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陕西省申办第十三届全运会的可行性分析

2011-03-19许万林高朝阳

体育研究与教育 2011年1期
关键词:全运会体育赛事陕西

张 楠,许万林,高朝阳

(西安理工大学体育部,陕西 西安 710048)

近期,陕西省已经正式向国家体育总局提交了申办2017年第十三届全运会的报告。目前,湖南、四川已经提出申办第十三届全运会,再加上在申请2013年第十二届全运会的承办权中输给辽宁的天津市、浙江省和湖北省,申请举办2017年第十三届全运会的省市将会达到六个。全运会全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运动会”,是中国国内水平最高、规模最大的综合性体育盛会,而且也是影响深远、参与人数众多的全国社会文化活动之一。全运会每四年举办一次,至今已举办了十一届,前九届全运会,由北京、上海、广东三地轮流举办。2001年初,国务院办公厅取消了由北京、上海和广东三地轮办全运会的限制,之后江苏省和山东省分别举行了第十、十一届全运会。第十二届全运会辽宁取得了举办权。事实证明,成功举办全运会对举办地的地区形象、经济效益、文化发展和科技进步都会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所以全运会的申办竞争是非常激烈的。

1 陕西申办2017年第十三届全运会的必要性

重大体育赛事作为体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推手,是其他社会活动不能企及的。通过申办全运会可以不断地促进陕西社会、经济高速发展,有助于提高陕西在全国乃至世界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1.1 申办、承办全运会可以加快城市化建设,提高陕西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

“承办重大体育赛事,承办权就是发展权”。为了筹办全运会,2007年至2009年,济南市安排了超过1 400亿元的资金投入城市基建和环境改造,使济南城市建设发展提前了20年[1]。通过申办、承办全运会还可使陕西成为国内乃至国际各种媒体报道的焦点,展现给大家一个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开放、居民幸福指数位居全国前列的新陕西;通过全运会这扇窗口,外界还可以领略到陕西的城市面貌、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以及本地的风土人情,这为陕西城市在全国树立良好的城市形象提供了难得的机会。

1.2 全运会可以为举办城市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第八届上海全运会的赛会总收入为1.68亿元,第九届广州全运会的赛会总收入为2.02亿元,第十届江苏全运会的收入高达6亿元[2]。2009年在山东举行的第十一届全运会收入也高达7亿元。全运会的主办将带动举办城市整体经济的快速发展,主要表现在:促进体育产业发展;促进建筑、房地产业发展;促进商业、旅游等服务业发展以及促进信息、传媒产业发展等。如果陕西申办全运会成功,必将为加快建设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即关中——天水经济区和西部第二次战略开发提供强大推力。

1.3 申办全运会可以提高陕西民众的整体素质

由于申办全运会要新建、扩建各种体育场馆,这些场馆的建设不仅可服务于全运会的比赛,也为掀起全民健身活动的高潮奠定了必要的物资基础。通过观赏高水平的体育赛事和积极地参与各类体育活动,居民可以充分体验到体育所带来的友谊、团结、和平、进步、公平、公正、民主与科学等体育精神和理念。体育所释放和传递的现代价值观、现代商品经济意识、审美意识,对于培养民众开放、自立、民主、法制观念,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以及现代人所需要的社会情感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举办大型综合性体育赛事对当地民众会产生较大的心理影响,提升公众的社会责任感和荣誉感,加强自身约束,提高公民意识,凝聚民心,使公众的整体素质得到较大提高。

2 陕西申办2017年全运会的可行性分析

2.1 陕西省的地缘优势和自身实力

从我国承办全运会的历史看,1959年到2009年,东部发达城市包揽了全部十一届赛事的举办权;东北辽宁获得了2013年第十二届全运会的主办权。翻开中国地图可以清楚地看到,在广阔的西部地区有12个省市,其面积686.74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比重71.5%;人口36 923万人,占全国比重28.6%;GDP 22 955亿元,占全国比重19.6%(数据由国家统计局提供)。目前在这广阔的西部还没有一个省市承办过这一重要赛事。承办全运会将是加快西部城市建设、促进经济繁荣、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缩小我国东西发展不平衡,展示西部大开发成果的重要契机。从陕西自身的实力看,陕西不仅是我国西北地区经济最发达、社会发展水平最高的省份,也是新亚欧大陆桥经济带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作为大西北的门户,陕西在西部地区具有显著地位和较大影响。陕西的国内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支、金融存贷款等,反映国民经济实力的重要经济总量指标不仅位居西北首位,而且在西部地区居于上游,是西部综合经济实力较强的省份之一。整个经济、教育、科技、社会发展水平均在西部地区处于先进的地位。西安是西北地区最大的中心城市,是贯通我国东西南北,辐射西北、西南的交通通讯枢纽。由于高铁的开行,到2015年,从西安出发可实现省内城市1小时到达,2小时到达郑州、兰州和太原,3小时到成都、重庆和武汉,4小时到北京,5小时到上海的愿景,西安将真正成为全国客货铁路运输枢纽中心城市[4]。西安还是中国重要的国际旅游城市和科教城,已逐渐发展成为西北地区最大的商贸中心、金融中心、教育科技中心和信息中心,而且在整个西部的地位和作用也越来越突出,成为新亚欧大陆桥经济带上的“中国经济中心”。 陕西的位置及优势不仅极具经济意义,从政治角度看,它还是保障我国国家和边疆安全,巩固和发展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的战略后方。根据陕西现有的经济实力、城市功能体系、体育规模,以及这些方面的发展态势,完全可以达到举办全运会的要求。

2.2 陕西具有承办大型综合体育赛事的能力和经验

陕西西安曾在1996年承办过第五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在1999年成功承办了第四届全国城市运动会;2001年还出色地承办了2002年世界杯预选赛中国队主场的比赛;2002年举办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2007年在西安浐灞举办了F1摩托艇世锦赛中国大奖赛,同时还开发了自己的体育赛事品牌如西安城墙国际马拉松赛等,这些都证明陕西已具有举办大型综合性赛事的能力。新任陕西省体育局局长王建军近期表示,要把陕西由西部体育大省向西部体育强省推进,将以建设关中——天水经济区为契机,以申办全国大型比赛和重要国际赛事为载体,实施体育场馆“一建设五改造”工程,即规划建设一个能够承担田径、游泳、射击、射箭等比赛项目的大型奥林匹克体育中心,改造朱雀广场园区、省训练中心园区、省射击和射箭中心园区、杨凌水上运动中心园区、蒲城内府机场园区,使之成为西安国际化大都市体育功能的有力支撑[5]。同时,2005年经国务院批准,由上海合作组织、国家开发银行和联合国经社理事会主办,博鳌亚洲论坛协办,西安市人民政府承办的,旨在加强中国与中亚国家、欧洲国家友好往来,共同推进国家、地区之间经贸合作与经济发展,重现“丝绸之路”辉煌,促进亚欧大陆共同繁荣与复兴的欧亚经济论坛,陕西西安已成功举办过三届,并成为这一国际论坛的永久会址,在外事接待、活动组织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2011年西安将还举办世界园艺博览会,届时西安与世界,将共同在这个秦风唐韵氤氲,现代气象张扬的城市演绎出“天人长安,创意自然”的胜景。

2.3 陕西还有历史文化方面的优势

陕西是中华民族及华夏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早在八十万年前,蓝田猿人就生活在这里。这里还是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的故里。 “秦中自古帝王州”。先后有十余个政权在陕西建都,时间长达一千余年,是我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时间最长的省份,长期成为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留下了极为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省会西安是全国六大古都之一。两千多年前,以古长安为起点的“丝绸之路”开通,使陕西成为全国对外开放的发源地,都城长安成为闻名中外的中西商贸集散地。近现代以来,陕西是响应辛亥武昌起义宣布独立的首批省份之一,特别是1935年到1948年,中共中央在陕北领导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奠定了新中国的基石,诞生了光照千秋的延安精神。

陕西在历史长河中不仅展现了朝代更替的变化历程,铸造了民族盛衰、强弱易势的历史印迹,同时,也孕育和创造了丰富深邃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造就了一大批光耀千古的文化巨匠,他们为人类留下了灿烂的文化艺术成果。西周“制礼作乐”的周公旦,秦代创制隶书的程邈;汉代大史学家司马迁及班彪、班固、班昭,关中经学大师马融;唐代大诗人王维、白居易、杜牧,大书法家柳公权、颜真卿,画家阎立德、阎立本,训诂学家颜师古等等,他们的不朽著作和业绩,树起了人类文化史上的巍巍丰碑,广为世人敬仰。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将是陕西申办全运会最突出的主题和特色。

综合以上因素,陕西将会是申办2017年全运会最具竞争力的省市之一。

3 陕西申办全运会的策略

(1)要尽早建立申办队伍,负责申办工作的有序进行以及全力对外推销申办城市,进行对外公关,与赛事委员会建立良好的、可信任的人际关系。参加全运会推选投票的有国家体育总局、总局各司局、各运动项目管理中心、各省区市体育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解放军体育部门的负责人和行业体协代表等,申办队伍中应吸收与之相关的各类人才。

(2)组织人力认真撰写申办报告。申办报告是展现申办城市综合实力,体现申办工作总体情况的最直接表现,在各类大型综合赛事的申办过程中历来受到申办者的高度重视。报告要符合《全国综合性运动会申办办法》的各项要求和申办程序,尽最大所能展现陕西西部强省的精神风貌,要突出陕西申办全运会的文化主题,充分体现陕西的文化特色与秦风秦韵。

(3)建议可考虑陕西西安、延安、安康、汉中、宝鸡等几座城市联合承办全运会,一方面各个城市可分享全运会给城市建设带来得好处,另一方面能分担全运会高昂的投入成本,特别是在场馆建设上,全运会的场馆建设成本极高、费用很大,如果十三届全运会放在几座城市中进行,几市分摊成本,则可适当减轻承办压力。这一点在2009年结束的山东全运会已得到印证。

(4)以网络为手段,提高全运会民众意识和支持率。网络在现代信息传播中具有其他媒介不可比拟的作用,作为传播的有效工具,申办网站不仅是对内宣传强有力的手段,也是对外展示的重要窗口。申办委员会应尽快建立全运会申办网站,通过这个窗口,“准确、生动、精炼”地展现陕西省社会经济发展、现代化的体育设施、历史文化遗迹、群众的申办热情等;开辟“申办论坛”等栏目,并加强全运会的相关研究,及时准确地向公众传达相关信息,包括申办工作进展等。增强申办工作与民众生活的贴近感,进而营造一种良好的申办氛围,提高民众支持率。有资料显示:为了在申办活动中抓住先机,各个省市尽其所能,在硬件条件普遍都差别不大的情况下,民众的支持率就是申办的一个重大砝码了[6]。

4 结束语

全运会是我国国内规格最高、影响较大的一项综合性社会体育文化活动。承办一届全运会是对举办城市综合实力的一次全面检验,若申办获得成功,将是对陕西人民的极大鼓舞和信任,更是陕西重大的发展机遇,我们要抓住这一历史机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举全省之力,充分利用陕西省在西部的优势地位,全力以赴,努力实现举办一届具有浓郁陕西特色全运会的目标,我们相信承办2017年全运会不仅对陕西经济和社会发展会产生强大的推力,也会对人们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观念产生积极的、深远的影响,其后续效应是不可估量的。

[1] 李攻. 济南全运会[J]. 经济纵横,2009(11):26.

[2] 田雨普.大型体育赛事的经营管理[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247.

[3] 向熹.西部安,则中国宁[N]. 南方周末,2010-01-28(F31).

[4] 周沐辉.高铁时代[N]. 华商报,2010-01-29(A16).

[5] 张勇.陕西体育大步踏上“强省路[N].西安晚报,2010-02-11 (A10).

[6] 唐智.大型体育赛事影响民众在申办过程中的角色作用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12):1608~1611.

[7] 王守恒, 叶庆晖.体育赛事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8] 陈锡尧.申办重大国际体育赛事及其基本策略的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7,27(3):14~17.

[9] 姚颂平,吴贻刚.欧洲发达城市举办国际体育赛事的实践对上海的启示[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7,31(6):28~30.

[10] 张鹏,孟凡强.国际大型综合性体育赛事的时代特征[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7,24(5):494~497.

[11] Hans Westerbeek, Aaron Smith, Paul Turner, Paul Emery. Managing Sports Facilities and Major Events[M]. London: Routledge,2006.

猜你喜欢

全运会体育赛事陕西
陕西自贸区这四年
Shajiabang:picturesque water town in heaven
省委定调陕西“十四五”
2022年冬奥会对中国体育赛事转播的影响
巧用“体育赛事”解释相遇与追及的两类典型问题
第12、13届全运会田径项目成绩对比及建议
全运会近千名医护人员提供医疗卫生服务
砥砺奋进的五年
——喜迎十九大 追赶超越在陕西
第十三届全运会志愿者风采
完美闭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