产值比重已降到整个GDP的5%左右;同期工业吸纳的劳动力比重取代农业成为各行业之首,第三产业吸纳的劳动力比重也超越农业,而农业从吸纳就业最大的产业降为吸纳就业最小的产业。根据配第―克拉克定律:随着经济的发展,即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推移。劳动力在产业间的分布情况,第一产业将减少,第二、第三产业将增加。因此,长三角地区所表现出的产业结构特征,是符合配第―克拉克定律的。
从理论上讲,产业结构的高级化表现之一就在于,在一定时期内农业创造的产值和吸纳的劳动力应不断下降,而第三产业的产值比重和劳动力比重则在一定时期内不断上升。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结论:从产业结构高度化而言,长三角地区的产业结构发展处于比皖江城市带更高的阶段。
三、基于结构相似系数法的研究
不同地区间的产业结构会有很大差异,也会有相似。这种差异性越大,表明区域分工水平越高,地区经济互补性越强,区际联系越密切;相反,地区产业结构之间越相似,区域分工水平就越低,地区经济互补性就越弱,区际联系就越少。地区间产业结构的趋同化程度,可以用联合国推荐的相似系数来衡量。为了更好地对皖江城市带与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相似度进行分析,并且印证上文得出的结论,我们采用结构相似系数法来研究两区域产业结构的相似程度。
结构相似系数法是由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提出并推荐使用的,这种方法最初是研究区域工业结构相似问题时经常采用的方法,从总体上反映了地区间工业结构的相似或差异程度。但该分析方法同样适用于更大范围的产业分析。通过计算结构相似系数,将本国或本地区的产业结构与参照国或地区的产业结构进行比较,以确定本国或本地区产业结构高级化的程度,同时也可以研究两个地区产业分布的趋同程度。如果两个地区的产业结构相似系数高,则说明两个地区的产业结构趋同,存在重复建设、重复生产的问题。
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公式:
式中,i和j表示两个区域,Xin和Xjn分别表示部门n在区域i和区域j的工业结构中所占比重。地区之间产业结构相似系数越趋于1,意味着地区之间产业结构相似程度越高,当相似系数等于1时,意味着地区之间产业结构完全相同;相似系数趋于0,意味着地区之间产业结构差异程度较大,当相似系数等于0时,意味着地区之间产业结构完全不同。从动态来看,如果相似系数趋于上升,则产业结构趋于相同;如果相似系数趋于下降,则产业结构趋异。本文将采用该指标对皖江城市带2009年(基期)的产业结构与参考区域——长三角地区不同时期的产业结构进行跨期比较。
表3 皖江城市带与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相似性比较
如表3所示:根据产值结构来衡量,2009年皖江城市带与1999年长三角地区的产值结构相似系数是0.9995,而地区之间产业结构相似系数越趋于1,意味着地区之间产业结构相似程度越高,由于2009年皖江城市带与1999年长三角地区的产值结构相似系数在表3的历年数据中最趋近于1,因此,在产值结构方面,皖江城市带2009年的产业结构与长三角地区1999年左右的产业结构最接近;从劳动力结构来衡量,2009年皖江城市带与1999年长三角地区的劳动力结构相似系数是0.9982,由于2009年皖江城市带与1999年长三角地区的劳动力结构相似系数在表3的历年数据中最趋近于1,因此,在劳动力结构方面,皖江城市带2009年的产业结构也与长三角1999年的产业结构最接近。综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皖江城市带2009年的产业结构相当于长三角地区1999年的产业结构,其高度化程度落后于长三角地区11年左右时间。通过产业结构相似系数的分析,也印证了前文得出的结论——长三角地区的产业结构发展处于比皖江城市带更高的阶段。
产业经济学的相关原理表明,从内部因素看,技术进步是产业结构演进的根本推动力,技术进步促进产业结构演进的机理就在于它导致了不同产业生产率上升率的差异,该差异表现为重工业的生产率比轻工业高,新兴产业的生产率比传统产业高,所以产业结构也呈现出重工业化、高技术化的趋势;从外部因素看,经济发展战略和产业政策对产业结构演进影响甚大,如果一个区域能够正确认识产业结构规律,科学地选择优先发展的产业,制定出相应的扶持政策,就能够推动产业结构朝着高度化方向演进。长三角地区科研院校众多,人力资源优势明显,从而加快了技术进步的步伐;同时,长三角地区依靠政府和市场的双重作用,科学选择和优先发展重点产业。在这些努力的共同作用之下,使得长三角地区的产业结构处于比皖江城市带更高的阶段。
根据经济学家克鲁默和海特等人在20世纪70年代创立的产业梯度转移理论,随着梯度相对较高地区的产业逐渐迈入工业生产生命周期中的成熟阶段,会出现各种生产要素如资本、技术等在扩展效应(3)的影响下,受利润驱动,向梯度相对较低地区流动的现象。由此,皖江城市带在理论上具备了承接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的条件。
四、基于产业梯度系数的研究
产业梯度的概念来源于区域经济学中的梯度概念,梯度是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在地图上的表示。由于地区软硬件条件的差异和机遇不同,导致地区发展出现差异,这种经济差异直接体现在产业上面,就形成了产业差距,而三次产业的分类使得这种产业差距直接表现为主导产业的不同。产业转移必须以产业梯度为基础。只有当这种产业梯度建立起来时,较为发达地区的产业才能带动较为落后地区的产业发展。因此,系统测算皖江城市带与长三角地区的产业梯度系数,比较分析这两个区域的优劣势产业,对把握产业转移趋势具有重要意义。
一个地区产业梯度水平,表示该产业在地区所具有的相对竞争优势的高低。产业梯度系数越高,表示该产业处于一个更高的位置,是具有相对竞争优势的产业,反之亦然。一个地区的某种产业梯度主要受两个因子的影响:一是创新因子,可以用比较劳动生产率来综合表示;二是市场因子,可以用区位商来综合表示。产业梯度系数=比较劳动生产率×区位商
以上公式中,i表示第i个产业,j表示第j个地区;Xij表示第j个地区的第i个产业的产出指标;Lij表示第j个地区的第i个产业的就业人数。本文以2010年统计年鉴数据为基础,运用产业梯度系数对皖江城市带与沪苏浙地区进行比较。
如果某地区的某一产业梯度大于1,说明该地区的产业在全国处于高梯度,小于1则说明处于低梯度。如表4所示:在28个产业大分类中,长三角地区梯度系数大于1并且皖江城市带梯度系数小于1的产业,上海共有4个,江苏共有9个,浙江共有17个,说明这些产业相对皖江城市带具有较高的产业梯度,具备向皖江城市带进行产业转移的优势动力。下面结合表4分别对长三角地区的上海、江苏、浙江进行具体分析。
上海向皖江城市带转移力较强的产业是: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表4 2009年皖江城市带与沪苏浙产业梯度系数
江苏向皖江城市带转移力较强的产业是: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化学纤维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
浙江向皖江城市带转移力较强的产业是:纺织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造业,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家具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金属品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
通过对表4的分析可以看出,长三角地区在向皖江的产业梯度转移上具有很强的动力,但同一地区不同产业有高低,相同产业在不同地区也有差异。因此皖江城市带在承接长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时,必须区别对待,以各自具有较强转移动力的产业为承接重点,主动承接适合皖江城市带经济结构和现状的产业,才能使得整个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规模、速度和质量相兼顾。
五、政策启示
产业结构是决定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因素,是衡量经济发展水平和体现国民经济整体素质的重要标志。皖江城市带正处于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机遇期,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区域竞争力,基于前述分析,本文提出以下调整皖江城市带产业结构的政策建议。
(一)坚持突出重点原则,加强优势产业发展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提高产业科技含量、产业竞争力和整体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因此,应把承接高新技术产业摆在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突出位置,优先承接、加快承接。一是加快承接皖江城市带自身具有一定基础的电子信息、生物技术等高附加值产业。二是重点承接装备制造业,如通用设备制造等产业,提高装备制造业对财政收入的贡献率。三是大力承接高效低耗产业,如医药等产业,有利于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坚持统筹规划原则,加强市场环境建设
当地政府需积极转变政府职能,规范政府行为,促进政企分开,把政府全面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督、特别是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作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和重点,完善法制环境,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建设法治政府,为私营企业的发展创建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同时当地政府需提供针对性的政策优惠,创造良好稳定的政策环境来促进产业承接。
(三)坚持科学发展原则,加强可持续性发展
在科学发展观深入人心的今天,承接产业转移应该有更新的理念和更高的要求。要根据皖江城市带目前的产业基础、生态环境和今后的可持续发展要求,科学确定产业结构布局,有选择地承接长三角的产业转移。把“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的生态理念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决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不能在接受产业转移中接受污染转移,不能让开发区、试验区和工业集中区成为新的污染源。
总之,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劣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标志,地区产业结构的转换和演变推进了地区工业化、现代化的进程,合理、高效的地区产业结构是地区经济大发展的必备条件。皖江城市带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既要接纳和吸收发达地区的优势产业,也要精心培育和引导自身的优势产业,努力做到剔除糟粕,汲取精华,以地区产业大发展带动地区经济大发展。
注释:
(1)皖江城市带包括合肥、巢湖、滁州、马鞍山、芜湖、宣城、铜陵、池州、安庆市。
(2)根据长三角区域规划纲要,长三角地区包括上海市、江苏省的南京、苏州、无锡、常州、扬州、镇江、南通、泰州、连云港、徐州、盐城、淮安、宿迁市,浙江省的杭州、宁波、湖州、嘉兴、绍兴、舟山、台州、温州、金华、衢州、丽水市。
(3)发达地区先进工业品的出口将使其工业进一步得到提升,劳动力从农业及其他低端的工业部门流向高端的工业部门,并且由于对技术人员的需求增加,教育、文化也进一步发展,反过来更促进了经济、社会的进步,是为“扩展效应”。
[1]苏东水.产业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周振华.产业结构优化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
[3]王文森.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在统计分析中的应用[J].中国统计,2007,(10).
[4]安徽省统计局.安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
[5]浙江省统计局.浙江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
[6]江苏省统计局.江苏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
[7]上海市统计局.上海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
[8]中央政府门户网站.国务院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EB/OL].http://wwww.gov. cn/jrzg/2010-01/21/content_1516462.htm,2010-01-21.
(责任编辑 吴晓妹)
F061.5
A
1001-862X(2011)05-0030-007
安徽省软科学重大项目“泛长三角区域科技合作发展研究”(09030503002)
程尔聪(1985-),男,安徽石台人,安徽大学经济学院,主要研究方向:财政与产业转移;李光龙(1961-),男,河南罗山人,教授,博导,安徽大学经济学院院长,主要研究方向:地方财政与区域科技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