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2011-03-20聂莉

文教资料 2011年11期
关键词:毕业生院校职业

聂莉

(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河南郑州450011)

如何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聂莉

(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河南郑州450011)

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如何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是高职教育当前的首要任务。高职院校应客观分析,准确定位,突出专业优势;深化改革,更新观念,注重人才培养;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做好就业服务工作;加强思想教育,缓解就业心理压力,全方位服务学生就业。

高职院校学生 就业竞争力 提升专业优势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妥善解决好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而且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同时还决定着高等院校尤其是高职院校的生存与发展。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从精品教育到大众化教育转变的必然产物之一,培养的是高级技能型人才,由于入学门槛及学生的综合素质较低,在激烈的高等教育市场竞争中,相对比较成熟的本科教育处于劣势。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如何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是高职教育当前的首要任务。

一、客观分析,准确定位,突出专业优势

高等职业教育既是高等教育又是职业教育,是以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面向基层、面向生产、面向服务和管理第一线职业岗位的实用型、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的高等教育,肩负着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使命。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是当前高等职业院校办学的基本价值取向。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日渐凸显,经济增长的下滑,必然冲击就业市场,导致整个就业市场明显萎缩。从国家公布的数据看,2010年全国共有630万大学毕业生,再加上2009年毕业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总计650万左右。其中河南省2010年有63万应届毕业生,加上前几年毕业尚未就业的毕业生,总数近70万人,比2009年增加12万人,再创历史新高。在目前严峻的全球经济背景下,认真分析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面临的背景、现状和问题,提出今后一个时期高等职业院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学生就业的工作思想、对策和措施,对提高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推动经济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结合以上对当前社会经济发展背景及严峻就业形势的分析,高职院校在专业培养的定位上,应针对当地经济特色,坚持“需要什么人才,就培养什么人才”的原则,培养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只有准确定位,才能把握时代脉搏,紧抓学生培养方向,开展特色教育。作为高职农业院校,我校自建校以来,就紧紧围绕河南是农业大省及中原经济中心的战略特点,逐步确立了“立足省情办学校,围绕行业办专业”的办学目标。在长期的人才培养过程中,注重学生能力及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的培养,突出专业优势和特色,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需要,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培养“精技术,善管理,懂经营,能创新”的高级技能型人才。从近几年的学生就业形势来看,相比同类本科专业的毕业生,高职院校毕业生更具备专业实践能力素质水平和就业竞争力。

二、深化改革,更新观念,注重人才培养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决定了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以就业为导向,以专业技能的培养为重点,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办学道路。如果不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仍然死守以课堂教学为主、以书本知识为引导的旧的教学模式与观念,必然会使职业教育走入歧途。为适应人才需求,高职院校应在专业建设、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都作出相应的改革与创新。

1.在专业建设方面,要充分做好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调研,根据行业的发展对职业岗位的需求状况来设置专业和课程,避免设置专业和课程的盲目性。按照“巩固和提升老牌专业,发展和打造精品专业,培养和创新特色专业,开拓和扶持新办专业”的专业建设原则,建立符合高职教育发展规律,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体系,并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才需求制定专业发展规划和人才培养方案,摸索专业发展的新思路,为社会培养专门人才。

2.在课程建设方面,应结合高职教育的特点,对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进行改革。首先,要工学结合,进一步加强与行业企业合作,按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合作开发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合作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其次,要不断深化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改革,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教学做”一体化,充分运用现代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团队精神、实践与创新精神。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职业教育要求的教师是既懂理论教学又有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只有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才能不断提高。首先,学校要通过引进和培养,建立专兼职相结合的素质高、结构合理、业务精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和选拔好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其次,学校还要建立科学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从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教学过程管理,以及教学评价等各环节严格教育质量监督,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4.培养“一专多能,一书多证”的复合型人才。专业资格证书或技能证书提高了社会对专业人才能力的认可,职业证书认证的发展挑战了传统大学专业培养模式,提高了高职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三、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做好就业服务工作

高职院校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办学价值取向,深刻认识学生就业工作在学校人才培养工作中的重要地位。

1.坚持“一把手”负责原则,建立就业工作保障机制。大学生就业是学校大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这项工作不仅涉及到学生工作部门、大学生就业工作部门,而且需要全校各个部门的通力合作、协调配合。学校要一方面健全学生就业工作制度和工作体系,另一方面还要从人、财、物方面给予充分保障。因此,领导必须重视,实行毕业生就业工作一把手负责制,使之真正成为“一把手”工程,一级抓一级,责任到人,层层落实。

2.加强就业指导,构建贯穿学生教育全过程的就业教育培养目标。在就业指导的内容和方法上进行创新,根据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规律,围绕学生全面发展的整体目标,科学把握大学生的成长规律,通过职业生涯规划、综合素质培养与能力提升、就业,以及创业教育等一系列教育活动,分阶段、分层次地进行教育和指导,把就业教育贯穿学生教育的全过程。引导学生降低就业期望值,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就业观念,加强对学生进行爱岗敬业、吃苦耐劳、遵纪守法、诚信做人、团队精神、社会责任意识等方面的教育,合面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3.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就业能力培养,为学生搭建就业保障平台。学校一方面要结合自身实际,分地区、分专业、分层次建立毕业生就业质量跟踪点,掌握毕业生的反馈信息,设立大学毕业生和人才市场需求互动的人才资源库,及时了解就业市场的需求动态,广泛搜集并发布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工作情况的评价和人才需求信息,为广大学生提供切实有效的信息和服务。另一方面要加大对就业工作的调研,深入了解就业市场发展动态和规律,开展经常性的大学生职业能力测评和职业咨询活动,搭建社会、学校与大学生互动的沟通交流平台,激励大学生时时关注就业,积极参与全程就业指导教育,根据每个人的自身特点和市场需求,准确进行职业定位,找准人生职业目标。

四、加强思想教育,缓解就业心理压力,全方位服务学生就业

当代高校大学生,多是20世纪90年代出生的。从一进大学校门开始就面临择业就业的问题,来自学校层面的“就业率”压力,来自父母及家庭的“望子成龙”的期望值压力,同龄人之间竞争,以及社会背景差异的压力等,已成为困扰当代大学生的主要心理问题。这些压力一方面对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起到了监督和自醒作用,另一方面对大学生的生活和价值观的树立取向产生了不良影响。因此,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缓解大学生因就业压力而产生的心理障碍和问题,对指导目前大学生的就业具有重要意义。

学校要将教育、管理和服务功能统一,强化服务理念,突出服务功能,更加自觉、主动、积极地为学生服务,转变教育管理工作者的传统角色认知,用规范的管理和高质量的服务影响学生,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确立学生在教育和管理工作中的主体地位,逐步把学校教育管理工作重心向学生主体转移,尊重学生的利益,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加人性化。要以人为本,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努力拓展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途径,积极探索和建立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服务社会相结合、与择业就业相结合、与创新创业相结合的教育体制。

此外,高职院校还应配备精良的专兼职思政工作队伍,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思政教师必须从学生的思想状况、学习能力、综合素质等实际出发,认真学习高职教育理论,理解职业素养的内涵及思想政治理论对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的重要作用。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利于学生端正学习和生活态度,树立远大的理想,提高职业素养和道德修养,全面提升综合素质。

猜你喜欢

毕业生院校职业
9岁的高中毕业生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最“叛逆”的毕业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