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更与晃晃
2011-03-20熊召政
●文 熊召政
李更与晃晃
●文 熊召政
一
我与李更相识已有三十余年。记得1980年春天,湖北省作家协会在我的故乡英山县桃花冲林场招待所举办一个小说笔会。参加者有鄢国培、祖慰、周冀南、王维洲、王继等人。组织这次活动的,是当时省作协驻会副主席李建纲。桃花冲处万山丛中,离县城六十余公里。县城每日有一趟班车到达一个名叫红花嘴的小镇,自此进入桃花冲还有十五公里,虽有简易公路,却无班车可通。一日午饭过后,李建纲忽然对我说:“我儿子今天从县城搭早班车来桃花冲,按理应该到了,怎么不见人影?”一干作家,只有我是当地人,于是自告奋勇沿简易公路去寻找。当时的青年作家王继陪同前往,因为只有他认识李公子。沿林场招待所下行大约五公里左右,忽见一位瘦若麻秆儿的少年正对着路侧一处山洞出神。王继喊了他一句,麻秆儿少年冲着他一笑,说:“这洞内有泉水流出,还有燕子飞。”样子稚气,却满脸兴奋如科考工作者。
这位麻秆儿少年就是李更。
从那以后,就算认识了李更。但来往不多。其因是他太小,还是一位高中生,但与他父亲李建纲却过从甚密。建纲是著名小说家,代表作有《三个李》、《坐火车玩儿》等,文风朴实而幽默,在上世纪80年代的湖北文坛,占有重要的一席。
说实话,认识李更的时候,只把他作为李建纲的儿子看待,并未意识到这麻秆儿少年日后会成为一个特立独行的文人。
记忆中,李更大学毕业就去了珠海,在《珠海特区报》谋了一份编辑的差事,并且一干就是二十五年。论资历是元老级的人物,论职位还是一名普通编辑。在别人看来,他这际遇似乎有点蹭蹬。但人各有命,岂可一概而论。不必美誉他“安贫若素”,也不必说他“不求闻达于诸侯”,只能说他“醉翁之意不在酒”,他的文学的造诣,相比于他的小说家的父亲,完全可以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二
李更开始写文章,大约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其时他还是个孩子,我也就未多加留意。记得有一次,一位作家老朋友对我说:你还记得李建纲的那个儿子李更吗?那家伙可是文学界的一根刺儿,看谁不顺眼就扎谁,他的一本《李更如是说》,一口气就批了两百多位作家。”听到这番评论,我心存疑惑:难道当年那个站在山洞前一脸兴奋的麻秆儿少年,竟成了牛二式的泼皮?
三年前,我与《文学自由谈》的主编同时担任第七届茅盾文学奖的评委。赏读入选作品之余,常得暇聊天,有一次他问我:你认识李更吗?”我回答:“原先很熟,他爸爸是我老同事,老朋友,听说现在李更文章写得犀利。”主编说:“这家伙的文章拒绝趋炎附势……”听到这番评价,我内心极为高兴。
李更的杂文,在读者中影响广泛,仇者仇之,亲者亲之,不用我更多的绕舌。但是,作为诗人的李更,对熟悉李更的读者来说,恐怕是个新鲜的称呼。日前,我收到李更寄来的他将要出版的诗集,附上几十个字的便条说:“你看看这些诗值不值得你写几句,如觉得不够格,就不勉强。”
在李更的内心中,有亲情而无权威。他不大看地位、名头,但绝对要看交往的“舒适度”。读了便条,我随手翻开他诗集的打印稿,只见以下这些句子:
在中国房价
像长征火箭一样升天的时候……
买
还是不买
这不是一个
哈姆雷特的问题
我们必须要像买自己的棺材那样
赶快作出决定
《海伦堡》
读到以上这种诗句,相信读者会有一个判断:诗人李更仍是那位杂文家李更,同样的调侃,同样的冷峻。
杂文诗在中国素有传统,古人不说,单是新中国成立后,杂文诗就出过不少名篇。如袁水拍先生的《马凡陀山歌》,赵朴初先生的《某公三哭》,聂绀弩先生更是杂文诗大家。有句俗语说“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移植到杂文诗中,便是“嬉笑怒骂,皆成诗趣”。但是,近二十年来,写杂文诗的人已越来越少了。不是社会上值得批判的东西大为减少,而是文学批判社会的功能大为减弱。李更僻居珠海,却是“位卑未敢忘忧国”,说忧国太大,忧时可也。浏览诗集中的作品,没有士大夫的优雅,也没有小文人的闲适。处处流溢的,既有草根阶层生活的窘迫,也有对庸俗生活的讥讽。即便是怀旧,也是“苦恼人的笑”;即便是向前看,他也认为“把世界交给陌生人”有点让人担心。
三
李更在一首诗中自嘲道:“呼而嗨哟,中国出了个晃晃叫李更。”李更籍贯河北盐山,和南皮出来的大作家王蒙是县过县的老乡。但他本人却是土生土长的武汉人。他称自己为“晃晃”,不是武汉人,恐很难理解这个词的妙处。
武汉地处九省通衢,水陆杂陈,百味兼融,南风北气,于此际会。乱世时为兵战之地,顺世时乃商会之都。兵商两道,都是胜者为王。因此,该城的人士,崇尚“打码头”,即便是谦谦君子,也带三分剽悍。若不如此,一百年前的辛亥革命第一枪,断不会在武昌城中打响,而汉口也不会获得中国古代四大商镇之一的美誉。
战争与商业两种文化培植的武汉,养出了这个城市人民特殊的性格和万变不离其宗的文化价值观。单从语言方面,即可看出大端。武汉人说话的腔调,与四川话同源,常用的词汇,以幽默居多。四川人也幽默,但武汉人的幽默与之相比,有同有异。同的是都有机智诙谐。不同的是,四川人的幽默掺有滑稽,武汉人的幽默掺着调侃。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生活的演变,武汉的方言也总是处在变化之中。时下的方言,有两个词最能代表武汉人的表述方式,一是“闹眼子”,一是“晃晃”。
“闹眼子”既有恶作剧的意思,也有光说不干的意思。如说某人正在筹备做某件事,旁人听了评价说:“你信他,他是闹眼子的。”再如某人将某事做成,有人便评价:“他本来是闹眼子的,没想到搞成了。”通过举例,便知“闹眼子”的底蕴。
再说“晃晃”。比之“闹眼子”,“晃晃”这个词含蕴的意思更多。还是举例说明:“这个人一件事也做不成,是个晃晃。”“虽说他是个晃晃,手上随么事都冇得。不到几年功夫,车子、房子、票子都晃到手上来了。”
“晃晃”是武汉的新方言,诞生至今超不过十年,但流传极广。武汉方言的特点,一是正话反说,二是净话脏说,三是庄话谐说。比如说“闹眼子”,本是贬义,但有时也带有褒义。至于“晃晃”,它之诞生,肯定是讥刺,但演变到后来,却也是亦褒亦贬,贬中藏褒,在嗤之以鼻的同时又赞赏有加。
细究起来,“晃晃”一词的诞生,间接反映了在改革开放大潮中武汉的新世态。却说新中国成立后,武汉在国家的产业布局中,一直处于显著的地位,城市居民的收入,也在全国大城市中处于第一方阵。武汉的居民,幼有所托,老有所养,人各有职,没有衣食之忧。可是,在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经济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各个地区各个行业都在重新排座次,社会的各个层面也在重新洗牌。此情之下,一向处在优越地位的武汉人忽然发觉自己脚下的土地变成了“欠发达地区”,往日非常生疏的字眼如“失业”、“破产”、“下岗”、“低保”等等,竟成了生活的常态。一时间,沮丧者有之,惶惑者有之,愤怒如饿虎者有之,瑟缩如檐雀者亦有之。
改革开放三十余年,客观地讲,前二十余年,武汉人都处在阵痛之中。眼馋发达地区“遍地英雄下夕烟”,回看自家“山重水复疑无路”,心中的失落感与焦躁情绪,自是与日俱增。毕竟是兵战之地,毕竟是商会之都,痛定思痛之后,武汉人知道“牢骚太盛防肠断”,于是“风卷红旗过大关”,制订崭新策略,重拾昔日雄风。在千禧年之后,用楚人承传下来的荜路蓝缕的创业精神,重新开始了铸造辉煌的长征。
如果说一百五十年前,张之洞督鄂,为我们武汉人留下了可圈可点的“汉口开埠”这一改革开放的政治遗产。那么,第二次的“汉口开埠”便是最近十几年来武汉人正在群策群力赶做的一件大事。第一次开埠,史有定论;而第二次开埠方兴未艾,其意义,其效绩,现在评论还为时太早。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将“晃晃”一词赋予新的意义,便是在此一时期产生。在武汉人醉心于改革,着力于建设的大潮中,确有许多新的精英诞生,新的气象散发魅力,但亦有一些人在除旧迎新的过程中,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他们热衷于追赶潮流,却又没有耐心把一件事做好。于是,武汉人便为此种人创造了“晃晃”的称谓。
细加分析,晃晃一族是武汉人在改革开放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新人类”,迫于欲望,难抑浮躁,于是便有了晃来晃去一事无成的尴尬。应该说,晃晃一词的诞生,其初衷是贬义,后来,竟亦从中开出了一些褒义,这便是武汉人调侃的本事了。记得数年前,一位汉口的小老板谈及自己在生意上的失利,向我痛苦地表述:“我运气总是不好,赶羊猪俏,赶猪羊俏,猪羊都赶,结果猪羊都不俏。”读者不难看出,这位小老板的做法,便是生意场上的“晃晃”。
李更自称晃晃,当然是对文坛那些“正人君子”的巨大反讽。其实,这小子说话办事,是相当靠谱的。
2011年2月13日于闲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