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思考
2011-03-20王珊珊单鹏举
王珊珊 单鹏举
(广东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广东广州510520)
关于我国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思考
王珊珊 单鹏举
(广东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广东广州510520)
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初步阐述了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表现,分析了就业难的具体因素,提出除国家加强宏观调控、加快经济体制改革外,高校也要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促使毕业生端正择业态度,完善自身择业技能。
大学生就业 就业观念 结构性矛盾
温家宝总理说:“就业不仅关系一个人的生计,而且关系一个人的尊严。解决好就业问题既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保持安定团结、社会稳定的关键之一。”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已成为社会各方面关注的焦点:大学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关系到社会、国家、高校的稳定和发展与否。因此,有必要对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域中存在的一些矛盾进行深入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就业难的表现[1]
(一)大学生就业人数近年来稳步增加,相对就业岗位减少。
2010年应届毕业生规模是本世纪初的6倍,2011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为660万人,比2010年增加约30万,“十二五”期间应届毕业生年平均规模将达到近700万人。比起“十一五”期间应届毕业生人数547万人增加了28%;同时,“十一五”期间年均就业机会1140万个,相对于“十二五”期间年均就业机会1200万个,仅增加了5.26%。
(二)2011年大学生报考公务员热度仍持高不下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很多大学生参加了公务员考试,2011年的国家公务员考试仍热度不减。截至10月24日24点,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公务员招考网上报名共有130.5万人,通过资格审查,比去年略少,还有16.8万人招录机关正在进行资格审查,而最终能捧上“饭碗”的仅仅1.6万余人,淘汰率高达98.9%;招录比为92:1;与去年的招录比93:1基本持平。
(三)女大学生就业尤其难
在影响女大学生就业的诸多因素中,传统性别偏见与歧视,对男女的不同角色期待和双重标准是根本原因。社会对男女两性不同的行为期待:如女性在总体上体力弱于男性,不适合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和高空作业、野外作业等一些特殊岗位;女性在生理上有“四期”(经期、孕期、产期、哺乳期),安全和健康受到特殊保护,限制了女性从事某些职业岗位;女性在抽象思维、宏观驾御等能力和冒险精神等方面弱于男性,等等,女大学生的就业年龄段又是她们结婚与生育的年龄段。这些不仅影响到女性进入劳动力市场后的职业选择,而且会影响用人单位的招聘行为,造成女大学生就业难。
二、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分析
扩招仅仅是一个表面的原因。其深层次的原因分析后主要分为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
(一)微观上来说。
1.过于追求“专业对口”。
目前有近八成大学生找工作的主要参考依据仍是“专业对口”。而在现实中,仅有41.22%的人表示目前的工作与专业稍微沾点边,完全对口的不到一成。所以,大学生目光要放长远一点,过分追求专业对口是自己给自己的求职之路制造的障碍,其实后续的学习远比专业完全对口重要得多,毕业生只有在工作中不断地学习,才能符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才有可能在今后的工作中取得成就。
2.不正确的就业观念和择业态度(地域,条件,工种)。
由于受户籍、社会保障及工资等特定制度的要求,劳动力市场分割成为正规部门与非正规部门、城市与农村,以及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的区别,直接影响到大学生就业观念,并加剧了大学生就业选择的地域失衡。大学生毕业后都希望选择在城市与发达地区,以及正规部门就业,甚至宁愿选择自愿失业,也不愿意在农村和落后地区,以及非正规部门就业。
3.传统观念的影响。
高等教育收费制度使得收入水平不高的父母及学生自身都希望能在大学毕业后的工作中获得相应的回报,通过大学教育改变自身的地位、身份,对就业后的工资待遇具有较高的期望,过多地追求优越的生活条件、较高的工资收入和较好的福利待遇,以求尽快收回投资,从而导致过高的就业期望,为毕业生顺利就业在观念上造成困难。
4.主动就业意识不足,依赖性强。
部分大学生仍留恋“统包统分”的就业制度,对市场经济条件下“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的就业制度改革认识不足,有“等”和“靠”思想,等待政府安排,依靠家长亲朋帮忙,等待工作能找上门。
5.自身能力有所欠缺。
就业的时候普遍存在着就业准备不充分、综合素质不高、求职目标不明确、盲目择业、求职功利严重、道德品质修养弱化等无法自身定位。在对用人单位的调查中,用人单位在挑选毕业生时最看重的因素位居前五位的是:专业知识和技能、敬业精神、学习成绩、相关工作和实习经验、沟通协调能力,但是,同时用人单位认为应届毕业生最欠缺因素的前五位是:相关工作和实习经验、敬业精神、专业知识和技能、吃苦耐劳精神和沟通协调能力,通过这两项调查可以看出,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与社会实际状况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对自己就业充满信心的只有28.5%,整体人力资本含量低于职场期望,影响了毕业生在人力资源市场中的竞争力。
比方说,在教学《隐函数的导数》这一节内容的时候,教师就可以提前做好相关的视频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主学习,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将自己存在疑问的地方记录下来,在课堂上向教师询问,从而加深理解,提高教学效果。
(二)宏观上来看。
1.政府政策、就业制度不到位影响大学生的就业。
从“拉动内需、刺激消费、促进经济增长、缓解就业压力”的短期政策目标的层面来看,20世纪末的高校大规模扩招显然是取得了预期的政策效果,但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结构性调整及高等教育、培养模式与就业体制变革却并没有相应展开,在长期累积的结构性矛盾未得到实质性解决的情况下,高校扩招后的大学生的庞大供给数量也就自然而然地猛烈冲击着吸纳能力有限的劳动就业市场,于是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也就不可避免。大学生就业难,所折射出的实质上则是我国转轨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结构之困。
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结构性矛盾降低了对大学生就业的有效需求。在较为成熟的经济增长方式下,需求结构中的消费、投资与出口应该是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经济高速增长的源泉主要还是依赖资本高投人的惯性,而没有相应地提高劳动力要素投人而协调驱动经济增长,劳动要素投入的增长效应却在逐年降低,经济高增长并未带来就业的同步增长,我国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系数就从2001年的0.179下降为2008年的0.007,呈逐年下降之势,经济增长对大学生就业的吸纳效应也相应被降低。此外,产业结构的不合理也不利于提高大学生就业的吸纳。在过去30年里,我国所选择的低成本制造发展模式,这种模式还基本处于全球产业链的最低端,虽然吸纳了大量的农民工就业,但由于高端产业发展的严重不足、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升级缓慢、现代服务业发展乏力,以及工业化进程中的重化工业倾向等问题,对大学生的就业都产生了十分不利的影响。
2.高校人才培养结构的结构性矛盾突出影响大学生就业。
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滞后于社会需要,我国现阶段高等教育从“人口”来说属于计划经济,招生规模和专业设置由政府统一安排,而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在高等教育的“出口”,即毕业生的就业,采取的是市场经济的办法,即“以市场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机制。因此,高等教育人口和教育过程的计划性质与出口的市场性质产生了对立,场所需要的短线专业设置不足,长线专业设置过多,高校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脱离,导致专业上的结构性矛盾;同时,在大学毕业生对就业区域的选择上,东南沿海发达城市吸引了大部分毕业生的眼球,大量毕业生涌向东南沿海城市就业,使东南沿海就业趋于饱和,而西部欠发达地区急需人才,却由于其生活环境和较低的福利待遇,使毕业生对西部和基层就业望而却步,导致在西部和基层存在着大量的就业机会而无人问津,导致地域上的结构性矛盾。
3.社会企业方面:用人单位存在“人才高消费”[3]。
所谓“人才高消费”是指人才的大材小用或学非所用的现象。近几年,我国处在不完善的市场经济阶段,产权不清晰导致企业在用人时并不考虑人力资本成本而注重外部名声,在择人时不按照岗位的特点和要求选择适当学历层次的毕业生,一味要求选用高学历层次的毕业生,致使出现用人的片面高学历化趋势调查结果显示,在单位挑选人才时,愿意录用专科毕业生的只占19.7%,愿意录用本科毕业生的占52.3%。即使是技术含量很低的岗位也纷纷抢购本科生,加剧了毕业生供需的学历层次结构性矛盾,降低了大学毕业生与就业机会的有效匹配,导致各地人才奇缺、人才浪费和人才流失现象并存。还有一些用人单位在签约前要求毕业生到单位实习,实习期满考查合格才能签约,如果学生的表现不符合公司的要求,就面临从头开始找工作的困境。用人单位普遍存在的用人高消费倾向和用人的不规范,给毕业生的就业造成很大困难。
三、解决大学生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对策
(一)政府方面。
2.统筹城乡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完善覆盖城乡的就业服务体系,以及社会保障制度,健全促进大学生就业的长效机制,制定有效的大学生就业激励政策措施,提高大学生去农村及中西部等基层就业的积极性,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促进社会人才的合理配置。
3.推进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扩大高校自主办学权力,变革人才培养模式,改进专业设置结构和课程体系,优化人才培养结构,淡化学历教育,强化职业教育,实现人才培养结构多样化,提高与市场需求的适配性。
(二)高校方面。
1.增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应社会需要开设专业、设置课程,以避免形成结构性失业。在培养中充分重视市场需求,建立科学的评价、分析和预测体系,把握社会实时经济走势和就业市场的变化情况,按照社会发展方向设置专业,有效地消除结构性失业。这是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根本思路。
2.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转变学生就业观念,增强毕业生择业技能,激发和调动毕业生就业的积极性、主动性,作为开展就业指导的重点。就业指导工作与学生的职业发展愿望相结合,与高校的培养目标相结合,与市场的要求相结合。针对不同年级的不同任务和特点,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阶段性、有序性地进行。
3.充分调动专业教师的积极性,把就业指导渗透到各科教学中。充分利用好任课老师在传授专业知识的机会,使其不仅要教授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要阐明它们在职业领域中的应用,引导学生选择正确的职业方向,把就业指导落实到学生日常的学习中去。
4.努力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积极主动与用人单位联系,建立学生实习和就业基地。将就业指导向课堂外延伸,不仅加强了学校与用人单位之间的长期稳定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敬业精神、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而且可以增强毕业生的就业、创业意识,帮助学生调整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做出适合自己的职业选择。
5.借鉴国外优秀就业指导经验,加大对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的支持力度,实现就业指导专业化。招聘足够量的、专业的师资队伍,设立专职的职业服务部门,不仅为现在的毕业生提供服务,而且为所有在校生提供就业指导,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自我评估、职业开发,以及制定工作寻找战略,以专业化指导吸引大学生对就业指导教育的兴趣。
总之,高校毕业生就业涉及方方面面,出现的问题也是各种各样。高校教育工作者要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教书育人”的宗旨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国家和各地方政府则应多多进行实际的调研,制定和完善就业政策,提供一定的体制保障,在经济发展中,促进地区间、城乡间的良性发展,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学生要注重真才实学,树立理性的就业观,克服在就业中的盲从性,客观合理地做好自我定位与职业生涯规划。只有充分地发挥政府、高校、用人单位、社会,以及大学生本人的各自的优势,通过各方共同努力,才能使高校毕业生就业难这一根本性问题得到有效的缓解和最后的解决。
[1]赵运林.关于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思考与对策[J].湖南社会科学,2009,(03).
[2]文丰安.新时期影响大学生就业观形成的因素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07).
[3]许进军.关于我国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实证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