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薄在何种条件下优于深刻?
2011-03-18
专一而深入思考,有点像串行计算,而互联网是并行计算的时代。要想获得未来生存能力,新一代必须要有同时处理多个任务的能力。为此,必须加强多元协调能力。广而浅的注意力,很可能变成我们进化的需要。
浅薄,在汉语中带有贬义。《浅薄》这本书认为互联网会使人的思维变得浅薄,我认为这只是一种事实描述,是中性的。至于我本人,在通读全书后,则更倾向于对所谓的“浅薄”给予正面的评价。前些日子,我跟段永朝等一帮朋友在一起,聊起《浅薄》。在辩论中,我又发现了浅薄的一些新的优点。
浅薄的直接含义,大致来说,有这么几方面:首先,它对应思维上深与浅的关系,互联网可能让人思维变浅;其次,它对应碎片化与专一化的关系。互联网让人注意力分散,不易集中精力;第三,它对应傻与聪明,互联网上事事有答案,可能让人不去思考,而变得智力下降。这三个特点,在我看来,都不足以使浅薄变得绝对的“不好”。我个人风格虽然偏好深刻,但理智告诉我,在互联网一些特定条件下,浅薄有可能从不好,变成好。
先来说人变傻这件事。人变傻,在什么情况下会成为好事呢?从《浅薄》的语境看,变傻是指有了搜索引擎和网上他人的帮助,个人不愿动脑筋了;或者说,人人都可以在每件事上插一杠子,特没水平、特傻的人也能进来搅和,于是人们不用提高水平也可以出来混。
但就算这样,我也可以指出在几种情况下,这会成为好事。
第一种情况,在“全球网脑”形成的条件下,每个人可以做到只在解决问题时聪明,而在不需要解决问题的时候比现在傻一点。我们现在要求个人聪明,是因为孤军作战的需要。有了网络,个人再笨,架不住众人拾柴,在你该解决问题时,保证能给你一个聪明答案就行了。个人可以少占用大脑宝贵资源。
第二种情况,在众包的条件下,傻瓜群体会系统而稳定地战胜聪明人群体。这是根据佩吉实验得出的结果。因为傻瓜群体有一个聪明人群体永远不可能具有的优势,就是解决方案的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复杂环境下进化的“核心能力”。所谓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此之谓也。
第三种情况,是段永朝提出来的。他质疑笛卡尔的“我思”,我思就是想清楚——比如,把世界像数学一样算清楚。但“想清楚”本身可能是有问题的。因为按我的理解,在理性上想得过于清楚,就可能在——陆九渊、王阳明意义上的——心性上缺心眼。郑板桥就说过有时“难得糊涂”。这时聪明反为聪明误。
再说深与浅的利弊。深有深的好处,时间上看得久,空间上看得远。但浅也有浅的用处,有利于将价值聚焦在当下与此在。
我们这一代人经常觉得80后、90后非常浅薄。因为他们不爱思考我们那一代人偏好的深刻问题,其思维深度甚至不超过140个字。但近来我越来越发现,80后、90后的浅薄,具有比深刻更加高明的意义。
按我们那个年代的思维,值得谈论的,至少应是在100年、100万平方公里的时空效力下,什么是正确的。但我们经常无法正确判断在5分钟、50米范围的时空效力下,什么是正确的。而80后、90后的浅薄,通过互联网上话语机制的竞争筛选,经常化为一种对此在(以50米为比喻)、当下(以5分钟为比喻)价值的敏感和洞穿。
举例来说,“华南虎”事件浅薄不浅薄?很浅薄,无非一只假虎而已。80后、90后浅薄中的深刻就在于,他们不抽象地议论什么是官僚主义,而是将聚焦点集中在老虎的胡子上、眼睛上……比我们这一代人抽象地泛泛而论官本位、官员的虚伪、体制的弊端,效果如何呢?效果要好得太多了,而且解决了实际的属于“这一个”的问题。而不是像我们这样,泛泛空谈,一旦具体到实际问题上,连提起一桶水都做不到。所以我们要向他们学习这种回到实在本身的“浅薄”。
作者正确地注意到了时间概念的即时化这个方面,指出:“近年来,随着MySpace、Facebook、Twitter等社交网站的纷纷出现,网络业务的发展达到了有史以来的最高速度。正如Twitter网站的一句口号所说的那样,这些公司致力于为数以百万计的用户进行‘实时更新,提供永无止境的‘数据流,他们可以随时发送简短的信息,交流‘此时正在发生的事情。”
如果作者在IT方面足够专业,他还应该发现空间概念“此在化”这一更新的动向,比如定位服务(LBS),并且发现除了Foursquare外,他说的上述三家公司正把重兵投向定位服务。即时化与定位服务正好与作者所说的机械钟与地图构成绝配,反映出思维方式转变背后的媒介动因转变。由此还可以看清,浅薄的含义并不像我们以往所理解的那样,它直接对应的,应是海德格尔的此在与当下的价值。
所有深刻,都必须接受此在在空间上的检验与当下在时间上的检验,看这种深刻在此在与当下是否具有价值,是否可以回到此在与当下这一“事物本身”。
最后说注意力分散的问题。精力分散对于需要持续专注的工作来说,当然是不利的;但考虑到未来很可能是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未来的工作很可能是并发的,
专一而深入思考,有点像串行计算,而互联网是并行计算的时代。要想获得未来生存能力,新一代必须要有同时处理多个任务的能力。为此,必须加强多元协调能力。广而浅的注意力,很可能变成我们进化的需要。
互联网在这方面可以强化两种适合广而浅的思维能力:
一是网状思维,是有别于原子论式思维的社会网络式思维,也就是经络式思维。例如在社会网络化服务(SNS,此前普遍被误译为网络社会化服务)中,“社交网络把私密信息——过去属于书信、电话和耳语的范畴——变成了新兴大众传媒的传播素材,赋予人们一种强制性的社交方式和联系方式。”我们不能指责经络是肤浅的,经络有经络的用处。
二是灵敏思维。作者说:“研究表明,由于使用计算机和互联网,我们的某些认知技能得到了加强,有些是大大加强了。这些技能通常涉及手眼协调、反射反应、视觉信号处理等低层次的或者较原始的大脑功能。”我们同样不能指责快速反应,这种浅从更具价值的“快”中得到了补偿。在快鱼吃慢鱼的时代,鱼进行深入但不及时的思考,会误掉卿卿性命。
《浅薄》这本书比较有独特价值因而值得一看的具体内容,主要在于比较互联网之前和之后两种不同传媒方式对思维方式产生的新旧两种不同范式的决定性影响作用。
我们所赖以思维的中介正发生革命性的变化,思维方式本身不可能长期守旧。我的看法是,如果变化不可避免,那就最好顺应它,主动求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