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高校“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课程改革与研究——以通化师范学院为个案的研究

2011-03-18徐杰钱广君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民族民间长白山民族

徐杰,钱广君

(通化师范学院音乐系,吉林通化134002)

地方高校“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课程改革与研究
——以通化师范学院为个案的研究

徐杰,钱广君

(通化师范学院音乐系,吉林通化134002)

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有着独特的音乐文化内容与艺术魅力,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地方高校的“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课程内容应该因地制宜,突出地域文化,充分体现出地方民族民间音乐的内容及特色,从而大力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及精神。

民族;民间;音乐;改革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是中国各民族在几千年漫长的历史中创造的灿烂文化。不同地域、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音乐文化内容与特点,但都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性格特征、审美情趣,是民族精神的象征。“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是音乐学本科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地方高校的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课程内容应该包含地方民族民间音乐的内容及特色,所以地方高校“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课程的改革与研究对体现地域文化、突出办学特色、继承和弘扬民族精神、创建和谐社会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课程改革与研究的基本设想及主要依据

(一)基本设想

对地方高校“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课程内容的改革与研究,应当与高校所处地区的民族民间音乐紧密结合,突出地方特点。我校地处长白山区,针对长白山地区的汉族、满族、朝鲜族音乐,萨满音乐、高句丽音乐以及东北抗日联军音乐和二人转音乐等民族民间音乐进行的研究与整理,应当是我校课程改革与研究的主要内容,通过研究与筛选使其中最具代表性、最优秀的音乐文化系统化,并纳入到“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课程体系之中,使地方高校民族民间音乐课程得到补充和完善。

(二)主要依据

1.依据国家教育部2006年颁发的《全国高校音乐学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课程指导方案》在课程结构及学时、学分分配上明确指出:专业课程由必修课、选修课及地方和学校课程组成。并要求地方和学校课程约180学时,10学分。课程范围为民族音乐历史与文化,区域音乐历史与文化,少数民族音乐等。而长白山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研究与整合恰涵盖了地方民族音乐文化、区域音乐和少数民族音乐。本改革与研究符合《课程指导方案》的培养精神。

2.依据学院的办学宗旨及人才培养目标。我院的办学宗旨是建成吉林省东南部办学优势突出,与经济社会结合紧密,长白山文化研究在国内领先的省属多科性大学。人才培养目标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服务基础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基础理论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和艰苦创业精神的应用型人才。

二、课程改革与研究的实践与成果

(一)课程改革与研究的实践

1.为了更好地研究和挖掘长白山各民族音乐文化,2006年我院申请了吉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课题的名称是地方高校“中国民族音乐”课程内容的改革与研究,研究的时间范围是2006年8月—2009年12月。

2.长白山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作为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补充内容采取单独授课的方式,并且课程已纳入音乐学2008级本科培养方案之中,独立授课的目的在于既不冲击“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课时计划又能够充分体现地方学校课程安排。

3.为更加完善的讲授“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课程,已针对本课程编写了专门的讲义,并获准学院教材立项重点资助,制作了教学课件。

(二)成果

1.按课题研究计划已发表论文两篇:《萨满祭祀——东北二人转表演艺术之魂》发表在《长春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高句丽音乐研究及其价值》发表在《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本文也将纳入课程内容之中,因为这是对地方民族民间音乐进行的比较,目的在于使人们更清楚地认识地方民族民间音乐之间既有不同内涵又彼此相互联系。

2.“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课程2009年被评为学院优秀课程。

三、课程改革与研究的意义

1.通过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课程的改革与研究,体现了地方民族民间音乐的特点,丰富了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内容。中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人口众多,56个民族分布在不同地域,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形成了不同的音乐文化。我院地处长白山区,接触到的汉族、满族、朝鲜族民族民间音乐的内容和特点与其它地区略有不同,它不同于江南音乐的细腻、婉转,也不同于西北音乐的苍凉、高亢,而是具有自己的发展轨迹和风格,其本质粗犷、厚重、质朴、大方。这些特点与他们的生活环境、历史文化、民族民俗有着密切关系,整理和研究他们的音乐文化会极大的丰富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内容。

2.通过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课程改革的实践突出了地域文化,弘扬了民族精神。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在各民族交往和融合中不断形成积极向上、纯朴善良、坚强不屈等民族精神。这种精神表现在各地方、各民族又有所不同,民族民间音乐则是表现民族精神的最好方式和手段,通过音乐把本民族的理想、信念、希望乃至喜、怒、哀、乐充分表达出来,以此来沟通情感、促进民族团结,增进社会和谐。长白山区的各民族历来有着勤劳淳朴、坚韧不拔的精神和热情奔放、豁达开朗的性格,对长白山区民族民间音乐的研究有利于对这种精神的继承与发扬。

3.通过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课程改革的实践发现和整理了一批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作品,如木把歌、采参歌、萨满祭祀歌、满族腰铃舞、东北抗联歌曲等,丰富了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宝库,为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增添了新的篇章。

4.通过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课程改革的实践突出了我院的办学特色。我院办学特色是立足于长白山的历史文化,大力弘扬“杨靖宇精神”。长白山历史悠久、资源丰富,为我们办学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许多学科的建设与内容同长白山历史文化密切相关。其中杨靖宇将军率领的东北抗日联军所建立的丰功伟绩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杨靖宇将军的陵园坐落在通化市市区之内,东北抗日联军纪念馆中陈列着他们的遗物,其中的一些抗联歌曲是我们教学的重要参考资料,成为“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杨靖宇精神”一直是我校的立校之本,在“杨靖宇精神”的引领下,我院已走过了50年的办学历程,可以说是“杨靖宇精神”哺育了通化师范学院的成长。

5.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课程改革的实践有利于深化教学改革,因为教学内容的改革是教学改革中最重要的环节,长白山民族民间音乐文化课程的设置不仅丰富了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课程内容,而且有利于贯彻培养目标,作为适应于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要的未来教育工作者,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因此,对长白山音乐文化的研究有利于促进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的结合,有利于学科及专业的建设与发展。

6.通过整理和编写《长白山民族民间音乐文化》讲义,使区域民族音乐文化形成系统,有利于地方民族民间音乐的传承和发展,同时也进一步完善了教材建设。

综上所述,“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课程的改革与研究突出了地方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特色,使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得到了丰富,同时它还会对地方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挖掘、传承和保护起着积极的意义,虽然改革已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我们还要将改革继续引向深入,为更好地继承和发展民族文化做出贡献。

G658.3

A

1008—7974(2011)01—0098—02

本文系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GH0519

2010—07—12

徐杰(1962-)女,吉林通化人,现为通化师范学院音乐系主任,副教授。

林凡)

猜你喜欢

民族民间长白山民族
我们的民族
民族民间音乐之于民族声乐演唱及教学
高职音乐教育发展与民族民间音乐传承研究
新时期我国民族民间音乐艺术的传承与保护策略探究
漫步四季,探索不一样的长白山
冬奥背景下我国民族民间冰雪运动传承研究
长白山册封始于金代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多元民族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