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民生观基本问题的科学解答

2011-03-19贺方彬

关键词:生产力民生发展

贺方彬

(中共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北京100091)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民生观基本问题的科学解答

贺方彬

(中共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北京100091)

邓小平科学解答了社会主义民生观的基本问题。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民生的问题,邓小平强调社会主义民生关系到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巩固,关系到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根基;它的基本内涵就是要解决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它的特质就是共同富裕;它既是构成社会主义本质的重要方面,又是检验各项工作成功与否的根本标准。对于怎样保障和改善社会主义民生,邓小平强调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把“三农”问题作为基本切入点,把改革作为基本动力,把“三步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作为基本战略步骤。

邓小平;社会主义民生观;基本问题;科学解答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民生观集中表现在其对社会主义民生观基本问题的科学解答上。所谓社会主义民生观,一般地讲,就是人们关于社会主义民生的基本观点和根本看法,内涵极为丰富,但基本包含既相互区别又紧密联系的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民生的看法和观点,主要涉及社会主义民生的内涵、本质、特质、价值、地位、功能等问题;二是关于怎样保障和改善社会主义民生的观点和看法,主要涉及保障和改善社会主义民生的途径、方法、原则等问题。很显然,社会主义民生观的基本问题,就是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民生以及怎样保障和改善社会主义民生的问题。对于这两个问题,邓小平都作出了多方面科学的说明。

一、邓小平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民生”的科学解答

什么是民生?什么是社会主义民生?这是我们长期没有完全弄清楚的问题,由于这个该弄清楚的问题没有完全弄清楚,所以在实践上常常偏离正确的轨道,而且在犯错误的时候,人们仍然认为是在为保障和改善广大人民群众的民生而奋斗。其结果,不仅给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造成极大的危害,如果人民群众的民生状况长期得不到根本的改善,还会从根本上动摇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根基,社会主义制度也将面临深刻的挑战。可见,搞清楚这个问题,意义十分重大。正是基于这种认识,邓小平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一问题作出了科学的解答。

解答之一:社会主义民生关系到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巩固,关系到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根基。邓小平指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社会变革和发展的基本力量,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能不能够站住脚,关键在于能否得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只要广大人民群众的民生得到根本改善,那他们就始终相信社会主义、拥护社会主义,我们的国家、社会主义制度就会得到根本的巩固;相反,他在总结“文化大革命”的经验教训时指出:“在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不搞现代化,科学技术水平不提高,社会生产力不发达,国家的实力得不到加强,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得不到改善,那末,我们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就不能充分巩固,我们国家的安全就没有可靠的保障。”[1]86与此同时,他还强调改善民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重要任务,关系到党执政的根基。他指出,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人民进行无产阶级革命,推翻旧的社会制度,根本的目的在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让人民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因此,在革命取得胜利以后,党需要更加注重发展生产力,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这是我们党在新时期的首要任务,是关系到党生死存亡的大事,他说:“在社会主义国家,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执政以后,一定要致力于发展生产力,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2]28如果“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2]370。这一回答充分反映了邓小平对于社会主义民生的问题意识,对于党和政府正确体认民生的极端重要性具有重大的意义。

解答之二:解决温饱是社会主义民生之基。改革开放初期,由于经历了长达十年的“文化大革命”动乱,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遭受了巨大的挫折,民生也受到了极大的破坏。据统计,当时中国的 GDP总量只有3 645.2亿元人民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381元人民币,农民的年收入才134元,工人的平均工资才40多元,人民的基本温饱问题都无法解决。在这样严峻的背景下,邓小平首先站出来大声疾呼:“经济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总不能叫社会主义。人民生活长期停止在很低的水平总不能叫社会主义。”[1]312“哪有什么贫困的社会主义、贫困的共产主义!”[2]228他指出,当前中国最大的民生就是城乡居民的衣食问题,就是如何让广大人民群众摆脱贫穷、过上温饱生活的问题。1978年,他在辽宁视察时说:我们太穷了,太落后了,老实说对不起人民,我们必须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使人民的物质生活好一些。邓小平的温饱型民生理念,是马克思主义民生理论与中国的民生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从中国具体的民生实际出发创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民生理念。这一理念,对于我们开辟并坚持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生发展道路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解答之三:社会主义民生是构成社会主义本质的重要方面。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反复思考的基本理论问题就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他说:“我们总结了几十年搞社会主义的经验。社会主义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是什么,过去我们并没有完全搞清楚。”[2]137他把许多年来我们“没有完全搞清楚的问题”确定下来,并在总结社会主义民生建设实践的基础上,第一次从社会主义民生的视角科学界定了社会主义的本质,他说:“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2]373邓小平的本质论蕴含着丰富的民生要素,主要表现在:其一,从静态的视角来看,本质论是社会主义民生的本质形态,包含着社会主义民生的核心要素,即把社会主义民生作为社会主义本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二,从动态的视角来看,本质论科学地说明了社会主义民生发展的基本路径和最终目标即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强调要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统一中逐步改善社会主义民生状况,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很显然,这是邓小平从社会主义本质的向度来解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民生。这一回答,对于我们提高发展社会主义民生的自觉性、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具有不可低估的价值。

解答之四:社会主义民生的特质就是共同富裕。社会主义民生与资本主义民生相比,其特质是什么?邓小平对这一问题也进行了艰辛的探索。他在总结“文化大革命”的经验教训时反复强调:“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2]255“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并且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2]63他指出社会主义民生的特质就在于共同富裕,他说:“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不是那个样子。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2]364然而,怎么样才能实现共同富裕?如何彰显社会主义民生特质呢?他明确指出:“我的一贯主张是,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大原则是共同富裕。一部分地区发展快一点,带动大部分地区,这是加速发展、达到共同富裕的捷径。”[2]166与此同时,他还告诫说:“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如果产生了什么新的资产阶级,那我们就真是走了邪路了。”[2]111这一科学的回答,有利于我们正确地把握社会主义民生的特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民生发展战略途径。

解答之五:社会主义民生是检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项工作成功与否的根本标准。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针对一些人、地区、部门迈不开步子和不敢闯的僵化状态,邓小平果断地指出:我们的路线、方针、政策好不好,“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2]372。在这三条标准中,他更加强调人民的生活水平标准,认为人民的生活水平标准既是民生标准,也是最直接、最根本、最有效的标准,他说:“我相信,凡是符合最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受到广大人民拥护的事情,不论前进的道路上还有多少困难,一定会得到成功。”[2]142因此,他要求党和国家的一切路线、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要看“人民拥不拥护”、“人民赞不赞成”、“人民高不高兴”、“人民答不答应”。这一回答,对于我们推进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重大的意义。

二、邓小平对“怎样保障和改善社会主义民生”的科学解答

在科学解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民生的基础上,邓小平还对怎样保障和改善社会主义民生作出了科学的解答。

解答之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保障和改善社会主义民生的基础。邓小平在深刻总结“文化大革命”的经验教训时说:“近三十年来,经过几次波折,始终没有把我们的工作着重点转到社会主义建设这方面来,所以,社会主义优越性发挥得太少,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快、不稳、不协调,人民的生活没有得到多大的改善。”[1]249由于“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忽视了发展生产力,所以现在我们要特别注意建设物质文明。”[2]28他指出,我们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而这个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所以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主要矛盾,改善社会主义民生,就需要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如果“离开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就有丧失物质基础的危险”[1]250,民生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会失去根本的物质基础和前提,人民群众的基本生存和生活也就得不到保障,我们党就会失去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社会主义制度也将要被人民群众所抛弃。这充分反映了邓小平对于民生发展的问题意识。这一回答,对于我们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自觉性、始终坚持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具有重要的价值。

解答之二:“发展才是硬道理”,保障和改善社会主义民生的关键在于发展。邓小平在深刻反思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被动挨打的屈辱历史时强调“发展才是硬道理”,他指出,我们之所以长期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我们自身发展得不好,现在我们对这一点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他说:“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2]265如果没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全面发展,改善民生就是一句空话,民生就会成为空头支票。同时他还指出,中国的发展需要一个和平的环境。在国内,他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稳定压倒一切”,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发展上来;在国际方面,他以马克思主义宽广的眼界对当今的国际局势作出了正确的判断,指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强调中国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他的这一回答,对于我们及时地拨乱反正、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发展上来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解答之三:把农村、农民、农业作为保障和改善社会主义民生的切入点。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了全国总人口的绝大多数,农业不仅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还是解决人民温饱问题的物质前提。在革命战争年代,毛泽民就强调中国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农民、农村问题。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一直强调农业的基础地位,他说:“农业是根本,不要忘掉”[2]23它是解决人民温饱问题的基础。由于我国绝大多数人口在农村,因此,广大农民的民生状况的改善对于社会主义民生发展也具有决定性意义,关系到民生建设目标的实现和社会的稳定,他高度强调:“我们首先解决农村问题。中国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住在农村,中国稳定不稳定首先要看这百分之八十稳定不稳定。城市搞得再漂亮,没有农村这一稳定的基础是不行的。所以,我们首先在农村实行搞活经济和开放政策,调动了全国百分之八十的人口的积极性。”[2]65由此可见,邓小平始终把“三农”问题作为现代化建设和改善民生的基本切入点。

解答之四:改革是保障和改善社会主义民生的基本动力。改革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也是改善民生的基本动力。实践表明:民生改善的状况与党和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的经济、政治、文化体制机制的安排有着密切的关联。早在1956年我国就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但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党和国家始终没有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基本国情的、具有自身特色的建设道路,而是简单地照抄照搬了极度僵化的苏联模式,导致经济社会发展遭受了严重的挫折,民生状况也不可能得到根本的改善。面对极端严峻的形势,邓小平严肃地指出:“社会主义要表现出它的优越性,哪能像现在这样,搞了二十多年还这么穷,那要社会主义干什么?我们要在技术上、管理上都来个革命,发展生产,增加职工收入。”[3]384对于改革的目的,他指出:“我们所有的改革都是为了一个目的,就是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2]134,“使人民的物质生活好一些,使人民的文化生活、精神面貌好一些”[3]308。也就是为了从根本上改善民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便开始了从农村出发的、以点带面再到全局的中国“第二次革命”,从根本上改掉了以前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各种旧体制机制,建立了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新体制机制,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得到了飞速发展,社会主义民生状况也从根本上得以改善,各种关涉民生的体制机制也不断地得以建立和巩固,这样不仅为社会主义民生发展创造了基本的物质文化条件,还从制度上为其提供了有效的保证。实践充分证明:改革是保障和改善社会主义民生的关键抉择,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发展的基本动力。这一回答,对于我们推动社会主义民生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解答之五:“三步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发展社会主义民生的基本战略步骤。实现现代化是中华民族的百年梦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开始思索如何立足于中国的具体国情制定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具体战略步骤,为社会主义民生发展提供基本的思路。通过不断探索后,他指出:“现在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1]163具体的战略部署大约要分“三步走”: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使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使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两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邓小平的“三步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构想,每一步都包含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具体标准,因此,它同时也是“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的民生战略步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发展提供了宏伟的蓝图。邓小平的“三步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构想,为我们循序渐进地改善社会主义民生提供了基本的战略思路。

综上所述,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民生观基本问题的科学解答,反映了邓小平社会主义民生思想的核心内容与精神实质。认真学习、研究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民生观,不断地向“老祖宗”请教,将有助于我们把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和谐社会建设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年谱(1975~1997)[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

Deng Xiaoping’s scientific answers to the questions related to socialist views of livelihood

He Fangbin
(Teaching and Research Division of Marxist Theories,Party School of 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PC,Beijing 100091,China)

Deng Xiaoping has scientifically answered the basic questions related to socialist views of livelihood.He stressed that the livelihood of the people relates to the consolidation of socialist system in China and the foundation of the CPC in power.According to Deng,the basic connotations of socialist livelihood is to provide food and shelter for the people and bring about common prosperity,which constitutes an important part of socialism in essence and the fundamental standard for passing judgment on work of all types.With regards to safeguarding and improving socialist livelihood,Deng stressed the importance of tak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as the central work and upholding“Development is the indisputable truth”.He proposed to start with the three agricultural issues,take reform as the pushing force,and realize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in three steps.

Deng Xiaoping;socialist views of livelihood;basic question;scientific answer

A849.1

:A

:1009-3699(2011)01-0053-04

[责任编辑 李丹葵]

2010-09-30

贺方彬(1983-),男,重庆大足人,中共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博士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政治社会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猜你喜欢

生产力民生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
民生锐评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把“风景”转化成“生产力
我国道路货运生产力发展趋势
人口红利与提高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