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网络流行语对母语规范之影响与对策探析
2011-03-19詹珊
詹珊
(莆田学院中文系,福建 莆田 351100)
1994年,我国正式加入互联网。2009年8月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24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9年6月底,网民规模、宽带网民数、国际顶级域名注册量三项指标中国均位居世界第一,其中网民规模达3.38亿人①。汉语网络语伴随着网民数量的增多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迅速传播开来,演变成一种流行语言。汉语网络流行语的迅速传播,既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这种文化现象是否对已规范了的现代汉语提出挑战?它的流行是否对青少年正确理解和使用现代汉语产生不良影响?要回答这两个问题,必须对什么是网络流行语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汉语网络流行语是指中国网民通过网络聊天、BBS评论、博客新闻传播或QQ空间写作创造出来,并迅速在网上、网下流行的语言。从母语的健康发展角度,笔者将其分为优质网络流行语、中性网络流行语和问题网络流行语三种类型加以探讨。
一、优质网络流行语发展并充实了母语的内容
优质网络流行语亦可分三种类型。一是依托互联网高科技技术派生出来的网络专业术语。如电脑、互联网、鼠标、百度、谷歌、网吧、网民、虚拟空间等词语。网络专业术语被网民活学活用于日常生活之中,并因其形象生动而成为流行语。比如,临近春节,流行着这样一条手机短信:“我点击春天,送到您的怀抱,我复制喜庆的笑脸,粘贴在你的脸上,我编辑最美的祝福,发送到您的心上,让您储存快乐,备份幸福!”短信中的“点击”“复制”“粘贴”“备份”等词语,都是从互联网术语中活用过来的,它的流行,不但不会对汉语的规范造成不良影响,反而会给现代汉语注入新鲜血液,激活现代汉语旺盛的生命力。青少年掌握了这样的语言,可以学到更多高科技方面的知识,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二是在原词义的基础上增加新义。如“网”和“网络”“冲浪”等词由于符合网民表达的需要而被赋予新义,词义内涵已经扩大。
三是网民们根据社会某些突发事件,通过网络论坛、贴吧、博客、QQ空间等载体,即时创造的带有新闻性质的语言,如“人肉搜索”、“卖身救母”、“最毒后妈”、“正龙拍虎”、“铜须事件”、“很黄很暴力”、“不打酱油了,改做俯卧撑”等等。这类词语流行速度快,影响面广。这种带有新闻性质的汉语网络流行语,其表达方式基本符合现代汉语的规范。引发争议的焦点主要集中在网民对社会上一些人的所作所为表现出来的情感趋向和价值判断以及网民采用狂欢语言的表达方式上。在网上,网民将重大新闻事件或者事件的相关人物当作关键词,采用诙谐、幽默、调侃的语言进行高度概括和评判,让读者在笑声中了解某些社会事件信息,并从中体悟作者对事件的态度。这种汉语网络新闻流行语言,其表达方式和官方新闻语言不太一样,从社会文化学的角度上看,它解构了个别精英的言行,也代表了部分民意倾向。学者朱大可在《流氓的盛宴》中指出:“(它的出现和流行意味着)国家和知识精英的二元结构,正在转型为话语的三权分立——国家、知识精英和大众。”②因为这类汉语网络新闻流行用语不会对现代汉语的规范构成挑战或伤害,所以,如果青少年在他的作文中出现类似的语言,老师们不应大惊小怪,这是学生关心国家大事,关心社会民生,关心时势的表现。
二、中性网络流行语受语境制约,有一定的局限性
中性网络流行语指网络符号组合象形图像语言和以谐音方式替代方言表达的网络流行语。这两种网络流行用语用得好不会对母语规范产生影响,只会使对话更为生动灵活,增进对话者之间的亲切感,有利于对话者之间的话语沟通。如果使用的语境不对则可能对母语的规范产生影响。
网络符号组合象形图像语言有一大部分是由非语言因素表现出来的。比如“&:-)”表示自己的发型是烫发,“(^o^)/”表示“举手欢呼”,“(*^﹏^*)/”表示“超级羞羞”,“^^;;;,,,,,”表示“紧张”,“@_@lllll”表示“头昏眼花”。对这类网络符号组合象形图像语言,有些老师很不以为然。主要原因是老师们不知道这些符号表达了什么意思。但因为不了解就可以担心它们的流行会对青少年正确理解和使用现代汉语产生不良影响吗?显然理由不充分。符号组合象形图像语言的产生是网民基于网络交流语境肢体语言、表情语言严重缺失,交流者深感虚拟交流无法准确表达情感和思想的前提下,灵活地利用网络符号组合成象形图像来传情达意,它使上网交流直观化了,视觉效果增强了,聊天者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复杂的情感可以快速地表现出来。它也契合了青少年求新求异的特点。遗憾的是,符号组合象形图是由非语言因素体现出来的,通常只能书写,难以用口语表达,而且局限在非正式场合下使用,使用者以青少年群体为主。
以谐音方式替代方言表达的网络流行语,如广东人用“醒目”表示“聪明”,用“倾解”表示“谈天”,用“虾米”表示“什么”。宁波人则以方言谐音“581”替代“我不要”。台湾人、闽南人聊天,常有“加尼共”、“老灰ㄚ”等出现,它们是台湾方言,意思分别为“我跟你讲”、“老伯”。而将“我”说成“偶”,将“美国”说成“米国”也都是方言的谐音表达。方言在网络上的流行受到说话者所处的社会地位、社会阶级、语言社团以及地理位置和时代的影响。方言的广为交流,是现代社会多元化生存的一种表现。
三、问题网络流行语影响母语健康发展
问题网络流行语对汉语规范冲击大,最受专家学者诟病。按表现形式划分,大约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是网民在各类网站、BBS论坛、聊天室或博客、QQ聊天、QQ空间中生发出的酷语、色语、秽语等有失道德水准、非理性的网络流行语。如骂人SB、无耻、操、脑残、智障;咒人“下载我的电影不回帖,出门撞汽车”,“看帖不回帖,小心冤魂缠身”,或“一见她的脸连性欲都没有了,更别提食欲”之类的句子。类似的酷语、色语、秽语并非网民们的创新,在没有网络之前,这类语言已存在于民间了。比如网络上流行的“TMD”实际上是“他妈的”拼音缩写语。这三个字,鲁迅先生曾在《论“他妈的”》一文中指出:“无论是谁,只要在中国过活,便总得常听到‘他妈的’或其相类的口头禅。我想:这话的分布,大概就跟中国人足迹之所至罢;使用的遍数,怕也未必比客气的‘您好呀’会更少。假使依或人所说,牡丹是中国的‘国花’,那么,这就可以算是中国的‘国骂’了。”③和民间流行的“国骂”有所区别的是,网络上的酷语、色语、秽语打破了地域局限,来自五湖四海的网民将各地方言、土语、骂人的口头禅等粗口一一搬上网络,并且通过网络将其迅速传播开来。
二是生造词语。如将“不要这样子”说成“表酱紫”;或用叠词,将“漂亮”说成“漂漂”,将“东西”说成“东东”等等。网民生造类似词语第一是为节省时间;第二是为了节省上网的费用;第三与部分网民浮躁、懒惰的心态有关,部分青少年网民缺乏足够的耐心从众多的词汇中找出正确的词语来表意,于是就点击一个谐音词语替代正确的词语,于是出现了生造词语的现象;第四与部分网民对母语缺乏足够尊重的意识有关;第五与部分青少年不愿意长大,不愿意尽快承担起社会重担的潜意识有关。
三是拆字文。如将“强”字拆成“弓、虽”,将“顶”拆成“丁、页”。拆字文同样不是网民的新创,它源自我国历史上的民间隐语。宋代有一部隐语行话分类语汇专集《绮谈市语》,书中载有将“松(树)”拆成“十八公”的写法。流传于民间的“金戈戈”是对“钱”字的拆解。制作猜字谜语的人,通常会将一个字拆解开来当作谜面,谜底就是拆开来的那个字。网民在网上使用拆字文说话主要是玩文字游戏,制造新奇效果。拆字文因为阅读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网络上使用者不多,在网下使用者更少。
四是有意曲解原有词义。如以谐音替代原词,以“杯具”替代“悲剧”,用“王后讲香拧油众呼”替代“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替代词的词义与被替代词的词义风马牛不相及。又如,将旧词另赋新义,说某人像一只“孔雀”,实指某人“自作多情”,“太平公主”指的是“超级平胸”,“神童”指“神经病儿童”等等。
以上几种问题网络流行语,如果单一出现,不会对汉语规范构成多大的威胁和挑战,但是,一旦将其聚合在一起,确实会对汉语规范产生一定干扰。首先,酷语、色语、秽语属于非理性有失道德水准的网络流行语,它不仅玷污了现代汉语的纯洁性,也削弱了汉语的神圣与尊严。它们的流行,对于世界观、是非观还未形成的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会产生负面影响。生造词语、拆字文、火星文等,因其词汇构造组合违反现代汉语正常的构词规律,容易使初学者和外国人在学习汉语时产生误解,对他们掌握汉语基本功产生不良影响。还有些汉语网络流行词汇随意曲解原义,或被赋予不恰当的新义,有些符号能指混乱不清,所指隐晦不显,给学习者、阅读者造成理解、运用上的困难,影响了正常的阅读效果。有些变异后的流行语局限在网络上使用,离开了特定的网络对话语境,将增加交流者之间的沟通障碍,影响正常的对话交流。
四、规范网络流行语的对策
既然汉语网络流行用语存在着诸多不良因素,那么我们应该采取哪些对策来纠正它呢?韩礼德认为:语言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中表达一定意义的一种符号系统,是社会文化的产物,是一种由社会人所从事的社会行为活动。“语言的使用既构成社会身份,又构成社会关系、知识和信念。”⑥
对这种社会现象和文化现象,第一,丰富与净化我们的语言同样重要,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没有丰富和包容,则难以实现语言在新时期新环境下的新发展;而缺乏对语言的规范,也可能对语言的使用形成阻碍。汉语网络流行语呈现出年轻化的特点,年轻人喜欢新鲜事物,崇尚创新,思想活跃,思维灵活,不愿意承受太多的约束,他们使用网络流行语,更多的是出于一种猎奇、求新、求变的心理,过多地谴责他们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弄不好反而会加剧他们的逆反情绪,使情况变得更糟。
第二,现代汉语的生存态势是与时俱进的,它能自动淘汰跟不上时代发展的缺乏生命力的词语,而接纳那些随着社会发展而衍生出来的新词。要相信时间的力量,相信语言自身具有自我排污能力,满足交际需求的词语变异形式会保留下来,甚至成为经典语言,而不符合规范的词语变异现象,则会在“约定俗成”中自然而然地被淘汰。正如《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适时地增收了六千余条新词,在增收新词新义的同时,删去了两千余条因陈旧而较少使用的词语和意义。
第三,语言规范是有弹性的、动态的。作为一种灵活变通的表达方式,网络语言与常规语言相比具有新奇、简单、有幽默感的特点,专家学者、老师一方面应当加强对网络流行用语的研究,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分清楚哪些是健康的哪些是不健康的,不仅要让学生知道原义的用法,而且还要告诉他们被改造后新义。当然,仍应加强对学生的正面引导,促使其使用规范的语言文字。
第四,专家学者、老师们要站在与时俱进的发展立场上,探讨网络流行语中词汇变异的规律,对网络语言的发展进行客观的研究探讨,不宜以先前的经验、尺度和一般的语言规范来规约当下的汉语网络流行用语,更不宜采用一刀切等笼统的方法来纠偏。著名语言学家许嘉璐先生曾在《文汇报》上撰文指出:“我们是在不规范的情况下搞规范,语言又在规范中发展。规范并不能阻止语言的发展演变和出现一些奇奇怪怪的语言现象,当然也就不能保证出现的新词新语新说法人人都懂。不进行规范当然不行,过分强调规范,希望纯而又纯也不行。”⑦
第五,语言学习是孕育在社会环境中的一种学习,它不单纯依赖在校的学习。各级学校应培养学习者批评语言意识。批评语言意识是指发展人们的语言批评能力,包括对教育过程进行反思分析的能力。各级学校应培养学习者具备理解在校外发生的,校内无法解决的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批评话语分析意识,增强学生对权势、地位、身份等问题的批评意识,培养学生树立网络道德意识,倡导网络文明用语。只有提高了学生自身文化修养,汉语网络语言使用的品位才能得到提高。
第六,使用者要有自律意识,不盲从,不跟风。网络语言对青少年吸引力、影响力非常大,而青少年的判别力、自制力又相对较弱,如果盲目使用网络语言,势必影响他们对正确字词的学习,影响其对规范语法的理解,对母语和外语的掌握。教育者应让青少年明白:学习规范的语言不仅仅是认知语言本身,更是通过语言习得深层次的文化,并在文化的熏陶过程中,获得人文的美感,提高自身的素质与修养。
语言是根植于民族灵魂与血液中的文化符号,是文化的载体。为了汉语网络语言能够健康发展,也为了广大网民在网络中有一个良好的环境,更为了能给后代留下健康的、充满活力的母语,需要全民齐心协力,共同营造良好的、健康的、有活力、有个性的网络环境。
注释:
①SOSO问问,http://wenwen.soso.com/z/q165402255.htm,2009年11月21日。
②朱大可:《2005中国的文化牌局》,http://wenku.baidu.com/view/48a7695c3b3567ec102d8aeb.html,2010年9月21日。
③鲁迅:《论“他妈的!”》,《坟》,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第201页。
④清风洗耳:《快救救汉字!救救中文!》,http://www.tianya.cn/new/Publicforum/Content.asp?strItem=free&idArticle=1068171&flag=,2007年12月8日。
⑤于全有、裴景瑞:《一种新型的网络语言——“火星文”论析》,《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第151页。
⑥王晋军:《CDA与SFL关系分析》,《山东外语教学》,2002年第6期,第11页。
⑦《网络语言的位置》,http://wenku.baidu.com/view/26d43fc75fbfc77da269b13e.html,2001年8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