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阅读教学中学生语感的培养

2011-03-20杨晓娜

文教资料 2011年3期
关键词:语感想象阅读教学

杨晓娜

(临猗县教师进修校,山西 临猗 044100)

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知和迅速领悟的能力,是对语言文字直觉的、整体的把握,是构成一个人语文素质的核心因素。培养语感对于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形成,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所以,在阅读教学中加强语感培养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阅读、鉴赏文章的能力,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素质和语言修养。

一、加强朗读训练,感受语感

朗读是语感培养的基本方法,也是行之有效的一条途径。通过朗读,课文中准确的用词、生动的造句、感人的情趣等会自然而然地浸润到学生的内心深处,使他们对文章的内容产生真切的感受,从而激起情感的共鸣,在不知不觉中提高语言的感受能力,培养语感。但是这里的朗读训练,一定要遵循叶圣陶先生所说的“美读”的要求,就是要读得感情充沛、抑扬顿挫、移情动容。因为语言的多种意味包含在语音的高低快慢之中,如果朗读时只是简单地把文字流畅地读出来,那就无法真正体会作者的感情,也就不能深入理解文章。因此,在朗读时要感情充沛,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把自己的感情与作者的感情尽可能融为一体。对于那些侧重叙事抒情的文学作品,特别是诗歌和抒情散文,指导学生美读时,要尽量去体会作品中美好的内容和形式,并陶醉于其中。比如学习鲁迅的杂文,单凭分析思想内容和写作特点是达不到最佳效果的,而要抓住其特色的语调和语言,引导揣摩领悟其中所表达出的丰富感情和内心世界,去真切地体验他的思想感情,从而使学生赏文入情,引起情感的反响和共鸣,产生新的感受。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它表达的是作者对康桥的那种深深的眷恋,要求学生用舒缓的、轻柔的语调去读,读出康桥的美,读出作者对康桥的喜爱和依恋,从而体味作者的康桥情结。对文言文和一般的文章,美读就是吟咏,指导学生依据对文章的了解与体会,反复吟咏,心、眼、口、耳并用,“把文章的神情理趣,在声调里曲曲传达出来,让学生耳与心得到深切的了解”,通过这样的朗读训练,学生可以在反复的听读中,直接迅速地感知语言的优美,领略文章的韵味。

二、指导学生诵读,强化语感

教师指导下的诵读是一种扎扎实实学习语言的好办法。这不仅因为“吟诵时对于写在纸上的死的语言可以从声音里得其味变成活的语气”,而且因为“讲解是死的,如同进行解剖,朗读是活的,如同给作品以生命”。“讲解只能使人知道,而朗读更能使人感受”。如以《沁园春·雪》为例,若让学生不断诵读,以至背诵,他们就会渐渐地从词所营造的高远壮阔的意境中感知到北国的壮丽景观,进而领悟到作者的豪情斗志。诵读先出于口,再入于耳,然后了然于心,人们在一读一听中,便可以迅速地感知语言的优美,领略文章的韵味。正如叶圣陶说的:“吟咏的时候,对于讨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就可以化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所以诵读这方法有助于积累素材、体验品味、培养语感,达到语文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目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学生通过诵读,能积累大量的佳词妙句、精美篇章,这样不仅能充实语言库存,而且能从诵读中进一步领悟作者布局谋篇、遣词造句的精巧,体会语言表达的技巧,使语言感知能力得到提高,受益终身。巴金先生对《古文观止》中的两百多篇散文“读多了,读熟了,常常可以顺口背出来,也就能慢慢地体会到它们的好处,也就慢慢地摸到文章调子”。可见,巴金先生从熟读成诵中逐渐品悟欣赏,进而悟出真正的读书之道。这两个“慢慢地”证明了背诵对语感的作用。在朗读成诵的过程中,对文章的感悟逐渐加深,储存在头脑中的语言例子多了,在任何时候都会直接迸发出一种对语言的灵敏的直觉,语感自然就增强了。

三、引导学生揣摩品味,训练语感

叶圣陶先生说:“一篇作品只读一两遍,未必理解得透,必须多揣摩。”由此可见,在训练语感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仔细揣摩,咬文嚼字,深入品味,才能促使语感的发展。阅读教学可以侧重如下两方面的训练。

其一,抓关键词语细细揣摩体味,这样可以培养学生语感的准确性。叶圣陶以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为例指出这两句诗中的关键词是“直”和“圆”。他分析说:“给孤烟加上直字,见得没有一丝风,当然也没有风声,于是更来了个清寂的印象,给落日加上个圆字,并不是说惟有落日才圆,而是说落日挂在地平线上的时候,才见得圆。圆圆的一轮落日,不声不响地衬托在长河的背后,这又是多么的清寂的世界啊!”抓住这两个字品味,“旷远、荒凉、静寂”的大漠宛然就在我们的面前。这里并未作任何语言表面特征的分析,人们就能自然而然地感悟出诗句所描写的画面。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可以有意引导学生去注意一些关键词,比如文中画龙点睛的动词、形容词,或者统摄全篇彰显情感的词语,使学生在细细品读的过程中感受语言的精炼、形象等特色,从而迅速感受文章所要传递的思想感情。

其二,加强对词句的比较分析。阅读教学如果能强化学生对词语的分析比较训练,引导他们咬文嚼字,仔细辨析,就能使他们深刻体会词语的意蕴与感情,领会作者用词奥秘,从而提高语言感知能力。如《我的空中楼阁》中“小屋的出现,点破了山的寂寞”,其中“点破”一词,为何不用“打破”?让学生仔细辨析,这“点”字是依据上文“点缀”而来,同时“点”字也有小巧灵活之意,更能突出小屋的玲珑别致,显出作者对小屋的喜爱之情。而“打破”则给人一种生硬突然的感觉,不能表现小屋的小巧可爱。通过上述辨析,引导学生仔细体会,学生的分析能力就能逐渐增强。

四、启发学生联想、想象是积极参与的认识过程

语感的产生是以“感”为主,它离不开具体生动的想象。因而,要得到敏锐、丰富、深切的语感,学生应运用形象思维,品味语言文字,启发想象,达到“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的境地,在心中产生“内心视像”,感悟课文的意境,获得丰富的语感。如《再见了,亲人》一文中分别描写大娘、小金花、大嫂送别志愿军战士的动人场面。教学时,可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神态、动作等词句描写,启发学生在脑子里“过电影”,想象大娘熬红的双眼、小金花挂在腮旁晶莹的泪花、大嫂拄着拐杖一瘸一拐的一幕幕,感悟课文描写的意境,从中培养语感。因为语言描述的对象本身没有直接可感性,必须借助想象和联想来实现。如:人们读到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中“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诗句,就会立刻借助想象和联想展示景象,仿佛看到满山遍野火红的枫叶就好像是刚刚染过一样,碧绿的江水清澈见底,上面有百条大船在竞相前进,这是一幅多么壮丽的画面。这一感受是基于生活经验吸收语言符号,通过联想、想象而产生的,因此从这一意义上讲,没有想象与联想,也就没有语感。正是因为有了丰富活跃的想象与联想的参与,语感就越显得具体、生动、真切。所以在教学中应对联想与想象给予足够重视,可以设置开放性的话题让学生有充分的联想空间,也可以依据课文情感基调,创设情境,引发学生想象。

总之,一个人的语感能力主要依赖于后天的“积淀”。这个“积淀”也就是培养积累,其中,既有感性的成分,更有理性的成分。对于在阅读教学中进行语感能力的培养,相信随着语感研究、语感培养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将更加有效、深入;同时,阅读教学也会随着学生语感能力的提高而更加卓有成效。

[1]于艳华.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J].大庆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3).

[2]韦志成.现代阅读教学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0.

[3]刘毅.语文教改析趋[M].河南:河南大学出版社,2000.

[4]刘仁增.课堂对话:阅读教学的视点[J].福建教育,2003,(7).

猜你喜欢

语感想象阅读教学
快乐的想象
“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感的培养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