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语言学视角下的《言鲭》
2011-03-20王妍
王 妍
(沈阳职业技术学院,辽宁 沈阳 110045)
民俗语言学视角下的《言鲭》
王 妍
(沈阳职业技术学院,辽宁 沈阳 110045)
我国对俗语的研究具有悠久的历史,而作为清代笔记类俗语杂书,《言鲭》具有十分重要的史料价值。全书分为上、下两卷,共收录词条280个。就目前的研究来看,并没有任何论述从民俗语言学角度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语言研究。基于此,本文以《言鲭》中所收词汇为研究对象,主要对其中蕴涵的大量民俗语汇从民俗语言学的角度进行分析,来探讨《言鲭》的意义、价值。
《言鲭》;民俗语汇;俗语
《言鲭》是清代的一部收集民俗语汇且别具特色的笔记类杂书,对于民俗及民俗语言学的研究有着重要的史料价值。全书共分上、下两卷,收录了当地人们口头流行使用的俗语280条。收录的俗语不仅对清代民俗风情提供了重要的研究价值,而且为后代对民俗语汇的研究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可以考古今,可以志课俗,可以广博物,可以资谈柄”,(《言鲭·序》)因此,经常为后人引以为据,吴震方在序中也曾赞誉 “《言鲭》特其吉光之片羽耳,然说铃得此,亦足为兹集之席珍矣哉”,这些充分说明了其研究价值。
一、《言鲭》之作者
吕种玉,生平事迹无从考证,从《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二六·子部·杂家类存目三〈言鲭〉提要》中可知,“大学士英廉购进本。国朝吕种玉撰。种玉字蓝衍,长洲人”。吴震方在序跋中又提到“吴门吕子蓝衍传雅士也。裔出宋儒“先生”,①本文研究以《四库存目丛书》甘肃省图书馆藏清康熙刻说铃本的影印本为依据,书中存在很多漫漶不清的字,本文则用□代替,以下皆同。“蓝衍与其伯兄孚嘉英年力学。兄弟相师友,所交皆当代文人达者。蓝衍尤爱客,座上宾朋长满,‘古论文考订书’。一言之得抽管记之。”(《言鲭·序》)可见作者自幼好学,醉心研究。而吕种玉除著有《言鲭》之外,另著有《研庄遗稿》。吴震方对其评价甚高,“余读而叹曰:‘余往见蓝衍,聆其议论,观其风采,已信其平生久已。’《言鲭》特其吉光之片羽耳,然说铃得此,亦足为兹集之席珍矣哉”。(《言鲭·序》)
二、《言鲭》之成书
(一)成书之目的
关于该书的命名,从“言鲭”这二字的意思中,我们便可以推断出该书的写作目的。《西京杂记》卷二:“五侯不相能,宾客不得来往。娄护丰辩,传食五侯间,各得其欢心,竞致奇膳。护乃合以为鲭,世称‘五侯鲭’,以为奇味焉。”后因以“言鲭”谓说话有味。[1]从而,我们不难看出作者著此书的目的。正如《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二六·子部·家类存目三〈言鲭〉提要》所云:“是编皆订正字义,考究事始,亦宋人《释常谈》之类,而语多习见,又往往昧其本原,或反滋颠舛。”
由此可见,作者的本意是要与以往的俗语辞书相区别,对民俗语汇的研究讲究追溯本源、本意,即“有味”。本书成书的目的便是要一改以往俗语辞书的弊端,力求追溯“本源”、“本味”。而《言鲭》中朴实生动、蕴含深刻民俗文化的民俗语汇更是形成了本书的一大特色。
(二)成书之版本
《言鲭》二卷,原刊本未见。有《说玲》本传世,《四库存目丛书》和《丛书集成续编》皆据是本影印,然后者无“康熙壬辰仲春之月石门吴震方题”之《言鲭序》。又有《言鲭》上下两卷,有正书局1916年初版,排印本,线装一册,题署“长洲吕种玉蓝衍著”。①见曲彦斌《汉语俗语辞书史稿》稿本,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8BYY057].而《清史稿·卷一百四十七·志一百二十二·艺文三·杂家类》中也收录了《言鲭》,并将其归于杂家类杂考之属。
本文则以《四库存目丛书》甘肃省图书馆藏清康熙刻说铃本的影印本为依据进行研究。但由于该书使用手写楷体且年代较为久远等原因导致影印本中存在很多字漫漶不清,为研究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三)成书之时间
《言鲭》的成书时间,目前暂无法考证,学术界尚无定论,只能根据现有材料进行大致的推算。吕种玉其兄“不欲使蓝衍之名湮没”,因此嘱托友人吴震方于康熙壬辰仲春之月给《言鲭》作序并传之。由此可知,《言鲭》成书于在此康熙壬辰仲春之月之前的。此后未在其他地方查证到有关《言鲭》成书的记载。
(四)成书之内容
《言鲭》由3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言鲭·序》,是吴震方序。序中主要介绍了作者及成书过程。作者吕种玉可谓治学严谨,认真收集整理词条,“一言之得抽管记之”。(《言鲭·序》)第二部分为《言鲭·上卷》,共28页,收录词条138个。第三部分为《言鲭·下卷》,共28页,收录词条142个,全书共计收录词条280个。每个词条都有具体详细的解释、溯源等。
由于《言鲭》属于笔记类杂书,所以该书并未像其他辞书那样对词条进行分门别类的划分,更无目录可言,因此,读者阅览时若想查找某一词条,恐怕会有些不便。
虽然《言鲭》中收录的词条与其他辞书比起来,数量上没有那么丰富,但作者采集词条的范围非常广泛,从物质活动到精神信仰;从语言民俗到社会行为均有所涉猎,可谓包罗万象,力求探求语源。而这些民俗语汇包涵的民俗事项、民俗文化非常具有研究价值。
三、《言鲭》之特色
(一)融会贯通的考证特征
《言鲭》中对于各词条的考证与其他俗语辞书相比,特别重视古今、地域的融通。吕种玉注意到民俗语汇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会有所演变,而以往辞书往往忽略此点,所以出现“如谓今之路引本汉之长境,不知《周礼》亦有此法;谓墓志有爵者称公,无爵者称君,不知《隶释》有后汉故民吴公碑;谓即时为登时,本唐戴胄语,不知汉建安中焦仲卿妻诗已有登即相和许语;谓亲家之称始五代,不知唐大历中卢纶诗已有人主人臣是亲家语;谓排行起晋末,汉人未有,不知《水经注》载汉光武帝封诸侄,已德字联名;谓虎林称武林先见《晋书》及《汉·地理志注》,非避唐讳,不知作《晋书》之房乔,注《汉书》之颜籀,正为唐人。其尤谬者,如《汉武内传》,王母命田四非答哥哥毕云云,乃答哥为句,哥毕为句,哥即古文歌字,种玉不知汉人假借通用之法,又误读为一句,遂以弟呼兄为哥哥语本於此,亦太疏舛矣”。(《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二六·子部·杂家类存目三〈言鲭〉提要》)
因此,《言鲭》在对词条进行溯本求源的同时,更加侧重于强调该词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会有哪些不同的演变。例如:
女客 吴俗男子呼妇人为“女客”,盖有自来宋玉高唐戚,昔者先王游高唐,怠而画寝要见一妇人曰:“妾巫山之女也,为高唐之客。”今又呼为“堂客”,妇人呼男人曰:“官客”。(《言鲭·上卷》)
该词条介绍“吴俗男子呼妇人为‘女客’”后,又对“女客”进行溯源,并提到发展至“今又呼为‘堂客’”。将不同时代及不同地域对该词条的说法记载下来,让人们看到了其演变发展过程。
丁一确二 今人言的当者谓之“的一确二”,非也。《朱子语录》中言“丁一确二”,盖当时之方言也。(《言鲭·上卷》)
该词条不仅纠正今人对该词条的误解,并且在溯源的同时,具体解释该词为当时的方言。
榜子 唐人奏事,非表、非状,谓之“榜子”。亦曰:“录子。”宋人谓之“劄子”,即今之摺子是也。(《言鲭·下卷》)
该词条介绍了“榜子”的历时演变,唐谓榜子或录子,宋谓劄子,今谓摺子。释词精炼、准确,让人一目了然。
方头 今人谓不通时宜者曰:“执。”古谓“不圆活”。转变者曰:“方头。”观陆诗、唐诗已有此语。盖头尖则善鑚刺,方头则不能。(《言鲭·上卷》)
该词条首先解释了与之相反的“不通时宜者”古称不圆活,而转变者称为“方头”。作者生动的解释,让人们形象地对该词条有所了解。
从上述词条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将所知、所查资料融会贯通,从而可以更加具体形象地释词,便于人们对该词条的掌握。
(二)行文灵活的笔记特色
《言鲭》并非传统意义上的俗语辞书,因而在收录词条及编排上也并无具体体例而言。纵观全书最大的特点就是灵活行文的笔记特色。
行文的灵活性首先体现在文中无任何目录或分类,虽所收词条数量上不是十分丰富,但涉及的门类却是很广泛的。甚至一些当时的人们已不再使用的条目,都被收录其中,且收录词条不仅限于词,如“公赤”、“马头”、“旱魃”等,有的是一个短语“上下其手”、“璧赵之误”、“石花宝袖”等,还有的是句子“一朝权在手”、“相门有相将门有将”、“及第不必读书”等。
行文的灵活性还体现在对词条的考本证源方面,全然不求行文格局的统一,体现出行文的灵活、随意性。有的直接引用古书上他人之说考辨疏证,如“底”,该词条引用了《颜氏家训》进行解释和溯源。
底 唐方言底字,作何字□。《颜氏家训》云:何物为底物,此本言何等物耳。后遂省何,直言等物也。底又音低,亦可用作平声,今学作宋诗者每好用此字。(《言鲭·下卷》)
有的是作者以自己的语言直接释义,如:
撒帐 撒帐始于汉武帝李夫人,初至坐七宝流苏,笔张凤羽长生扇。(《言鲭·下卷》)
有的是对该词条在不同时代的考证,如:
至竟 唐人多言:至竟。即今俗言到底也。杜牧之诗:至竟息亡缘底事,至竟江山谁是主,之类。(《言鲭·下卷》)
有的是对该词条在不同地域的考证,如:
天涯海角 天涯海角盖言远也。钦州有天涯亭,廉州有海角亭。(《言鲭·下卷》)
有的详尽的介绍了与该词条相关的知识,如:
琉璃 汉《西域传》蜀实国有琥珀、琉璃,师古注曰:大秦国出青、黄、黑、白、赤、绿、缥、绀、红、紫十种琉璃。此盖自然之物,彩色光润踰于众玉。今俗所用琉璃,乃销‘石汁加以众’灌而为之。虚脆不实。《汉书》所载乃真琉璃也。《穆天子传》天子东征有采石之山,升山取采石,铸以成器,则铸石为琉璃,自古有之。‘今中国所铸’脆不堪,唯自(舶来者差坚,谓之“番琉璃”,今亦谓之玻瓈。以作眼镜,有白者、有微绿者,亦石汁所铸,但少坚耳,未知大秦琉璃作何状也。今人知石铸之玻璃,而不知自然天产之琉璃矣。(《言鲭·下卷》)
该词条分别引用不同古籍上他人之说,对琉璃进行了详细的考证。如,琉璃的属性、成色、开采等等。
有的仅言简意赅的一句话概括,如:
发轫 轫止车木也,将行则发之。(《言鲭·下卷》)
最后行文的灵活性还体现在全书引用书证的随心所欲上,全文很少拘于某一固定格式上。有的只写朝代,有的只写书目,有的只写作者。
虽然《言鲭》在收录及考证词条等方面不受章法约束,灵活随意性很强,但并未减弱此书考古今、志课俗、广博物、资谈柄的考源辨流的价值。
(三)重视俗语的收词原则
清代训诂学进入繁荣期,而自清初顾炎武开“朴学”先河后,朴学之风也影响到俗语辞书的编纂,虽然取得了不少成就,但温端政、周荐在《二十世纪的汉语俗语研究》一书中指出了它们普遍存在的三个不足,其中一点便是“重典籍而轻口语”,[2]而《言鲭》相较其他俗语辞书,由于其笔记体性质,使得在编撰中重视对俗语的收录,从而也形成了自身独有的特色。
《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中认为,俗语是“通俗并广泛流行的定型的语句,简练而形象化,大多数是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反映人民的生活经验和愿望。如‘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也叫俗话”。“俗语”一词,始见于中国西汉司马迁《史记·滑稽列传》附褚少孙补写的《西门豹治邺》一文:“民人俗语曰:‘即不为河伯娶妇,水来漂没,溺其人民’云。”[3]而俗语词则一般指古籍文献记录、流传下来的古代口语语汇、方言语汇之类。[4]从《言鲭》中收录的词条来看,更重视对俗语词的编纂,也因此形成了本书的一大特色。以“丫头”、“阿”为例,
丫头 今人呼侍婢曰“丫头”。盖言其头上方梳双髻,未成年人之时即(之,所谓“偏髯”也。刘宾客诗,花面丫头十三四,春来绰约向人时为(樊而作花面者,未开脸也。(《言鲭·上卷》)
阿 今世俗称呼多称“阿”,此亦有本。汉武帝呼陈后为阿娇,汉殽阬碑阴有阿奉、阿买、阿兴等名,曹操称阿瞒,王戎称阿戎,谢惠连称阿连,韩退之诗有:阿买不识字。知阿字为发语词,通称其来旧矣。(《言鲭·下卷》)
二者均是较为口语化的语言,作者对其进行辑录并考证其语源。
(四)溯源为主的释词方式
“俗语的求典寻根工作,从南朝梁代刘雯《释俗语》就已经开始,到了清代,随着考据之学盛行,达到了顶点。如同沈涛在《迩言》序中认为‘街谈巷语,亦字字有所本’一样,《常语寻源》的作者郑志鸿也认为‘常语亦无一句无来历者’。这种观点成为俗语考源的理论依据,考证语源,成为古代俗语研究的主流。”[5]因此伴随着考据之风,清代很多学者在俗语研究方面更加倾向于以溯源为主。《言鲭》作为一部以研究俗语为主的专著,更是把主要立足点放在了求本溯源上。
俗语是各地群众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总结凝练而成的。通过这些俗语,我们可以直接或间接地了解到当地风土习俗,比起其他语汇更能集中体现出人们的民族风俗习惯。因此,通过对具体的俗语进行溯源,能够让人们重新认识了解到当时人们的生活习俗、民俗文化等,对很多现代科学领域提供了十分重要的信息。因此,我们可以将俗语看做是民俗文化的“活化石”。
《言鲭》对一些方言词语上,力求对其发展演变加以考证,尤其是民俗语汇等方面,则更加竭尽全力引经据典,使之可以具有较强的说服力。例如:
煤煤悔悔 煤煤悔悔语出《庄子》,吴俗至今有此方言,以加于粗鄙愚朴之人。(《言鲭·上卷》)
饮章 《蔡邑传》饮章,即今之匿名文书也。(《言鲭·下卷》)
四、《言鲭》之价值
吴震方曾在序言中评价:“《言鲭》一编蓝□千腋以为裘□众芳以成味。可以考古今,可以志课俗,可以广博物,可以资谈柄。非犹夫小说家变乱黑白,颠倒是非,怪诞不□虚诬□实之比诚良书也。”此后,很多著名学者均引用此书中所撰的俗语为参考依据。因此,《言鲭》不仅对民俗语汇的研究有着重要的史料价值,而且在对一些民俗活动、文化现象等考证方面也具有一定参考价值。下面分别列举一些俗语辞书中对《言鲭》的具体引用。
《通俗编》是清代学者翟灏所著的一部方言俗语资料汇编,周中孚在《郑堂读书记》里说,“晴江之为《通俗编》,颇尽一生精力,故能搜罗宏富,考证精详,而自成为一家之书,非他家所能及也”。在《通俗编》中,全书共有10处引用《言鲭》作为考证,分别是“调停”、“朝奉”、“瓦(国”、“客食”、“工尺” 、“丁一确二 ”、“二十三”、“能”、“华”、“畔”,分别出现于交际、称谓、妇女、饮食、俳优、数目、语辞、杂字等卷,充分说明了《言鲭》中词条所涉范围之广。如:
调停 《周礼调人》掌司万民之雠而调和之。《言鲭》今此职官不举,而凡亲友于两造相关切者,为之调停解释,犹存古意。(《通俗编·卷十三交际》)
《证俗文》是郝懿行治经时的零星札记,纂集成书。全书共分十九卷,其中收录了丰富的语料资源,同时在溯源的时候旁征博引,其中多出引证《言鲭》,涉及《言鲭》之处多达47次。例如:
厕筹《言鲭》:《胡应麟·甲乙剩言》云:“有客问余曰:‘尝客安平,其俗入厕,男女皆用瓦砾代纸,殊为呕秽。’”(《证俗文·卷三》)
赵翼是清代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他的史学代表作《廿二史札记》,此外,又撰《陔馀丛考》43卷等。在《陔余丛考》全书中提及《言鲭》作为佐证资料的共有8处。
除此以外,还有其他很多文献古籍中都引用《言鲭》中的语料,如:
《里语徵实》卷中上页三“岳母曰丈母”唐时称父执及朋友之父曰丈人,因称母曰丈母。今以岳父母为丈人、丈母者,沿此。(《言鲭》)
《玉雨淙释谚》“寻偷畔畔”《言鲭》:陈后主兴齐云观,谣曰:齐云观,寇来无处畔。吴语本此。(下略)
《称谓录》云:明吕种玉《言鲭》:“徽俗称富翁为朝奉,亦有出。汉奉请无定员,本不为官位,东京罢省三公,外戚皇室诸侯多奉朝请者,逢朝会请召而已。退之、东坡并用之,盖如俗称郎中员外司务舍人待诏之类。”
袁枚在《随园诗话·卷十三》中《古乐府》:“碧玉破瓜时。”或解以为月事初来,如瓜破则见红潮者,非也。盖将瓜纵横破之,成二“八”字,作十六岁解也。段成式诗:“犹怜最小分瓜日。”李群玉诗:“碧玉初分瓜字年。”此其证矣。又诗中用“所由”者,盖本《南史·沈炯传》。文帝留炯曰:“当敕所由,相迎尊累。”一解以为州县官,一解以为里保。又,和凝诗:“蝤蛴领上诃梨子。”人多不解。朱竹诧曰:“诃梨,妇女之云肩也。”吕种玉《言鲭》云:“禄山爪伤杨妃乳,乃为金诃子以掩之。或云即今之抹胸。”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大国,虽然社会在不断发展,但是还是有很多的民俗事项、习俗惯制等依然保存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而当今人对其进行考证时,就回追溯到先人的著述之中,寻求文化传承演变的痕迹。同样,《言鲭》在我们当代社会中依然具有很强的史料研究价值。
[1]“言鲭” 基 本解 释[EB/OL].http://xh.5156edu.com/html5/63368.html.在线新华字典.
[2][5]温端政,周荐.二十世纪的汉语俗语研究[M].太原:书海出版社,2000.32-34.34.
[3]百度百科.俗语[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43372.htm.
[4]曲彦斌.民俗语言学(增订版)[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4.170.
【责任编辑:李 阳】
H034
A
1673-7725(2011)02-0133-05
2011-01-21
王妍(1983-),女,辽宁铁岭人,讲师,主要从事民俗语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