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的体系化管理

2011-03-18吴国艳张文娟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六研究所天津300220

天津科技 2011年4期
关键词:内审管理制度基础设施

吴国艳 张文娟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六研究所 天津300220)

GB/T 19001-2008(idt ISO 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中对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的要求是:

“6.3基础设施

组织应确定、提供并维护为达到符合产品要求所需的基础设施。适用时,基础设施包括:

a)建筑物、工作场所和相关的设施;

b)过程设备(硬件和软件);

c)支持性服务(如运输、通讯或信息系统)。

6.4工作环境

组织应确定和管理为达到产品符合要求所需的工作环境。”

基础设施是组织实现产品符合性的物质保证,组织应确定为使产品能满足要求所需的基础设施,并在提供这些基础设施的同时还要对这些基础设施给予维修和保养。

工作环境是指工作时所处的一组条件。必要时工作环境是组织实现产品符合性的支持条件;组织应对实现产品符合性所需的工作环境加以确定,并对工作环境中与产品符合性有关的条件加以管理。

工作条件可包括:①物理的、社会的、心理的(如:企业文化、发挥员工潜能的工作方法、安全规则或指南、防护设备的使用);②环境的因素(如:温度、湿度、洁净度、防静电、卫生、振动、噪声、光、污染、空气流通等)。

根据6.3、6.4,可确定组织内资源进行体系化管理的内容。

1 总体思路

产品实现所需的工作条件最优化是策划和框架设计的目标。

为实现这一目标的总体思路是:适度文件化是体系化管理的基础,有效的培训是提高保障水平的手段,通过实施纠正和预防措施实现持续改进。

2 文件化框架

结合生产实际情况,形成两类文件: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文件在发布前需进行评审和批准。对文件进行控制以确保其现行有效。管理制度:明确职责,理顺接口,规定符合要求的程序。操作规程:作业文件是管理制度的支撑性文件。

2.1 管理制度编写要求

编写管理制度时,应包括如下条款的内容或符合以下条款的要求:

2.1.1 明确条件保障部门、使用部门及相关部门的职责,必要时将职责分解落实至班组,甚至落实至岗位或操作者。

2.1.2 正常运行的程序要求:①识别并确定有关的技术管理要求(如:设备验收移交、夏季空调房间温度、冬季暖气温度、气体压力等);②技术管理要求变更时的管理程序(如:设备、管路改造的实施、评审和批准等);③确保系统正常运行的行政管理规定(如:交接班制度、定期巡检制度、设备三级保养制度等);④日常维护的要求(如:设备的“三好”、“四会”等);⑤定期检修及结果评定(必要时要形成作业文件予以支撑,如:编制检修程序、检修规程等);⑥定期检修前要与使用部门进行沟通和协商,并规定管理程序(如:沟通和协商的结果以何种方式输出,信息如何传递等);⑦必要时,可规定某些岗位的能力要求(如:配电室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司炉工必须持证上岗等);⑧制定为防止使用人员可能出现误操作的规定(如:A组关冷却水必须经过B组同意);⑨形成记录并保持。

2.1.3 对运行过程应进行监视和测量,形成记录并保持。应详细规定监视和测量的时机、部位、操作者、方法、记录格式、判定结果的准则等。

2.1.4 异常情况的处理必须做出可操作性较强的规定并形成文件,采取适宜的应急措施以确保使系统及时恢复正常或将异常情况可能带来的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如:规定传递信息的方法,规定何种异常情况下的应急采取措施等)。

2.1.5 对出现的故障,应分析原因,针对原因制定纠正措施,实施并验证措施的有效性。

2.1.6 根据对过程监视和测量的结果及系统运行记录,发现潜在的问题,制定并实施纠正和预防措施,实现持续改进。

2.2 操作规程编写要求

操作规程属技术性的作业文件,直接用于指导现场操作。

2.2.1 内容编写要求 编写操作规程时,内容上应具备确定性、实用性和协调性。

①确定性:明确规定作业过程的各项要求,即规定何人、何时、何地、如何操作、作业内容是什么、记录什么,列出具体操作的详细过程,包括每一步骤的操作内容、技术要求、注意事项等,使操作者按文件规定即可完成工作,最大限度地排除人为的随意性。

②实用性:尽量简练易懂,避免使用生僻晦涩的词句表达,尽可能地避免长篇大论。

③协调性:与相应的管理制度要协调一致,而且各有侧重。如:《纯水系统运行管理制度》中规定每季度更换一次离子交换树脂,《纯水系统操作规程》中也应规定每季度更换一次,不能相互矛盾。但“管理制度”一般只规定更换时间,而“操作规程”则侧重于详细规定如何更换的方法或操作程序。

2.2.2 格式编写要求 编写操作规程时,可参照统一格式编写:开启系统前的检查和准备工作;开机;运行过程中的监视和测量;关机;维护保养(包括日常维护保养和定期检修);应急措施;记录格式。

3 工作程序

根据1、2项的策划,组织相关人员编写文件,文件须经评审、批准后方可发布。必要时,文件要进行会签。

由人事部门组织编制“培训实施计划”,可采取集中培训、现场演示操作、自学等方式。

在实施中,明确过程的主控部门,并分配相应的职能和权限,识别并确定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的控制界限。按文件要求实施并确保实施过程在受控状态下进行,采取内审、自检、巡检等方式,对现场及发现的问题及时协调、改进,以确保过程正常运转。

根据要求对过程进行监视和测量。由质量管理部门牵头,按内审控制程序组织内审,特殊情况下可增加内审和检查频次,也可以采取部门自查。

采取措施,持续改进过程业绩。依据内审、自查或现场的分析数据等实施纠正和预防措施,评价、验证过程的有效性,实现持续改进。■

[1]GB/T19001-2008(idtISO 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要求[S].

猜你喜欢

内审管理制度基础设施
基于分级审核模式的质量管理体系内审研究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有望加速
公募基础设施REITs与股票的比较
探讨企业内控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聚焦内审转型升级 提升增值服务水平
加强工程结算内审的思路
新监管框架下银行的风控和内审体系
食品安全公共管理制度的缺失与完善评析
涉军中小企业管理制度创新探讨
振动搅拌,基础设施耐久性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