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语境教学模式的构建

2011-03-19王志丹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11期
关键词:外语跨文化语境

郑 敏,王志丹

(通化师范学院 外语系,吉林 通化 134002)

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语境教学模式的构建

郑 敏,王志丹

(通化师范学院 外语系,吉林 通化 134002)

通过分析语言和文化的关系,以及阐述文化语境的内涵,指出文化语境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和构建方法,旨在帮助大学生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

文化语境教学模式;大学英语教学;构建

《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然而有效的交流不仅仅是一个语言技巧问题,还涉及到文化因素。因此,教师在系统全面地传授给学生英语语言知识的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文化素质,而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构建文化语境教学模式是提高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水平的有效途径。

一、文化和语言的关系

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著名语言学家Claire Kramsch认为: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语言不仅表达文化、体现文化,而且语言是文化的象征。语言不仅是文化的一面镜子,也是文化的载体。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是个体和一般的关系。英国当代语言学家、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创始人韩礼德(M.A.K.Halliday)也认为,语言与典型的社会情境有密切的联系,语言不能脱离其赖以存在的社会文化环境,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语言行为是个体间、个体与社会环境之间交互作用的社会行为。

通过从文化的角度来考察语言的交际过程,语言学家们发现人们在语言交际过程中不仅涉及语言系统,而且涉及同语言系统紧密关联并赖以生存的文化系统。语言具有明显的文化特征,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文化的任何内容都可以在语言中得到反映;反之,文化对语言又有制约作用,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思维方式,语言也随之呈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因此,语言和文化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不可分割的。

二、文化语境的涵义

语境这一词汇最早由英国人类学家、“人类学功能学派”的创始人马林诺夫斯基(B.Malinowski)提出。他认为“话语和环境互相紧密地纠合在一起,语言的环境对于理解语言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他把语境分为两类:文化语境(context of culture)和情景语境(context of situation)。 “文化语境” 是指某种语言赖以根植的民族里人们思想和行为准则的总和,即说话者生活于其中的社会文化背景;“情景语境”是指说话时业已在实际发生的事情,即言语行为发生时的具体语境。

Claire Kramsch认为,文化语境是指一个社会所累积而成的所有知识,也就是“指人们语言交际中,一个民族所共有的由来已久的以及意识形态的背景知识,是人们在语言交流过程中能够通过预料,推测进而理解的知识结构。”

从以上文化语境的概念中,我们可以看出:文化语境是整个语言系统的社会环境,是文化的组成部分,而文化因素又始终存在于外语学习的背后,因此,文化语境和英语教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三、文化语境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1.能够帮助大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和生活习惯,提高其英语交际能力

学会外语的目的主要是用于跨文化交际,而成功的交际除了依靠良好的语言结构知识外,还要依靠对交际中的文化语境的了解和掌握。每个国家的社会文化、历史背景以及宗教信仰等都不尽相同,外国人在思想言行、风俗习惯等方面与我们也有很大差异,只有全面地了解西方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才能确保在日常生活中同外国人进行有效的交流。如中国人在听到别人称赞时常表示谦逊,说 “惭愧”、“哪里”、“过奖了”等,而西方人总是回答“Thank you.”如学生对母语词语简单地从字面附会,认为汉语的“哪里”一词的英语的对应词是“where”,结果就闹出了人人皆知的受到外国人赞扬时用“Where?Where?”回答的笑话。中国人见面总喜欢问“你吃饭了没有?”“你到哪里去?”而西方人则理解为你想邀请他吃饭,“Where are you going?”则认为是在打探他的隐私。除此之外,西方人对婚否、收入、年龄、住房等方面更是只字不提,认为这是别人的隐私,过问是很不礼貌的。

2.有利于培养大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特别是阅读理解能力

在许多文章当中,学生常会遇到这样的句子:That's all Greek to me.(我对此一窍不通。)He's a Shylock.(他是个守财奴。)对西方文化了解不多的学生大多感到相当费解,不知如何翻译。但熟知西方文化的学生就会知道,Greek(古希腊语)语法深奥繁复,多曲折变化,常被学习者视为畏途,一般人更是不知其所云。所以,古希腊语作为一种艰涩难懂的语言形象在English speakers的心中根深蒂固,于是他们就把古希腊语和“晦涩难懂的事物”等同起来,并作为一个习语固定下来,表示这样的含义:beyond one's understanding,也就是“完全不懂、一窍不通”。而Shylock(夏洛克)是英国戏剧作家莎士比亚的喜剧《威尼斯商人》中的主要人物之一,是世界文学作品中四大吝啬鬼之一,他吝啬到了极点。后人用“夏洛克”比喻贪得无厌、狠毒无情的放债者或冷酷无情的人。可见,全面掌握西方文化背景知识对于培养大学生学习并理解英语的能力至关重要。

3.能够激发学生了解其他民族的兴趣和动力,从而为学习该民族语言奠定基础

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学生过多地注重教师语法点的讲解而忽略了其中所包含的文化内涵,把学习英语当成是为了过级或考研而不得不进行的一项任务,结果学习英语的兴趣越来越少。而结合教学适当地引入西方文化,使学生领略风格迥异的异国风情,感受西方社会不同的生活习惯,不仅激活了教材,也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让他们通过文化的感染使自己的语言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如在《大学英语 精读1》Unit 3 The Present的学习中,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下西方社会老年人的生活境况:大多数老年人都不与子女或亲戚同住。要是有一定的积蓄,他们就在老年人聚居的地方买幢住房或一套公寓房。如果他们的身体状况不好,不能单独生活,他们便住进特设的养老院,由陌生人照料他们。而且,对于许多老人来说,并无幸福的晚年可言。他们不愿进入老年,因为他们得不到荣誉、尊敬和关心,而且,各行各业都不愿意雇用老年人。因此,老年人总是孤居独处,无事可做,晚年凄凉而又孤独。他们的这种生活状况与我国老年人的生活状况是截然不同的。在我国,一方面老年人在家庭中会享受到子女或其他亲属的赡养;另一方面,家庭其他成员也能从老年人那里得到帮助。老年人对生活的经验和智慧,对于下一代人而言是必不可少的。

四、文化语境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构建

1.转变传统教学观念,提高自身文化素质

20世纪60年代著名的语言学家拉多在他的《语言教学:科 学 的 方 法 》 (Language Teaching:A Scientific Approach)(1964)一书中指出:“我们不掌握文化背景就不可能教好语言。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因此,不懂得文化的模式和准则,就不能真正学到语言。”如此可见,作为一名英语教师,掌握和了解文化在语言教授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教师不但要具备丰富的语言知识,还要具备大量的文化背景知识,了解西方的政治经济、历史文艺、伦理道德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才能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切实地实施好文化语境教学,以满足跨文化交际教学的要求。

2.紧密结合课文内容,合理创设文化语境

《大学英语 精读》中的每篇课文都是围绕某一主题展开的,而这一主题又是西方社会文化背景和社会人文心理即文化语境的映射。弗斯(Firth)强调:“词的分析要看其所处的句子,对句子的分析要看其所处的情景和场合,而对场合的分析要看其所处的文化。”因此,教师在教授课文的同时,要抓住一切机会,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合理地创设文化语境,引导学生一起探索隐藏在文字背后的异国文化。如在讲授《大学英语 精读 3》Unit 4 A Fan’s Notes时,可以问学生:“Do you like sports? Which sport do you like best? How about baseball?”从而向学生介绍棒球及其在美国的盛行程度:棒球在美国被称为“国球”并被誉为“竞技与智慧的结合”,以及洛杉矶道奇队的发展历史。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使学生对美国的棒球运动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

3.充分利用课外时间,广泛接触西方文化材料

课堂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课外时间,通过因特网、报纸、杂志等信息手段对西方文化有一个更广泛、更深入的了解。教师可以把学生在课堂上难以理解的习语或典故布置为课后作业,通过各种渠道查出其来龙去脉,这样既能使学生学习和掌握其中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又能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语言文化修养。如在讲解《大学英语 精读 3》Unit 3 Why I Teach这篇课文时,文章中有这样一句话:“Being a teacher is being present at the creation,when the clay begins to breathe.”学生们都不理解 “粘土”(clay)怎么会“呼吸”(breathe)呢。 我把这个问题布置成课后作业,让学生自己动手去查与之相关的典故。结果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非常好,不仅理解了这句话的含义,而且了解了《圣经》中上帝造人的典故:上帝用“粘土”造人,并赋予泥人以生命。作者在这句话中用“粘土造的泥人”隐喻没有知识的人,用“呼吸”比喻“获得知识,开始成长”。这个典故把教师育人和上帝造人进行类比,使我们领会到了教师这一职业的伟大与神圣。最后,学生们不但对这句话的含义有了准确的理解,而且对其中隐含的文化也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

4.利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对于一个外语学习者来说,仅掌握教材中的文化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教师应该在科学地使用教材、充分挖掘教材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接触一些西方文化信息。在教授学生相关跨文化语境知识时,教师可以通过观摩影片、展示图片、播放音乐等手段,生动直观地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构建文化语境,从而增强学生使用地道的英语的能力及跨文化交际的领悟力。如在讲授 《大学英语 精读 1》Unit 2 Sailing Round the World时,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19世纪大型三桅帆船的图片,它是蒸汽轮船被发明之前速度最快的船。同时向学生展示弗朗西斯·奇切斯特在六十五岁时只身驾驶快艇环球航行的路线,让学生了解凶险莫测的南大洋和险情四伏的合恩角,使他们深刻地感受到奇切斯特令人折服的冒险精神。

文化和语言有着密切的关系,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有助于促进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想要学好一门外语,就必需深入透彻地理解它所负载的文化信息。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重视传授交际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提高学生对西方国家文化的敏感性,通过文化语境的构建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和交际能力,有效地促进大学英语教学。

[1]Claire Kramsch.语言与文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2]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M].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1989.

[3]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4]何兆雄.语境的动态研究[J].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1997(6).

[5]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6]陆国强.现代英语词汇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7]陆巧玲.词汇教学中的语境问题[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6).

[8]裴 文.现代英语语境学[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0.

[9]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10]孙玉梅.现代英语教学法[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11]王国华.英语教学与文化差异[J].山东社会科学,2007(8).

Construction of Cultural Context Teaching Model i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ZHENG Min,WANG Zhi-dan
(Department of Foreign Languages,Tonghua Normal University,Tonghua,Jilin 134002,China)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e functions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cultural context teaching model i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by analyzing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language and culture and expounding the connotation of cultural context.It aims to help college students cultivate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ve awareness and competence.

cultural context teaching model;college English teaching;construction

H319.3

A

1008—7974(2011)11—0089—03

2011—05—13

郑 敏(1981-),女,吉林安图人,现为通化师范学院外语系教师,硕士。

林凡)

猜你喜欢

外语跨文化语境
创作与做梦:精神分析语境下的“植田调”解读
主题语境八:语言学习(1)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大山教你学外语
大山教你学外语
跟踪导练(三)2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话“径”说“园”——来自现象学语境中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