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学生“粉丝”群体导引的调查研究
2011-03-20丁慧民任敬马文静
丁慧民 任敬 马文静
(合肥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合肥230000)
对大学生“粉丝”群体导引的调查研究
丁慧民 任敬 马文静
(合肥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合肥230000)
作者通过对随机抽取的安徽三所“211”院校在校大学生的问卷调查,对于大学生“粉丝”群体的消费心理、文化社区互动、网络群体性事件和极端粉丝行为的相关特点进行了总体的描述和分析,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对于粉丝文化对大学生成长影响模式下具体系统的导引方法。
大学生“粉丝”群体 “‘粉丝’文化” 思想 政治教育
一、引言
大众媒体的迅猛发展使得社会的个体都无法排斥大众文化的种种干扰,社会个体和社会中的各种媒体文化的互动性更加强化。本课题组对安徽合肥的三所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的10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实证的问卷调查,对大学生粉丝群体的时间金钱消费,大学生粉丝群体和非粉丝群体的互动、大学生粉丝群体的网络及现实社团建设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实证分析。
二、问卷结果分析
(一)粉丝群体与非粉丝群体的划分。根据对前期搜集到的传播理论和“‘粉丝’文化”的相关论述,我们总结出“‘粉丝’文化”的相关特点如下:
1.钟爱某影、视、歌明星,对其相关事物十分关注。
2.钟爱某类音乐及影视作品,购买搜集相关的CD及DVD,观看音乐会和电影院播放作品。
3.钟爱某网络游戏,每天上线时间超过了2个小时并且加入相关的工会或者网游粉丝团体。
4.钟爱某项运动,对其赛事直播必看无疑并且乐在其中,不惜通宵观看。
5.钟爱动漫作品,对其周边的物品诸如手办(模型)、海报、原画集、资料等有很强的兴趣。
6.钟爱某综合网络论坛,成为此论坛的发帖高手、版主或者每天参与此论坛的管理。
而且上述的这些具体行为也是粉丝群体“过度”的时间和金钱消费的具体体现。我们依据以上的几点,在符合文化导向的大原则下,作出如下区分:对于满足其中任意一项的调查对象归入粉丝群体的类型,对于不符合上述条件的则归入非粉丝文化群体之中。
(二)大学生粉丝群体的消费。在大学生粉丝个体的消费比例中,粉丝消费行为(购买相关的书籍、模型、观看演唱会、参加歌友会、购买周边文化产品)占到大部分大学生粉丝开销的35%—50%;而且被调查的粉丝群体的58.4%都认为自己的粉丝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为自己带来了生活费上的“危机”。
结合在一些粉丝网络论坛上对大学生粉丝个体的访谈,我们发现很多粉丝都表示粉丝文化产品的消费占用了他们大量的金钱和时间,这样的金钱和时间消费态度影响了他们的正常生活,并且对于自己钟爱对象有无法抵抗的消费冲动,表示很困惑和苦恼。
(三)粉丝群体与网络媒体的共生共融。在本次调查中,有47%的学生是通过网络第一次发现了自己的钟爱对象,更有72%的粉丝表示自己关于钟爱事物的几乎全部资讯都是从网络获取的,其中44%的粉丝表示会经常光顾钟爱事物的论坛和相关网站,并且有19%的粉丝宣称参加过钟爱事物的论坛所发起的相关活动;而有95%以上的非粉丝同学也表示自己曾在网络上看到或使用过相关的粉丝网络流行语。这些数据充分表明粉丝文化与网络媒介不可分离的关系,然而网络媒介下的粉丝文化对于大学生粉丝群体的影响又会怎样深刻呢?关于这个问题,本文将在下文中予以详细的论述。
(四)粉丝群体和非粉丝群体在文化和心理层面的互动。基于问卷分析,我们认为两个群体之间的互动有如下三个方面的特点。
1.向周边的同学宣传自己所钟爱的事物。根据以往研究,我们知道,粉丝即所谓的“热心追逐者”,粉丝对于自己所钟爱的人事物有着非凡的感情,如同父母对子女的希望一样,粉丝也希望自己的所爱能够得到不断的发展壮大,所以基于这种感情,粉丝便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人喜欢、支持自己的所爱,更重要的是粉丝可以从众多拥有同一钟爱的人之中找到心理的依托感和归属感。因此,粉丝便会热衷于近乎推销似的宣传。
2.努力营造相对封闭的文化团体和心理环境。由于社会大众的一些社会刻板印象,加之舆论上对粉丝的丑化,认为粉丝都是疯狂的。在这种背景下,粉丝对于与自己喜好不同的粉丝或是非粉丝同学的文化偏见有着极强的排斥心理;粉丝也会更加倾向于找到与自己志趣相投的人形成拥有同一偶像的粉丝群体,以此增加其内心的依托感和安全感;而在对待其他的文化群体时也会表现出很强的自我保护心理的特征。我认为这也是造成粉丝群体“宅男、宅女”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
3.大学生粉丝群体内部互动的频繁与粉丝个体的人际互动缺乏的矛盾统一。为了寻找依托感,粉丝个体选择加入粉丝群体,在同一个粉丝群体间由于爱好的同一性,群体成员间便会产生许多围绕相同的事物的各种互动,诸如交流偶像近况、互相展示收藏的偶像相关物品、相约观看演唱会之类。随着粉丝群体相对封闭性的加强,对其他粉丝或非粉丝的排斥,群体内部的交流也随之加深。但是,大学生粉丝个体由于无法接受其他同学对自己所爱的误解甚至是诋毁,在群体中找到相对的满足感后,便会放弃与非粉丝或是其他粉丝同学的互动。在这种情况下,粉丝个体便会全身心投入到自己所在的粉丝群体内部的互动中,正常的人际交往便会越来越被忽视。
(五)特殊文化偶像——反文化偶像的兴起。按照传统的偶像观念,为获得娱乐的效果,反面的人物和社会现象虽然会引起大众文化的波澜,但是不会成为大众媒体和社会大众争先追捧的对象。但是2010年几个由于媒体的炒作而推介出来的几个网络媒体时代独有的反文化偶像,如对“春哥”、“凤姐”、“芙蓉姐姐”的娱乐性崇拜,也成为了粉丝文化在大学校园表象中的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热点。在调查中,46.3%的被调查大学生表示会在日常生活和网络交往中用到上文提到的著名网络反文化偶像的名字及与他们相关的网络热词。
三、粉丝文化流行对大学生成长的意义
大学生具有多种需求,提升自我与社交的需求都是大学生最为迫切的。“动机是为了实现一定的目的而行动的原因;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形成的”[1]。这个动机和粉丝团体追求同类群体交往的动机及扩展自身以偶像或迷恋对象为中心的获取知识的动机是重合的,在大学生身上,这样的动机和需要促动了大学生围绕粉丝文化产品消费、接受和推广的活动展开的“免费劳动”。大学生游戏粉丝会共同不断补充自己喜欢的游戏的某些方面,影视粉丝为自己所中意的影视作品撰写评论文章和推介,音乐方面的粉丝推广自己喜欢的艺术家而组织各种声援会,而各种不同的粉丝论坛的管理者都是普通人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工作管理。所有的这些行为表象都是不计报酬的“免费劳动”。在对一种传播媒体文化模式的接受过程中,粉丝是介绍者,大学生粉丝在证明自己“迷”的特异性的时候其实也是一种对于大众媒体文化的最好的传播,而传播主要就是依靠粉丝不计报酬的付出。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大学生粉丝都是粉丝圈子里面具有最顶尖“粉丝知识”和“迷咨询”占有者,这些大学生粉丝往往要学习最新的媒体传播的相关知识和技术,网络技术、音频视频制作技术、动画制作技术、CG制作技术、PS技术等。在大学生粉丝的各种“技术攻坚”下产生了一大批内涵丰富、具有极强艺术表现力的作品,也许大学生粉丝在制作时没有功利性的目的,但是却达到了在我们实际教育导向实务想得到的自主学习的效果,这一点需要大学校园兼容并包的文化包容性,充分理解和支持学生的创造性活动,摘下对待粉丝文化的有色眼镜,因为在一定程度上,大学生粉丝文化群体就是大学生丰富文化生活的先行者和创造者,他们也为非粉丝文化群体带来很多的“文化接触窗口”,这些“文化接触窗口”为非粉丝大学生群体获得外界潮流咨询和新的文化产品,很多非粉丝大学生会在和粉丝群体的接触中渐渐受到同化。大学校园的文化传播模式不只是一个从上到下或者从外到内的过程,内部的同辈群体的同代感染也越来越成为主体;大学校园自身作为一个文化发源地辐射社会的大众文化,这不能不说和大学生粉丝群体社团的“免费劳动”[2]是息息相关的。
四、思政工作实务中对大学校园内的粉丝文化消极影响的引导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决策。十七大报告中又进一步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表现。”[3]大学校园作为孕育优秀文化、培育合格人才的重要基地,则历史性地肩负起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建设和谐校园文化的重要任务。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基础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包括世界观教育、政治观教育、人生观教育、法制观教育和道德观教育五个方面。[4]而对于粉丝文化消极影响的引导便成为在世界观、人生观教育与道德观、法制观教育的交叉地带所出现的新的课题。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意见》中进一步指出:“要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协调发展,引导大学生勤于学习、善于创造、敢于奉献,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5]所以,在工作实务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充分认识到粉丝文化对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积极影响,在教育和引导过程中不应单纯进行打压,而应该灵活、综合利用思想政治教育的各种方法,引导消极影响朝向积极方面发展。
(一)对于大学生粉丝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注意把握分寸。粉丝群体在心理上有着固有的弱势感和排斥性,加之其一定程度上的心理和文化的双重封闭性,一线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懂得因势利导。首先,要表现出对粉丝同学及其钟爱对象的理解和尊重,拉近彼此距离,建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情感基础。其次,有重点分主次地进行相关问题的说服教育,如帮助大学生粉丝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和消费观,提倡健康合理的适度消费,反对超出自身实际经济水平的高消费行为;并对大学生粉丝的过度消费行为进行及时有效的引导。同时还要切实关注到粉丝、尤其是极端粉丝的思想动向,开展深入细致的心理健康教育,经常与有极端行为倾向的大学生进行心理咨询与辅导,引导大学生树立自爱、自尊、自强的人生观,防止各种极端粉丝行为的出现,帮助其健康成长。
(二)对于非粉丝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体现在对其文化包容性的培养。上文中我们不同的粉丝群体之间、粉丝与非粉丝群体之间的互动表现出来的更多是相互的排斥和封闭,这进一步加剧了大学内部文化社区互动的不稳定性,不利于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身在其中则需扮演好纽带桥梁的角色,创造各种条件、制造各种机会加深不同群体间的互动与交流,逐渐培养其文化包容性,消除非粉丝对群体的歧视观点和粉丝对于粉丝群体的过度依赖感,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粉丝群体和非粉丝群体之间的三角关系,使各种文化观点和谐共生、相互包容。
(三)加强对校园网络的监督与管理。切实加强校园网络媒体的积极作用,在潜移默化中对大学生进行教育与引导,不断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和空间。另外,还要密切关注网上动态,“运用技术、行政和法律手段,加强校园网的管理,严防各种有害信息在网上传播”。
(四)大力进行校园文化建设。大力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体育、艺术和娱乐活动,把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寓教育于文化活动之中。加强校报、校刊、校内广播电视和学校出版社的建设,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研讨会、报告会、讲座的管理,绝不给错误观点和言论提供传播渠道。坚决抵制各种有害文化和腐朽生活方式对大学生的侵蚀和影响。[6]
[1]叶奕乾.普通心理学(修订二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323.
[2]陶东风.粉丝文化研究:阅读——接受理论的新拓展[J].社会科学战线,2009,(7).
[3]胡锦涛.在党的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4]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5][6]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J].人民日报,2004-10-16.
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前期成果项目编号101035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