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民俗学建设的意义、实践与规划
2011-03-19萧放
萧 放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历史民俗学建设的意义、实践与规划
萧 放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一、意义与方向
历史民俗学是民俗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民俗学是研究历史上的民俗事象与民俗理论的学问。历史民俗学是具有世界文化意义的新兴学科,近年来国内外学者注意对历史民俗学的研究。
历史民俗学在中国尤其具有民族文化建设与学术建设的现实意义。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国,有着西方国家无可比拟的、丰厚的历史民俗文献传统,同时,当下的中国又面临着走向现代、融入世界的机遇与挑战,因此历史民俗学在当代中国具有双重任务:一是对历代民俗文献的搜集整理研究,从前人有关民俗事象的记录、议论和评述中获取有益的启示,以为当今民俗学学科建设提供学术参考与学理依据;二是对历史民俗文化现象进行当代文化阐释,寻找中国民俗文化的精神血脉,为民族民俗文化主体的建设提供重要的人文资源。
根据历史民俗学的研究宗旨与研究任务,历史民俗学具有以下3个研究方向:
(一)文献民俗志,即历代撰述的记叙民俗生活的民俗文献。文献民俗志既重视传统的文献典籍,注意利用其中的有效信息,又根据民众生活的实际,放开眼界,关注民众生活中的非典籍性却具有重要生活服务价值的活态民俗文献。所以文献民俗志包括两大部分,第一类是历代文化人的有关民俗的记录,如岁时记、风土记、地方民俗志、全国风俗志、笔记小说、竹枝词等;第二类是各种民众生活的活态文献,如民间唱本、宝卷、水利册、碑刻、家谱、契约文书等。
(二)民俗史,即民俗文化在历史社会中的变化与演进史。钟敬文指出,它是“对综合或者单项的民俗事象的历史的探究与叙述,包括通时的或断代的事象的探究与叙述”。民俗史研究侧重从文献中搜集资料,因此要对资料进行辨伪、考订,再用唯物史观对所描述出来的事实进行分析综合。民俗史既包括衣食住行的物质生活史,人生仪礼、岁时节日社会生活史,也包括民俗信仰、民俗文艺等精神生活史,甚至还可以扩大到民间工艺史、民间医学史。
(三)民俗学史,即民俗学学术发展史,学习民俗学史的目的是了解民俗学的起源和演变过程,了解前人在民俗学发展过程中所作的工作,总结出民俗学发展的一般特性。民俗学史包括域外民俗学史与中国民俗学史两部分,域外民俗学史总结介绍域外重要的民俗学流派,探寻世界民俗学发展演变的轨迹与趋向,以保证中国民俗学研究能追踪学术前沿与世界学术同步。中国民俗学史分古代民俗学史与近现代民俗学史两个段落,古代民俗学是古代中国学者文人关于民俗事象的思想史、理论史,也包括他们搜集、记录、整理民俗文献的方法史。现代民俗学史重点探讨民俗学作为一门现代学问在中国形成与发展的历史。
二、传统、现状与近期工作计划
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学专业的历史民俗学研究方向,它的地位奠定具有以下5大因素:
(一)钟敬文先生首倡并进行理论奠基和人才培养。钟敬文先生在《建立中国民俗学派》中,首次将历史民俗学视为中国民俗学学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对历史民俗学的定义、研究对象与方法作了专门的论述,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学术指导;钟敬文教授在他毕生研究工作中也对历史民俗学的具体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为历史民俗学研究奠定了基础。他在晚年还注意对历史民俗学研究人才的培养,从而形成了学有专长的学术梯队。
(二)经过 50年的典籍与田野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本专业具有基本的学术资料,为全面深入的研究准备了良好的学术基础。
(三)近年来,本专业所在的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连续申请到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中国民俗史研究》(2000)、《中国传统礼仪形态与当代社会生活规范研究》(2011)。近10年从事教育部文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原民俗志与下层文化建设》(2000)、《清代民俗文献研究》(2001)和《中国民俗文献史》(2002)的研究,承担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传统岁时与当代节日关联研究》(2002)、北京市十一五人文社科规划课题《北京传统岁时节日研究》(2006)等多项课题。在科研课题的促动下,本专业的历史民俗学研究得到了良好的开展。
(四)本专业已开展这方面的相关教学工作,注意提高民俗学专业研究生的学术素养,培养历史民俗学的专门人才。张紫晨教授出版了专业教材《中国民俗学史》,钟敬文教授生前亲自为博士讲授民俗学与民俗学史,民俗学史一直是硕士的必修课程。博士、硕士研究生的毕业论文中也多有历史民俗学的选题。这些在全国高校的民俗学教学中是少见的。
(五)在北师大历史民俗学方向的建设上,已出版了具有一定学术前沿意义的代表性研究成果。钟敬文于 1960年代撰写的晚清民间文艺学史系列论文是这方面的重要奠基之作。钟敬文主编的“中国民俗史”丛书是其晚年的集大成成果之一。此外,还有张紫晨的《歌谣小史》、董晓萍的《中国民俗学史略》、萧放的《〈荆楚岁时记〉研究》等。
历史民俗学研究方向将在未来5年中继续加强建设,有如下规划:
(一)抓住全球化过程中联系增强的有利时机,利用业已建立的学术联系,积极推进与海外汉学家的交流与合作,借鉴其研究经验,争取合作研究项目,在合作研究中把握世界学术前沿。
(二)认真分析研究现有的丰富的文献资料,发挥本民族学者在民俗文化上的先天优势,抓紧总结民俗资料学并提高其层次,拓展民俗学史的研究领域,推出系列研究成果。在充分的历史民俗学研究基础上,争取理论突破,形成历史民俗学理论研究的中国特色。
(三)加强研究生的课程建设,夯实民俗学专业研究生的历史民俗学基础。在未来的时间内,将历史民俗学专业的研究生课程增加到3门,并注意在研究生中发现有培养前途的学术后备力量,进行针对性的学术训练,并接纳国内外访问学者与进修教师以扩大历史民俗学的研究队伍,提高从业人员的研究素质。
(四)进行研究生的历史民俗学教材建设,在反复多次教学的基础上,在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专业公共基础课程课题支持下,争取3年内完成《历史民俗学》教材。
(五)积极推进历史民俗学专业的数字化建设,改革传统教学模式,配合相关历史民俗学的科研课题,积累历史民俗学的数字化成果,为历史民俗学学术成果的推广与应用提供有效的保障。
Significance, Practice and Planning of Construction of Historical Folklore
XIAO Fang
(Professor with College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