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文学实践课程建设的探讨

2011-03-20苏高岩杨晓龙

文教资料 2011年34期
关键词:儿童文学能力课程

苏高岩 杨晓龙

(泰山学院 教师教育学院,山东 泰安 271000)

儿童文学在中小学教学和幼儿园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中小学的语文、美术、音乐等学科的教学内容涉及大量不同体裁的儿童文学作品。据统计,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儿童文学作品占80%;就幼儿园教育而言,在幼儿的语言、常识、计算、美术、音乐乃至游戏活动中,都涉及大量的儿童文学内容。儿童文学以其浅显生动的内容、丰富多样的形式、活泼明快的风格吸引着儿童,对他们身心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促进作用。

儿童文学在人才培养中具有特殊的作用,在以培养合格的中小学、幼儿园教育人才为宗旨的高师院校中占有重要的位置。目前,很多师范院校对儿童文学的重要性,以及儿童文学课程建设等问题达成共识,儿童文学的教学和研究有了很大发展,逐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课程及教学体系。然而,在儿童文学课程建设中,对实践课程的重要性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实践课程的开发和研究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一、儿童文学教学现状

纵观当前师范院校儿童文学教学,重点还是在理论学习上,注重培养学生儿童文学理论素养和儿童文学作品的阅读与分析能力。

(一)教材的选用和教学内容的确定。

目前通行的、使用率较高的儿童文学教材主要有:黄云生主编的《儿童文学教程》(浙江大学出版社,1996年),浦漫汀、张美妮主编的《儿童文学教程》(山东文艺出版社,2000年),方卫平、王昆健主编的《儿童文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王泉根主编的《儿童文学教程》(首都师大出版社,2008年)。这些教材普遍以儿童文学的基本理论为主,重点阐释儿童文学的本质论、文体论、接受论等,有的教材加入了中外儿童文学的发展史及文学作品的选读。

教材的编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师教学内容的安排,多数高校形成了以论、史、文三者结合的教学内容体系。儿童文学的基本理论是对其自身规律的揭示,是对儿童文学创作规律、阅读规律的探讨,对基本理论的讲授,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科理论素养,因而,理论居核心地位;文学史是对儿童文学发展历史的回顾,了解文学史,可以从宏观上把握儿童文学发展的概况及不同历史时期的儿童文学精品,这是学科发展的脉络;经典的儿童文学作品标志着儿童文学发展的最高成就,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和独特的美学意义。这三者在儿童文学的教学中是不可或缺的。

(二)儿童文学学科培养目标的定位。

一般说来,儿童文学学科教学目标是培养具有扎实的文化知识底蕴、深厚的儿童文学素养、执著的探索精神和较强的科研能力的创新人才。具体来看,就是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儿童文学的基本原理,扩大关于儿童文学的知识面,提高儿童文学素养;掌握儿童文学常见文体的特点;培养分析和鉴赏现当代中外儿童文学作品的能力;初步学会创编儿歌、短小的故事和童话,等等。培养儿童文学感悟能力、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为今后从事小学或幼儿园教育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尽管各高校普遍提出将儿童文学理论教学与儿童文学实践、中小学及幼儿园教育教学实际结合起来,然而,更多还只是停留在表面,诸如引入幼儿园或小学教材中的一些内容,像儿歌、儿童诗、童话、故事,进行分析、印证,效果还不够明显。

二、儿童文学实践课程的阐释

所谓实践课程是以获取实践性知识、发展实践智慧、形成实践能力为主旨的课程,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并密切联系学生的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学生已有知识的应用与实践的课程。实践课程强调的是以学生的经验、社会实际和社会需要为核心,激发与调动学生的主动积极性,着重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及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目的是想通过学生对已有知识经验的应用和实践来达到学习过程的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儿童文学是一门边缘学科,具有很强的综合性与实践性,在教学中,不能仅满足于儿童文学理论、文学史及文学作品的学习,还应该开设适当的实践课程。儿童文学实践课程是面向全体学生及儿童文学素养的多个层面,以学生的专业发展为宗旨开设的,它可以拓宽学生的儿童文学视野,提高学生的儿童文学审美能力,培养发挥学生的兴趣特长,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儿童文学实践课程,一方面是培养、提高学生儿童文学领悟能力、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课程,如儿童文学欣赏、儿童文学创作、儿童文学表演等,通过实践,培养学生的儿童文学素养,发展学生的个性与特长。另一方面是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核心的儿童文学教育实践。

三、儿童文学实践课程建设的探讨

确立科学系统的儿童文学实践课程体系,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评价等多方面探讨,不同的实践课程有不同的特性。

(一)教学内容的设计。

1.儿童文学欣赏实践

文学鉴赏是一种审美活动,儿童文学欣赏是人们在阅读儿童文学作品时的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是由阅读儿童文学作品引发的一种艺术思维活动和审美活动,是对儿童文学作品整体性的感受、体验和认识。未来的教师不仅要具备较高的儿童文学欣赏能力,更要具有引导学生儿童文学欣赏的能力。

儿童文学欣赏课程主要讲授中外各个历史时期的代表作家和作品,兼顾各种不同体裁的作品。因为儿童文学的创作者及其创作过程都有其特殊性,所以,儿童文学欣赏的重点有别于一般的文学作品的欣赏。儿童文学欣赏的重点是品味作品中独特的“童趣”、找到作品中的“共鸣”。

2.儿童文学创作实践

儿童文学创作是儿童文学理论学习,特别是儿童文学文体理论知识学习后必须进行的实践活动,以儿童文学基本题材理论为指导,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选择自己熟悉的儿童生活场景进行的写作实践,包括创编儿歌、儿童诗、儿童故事、童话、寓言等。如果说儿童文学欣赏是侧重于培养感悟文学美的能力和提高内在修养水平的话,那么创作实践活动更多的是培养再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学生将来从事中小学、幼儿园的教育工作,与儿童密切接触,共同生活,了解他们的思想,熟悉他们的生活,可以为创作积累素材。他们又有儿童生理、心理知识,是最适合创作儿童文学作品的群体,因此在理论学习和作品阅读的基础上,掌握基本的儿童文学创作要求和技巧进行创作实践,并在老师指导下领悟儿童文学创作真谛,这对发展学生的兴趣,写出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儿童文学作品表演实践。

许多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以其生动的形象、鲜明的节奏、通畅的语言、浓郁的情趣天然具有表演因素,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表演形式展现,如儿歌、童诗、散文诗的诵读,儿童故事、童话的讲述,儿童戏剧文学的舞台演出,等等。将一定有代表性的儿童文学作品以表演的方式表现,能使儿童文学作品由平面变为立体。学生在表演过程中,不仅要充分地体会作品的情感,而且要通过自己的有声语言和肢体语言表现出来,使作品的情节和形象更加鲜活。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提高阅读欣赏水平,还能提高学生的表现力和表演水平。在表演过程中,综合运用文学、音乐、美术、舞蹈等艺术形式,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4.儿童文学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的运用

教育教学实践包括在校内开展模拟教学活动和到小学参加教育见习、实习活动,要在这些活动中渗透儿童文学意识,巩固和体现儿童文学的学习效果。

儿童文学运用于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主要是培养儿童对儿童文学的兴趣和文学素养,以及对作品的整体感知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因此,对优秀儿童文学作品的倾听、故事教学、儿歌教学、木偶剧、童话剧表演(包括情景表演)、幼儿图画书创作、儿童文学活动环境创设等,都是儿童文学在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具体运用。

在中小学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可以帮助学生发改编、上演课本剧,还可创编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儿歌、故事等,使教学活动富有情趣,提高教学效率。

这些教育实践活动不仅可以巩固儿童文学理论,而且可以为他们从事教育工作能提供很好的基础和经验,增强学生教育教学活动的设计、组织、指导能力。

以上各种实践教学活动使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互相协调、配合,能总体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教学能力、实践运用能力,并能使学生有儿童文学特长,在语言表达、写作水平、表现能力、知识积累等方面有突出表现。

(二)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灵活运用

实践课程的教学要注意调动学生积极主动性,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实践、合作探讨、共同提高。同时应该根据不同的实践课程,兼顾学生的兴趣、特长,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进行教学。

如欣赏课程既可以采取教师引导欣赏作品,又可以由学生合作讨论;而那些优美的儿童诗歌、儿童散文,则可以通过诵读的方式进行欣赏,也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将文字、音乐、画面结合欣赏;对于经典的童话、小说作品还可以先改编成舞台剧,再由学生表演,将欣赏、创作、表演结合在一起,综合提高学生的能力。

(三)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

实践课程的评价着眼于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倡导多元的评价机制,根据课程特点和学生的特点,通过学生的参与、实践、学习、反思,培养学生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儿童文学实践课程建设,将儿童文学与游戏课程、语言课程、各门艺术课程、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课程结合在一起,对提高学生良好的儿童文学解读能力、创造性地再现文学作品的能力,以及富于想象力、创造性的从教能力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猜你喜欢

儿童文学能力课程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第四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第三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唯童年不可辜负
——两岸儿童文学之春天的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