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体在播音主持生态建设中的意义

2011-03-20

文教资料 2011年22期
关键词:播音员创造性活力

孙 倩

(中州大学 文化与传播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4)

一、主体与主体性概述

1.关于主体

“从外在关系上看,主体是相对于一定的客体而存在的人;而从内在本质上观,主体是从事自由自觉活动的人……”[1]这包含两个层面的意思,我们可以从不同的哲学角度来进一步理解。

首先,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传统哲学都强调人在自然界中的脱颖而出和对动物界的超越。在马克思看来,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物质生产和作为动物的生命活动的生产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中国传统哲学认为,人不仅是万物的“主宰”,能够与天地“参”,而且是宇宙的中心,能够“为天地立心”。这就决定了它最根本的思维方式,必然是以人为中心的主体思维。

其次,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传统哲学都强调主体是起能动性的、主动性的和创造性的作用的人。中国传统哲学的主体思维,就一般特征而言,是围绕人与自然界的关系而展开的。在这一关系中,人始终居于主导地位。其核心是关于人的存在、本质和价值的问题,即人生的意义问题,而不是关于自然界的存在,以及如何认识自然界的问题。因此,主体指具有社会本质的、从事着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

2.关于主体性

主体性是人作为活动主体的质的规定性,是主体作用于客体的多重关系(比如实践关系、认识关系、价值关系、审美关系等)中所表现出来的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的属性,是在与客体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的人的自觉、自主、能动和创造的特性。[2]

每个人相对于其他人,都是独立的。个人成长时期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个人参与的生产方式、经济环境、政治环境,等等,都是影响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非观形成的重要因素。任何人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具备自立、自强的独立性。

主体的能动性主要指主体能动的反映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人的活动具有一定的目的性和计划性。而且人们对世界的反映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一个积极主动的不断创造的过程,而主体“如何更好地为人”也在这一创造过程中得以实现。

创造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是主体的一种自然需要。创造对于主体而言,一方面是主体物质生存的保证,创造性的劳动满足着主体的生存需要。一方面是主体的精神需要,通过创造,主体感受到自己的生存价值和主体能力,从中获得生存的内在动力。创造性是主体文化生产的价值所在。

二、语言传播主体及其主体性

在人类社会活动中,传播是一个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构成的,并能完成特定功能的具有动态性的系统。传播系统的基本要素有传播者、受传者、传播内容和传播媒介等。其中传播者是首要要素,是指“传播活动中运用特定手段向传播对象发出信息的行为主体”。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关注语言传播主体,即播音员、主持人。

在大众传播过程中,语言传播主体受到来自不同语境的影响: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的影响;媒体定位、节目定位的影响;具体内容、目的、场景的影响。同时,语言传播主体的独立性、能动性、创造性也在这些影响和限制中得到显现和发挥。

首先,社会语境。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道德,以及人们的认知水平、心理能力、审判能力、审美能力等因素形成了社会语境。大众传播反映着社会语境,同时社会语境也制约着大众传播的战略定位、内容选择、内容生产,甚至可以说大众传播就是社会语境的一部分。我们无法超越自己的时代,但是时代也被生活于其中的人形塑着。

其次,媒介环境。语言传播主体是整个传播活动的具体实践者,他是媒体的“发言人”,是“门面”和“品牌”。然而如果语言传播主体不能够进行富有个性、独具创造性的劳动,那么他只能是“传声筒”、“肉喇叭”、“花瓶”,时刻面临着被工具化的危险。同时,语言传播主体为了满足受众心理,一不小心就会走向“迎合取媚”,面临着被“客体化”的威胁。

最后,具体语境。为了使得有声语言传播能够“饱含着生命的体验、人生的况味、个性的闪光、审美的理想。语流中,积淀着传统的精粹,映照着时代的风云,显示着民族的精神,展示着艺术的魅力”[3],语言传播主体就必须具备高超的观察力、捕捉力、理解力、感受力、表现力、调控力,充分发挥主体性。

三、主体在播音主持生态建设中的意义

对于播音主持生态而言,作为主体的播音员、主持人在生态环境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语言传播主体生存境况、生存需求、主体性有效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播音主持生态的发展。可见,语言传播主体与播音主持生态中的各因素的和谐相处是十分重要的,只有语言传播主体认识了播音主持生态环境的现状,了解了播音主持生态中不平衡的状态,掌握了建设播音主持生态的规律,才能够使播音主持生态朝着平衡、健康的方向发展。这也就是以主体生存视域研究播音主持生态的意义所在。

1.主体在“生存交往”过程中承担的重要责任

首先,大众传播是一种建立在话语交往基础上的生存交往,而语言传播主体是话语交往的实践者。话语交往包括“说话主体”和“听话主体”,对应有声语言大众传播来讲,“说话主体”就是播音员、主持人,“听话主体”就是受众,没有主体,话语交往就无法实现。

其次,人因为交往而存在于“公共”或“交往”的“空间”或“关系”之中,人生的意义和价值由此而生。大众传播本身已经成为现代生存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媒介是人体的延伸”。它不仅延伸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触角”,增强了人们改造世界的能力,而且使得人们在有声语言大众传播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播音员、主持人正承担着帮助人们实现自我价值的责任。

语言传播主体因为交往而存在于播音主持生态环境当中。在生存交往的过程当中,语言传播主体实现了自我的价值,同时也增强了改造世界的能力,这能力自然也就包括改造播音主持生态环境的能力。

2.主体对有声语言大众传播生命活力的激发

播音员、主持人的主体意识是否自觉,决定着有声语言大众传播的生命活力是否被激发。就一般意义上说,生命活力主要体现在生命体或生命群落进行的物质与能量的交换、环境的适应与调节、新陈代谢、生命的维持、生命的进化的过程中。播音主持系统本身就是一个生态系统,在这个生态系统内主体也需要完成“物质与能量的交换、环境的适应与调节、新陈代谢……”,而有声语言大众传播的生命活力恰恰就是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体现的。在这一过程中,如果主体能够充分发挥主体性,就一定能够使有声语言大众传播的生命活力被激发,显现出播音主持生态生存的现实和发展的能力。

播音员、主持人是否具有创造力,影响着有声语言大众传播的生命活力被激发的程度的高低。人类劳动向高级形态发展,最重要的标志是创造性劳动的数量和水平的增长。而播音主持恰恰就是一项创造性的活动。无论是从播音员与主持人同稿件素材的关系看,还是从播音员与主持人同受众的关系看,都体现着播音主持的创造性。每次成功的有声语言表达,都渗透着语言表达者的心血,都是有声语言大众传播生命活力的体现。主体的创造力越强,有声语言大众传播的生命活力越强;主体缺乏创作力,就只是一个发声机器,那么有声语言大众传播的生命活力也就无从谈起。

[1]李为善,刘奔.主体性和哲学基本问题[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4-7.

[2]郭湛.主体性哲学——人的存在及其意义[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30-31.

[3]张颂.关于传者素质的思考——语言传播杂记之五[J].现代传播,1998,(2).

猜你喜欢

播音员创造性活力
创造性结合启示的判断与公知常识的认定说理
《文心雕龙》中的作家创造性考辨
活力
论播音员主持人的新闻敏感性
改制增添活力
儿童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
收回编制 激发活力
做人民欢迎的中用的播音员
播音员主持人的语言创造
完形填空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