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地理案例教学实践反思
——以“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为例

2011-03-19宁夏银川市教育科学研究所750001王跃华宁夏银川市唐徕回民中学750001

地理教学 2011年12期
关键词:农业区案例因素

宁夏银川市教育科学研究所(750001)王跃华 宁夏银川市唐徕回民中学(750001)慕 岩

2009年11月,我和慕岩老师参加了中图社举办的中学地理教材实验区教学研讨会,主题是“案例教学”,分派给宁夏实验区在大会上做主题发言的课题是“农业区位因素与地域类型(或工业区位)”。慕岩老师选择“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一节进行了交流。以下先展示慕岩老师设计的教学目标和主要教学环节,然后以这节课为载体与同行们一起探讨地理“案例教学”。

【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硒砂瓜”的图片:它个头硕大、瓤红汁多、果肉鲜嫩、甘甜如蜜,还从砂石中吸收了大量的硒、锌、钙等微量元素。经有关权威部门测定,硒砂瓜具有天然防癌、补锌、补钙功效,被称之为天然绿色保健品。这是我们宁夏人的骄傲。接着显示一篇来自于浙江在线的新闻报导,“宁夏中卫硒砂瓜:从石头缝中长出的绿色奇迹”。石头缝里能长出绿色的奇迹?是什么原因使硒砂瓜成为走向世界的品牌?今天我们就从硒砂瓜的生产入手,探究学习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由此引出新课。

【讲授新课】

内容一: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有哪些?

引导学生阅读学案中的资料,并思考提出的问题:

1.从材料看,硒砂瓜生长需要考虑哪些自然因素?

2.从资料中看,硒砂瓜越种越“火”得益于什么社会经济因素?

3.通过对材料的分析,请你总结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有哪些?并将它们进行分类。

在学生呈现思考结论的基础上,教师总结提升:“任一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都应该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方面去分析”,再呈现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各因素。

承转:通过“宁夏中卫硒砂瓜”案例的分析,同学们已经了解到了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那么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农业生产呢?

内容二:分析各区位因素如何影响农业生产

我仍然以个案分析的方法进行教学,将教材中的内容进行拓展加工,分析气候因素时给出了小麦和水稻的生长习性的资料让学生判断分布区,以此来理解气候对农作物分布的影响;分析土壤因素时,给出了东北平原和黄淮海平原中低产田的资料来理解土壤的肥沃程度对农业的影响;分析地形因素的影响时,我给出了一组图片,来帮助学生理解教材中有关地形因素对农业产业类型的叙述;分析水源因素时,给出了新疆绿洲的农业生产,以此来理解水源因素对干旱半干旱地区的重要性;分析市场因素的影响时,给出了案例江汉平原甲鱼生产的变化,来理解市场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分析交通运输条件时,运用了教材的案例予以说明;政策因素的影响除了运用教材中的案例外,还补充了我国目前出台的一些惠农政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以此来说明各国农业生产的共性特征;农业生产技术改进给出了现代机械化耕作和传统农业生产的资料、大家熟知的杂交水稻、市场上常见的转基因农产品等案例进行分析说明。

承转:任一农业生产过程都要考虑各个区位因素的影响,各个因素的影响程度是不一样的,那么,对于影响某地或某种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应如何分析呢?

内容三:影响某地或某种农业生产的主导区位因素

1.先呈现出以下6个案例,让学生有初步认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1)埃及长绒棉生产

(2)从1997年起,厄瓜多尔鲜花出口不断增长

(3)以色列的无土蔬菜栽培

(4)横断山区的立体农业

(5)江南丘陵的茶园和黑龙江的大豆生产

(6)工矿区、城市周围以肉、蛋、奶、蔬菜生产为主的农业

2.教师通过范例教学的方式,分析前两个典型案例,使学生基本掌握分析影响农业区位主导因素的方法。

在分析影响埃及长绒棉生产因素的过程中,我让学生将影响长绒棉生产的所有因素一一列举(光热、降水、地形、土壤、水源、市场、技术、政策、交通),并分析各要素的特点。从自然因素中可以看出,基础条件是气候。但当地降水少,气候条件无法满足长绒棉的生长,必须有充足的水源保证。引导学生得出,水源是埃及长绒棉生长的限制因素。因有尼罗河水的灌溉,埃及长绒棉享誉世界,水源就是其主导因素。指导学生分析厄瓜多尔鲜花出口不断增长的案例时,我给出了当地的自然环境特征后,让学生列举影响厄瓜多尔鲜花出口的社会经济因素中各要素的特征,引导学生分析,影响其出口的因素主要为社会经济因素,没有欧美市场对鲜花需求的增长,就不会有厄瓜多尔鲜花出口的不断增长,从而得出社会经济中的市场因素是主导因素。

3.在教师范例教学的基础上,将学生分为四个小组,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交流的方式分析另四个案例。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探究活动,给学生较为充足的探究时间,对各小组的学习活动进行指导,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情况,并给予恰当的评价。

承转及分析:通过对“以色列无土蔬菜栽培”的分析,我们知道影响它的主导区位因素是技术,这是随着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农业生产类型,这说明社会经济因素随着时间的迁移在不断地发展变化。那么自然因素呢?是否也会发生变化?我们来看下面一个案例:“玻璃温室”。因“玻璃温室”和蔬菜大棚的利用,冬季我们可以吃到当地产的反季节蔬菜,这是什么因素的变化才得以实现的呢?

内容四:分析并验证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在不断地发展变化

在分析中,我们知道了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中,自然因素是基础,在生产中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一个地区的自然条件方面的因素变化不大,针对一个地区不利的自然因素,可以利用自然规律进行一些改造。社会经济条件方面的因素经常变化,因此,对农业区位的选择,要关注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以便及时调整农作物的品种和规模。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48探索和P50阅读,了解杜能农业区位论和辛克莱模式的差异及变化原因。利用教材中的案例,来深刻理解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特别是社会经济因素发生改变,会导致农业区位的变化这一基本地理原理。

【总结、拓展】

为了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课后我又给学生布置了实地调查银川附近地区设施农业发展现状的作业,进一步验证本节课所学习的原理。要求以调查报告的形式呈现。

一、对“地理案例”的界定

地理案例是包含有地理问题或者说疑难情境在内的真实发生的典型性事件。一个案例就是一个实际情境的描述,在这个情境中,包含有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甚至可能包含有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实例的基本解释是实际的例子。案例比实例有着更详尽的细节叙述,两者最主要的区别在于,案例能够引发讨论,并能够产生解决问题的方案。

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案例与实例混淆的现象十分普遍。对这节课呈现的地理事件的分析:

这节教学设计可称得上典型地理案例的只有导入新课和讲授新课内容时呈现的“宁夏中卫硒砂瓜”这一事件。

出发可以导出an+1+an=3an或 3an-36,从而总是有 3|an+1+an,这样一来立刻就可以得出若数列{an}中存在一个元素是3的倍数,那么所有元素都是3的倍数,这就给出了比参考答案更加简洁的证明.在获得了全数学小组同学的热烈掌声后,这位同学变得更加活跃了.

讲授新课内容二呈现的事件:小麦和水稻的生长习性;东北平原和黄淮海平原中低产田土壤肥沃程度的差异等。这些事件不需要了解其前因后果,只是作为例子分析各地理要素是如何影响农业生产的,目的是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如此就不能称之为案例,而只是一个个实例。

讲授新课内容三呈现的事件:埃及长绒棉生产;从1997年起,厄瓜多尔鲜花出口不断增长等。虽然教师的设计思路是把它作为地理案例进行分析,但由于其呈现缺少真实背景、情境的描述,学生很难把它们作为案例自主或合作分析,因此可把它们称为带有“缺陷”的案例。

讲授新课内容四呈现的事件:“玻璃温室”、杜能农业区位论和辛克莱模式。本部分目标是使学生理解并能举例说明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玻璃温室”只是作为人类改变自然条件的一个实例。杜能农业区位论和辛克莱模式是教师在呈现“一个地区的自然条件方面的因素变化不大,针对一个地区不利的自然因素,可以利用自然规律进行一些改造。社会经济条件方面的因素经常变化”这一结论后运用演绎的方法呈现的事件,目的是通过理论和模式来验证结论,是典型的实例。

总结、拓展呈现的事件:实地调查银川附近地区设施农业的发展现状(学生作业)。如学生能够按老师理想状态呈现出调查结果的话,此学生作业应该为一案例。

二、对“地理案例教学”的认识

“地理案例教学是通过对一个具体的地理教学情境的描述,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讨论的一种地理教学方法。具体地说,即在教师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采用案例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研究,从而培养学生的能力。”(李晴,2001年)。在地理案例教学中,教学重点不在于对案例具体细节的把握,而是要让学生学会从案例所提供的具体事实中进行归纳、推理,形成解决同一类问题的思维方法。

许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存在就案例讲案例的现象,缺失对其原理、规律的归纳与拓展应用。

就本节课的案例教学来看,教师的整体设计思路是:由个别的案例分析,得出关于农业区位选择的一般原理,再将此原理应用于具体的案例分析,实现让学生学会从案例所提供的具体事实中进行归纳、推理,形成解决同一类问题的思维方法,再用此方法分析、解决实际生产生活中的现象、问题,实现三维目标的统一。在具体教学环节中,如用“宁夏中卫硒砂瓜”来介绍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用有“缺陷”的案例来分析影响某地或某种农业生产的主导区位因素,也是遵循案例教学由个别到一般,再从一般到个别的教学过程。由于分析农业区位的主导因素使用“案例”的瑕疵,案例教学就成了无水之源。作业中呈现的案例,由于设计的问题与本节的内容不十分配套,很难达到设计的要求,有“贴标签”之嫌。

三、对“地理案例教学”操作策略的认识

1.案例的来源和编写

(1)地理案例的来源

“教科书的案例也许更经典; 生活中的案例也许更有趣(含乡土化);时事中的案例也许更鲜活”。不管案例来源于哪,它都必须体现出情境性、完整性、真实性、典型性、针对性等特征。

本节课中“硒砂瓜”的案例和作业中呈现的案例均来自生活之中,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探究欲望。教师力求在教学中呈现各种来源的案例,但由于对案例概念认识的偏差,其只能是被称为各种来源的实例。

(2)地理案例的编写

地理案例编写原则:尊重事实,适当加工;突出重点,力求简洁、扼要、直观。从编写流程来看,教师首先应立足于教学目标,并根据需要从案例中提炼出来的问题,进行案例素材的选择,整合案例的特点、学生特点、教学(学习)方式的设计等对案例素材进行取舍、雕饰,形成教学案例。在教学案例编写的过程中,师生都是案例的建设者。

“宁夏中卫硒砂瓜”案例,来源于真实的新闻报道,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并根据需要提出的三个思考问题,对报道中的材料进行取舍,并以生动、简洁的文字和图片呈现出来。作业中呈现的案例是“银川附近地区设施农业”,教师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将所学知识用实践验证,实现知识迁移的目的。但活动内容呈现过于笼统,缺乏针对性和教学性,很难实现设计意图。

2.地理案例教学的操作程式

教无定法,教学有法。从“案例教学活动的基本结构” 图中可以看出,案例教学活动可以分为两条相互交织的主线,即“教师指导活动”与“学生学习活动”两条线索。从操作流程看,大致可分为导课、置疑、研讨、提炼、拓展等五个环节。案例教学是归纳法与演绎法交替上演的过程。不是每一案例分析都必须遵循这一完整的流程,但其有着极强的指导作用。

本节课的整体教学设计基本遵循这一操作程式,在具体的教学环节应用上又有所不同。在使用“宁夏中卫硒砂瓜”案例介绍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时,教师呈现了导课、质疑、提炼三个环节。在介绍影响农业区位的主导因素时,教师呈现了导课、提炼、拓展三个环节。由此可以看出:缺少了研讨这一环节。当然对学生能够自主探究形成正确观点的不需要“研讨”这一环节。从整个教学设计来看,教师重“教师指导活动”这条线索,轻“学生学习活动”这条线索。介绍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时,教师主要使用的是归纳的方法。介绍影响农业区位的主导因素时,教师主要使用的是归纳、演绎的方法,归纳的主体是教师,轻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作业设计是典型的演绎法的运用。

四、对本节教学设计的改进建议

“案例教学”的方法十分适合本节内容的教学。但教师的教学设计不是典型的案例教学的设计思路,所以首先应修正的是设计思路。以下提出三种设计思路:一是充分利用“宁夏中卫硒砂瓜”案例,分析其有利与不利区位条件,让学生提出存在的问题,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案,进而引导学生拓展分析“银川附近地区设施农业”的案例;二是采用不同的案例,分组讨论学习,然后交流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再拓展到实际应用的案例之中;三是虚拟一种农作物,如水稻,给出不同的地域,如长江三角洲、东北平原、宁夏平原、华北平原,给学生一定的“资金”,让学生选择最适宜的区域,让学生分析各个区域种植水稻的有利与不利条件,还可以继续假想:如果要求增加收益,你还可以布局什么样的农业生产。

对教学案例进行修改。如采用以上第一种思路,“银川附近地区设施农业”案例的修改建议是: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详细的调查分析,如调查种植品种、种植规模、从业人员数量和受教育程度、自然环境特征、对生产有影响的社会经济要素的特征、有无对其发展起决定作用或限制作用的因素、发展规划等,使学生对“银川附近地区设施农业”的真实情况有一全面的了解,为学生案例分析打下基础。如采用第二种思路,可以把本节教学设计中介绍农业区位主导因素的六个实例进行真实背景、情境的描述,加工成为“案例”,引导学生进行案例分析。

对案例教学策略进行修改。案例教学作为由“特殊——一般——特殊”的教学,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达成学习目标。教师一定要用好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这两大武器,前提是教师要设计好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任务,力求引导学生自主或合作达成。只有学生通过合作仍完不成的任务,教师再来讲授。这就涉及任务设计和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组织等方面的问题,需要教师根据教学实际精心设计。

综上所述,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首先应根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是否选择案例教学的方法,在此基础上选择、编写教学案例和案例教学需要探究的问题,再根据学生的学情、案例的特点、教师的教学风格等确定案例教学的策略。

猜你喜欢

农业区案例因素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解石三大因素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关于打造盐田循环生态农业区的展望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内蒙古呼伦贝尔农田草地螟综合防控技术试验研究
短道速滑运动员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
浅议“土壤类型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怎样理解人是战争的决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