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溥仪“忏悔录”50年后露真容

2011-03-20

共产党员(辽宁) 2011年3期
关键词:忏悔录管理所原稿

一本记载中国末代皇帝生活的自传《我的前半生》全本公开发行,至今印数超过数百万册。然而,这本由出版社编辑代为撰写的“忏悔录”并非溥仪的原稿,直至2010年岁末,那本曾经只供“17级以上政法干部阅读”的真正的溥仪自传,才得以正式公开出版。

《我的前半生》分为六篇十三章。溥仪以第一人称的方式从出生开始叙述,讲述了登基、退位、与日本人合谋成为“伪满洲国执政”,直到最终被关押进战犯管理所的全过程。这是一种反复唾骂自己的典型的狱中风格。人们从书中可以看到时代变迁和政权更替,还有一个帝王在巨变之中的不知所措和极度恐惧。也正因为如此,在50年前的特定政治气氛下,注定它无法公开出版。

当年,在公安部抚顺战犯管理所,由二弟溥杰帮助执笔,一群同样被关押的“伪满”大臣提供资料,溥仪写出了《我的前半生》。几名狱友自刻蜡纸印刷了油印本。管理所领导将几十本油印本送往公安部十三局。时任局长苏宇涵、副局长姚伦发现了这个帝王的回忆录,于是,委托同属公安部的群众出版社重新印发,这才成为最初的“灰皮本”。随后,中央高层注意到了这本特殊的回忆录,希望能够公开出版并翻译成外文向国外介绍这个被共产党改造的末代皇帝,前提是它必须被改写。

1959年12月4日,溥仪受到特赦后在香山植物园劳动。群众出版社编辑李文达每天下午与他见面,由李文达提问,溥仪口述,共同研究修改方案。一个月后,李文达递交了修改初稿,随后,李文达带着助手去东北实地考察了两个月。近两个月的考察之后,他决定彻底推翻原稿“另起炉灶”,以写清溥仪到底如何“从人变龙、再从龙变人的全过程”。这客观上就是共产党改造战犯成功的模板。另一方面也有来自相关部门的要求,他们不希望外国读者从书中看到新中国的监狱对溥仪有过大的压力。

1962年2月和6月,分别排印了三卷本和两卷本,两次送相关部门审查。综合溥仪个人要求、当时政治环境和专家的学术观点,最终从原稿中删除了十几万字。内容包括溥仪的离婚、将婉容的私生子扔进锅炉等细节,以及对日本驻天津特务机关的描述等等。这本溥仪的“亲笔自传”在1964年3月正式公开出版,并流传海内外。一直到了2004年,群众出版社的一些老编辑开始提出是否能将溥仪在战犯管理所写就的“灰皮本”和后来由李文达改写的全本同时出版,以便能让读者看到历史的全貌。

2007年1月,《我的前半生》全本正式发行,在原先定本的基础上恢复了曾被删除了的十几万字。溥仪胞弟溥任的代理人黎园声称,书中恢复的内容暴露了溥仪大量个人隐私,严重伤害了溥任的感情。从此,这本书陷入了连绵不断的官司纠纷,直到现在,《我的前半生》一书的版权归属仍是悬案。 (据《中国新闻周刊》)

猜你喜欢

忏悔录管理所原稿
国道218线那拉提至巴伦台公路隧道管理所设置方案探究
关于做好房地产管理所档案管理工作的思考
朱自清不肯马虎
网印制版原稿的选择与设计
忏悔录怎能写成“八股文”
虚伪忏悔录是“两面人”典型套路
四川九寨沟地震致震区部分文物受损
《聊斋志异》原稿寻回记
狱中忏悔录1“奢靡享乐让内心不断扭曲”
狱中忏悔录2“我习惯了用钱开路的潜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