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教学方法综述

2011-03-20

文教资料 2011年3期
关键词:自学教学法教学方法

邢 芳

(邢台市第十七中学,河北 邢台 054000)

随着新课程改革,语文课程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语文教学必须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着手改进。对语文这门课程的性质,语文的读、说、听、写四种基本能力的培养,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实践中的综合实践性学习等方面,老师在头脑中都需要形成正确的认识,需要有比较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和自我发展观。本文探讨了初中语文的教学方法。

一、教学方法的定义及特点

所谓的教学方法是指师生双方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所采取的方式。它是教师传授知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开发学生智力的重要手段。教学,在任何时候都是双边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相互联系的活动方式,是教师发出信息和学生接受信息的途径,是实现预期教学目标而不可或缺的因素,在引导和激发学生有效学习方面,具有独特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方法的内在本质特点在于以下三点:

1.教学方法体现了特定的教育和教学的价值观念,它指向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要求。

2.教学方法受到特定的教学内容的制约。

3.教学方法要受到具体的教学组织形式的影响和制约。

二、常用初中语文教学方法介绍

1.整合分教学法

整合分教学法的目的是探索显著提高教学法质量的途径和方法。其特征表现为:整体—部分—综合(整体)。其中心思想是,在教学法过程中,一切从“整体出发”,对各“部分”要作“系统分析”,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取得“综合掌握”的效果,也就是在更高层次上的掌握“整体”。因为在一个系统中,整体的功能(或效益),一般都不等于各部分的功能(或效益)的总和。当系统中各部分处于协调状态时,整体的功能(或效益)的总和最大。

整合分教学法分三个阶段进行:一是“整体了解”一章或一单元,按学生实际水平或教材特点来定。启发学生进入精心设计的问题情境。二是“系统分析”,采用提问、自学、探索、发现、讨论、讲解等多种课堂形式,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师有层次、有针对性地创设一系列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疑问和兴趣。三是“综合掌握”,对所学知识作进一步的概括、总结,使学生在更高层次的水平上认识。

整合分教学法有四方面内容:(1)整理知识系统图;(2)选编一些概念变式;(3)对这一个单元或章节的教学质量进行测试、评价;(4)弥补和“平等性测试”,使差生保持信心。

另外,整合分教学法教学还必须坚持一定的原则,包括:整体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及时反馈、调节原则。

2.点拨教学法

所谓点拨,就是教师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知识障碍与心理障碍,用画龙点睛和排除故障的方法,启发学生开动脑筋,自己进行思考与研究,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以达到掌握知识并发展能力的目的。所谓“点”,就是指要害,即抓重点;所谓“拨”,就是拨疑难,排障碍。这种点拨,要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特点及其活动规律,适应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实际需要。教师要针对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需要,因势利导,启发思维,排除疑难,教给学生方法,发展学生的能力。这是运用启发式引导学生自学的一种方法。点拨教学法是以“思”为核心,学生主动参与,教师引导点拨,提高教学效率,发展学生智能的方法。其课堂基本结构是 “激学导思—引议释疑—点拨提高—精练强化”,其中,关于激学导思,激学指的是例举,说明意义,明确目的;导思指的是引导思考。要求老师围绕教学目的去设“思”,明确中心,突出重点。根据学生实际,引导“思”的问题要注意广、深、难度。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究竟如何运用“点拨”教学法呢?这里谈几点做法。

第一,点拨学生的思想,打开学生的思路,激发学生的感情,把学生引入到课文中去,去接受感染,陶冶性情,培养品德,提高认识。通过教育,独立思考,展开分析,进行比较,把握课文的内容、结构、写作和语言的特点,从阅读和写作上受到启发,吸取营养。

第二,点拨学习疑难,启发学生思考,引导他们主动探索;在探索过程中相机引导,适时指点,帮助学生逾越障碍,从而培养和提高学习兴趣,充分调动自觉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教育家斯卡特金说:“如果我们能够做到百分之百地使孩子们兴致勃勃地学习,那么我们的成绩率就是全优的了。兴致勃勃的学习,不仅是孩子的幸福,而且是教师们的幸福。”

3.三环教学法

三环教学法,实质上是一项以“局部探索方法”学习课时新教材的普通教学法,所说“局部探索方法”,即部分引导学生独立探索,部分由教师去讲授。其基本结构是:自学发现—选讲充实—练习转化。自学发现的第一步:提供条件;第二步:自学探究。选讲充实的第一步:进行选讲;第二步:整理检查。练习转化的第一步:布置作业;第二步:练习检验。其适用范围,主要适于中等学校多学科初步进行教学法改革之用,最适宜在教材难度较小、篇幅较短的课堂里运用,小学高年级与其它类型的学校,均可参照使用。

三环教学法的应用,须与实际相结合,灵活地加以掌握,诸如应斟酌教学任务、学科性质、教材特点、班级水准、教学设备、每节课的各种不同情况,还要考虑有利于学生的自学探索,便于体现教师个人的独特教学风格等。

三环教学法的特点和要求,仍以原来的课时教材为基本单位,特殊情况除外;要突出教材的基本内容,要使三环教学法与教材的特点尽可能相协调;对原编教材的体例、逻辑结构、教法要求,保留适用的部分,改变其不相适应的部分,不抱泥于原来的教材顺序。就目前师资的实况来看,调整教材的工作,只能量力而行,不可求之过急过高。

4.六因素单元教学法

六因素单元教学法分八个环节:准备学习—课前预习—专心上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改正错误—系统小结—课外学习。六因素指的是自学、启发、复习、作业、改错、小结。

三、结语

以上的语文教学方法各具创新特色,凝聚了许多语文教师改革的智慧和心血,也得益于一些教学研究者的研究,并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但是,语文学科内容和形式灵活多变的特点决定了上述模式并不能适应所有人。因此,要探讨语文教学方法问题,必须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着手,作综合研究。这是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需要,也是当前开展素质教育的需要。

[1]黄甫全主编.现代课程与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5.

[2]张春明等.有效备课·小学语文.光明日报出版社,2008.

[3]王文彦,蔡明主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007重印).

猜你喜欢

自学教学法教学方法
基于先学后教 培养自学力
教学与自学
沈尹默:如何自学书法,才能少走弯路?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
“假弱”教学法你用了吗?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