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高职院校物流专业实践环节的探索
2011-03-19陈焕元
陈焕元
(天津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天津市 300280)
作为一个新兴的行业,目前物流专业虽然受到多数职业院校的重视,但由于师资力量薄弱、教学手段落后等相关因素造成物流专业的毕业生实际动手能力比较低,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物流专业环节多、系统性强、理论与实际联系紧密等特点,决定了物流专业教育不仅要注重物流理论的传授、把握物流发展的脉络,更需要注重学生实际业务操作能力的培养。
一、物流专业实践环节的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物流专业已经成为不少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教育目标是培养高素质、高层次、应用型物流技术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但纵观近年来高职院校培养的物流专业毕业生,其实践能力与实际需求仍然有一定的距离。具体表现为学生多机械性操作,理论薄弱,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实践课程资源建设难以跟上需求,包括师资力量、教学实践软硬件设施和与企业联系程度。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专业教师实践技能有待提高。物流实践课程对教师的要求必须是双师型,以保证教师既有理论知识,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现今有不少高职院校教师直接从高校毕业,在企业的经验几乎为零,部分老师一开始在实践教学方面就表现出了先天不足。比如实践教学环节中要求教师模拟企业的操作流程,让学生进行角色模拟实训,这就需要教师对企业的实际操作流程非常熟悉,才能设计出相应环节让学生操作。如果教师无法承担这样的工作,将导致实训流于形式。
2.教育方式仍以灌输式的理论教学为主。受到教育管理体制的影响,教育方式的弊端仍然表现在重理论和应试,轻实践和实际操作考核。在灌输式和应试教学法下,强调专业知识的系统性、历史性和完整性,忽略了物流专业知识的应用性、需求性和更新性。这导致学生空有理论而不知实际,能考试而不会在实际中应用。
3.实践教学环节的管理制度不完善。很多院校教学计划根据物流专业的社会需求和高职教育的特点进行了调整,实践课时比重加大,但是,在实践教学环节上,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学生在校外实训基地实践过程中纪律松散,校内实训又多以大作业或实习报告等形式敷衍了事,严重影响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
4.物流实践课程多为参观了解,不能亲身体验。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加速发展,我国物流教育也在逐步进行调整,加大实践性课程比例,改革实践性课程内容。但多数院校的实践性课程停留在纸面模拟上,不过是把书本知识在实验课上再重复一遍,各科训练单独进行,没有综合在一起,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而物流人员应具备的知识技能、专业判断和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培养和训练,在实践课中根本无法体现。
5.企业见习流于形式,走马观花。在企业见习环节中由于学生人数多及各方面条件的限制,见习的企业数量少,出现了企业见习流于形式,学生走马观花的现象。学生不能从企业见习过程中学到专业技能,反而给见习的企业留下了自由散漫的印象,不利于今后校企联合工作的开展,久而久之,陷入一种恶性循环。
二、加强物流专业实践环节
(一)完善实训项目-分学期分阶段实施
因为每学期的教学计划都有一定的实训要求,所以学院在第三学期逐次安排考证实习、物流软件和物流设备实习、企业见习等几个项目的实训项目。
1.根据岗位要求开展相关证书培训。高职高专的学生毕业时要求拥有双证,即毕业证和从业资格证。职业技能证书考试的内容基本涵盖了其所对应的岗位技能要求,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学生获得职业技能证书能增强职业技能,也可以增加就业保障。企业在招聘时也往往通过学生拥有的资格证书来筛选人才和确定岗位。
物流专业可以考的资格证书很多,如报关员、外销员、外贸单证员、助理物流师、进销存管理师等。我们通过市场调查确定了助理物流师为学生必考证书,并将相关考证内容直接嵌入教学计划,还有针对性地开展考前培训,保证学生的考证通过率。可以同时鼓励学生根据个人兴趣选考其他证书,并联系相关考证机构为学生创造便利条件。这些职业技能证书的获得增强了学生的实践技能,也为他们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
2.利用物流教学软件和物流设备模拟企业实操流程,让学生进行顶岗训练。现有的教学软件和设备都是根据企业实际操作的流程设计的,比如采用了北京络捷斯特公司的教学软件,并将物流教学软件和物流硬件设备进行了整合,使整个实训室形成了以供应链系统及物流业务流程为基础,以供应链及物流系统为模拟平台,以先进的物流设备如条码,射频,电子标签,分拣设备等为手段的一个整体,先进,使用的现代物流综合模拟实训中心。
授课中,在实践教学环节按照具体岗位让学生分角色模拟操作这些流程,学生通过模拟实训不仅能掌握具体的业务流程,学会填制各类单据,还能了解企业在实际运作中可能碰到的各种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给出解决方案。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培养了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3.企业见习。根据实际教学需要组织学生到物流企业,特别是已建立的校企合作实训基地,进行顶岗实习,同时安排教师定期前往指导,并与企业就学生专业技能掌握情况和更进一步的技能要求进行沟通。在实际操作中,还要注意每个企业的顶岗实习学生5~10人即可,这即可减轻企业负担,又使学生得到实惠。专业见习主要是结合物流管理专业涉及的内容,安排学生到物流企业见习,了解物流管理的基本制度、基本流程、方法,增加感性认识。
(二)建立完善的实践环节管理制度
1.建立一套完善的实践环节考核制度。首先,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考核,高职院校应改革传统的单一试卷考试方法,建立以能力考核为主、常规考试与技能测试相结合的考核制度。教师一方面可利用学生校内、校外实践实训的机会,对物流专业核心课,采用实际操作、技术比武等多种考核方式考查学生实际能力。另一方面可与社会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相结合。通过专业资格证的考取,综合考查学生的专业水平。
其次,对学生的实训项目考核要严格,每一实训项目结束时都要求学生写出相应字数(1000字)的实训报告。
另外,对教师实践技能的考核。高职院校应加强对专业教师实践技能的考核,针对实践环节的内容采用教学技术比武等形式、参加专业培训或社会实践的教师应撰写专业报告,以座谈或讲座等形式向相关专业教师传授。
2.完善实训课程督导办法。学院教学督导机构应把检查重点放在实践环节的实施,检查学生的出勤、实践内容的系统性、应用性和实用性,确保实践环节的正常进行。学院督导机构要将校外实习正规化,要求校外实习的学生和校方、实习单位签订实习协议书,实习结束后上交学校作为考核的内容之一,这样可以将实习过程中学生的表现及时反馈给学校,确保校外实习的真正落实。
(三)改革毕业实践环节
很多高职专业特别是文经类的专业毕业实践环节大多还是沿袭过去或本科院校的做法,即采用撰写毕业论文的形式。但是对于物流专业来说就很不适合,因为物流专业是一种操作性很强的专业。学生经过几年的学习,单纯靠一篇论文来检验其对本专业理论和实践知识的掌握程度已不适应时代的要求,并且这也和社会对高职院校毕业生的要求不相一致。因此,我们变过去的毕业实践环节的论文形式为由学生进行软件和设备的实际操作考核。在我们已经建成的校内物流实训室由指导教师按照物流行业的流程把物流软件和物流设备的操作分成许多个试题组合,由学生随机抽取进行具体操作,指导教师做出考核评判。这样既使学生进行了实际锻炼,有了对物流工作的感性认识,同时又符合了教学要求。
三、物流专业加强实践环节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认识,思想重视
转变教师对实验教学的认识,培育教师的实践能力。实验教师的培育非常重要,尤其是专业课实验教师。专业课实验建设首先应从培育教师着手,要转变专业课教师的认识,使其懂得实验教学对理论教学的重要作用,调动专业课教师开展实验教学的积极性。其次应创造条件培训专业课教师的实验能力,可送出去参加各种实验师资培训,也可请相关实验仪器设备提供商来学校进行师资培训,当然也可自己内部培训。
(二)加大投入,完善设施
1.要进一步改善实验中心硬件建设。物流实验中心建设应以物流业务流程为基础,以物流系统为模拟平台,以先进的物流设备如:条码、设频、电子标签、GPS/GIS为实现手段,形成一个整体、先进、实用、经济的现代物流综合模拟实验室。通过物流流程将现代物流的核心活动:订单、仓储配送、运输、库存控制、客户服务与物流设备串连起来,达到一体化物流的模拟效果。
2.加大投入,做好实验中心软件建设。进一步加强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综合性实验项目的开发。第一,以ERP实验教学环境为平台,加强跨专业的知识结合,不断加强真实企业经营案例的开发和完善,丰富经济管理实验教学的案例资源库。第二,不断推进LOGIS仿真模拟实验的教学方法改革,提高学生的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和经营决策能力训练水平。第三,开展企业经营管理实战演练,开设创新创业规划和设计、企业经营策划、管理方案设计等实践性训练项目,提高学生就业市场的适应性和竞争力。
3.建立校外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对于高职专业是必须的要求。我们根据社会环境的具体情况分别与油田物资供应企业和天津西青经济开发区的物流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这样我们的学生有了具体实践的地点,对于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和感性认识起到了很大的帮助。
(三)打造一直过硬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双师型”教师和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或是专业资深人员是专业核心技能培养的关键。物流专业教师除必须具备该专业核心技能所要求的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高超的教学水平外,还必须具有物流行业丰富的实践经验,有较高的实践操作水平,并具有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然而由于专业建设时间短,师资一直是制约物流专业发展的薄弱环节。我院物流教研组6位专任教师中,2位拥有硕士以上学历,3位副教授,理论教学功底应该是比较强的。然而,如何强化教师的实践技能呢?笔者认为主要应通过以下途径来加强物流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
1.保持与行业协会的沟通,培养骨干教师,确保专业教师熟练掌握设备的使用和软件的操作。保持与行业协会的沟通,如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仓储协会及各地方协会,他们经常举办一些专业培训及各种会议,可以培养骨干教师,将行业最新动态、教育状况摸清,做到胸有成竹。并可以将教学心得、研究成果以最快的速度传递出来,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2.聘请一些知名物流企业的高层作为专业委员会成员,通过在学生中开展讲座、座谈等方式,尽可能得到他们的真实建议,将物流产业第一线的信息及时传递给同学,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并对专业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
3.鼓励专业教师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将教师参与社会实践、与企业建立横向联合、指导企业发展等活动作为考核教师实践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教师利用寒、暑假及业余时间,积极参与企业的实际工作,既提高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又及时地了解了行业发展新动态,充实了理论教学的内容,可谓一举两得。
总而言之,作为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是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贴近企业岗位需求,减少企业的重复培训成本。为此,高职院校应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环境,加大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以提高毕业生的市场竞争力。
[1]王小丽.物流管理专业课程实践改革探析[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8,(01).
[2]彭新莲.浅析物流专业理论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活动[J].职业技术教育,20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