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可持续发展观视域下的高校音乐教育改革研究

2011-03-19徐东芸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6期
关键词:音乐教育教师

徐东芸

(唐山师范学院 继续教育学院,河北 唐山 063000)

可持续发展观视域下的高校音乐教育改革研究

徐东芸

(唐山师范学院 继续教育学院,河北 唐山 063000)

高校音乐教育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观念,紧密结合地方音乐文化特色,建立可持续发展的音乐教育体系,塑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加强大学生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可持续发展;高校;音乐教育

本世纪以来我国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素质教育全面推进,高校音乐教育改革的步伐也相应加快,在改革过程中,树立和落实可持续发展观的价值理念,是高校音乐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

一、高校音乐教育现状分析

(一)教育观念功利化

随着市场经济的推进,高校深受市场经济热潮的影响,在教育理念上出现了某种程度的混乱。原因之一是一些高校为了提高办学经济效益,一味地盯着生源市场,甚至在不具备办学条件的情况下,盲目新建、扩建音乐专业。在教学内容、课程设置等方面没有认真考虑自身的师资水平、办学条件来设置专业、制定教学计划,而是抄袭照搬其他艺术院校和师范院校的教学计划。原因之二是没有明确的培养目标,因袭他人旧轨,音乐教育培养的人才出现了同质化现象,使得学生在择业时面临困惑,这种粗放式的教学造成了即使学生拿到本科学历,却并不具备本科音乐专业的技能的现象,这样不仅浪费了有限的教育资源,同时损害了学校的声誉,更重要的是给学生、家庭、社会带来了多重负担和压力。

(二)教育模式重技轻理

目前许多高校的音乐教学模式是以西方音乐教育模式为主的,在教学中偏重对技术的处理,表现之一是只强调了音乐知识技能的传授与训练,而忽略了音乐课程的审美价值和文化价值;只强调了非艺术化的讲解和说教,而忽略了音乐学习的联想、想像、创造、情感等审美体验;只强调了理论的灌输和技能的堆砌,而忽视了学生在音乐方面可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音乐兴趣爱好的培养。师生们对技术小课热情高涨,而对于课程当中的文化内涵和史论则较少关注,甚至不屑一顾,且课程之间还存在着相互封闭和只传技术不传理论的现象。这种停留在“工艺表层”的音乐教学严重影响了高校音乐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比如,在声乐、钢琴教学内容方面,西方音乐所占比例较大,而且在教学方法上,单纯强调在演唱、演奏中的技巧和技法,而对作品的创作意境、内涵修养和延展性知之甚少。因而在学生演唱、演奏作品时缺乏感染力和创造性。表现之二是在教学过程中,过分强调教师的权威性,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沿袭了传统教育理论中强调的“教师中心论”,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则依赖于教师的讲解,处于被动接受地位。教学成为知识的传递与获得的过程,培养出来的学生大多都是一专不多能,就业面窄,适应社会能力弱,缺乏创新意识和独立思考的意识,这种单一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已远远滞后于教育事业的发展。

(三)师资队伍素质下滑

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师资队伍是关键。当前高校音乐教师对教学的热情不高,投入的精力不大。一是教师数量不足,质量更是良莠不齐。因为教育规模的扩大,造成专业教师严重匮乏。原本一二年级的声乐必修课也由过去的每周一对一改为一对二,又改为一对四;声乐课堂上的大、中、小课结合教学的新模式也未得到落实等等。不可避免地造成了教学质量急剧下滑的趋势。二是某些教师由于课时量大大增加,忙于教学,无暇认真备课和研究教学,疲于应付,把教材内容扫描直接作为多媒体课件,讲课时照本宣科,教学信息量少,致使学生上课迟到、早退,授课期间随意接打手机,复习时划定范围甚至有意泄露考题,评卷时打人情分等等严重影响了教学的正常秩序,更影响了学生的发展;三是教师为了评职称,大部分时间用在了搞科研、写论文方面。长期以来,音乐教育重专业技能轻文化知识,导致音乐教师文化素质相对偏低,科研知识和学术能力与其他学科教师相比也一直偏弱,影响了音乐教学质量。四是部分教师的精力投入不足,过分沉溺于对个人利益的追求,忙于开办各种不同形式的培训班,导致对教学工作的时间和精力投入不足,教学质量严重下滑。这些问题都不可避免地影响了高校音乐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二、构建可持续发展的高校音乐教育体系

(一)更新教育理念,树立以人为本的音乐教育观

可持续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也就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本的关键问题就是:尊重大学生在音乐教育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大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学校要为大学生创造自主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的时间和空间,重点培养、塑造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音乐教育要淡化教育过程中的知识传递意识,要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进取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通过教育观念的转变,实施宽口径的通才教育,从而实现学生实际能力的全面提高,在全社会树立起以学生为本的音乐教育观念。

(二)结合地域文化,构建科学合理的音乐教育体系

高校根植于地方,依附于地方经济与文化,接近于民众,贴近于民间,在挖掘、整理、保护传承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有着自己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所以高校可强调教学中的地方性,立足于地方,服务于地方,与地方音乐文化紧密结合,形成自己的独特的办学风格和特色。根据社会对音乐人才培养的需要,从实际出发,拓宽办学思路,开辟更广泛的领域空间,在课程设置上突出自身的特色,扬长避短,为大学生量身定做符合社会要求、适合大学生发展的音乐人才培养方案,准确地把握专业定位。针对自身的特点,根据学科的硬件和软件资源合理规划教学,重点建设和发展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在办学上突出各自的特色。在学科建设与规划中既为学生着想,又能体现学校特色,使大学生在本科四年的学习过程中,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社会定位,将大学的专业学习和社会就业紧密结合起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要求,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形成教学内容更新机制。在师生关系上,要转变角色,即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建立一种民主、平等的交流式的互动关系;在教学环境上,要营造友善、宽松、共处、和谐的人际关系和愉悦的学习氛围;在教学方式上要倡导问题式、发现式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发掘学生参与和探究的主动性;在教学手段上,要注重现代教育技术、视听与声像技术的开发及运用,拓展教学空间,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从而构建科学合理的音乐教育体系。

(三)加强师德建设,建立高素质的音乐教师队伍

教育的快速发展对教师的教育观念、知识结构和教学方法等方面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同时,现代教育技术和教学成果也为教师业务素质的提高和更新提供了极好的条件。在音乐教学中,教师以自己的教育智慧、教育机智进行教学劳动的再创造。优秀的教师能唤起学生心灵深处对学习积极探究的情感需要和强烈的认知需求,使学生对于所学课程产生强烈的兴趣。所以,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按照教学规律和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娴熟地运用教学技能技巧,以艺术化的方式组织运作教学内容,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时代要求教师要加快知识更新的速度,不断钻研教育新技术新成果,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努力探索。只有教师的素质在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上得到不断的提高,才能保证学生的素质可持续发展。

第一,强化职业精神,推进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建立科学完善的教师培训制度,做到师德教育制度化、经常化,着力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教育广大教师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他们树立育人为本的思想,用高尚的道德情操感化学生,用科学的人生观引导学生,用博大的爱心关怀学生,用精湛的学识教育学生,让学生们在教师的言传身教下健康成长。第二,强化师德建设考评,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坚持师德考核与业务考核并重,建立教师自评、教师互评、学生评教师相结合的考评机制,重点考查教师教书育人的实绩和职业道德状况、教学态度和育人效果等,把师德考核结果作为教师职务聘任、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对师德表现不佳的教师要及时劝诫,对严重失德行为要进行严肃处理。第三,提高教师待遇,营造社会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国家在财力允许的情况下,可适当提高教师的福利待遇,以充分体现教师的社会价值和社会地位,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千方百计为广大教师办实事、办好事,不断改善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大力宣传人民教师的先进典型和模范事迹,为师德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

(四)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

当前,高校音乐专业毕业生普遍存在着登台经验少、教学能力不突出等问题。这是由于在音乐教学中对实践及实习环节重视不够,所以在教学中要加大模拟教学课、综合表演课、节目编排观摩等实践性课程和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比重,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调查、艺术采风等活动,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音乐表演、音乐制作及音乐创作等课程,对增强音乐专业学生的音乐基本功、提高音乐技巧是必不可少的,而实习、见习类课程更是音乐教师教育专业学生发挥自身音乐潜力、获得职业实践经验的重要环节。增加实践性课程和实践性教学环节,既可以促进学生的想像力,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创造精神,对专业知识和技能起到巩固和充实的作用,又可以锻炼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的能力,为将来的实际工作奠定基础。艺术实践活动可以培养大学生独立思考、张扬个性、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个性特征,艺术采风类的活动使学生对本地区各音乐代表性品种、民俗、民风以及相关仪式、活动等有一个比较系统的了解,达到培养和引导学生对本地区特色民族音乐产生兴趣、培养能力之效。

[1] 李岚清.音乐、艺术、人生讲座[N].教育信息,2007-4-24.

[2] 傅国庆,张大鸣.高师音乐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途径[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07,17(1):107-109.

[3] Hucke J, Sterling S.王民,等,译.可持续发展教育[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4] 李伟.传统音乐可持续发展与高师音乐教育[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6,34(3):369-372.

(责任编辑、校对:韩松青)

On the Reform of College Music Educa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XU Dong-yun

(College of Further Education,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Tangshan 063000, China)

In realiz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music education reform,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must be student-centered in mind, and keen in the establishment of a music education system that involves a high qualified teaching staff deeply absorbed by local music culture.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creativity can only be possible in strengthening the practice teaching in the curriculum.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ollege music education; education

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科研究项目(sz2011407)

2011-10-10

徐东芸(1967-),女,河北遵化人,硕士,唐山师范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G521

A

1009-9115(2011)06-0158-03

猜你喜欢

音乐教育教师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最美教师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音乐
圆我教师梦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