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师人格形象对学生成长的影响

2011-03-20王建芳

文教资料 2011年22期
关键词:人格影响课堂

王建芳

(秦安县缑湾中学,甘肃 秦安 741600)

在学校里教师是学生最亲近最尊敬的人。学生具有天然的“向师性”,教师往往成为学生最直接的榜样。教师的理想人格,会像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人格。教师的人格之光对学生心灵的烛照深刻且久远,甚至可能影响学生的一生,可以说,优秀教师是学生人生道路的楷模和导师。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是一个光辉的典范。他的思想和行动深深地影响着他的学生,使许多学生投入到为人类进步发展的伟大事业中,他的伟大人格至今仍为他的学生及学生的学生所敬仰。鲁迅留学日本时的教师藤野先生纯真的品质、博大的胸怀曾给身处异国他乡的鲁迅以极大的温暖,使鲁迅在回国二十年后,还深深地怀念他。这就是人格魅力,而教师就是要具备这种人格魅力。

一、良好的精神状态对学生学业发展的激励作用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深深体会到教师精神状态的重要。一堂课的效果如何,除了备课之外,与教师的情绪有着很大的关系。教师精神状态好的时候,课堂一定充满活力和热情。因为,教师是学生学习情绪的主导者,教师的精神状态直接影响学生的听课效果。教师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首先在课堂上要情绪饱满,对上课充满信心,带着轻松自信的情绪走进课堂,以良好的状态影响学生。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充满信心,缩短师生间的距离,多看学生优点,当学生出现错误时,教师要给予充分的谅解和适当的宽容,不要嫌他们 “不聪明”,“耽误时间”,不要怪他们不能如教师所愿。而要引导他们、鼓励他们,使他们在自己的学习中,在成功的体验中增加信心,为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创设良好的氛围和条件。最后,教师要大度,要猝然临之而不惊,从容镇定,应付自如,善于自我调控,善于驾驭课堂发展趋势,不能动辄就“情绪化”。因为,不良的情绪是具有传染性的,而教师的坏脾气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情绪,会使教学质量大打折扣。

教师积极热忱的态度能够使师生间建立融洽的关系,创造活跃的课堂氛围,激起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能够直接或间接地对教学效果产生积极影响。学生喜欢的老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很大的,只有学生喜欢老师,才会有较高的学习积极性。有人在研究中发现,喜欢某位老师的小学生有80%、中学生有75%想成为像这位老师一样的人。在大学的调查中,喜欢某位老师的大学生有60%喜欢这位老师所任的学科,认为这一学科更有价值,在平时的学习中花费的时间更多。所以,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喜欢的人,成为学生心目中的榜样,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来吸引学生,激励学生学业的发展。

二、言传身教、为人师表对学生道德升华的示范作用

教师要严于律己,言传身教,做学生的表率。青少年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他们的模仿性和可塑性都很强,但缺乏对是非的辨别能力,需要正面的引导和教育。教师的思想、行为、作风和品质,每时每刻都在感染、熏陶和影响学生。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首先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教师必须坚决不做。如果教师一方面要求学生不迟到,而自己却经常迟到,另一方面要求学生专心学习,自己却不安心从教,等等,这样不但没有起到教育的作用,反而给学生树立坏的榜样,使教师的威信扫地,使学生也学会说一套、做一套,给社会带来很不利的影响。因此,教师必须对自己的人格修养提出严格的要求,以实际行动为学生作出表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教师要严于律己,言传身教,从思想到作风,从心灵到外表,从言行到举止,都成为学生的表率。所以,教师处处事事都应“严于律己”,在思想品德、学识才能、言语习惯、生活方式和举止风度等方面以自己的良好形象教育和感化学生。

三、关心和尊重学生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情感基础

罗素曾说:“教学艺术是熔铸着知识、智慧、人格的真实表演。”在教学过程中,在与学生朝夕相处的日子里,不管教师的主观意识如何,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表露自己的思想、感情和观点,以每位教师不同的人格直接对学生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教师不仅要有严师意识,而且要有朋友意识,并以真挚的情感来教育学生。教师要用自己的知识和丰富的人生阅历,做学生成长路上的知心朋友和引路人。教师热爱学生会带来师生关系的和谐、心心相容、感情相通,有利于创造积极、愉快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学生在对教师给予他们的关心热爱中感受到的不仅是爱的温暖,而且是人格真、善、美所在,他们从教师的态度和行为中体验到如何待人,如何为人,懂得真诚,且感受到学校的生活是美好的,从而形成互相帮助、互相关心、互相爱护的品格。教师的爱应该是广博的、平等的,不应仅仅偏爱那些学习成绩好的和聪明的学生,更应爱那些学习落后的、缺点较多的学生。孩子都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教师的爱应该与“严”结合起来。学生天真单纯加上肤浅冲动,他们的言行中总会表现出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果在教育中教师对学生没有严格要求,他们就不能得到很好的发展。教师的爱是对学生毫无保留地贡献出自己的精力、才能和知识,以便在对自己的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和教学上,在他们的精神成长上取得最好的成果。

四、教师的理想追求对学生意志品质的导向作用

一个教师要想深刻地影响学生和克服教育工作中的困难,就要具有一定的优良意志品质,这些意志品质包括:坚决、果断和不屈不挠的坚定信念;沉着、自制、耐心和行为一贯的坚持性。一位人文素养深厚的教师,肯定是一位有抱负有追求的教师,往往呈现出人格形象完整,精力充沛,性格坚毅,乐观向上,作风严谨,给人以力量感。在他教育与影响下的学生,必定会在潜移默化、耳濡目染中,形成坚强的意志与自制力,控制自己的情绪,承受外界压力,保持心理平衡,在知识、能力、思想道德和身心健康方面不断有所改进,个性得以张扬,真正学会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为成功人生打下良好基础。历史上的杨昌济之于毛泽东,闻一多之于臧克家,沈从文之于汪曾祺,鲁迅之于一代又一代的知识分子……这些伟大的教师,永远会让他们的同样伟大的学生铭记不忘,学生的成功为这些伟大的精神导师的人生写下了辉煌的一笔。因为,教师的追求与抱负已经深深成为学生人生发展的指标;教师的努力与成功,激励学生追求更远大的目标与成功。

胡锦涛总书记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讲到,振兴民族的希望靠教育,办好教育的关键在于教师。因此,作为二十一世纪肩负着历史重任的教师,要培养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更要有良好的个性人格品质。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无愧于“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称号。

猜你喜欢

人格影响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美在课堂花开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没错,痛经有时也会影响怀孕
论君子人格的养成
扩链剂联用对PETG扩链反应与流变性能的影响
基于Simulink的跟踪干扰对跳频通信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