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入还是隔离?——试论流动人口与公共图书馆之间社会距离的消解

2011-03-18程孝良程艳丽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11年9期
关键词:流动人口距离图书馆

●程孝良,程艳丽,黄 英,郑 蜀

(1.成都理工大学 a.政治学院,b.外国语学院,成都 610059;2.四川省图书馆,成都 610041)

在我国快速推进的城市化进程中,大量流动人口涌进城市是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伴随的是进城、冲击、适应、认同、融入这一漫长的社会过程,融入城市是流动人口适应城市生活的有效方式和最终目标。作为最基本的民生工程,公共图书馆是促进城市流动人口顺利融入城市生活的重要场所。流动人口的公共图书馆权利问题不仅是一个民生、民主权利问题,而且也是一个较复杂的社会问题。它不仅是公共服务公平化、全面化、均衡化的问题,还关系着建设小康社会、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问题。如何克服因职业、收入、身份等差异导致的社会距离,在复杂的公共服务系统中找到一条推进流动人口有效融入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行动路径,是一个亟待研究的现实课题。本文试从社会距离理论视角就此问题作一些抛砖引玉式的思考和探索。

1 社会距离理论与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

社会距离(social distance)是指两个或多个社会群体由于相互有分离意愿或相互歧视而造成的空间、时间和心理上的距离感。最早是由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加布里尔·塔尔德(Gabriel Tarde,又译作塔德)在《模仿法则》(LawofImitation)中提出来的,用以描述社会群体间的客观差异,表征群体间的阶级差别。[1]后来德国社会学家格奥尔格·齐美尔(SimmelGeorg又译作西美尔)对这一概念进行了发展,赋予其主观色彩,认为社会距离本质上是人与人之间“内在的屏障”,在社会行为上表现为关系疏离、交往稀少、情感淡漠等。齐美尔的学生、美国社会学家罗伯特·埃兹拉·帕克(RobertEzraPark)将这一概念引入美国社会学界,把社会距离界定为可量化的、表现个人和一般社会关系的理解和亲密的程度和等级。[2]1925年,美国社会学家博卡德斯(EmoryS.Bogardus又译作鲍茄德斯)对社会距离进行经验研究,使其成为社会学普适性概念。他在《社会距离及其测量》一文中提出“社会距离测量法”,并设计了测量等级和关系程度的社会距离量表,将社会距离从抽象变成了具体的可量度工具,通过考察行为主体与其他社会成员或群体交往的意愿,来测量社会成员或群体之间距离的感觉。[3]社会距离理论对于研究流动人口融入城市公共图书馆问题是一个非常有启发意义的视角。

在实践研究中,社会距离更多指向认知和心理距离,基于生活习俗、行为方式、价值观念等差异而产生,同时又受制度和环境的影响。因此,对社会距离的研究不仅要描述这种客观存在的心理距离,更要探讨引起这种距离的复杂而深层次的原因。对引起社会距离的原因和影响因素,我国学者卢国显对西方学者的研究作了比较系统的梳理,认为主要有社会地位决定论、文化差异影响论、空间隔离论、职业和教育的影响以及生物差异的影响等等。[4]

我国学者对社会距离的研究起步比较晚。大部分研究都指出,流动人口与城市居民的社会距离正在逐渐增大,双方交往机会很少,主观距离比较大。学者李强在研究中发现,城市市民与流动人口之间社会距离主要表现在:市民对流动人口的歧视性态度,流动人口对城市居民的不满情绪,导致双方交往的非对称性。认为城乡分割的体制和户籍制度是造成“有着明显社会距离”的流动人口和城市居民间产生误会、误解,缺乏沟通、认同等社会距离现象的深层次原因。[5]在城乡分割体制下,流动人口在城市生活的经历使得原本客观存在的社会距离更多地变成了现实生活中的主观社会距离,并使这种距离感在体验、比较的过程中呈现出激化的趋势。[6]社会距离的增大使得流动人口群体自愿选择结成自己的社群网络,并以此与城市生活产生隔离。

2 全面免费开放是公共图书馆的应有之义

什么是公共图书馆?公共图书馆是社会文明的产物,是由国家中央或地方政府管理、资助和支持的、免费为社会公众服务的图书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4年颁布《公共图书馆宣言》,称“公共图书馆是教育、文化和信息的有生力量,是透过人们的心灵促进和平和精神幸福的基本力量”。自由、平等、民主是公共图书馆的基本精神和价值取向。在著名作家、阿根廷国家图书馆前馆长博尔赫斯的猜度中,“天堂应该就是图书馆的模样”。然而在步入信息社会的今天,我们应该思考的是如何让公共图书馆真正走进每一个公民的现实生活中,而不能如理想的“天堂”那样遥不可及。

央视著名主持人白岩松2009年在其博客里以“岩松看美国:体验美国公共图书馆”为题讲述了其在美国波士顿公共图书馆内“自由穿行”的经历,[7]真切地感受了“FREE TO ALL”的真谛:在图书馆里所有人都是平等免费的。不管是百万富翁还是流浪汉,不管是老人还是孩子,不管是健全人还是身体不方便者,所有人都可以去看书,或者只是去吃个早餐,去打个盹,去坐会。图书馆已经超出看书借书这一原始功能。它开通免费网络,为人们举办从婴儿到成人各年龄段的互动活动、读书活动及培训课程提供免费空间,读者只需通过电话预约,即可在周末带着孩子参加亲子活动、读书活动、社区活动,感受文化氛围、放松身心,图书馆还针对不同时期市民们的需求举办各种课程,演讲等。在这里图书馆已经扩展为教育,文化、娱乐活动等综合性机构。远在大洋彼岸的我国,2011年1月18日,一则“图书馆的大门一直在向乞丐敞开:杭州图书馆对所有读者免费开放,因此就有乞丐和拾荒者进门阅览。图书馆对他们的唯一要求,就是把手洗干净再阅读。有人无法接受,找到褚树青馆长,说允许乞丐和拾荒者进馆,是对其他读者的不尊重。褚树青回答:“我无权拒绝他们入内读书,但您有权利选择离开”的故事一登录微博,就招来了万千网友火爆跟帖和讨论,杭州图书馆及馆长禇树青被火爆围观,后者还获“最感人馆长”等盛赞。杭州图书馆这一应然常态化的举动,却引发了如此巨大的轰动效应,一方面反映了普通公众对自身公共图书馆权利的忽视,同时也表明普通公众追求公共服务公平均等的强烈愿望和急切心情。

公共图书馆是社会价值取向和文化导向的核心,其核心导向应是传承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的文化精神,维升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体系和文化认同感,本质职能是促进社会融合。就在近日,文化部、财政部出台的《关于推进全国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工作的意见》明确,2011年底之前国家级、省级美术馆全部向公众免费开放;全国所有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实现无障碍、零门槛进入,公共空间设施场地全部免费开放,所提供的基本服务项目全部免费。此前包括宁波、杭州、南京在内的沿海城市和西部的成都已相继实施了公共图书馆的免费开放。但公共图书馆绝不能仅仅满足于无障碍、零门槛免费开放的“应然”,更应注重通过提高服务质量,满足公众进馆后的图书信息需求这个“实然”,以此增强公众的文化认同、身份认同、价值认同,促进社会各阶级阶层的融合。这也是近年来党和国家在国家政策层面上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到前所未有高度的初衷和目的。

3 流动人口融入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措施

流动人口普遍存在的社会距离感、城乡二元分割体制导致的身份差异问题和种种社会情绪,共同助长、维持和强化了流动人口对进城后的生活和环境的不良心理反映。公共图书馆的特殊地位,决定它应有准确定位、必要底线和正确导向。促进流动人口有效融入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1 打破城乡二元分割的公共图书馆制度和体制

在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面前,公民不论贫富、职业差别、文化水平高低、地域差异,均享有平等的权利。要消解流动人口与城市公共图书馆之间的社会距离,使流动人口有效融入城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最根本途径是打破我国目前城乡二元分割的各种不合理制度。首先是改革户籍制度。作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都强化户籍制度改革,探索出了一条特色化新路程。2010年10月,成都出台《关于全域成都城乡统一户籍实现居民自由迁徙的意见》,不仅农村居民可以自由迁徙到城镇居住,城镇居民也可以选择到农村定居,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自由迁徙不再受任何限制,而“农民”这个称谓不再是身份的象征,而仅仅是一种职业。成都的户籍制度改革从根本上颠覆了传统城乡二元分割的体制,实现了以人的自由移动为本,从户籍制度上消除了对人的身份歧视,使流动人口具有免费、平等享受城市资源的基础。[8]其次要改革现行的公共图书馆管理体制。我国现行的公共图书馆管理体制按照“政府统筹,地方负责,分级办馆,分级管理”的原则实施,公共图书馆由各级政府分级管理,经费、人员、报酬、服务都是按行政区划来进行管理。作为公共政策的“分级办馆”制度,“分灶吃饭”体制下的经费来源,“分级管理”体制下的人员管理,让城乡居民在不同的制度框架内获取不同的公共图书信息资源。流动人口进城之后,往往会由于“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体制被排斥在城市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之外,这使得他们的图书馆权利得不到保障,或难于享受和城市居民同等的权利。因此这种公共图书馆管理体制必须改革,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公共图书馆管理体制。

3.2 转变公共图书馆服务观念,增强社会责任感

图书馆的实质是它把一群亟需在知识海洋吮吸甘露或寻求精神寄托、享受休闲时光的人和展示人类智慧结晶的精神家园放在一起,让他们互相激发,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让读者产生终身受益的智慧和创造力。这样的本质,要求图书馆必须把自由、民主、平等作为灵魂。为了保证这样的灵魂不被污染,公共图书馆办馆理念必须纯化。

其次,要培养公共图书馆人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图书馆的责任是通过知识的传承,点燃人类的智慧,培养光明、开朗、向上、富有激情与良知的纯洁人格;发掘人的价值和潜力,防止堕落和沉沦。图书馆是人类的精神家园。当我们走进图书馆的时候,犹如去拜谒一位德高望重的圣人为师,我们必须怀着敬畏的心,来阅读中华民族和全人类伟大的文化和大气磅礴的心灵世界,同时怀着报恩的心情把祖先交给我们的文化接过来并传下去,使我们民族不仅在血缘上不能断代,而且在文化上也要生生不息地繁衍下去,这就是每个图书馆人与生俱来的天职。“精神家园”不是一个虚无缥缈、可有可无的概念,它是一个人的思想和灵魂的栖息之所,如果没有精神家园,没有精神理想,人将不成其为人。随着全球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们原以为图书馆功能会逐渐削弱,然而在经济危机袭来时,美国公共图书馆的流量反而增加许多。许多人说,在经济衰退的冬天,如果没有图书馆,这日子不知道该怎么过了,图书馆精神家园的地位可见一斑。

3.3 走向公共参与取向的公共图书馆治理路向

在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日渐完善并转向全面免费开放时代的当下,构建并不断完善公共参与取向的公共图书馆治理机制,依法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成为公共图书馆治理的现实取向。在信息社会,公共图书馆不再是作为社会发展的手段,或者作为生产性的手段,而是社会公众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基本过程和目标。读者不仅是图书馆的主要服务对象,或者作为图书馆服务的客体,而是图书馆服务的主体,图书馆服务的使用者、参与者和共同生产者,成为图书馆最主要的利益相关者。因此,读者参与了图书馆服务的全过程,是图书馆服务质量、效果和效率实现的关键。缺乏读者的有效参与,公共图书馆全面免费开放只能停留在政策文本里面而成为一句口号。从既有体制内部来讲,目前推动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的力量仍然是自上而下的行政压力,这个压力不可能持久下去,真正能够推动公共图书馆转变为一个以公众需求为导向的服务型机构的动力,只能来自公众的民主参与。首先,公众更加了解自身的利益需求,政府管理部门和图书馆不能简单地代替公众作出需求选择;其次,如果没有公众的参与及公共需求和利益表达机制,公共图书信息服务必然缺乏有效的外在动力,势必导致政府的“缺位”;[9]再次,如果没有建立相应的民主参与制度和公共需求与利益表达机制,不能有效吸纳民意并将之转换为政府的科学决策,极易导致政府公共服务的“错位”。[10]

提高读者的参与性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首先,要克服参与主体缺乏的障碍,培养更多、更有能力的参与主体。其次,要完善参与机制和渠道。公共图书馆只有通过创新管理体制,畅通读者参与管理、监督与质量评估的渠道,引导读者参与服务与管理的全过程,才能真正发挥读者在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中的积极性和主体性。再次,要提升公共参与精神。扩大参与在本质上是扩大公共参与。维护个人的权益只是公共参与的原始形式,维护和提升公共利益才是公共参与的精髓。要改善公共图书馆治理,需要读者对公共图书馆的认同、热爱乃至自豪感。同时,要畅通渠道,防止维护个人利益的行为蜕化为无理放大个人利益、牺牲公共利益的极端个人主义行为。

4 结语

自由、民主、平等是公共图书馆与生俱来的价值观。我们确信中华文化注重人格、注重伦理、注重利他、注重和谐的品格和释放着和平信息的人文精神,对于思考和消解城市进程中因为各种因素导致的社会距离以及市场经济体制下个人至上、物欲至上、恶性竞争和种种令人忧虑的社会问题和现象,对于追求城乡居民的文化认同和社会和谐,必将提供重要的思想启示。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曾说:“科学技术越发展,人们按照自己的需要创造资源的能力越大,到那时,唯一重要的资源就只剩信息和知识,信息知识就成为未来的中心贸易。”在我国统筹城乡经济政治文化发展、全面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中,我们应该从理论和实践上不断探索,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在复杂的公共服务系统中找到一条推进流动人口有效融入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现实路径,实现“普遍均等,惠及全民”的公共图书馆理想,让那些“信息孤岛”不再孤单。

[1]郭星华,储卉娟.从乡村到都市:融入与隔离——关于民工与城市居民社会距离的实证研究[J].江海学刊,2004(3):92-98.

[2]黄匡时,嘎日达.社会融合理论研究综述[J].新视野,2010(6):86-88.

[3]E S Bogardus.Measuringsocial distance[J].JournalofApplied Sociology,1925 (9):299-308.

[4]卢国显.中西方社会距离的研究综述[J].学海,2005(6):118-123.

[5]徐志达.新生代农民工制度化政治参与的困境及对策[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11,19(1):58-65.

[6]郭慧珍.对引发群体性事件发生的政治心理学分析[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3):66-70.

[7]白岩松.岩松看美国:体验美国公共图书馆[EB/OL].[2011-03-01].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73c 3b00100d4a3.html.

[8]匡和平.论“新型农民”的价值追求的培育[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16(2):88-91.

[9]黄婷.政府治理中公民网络参与的路径选择[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4):70-76.

[10]陈诚,林频频.论隐含于宪法中的公民民主能力体系——对政治平等自由理论与现实错位的一种诠释[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4):68-74.

猜你喜欢

流动人口距离图书馆
算距离
图书馆
数说流动人口
数说流动人口
流动人口二孩可在居住地登记
每次失败都会距离成功更近一步
爱的距离
给流动人口更多关注目光
去图书馆
距离有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