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图书馆服务本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探索与实践——以嘉兴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为例
2011-03-18张赞梅嘉兴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浙江嘉兴314036顾金孚嘉兴职业技术学院督导室浙江嘉兴314036
张赞梅(嘉兴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 浙江 嘉兴 314036)顾金孚(嘉兴职业技术学院督导室 浙江 嘉兴 314036)
周群英 罗 铮(嘉兴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 浙江 嘉兴 314036)
1 背 景
2009年9月,由浙江省文化厅组织牵头、中国蚕桑丝绸博物馆具体操作的包括栽桑、养蚕、缫丝、染色和丝织等整个过程的生产技艺及衍生的相关民俗活动的“中国蚕桑丝织”项目,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会议上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标志着中国蚕桑丝织技艺及文化正式被纳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行列。
浙北地区是中国蚕桑丝织发源地之一,被誉为“丝绸之府”,蚕桑丝织文化源远流长,距今已有4700多年的历史。蚕丝为衣,日出万匹,衣被天下。4000多年来,人们因为蚕桑丝绸而有着共同的生活习俗和生活环境,逐渐形成了“剥清水丝绵”、“扯绵兜”、“清明轧蚕花”、“蚕花水会”、“乌镇香市”[2]等传统生产技艺和民俗文化,是中国江南蚕乡丝府农耕文化中耀眼的明珠。但近年来,随着长三角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城市化、工业化大潮的快速冲击下,蚕桑丝织产业优势日渐消失,产量大幅缩减,与蚕桑生产唇齿相依的蚕桑丝织文化也正随着产业的萎缩和传承人的过世而逐渐消失。作为“中国蚕桑丝织”项目的重要传承社区和保护责任地,嘉兴市政府制定并实施了《嘉兴市蚕桑丝织文化生态区保护规划(2010—2015年)》[3],依据规划将构建蚕桑丝织文化生态保护体系、产业运作体系和宣传推广体系。下辖的桐乡、海宁等老蚕区纷纷申报立项并着手建设国家、省、市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区(地)。
蚕桑丝织专业是嘉兴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的传统特色专业,其渊源可追溯到1900年的浙江蚕学馆,是浙江省的三大蚕桑丝织教学基地之一,为浙江省蚕桑丝织事业的发展培养了大批的一线专业技术人才。丰富的办学经验和悠久的办学历史使图书馆收藏了大量的图书、期刊、教学图册、教学音像资料、标本等形式的蚕桑丝织特色信息资源。2009年,我院成为了嘉兴市的“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基地”之一。
2 意义与条件
2.1 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资源是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内容,也是地方高校图书馆特色文献资源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先辈们为我们创造的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已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成为当前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热点和重点。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资源又是保护的重要内容,关系到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否完整、永久保护并传存。同时,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资源也是地方高校图书馆特色文献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图书馆收藏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信息资源具有抢救民族文化、建设并增补特色馆藏的双重作用。蚕桑丝织文化信息资源建设与保护是嘉兴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以下简称我馆)特色资源建设的需要,也是服务“中国蚕桑丝织”项目、服务嘉兴市蚕桑丝织文化保护工作、履行其社会职能的迫切需要。
2.2 地方高校图书馆具有收藏区域特色资源的优势
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为本地区社会发展建设输送各类高等应用型技术人才,其专业设置必然长期与地方产业发展相适应。高校图书馆作为本校及地方文化信息中心,应将地方文献、特色专业文献作为资源建设的重点。我院100多年的蚕桑丝织专业办学历史和馆藏积累为我馆建设特色资源、服务蚕桑丝织文化保护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3 地方高校图书馆具备建设区域特色馆藏的能力
高校图书馆在信息采集、筛选、加工、保存和服务方面的优势是其他许多部门所不及的。高校图书馆拥有的信息资源建设专业人才、先进的信息管理和存贮技术设备、优良的网络条件,可为建设和保护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展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3 对策与措施
3.1 明确工作任务和建设目标
按照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要求,为确保各缔约国领土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的保护、弘扬和展示,“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机构并创造条件促进对它的利用”是应采取的多种措施之一[4]。根据这一要求并结合我馆的实际情况,我馆制定了“全面收集、集中管理、合理组织、规范加工、深入开发”的工作目标,通过实体馆藏建设和数字化资源建设,努力打造浙北地区蚕桑丝织文化资源中心,为科学研究、传承和保护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服务。
3.2 建立良好的组织管理与工作机制
良好的组织管理和工作机制是做好工作的重要前提。根据工作任务和建设目标,我馆成立了由业务馆长和文献资源建设部、信息技术部的业务骨干组成的专题资源建设小组,骨干成员同时被吸纳为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的研究成员;制定了《浙北地区蚕桑丝织文化资源建设和保护计划》、《浙北地区蚕桑丝织文化资源建设组工作制度》,在年度信息资源经费中设立“浙北地区蚕桑丝织文化资源建设”专项经费,并制订相应的经费使用和管理办法,从组织、人力、财力和时间上有效地保证了资源建设和保护计划的顺利完成。
3.3 开展合作研究
以我院的“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基地”建设为依托,我馆利用信息资源及特色馆藏优势,结合实地调查的情况,吸纳学院相关专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专家和地方民俗文化保护部门的研究人员并组成研究小组,开展了“浙北地区蚕桑丝织文化特色资源保护对策”、“浙北地区蚕桑丝织文化资源开发、普及和利用”等联合研究,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成果,为文化的保护工作提供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3.4 收集与整理相关资源
3.4.1 浙北地区蚕桑丝织文化资源的收集原则
浙北地区蚕桑丝织文化资源的收集要遵循专业化、专题化、区域化原则。我馆以浙北地区为重点,对具有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的蚕桑养殖、丝织生产和贸易以及与之相关的涉及社会方方面面的文化资源予以全面的收集,重点关注民间口传心授的、由民众集体创作、在民众中世代传承、为民众所享受的、至今还在民众中流传的“无形”的“活态”文化[5],同时兼及国内其他地区的蚕桑丝织文化特色资源。
3.4.2 浙北地区蚕桑丝织文化资源的收集与整理
我馆在开展浙北地区蚕桑丝织文化资源的收集时,充分利用自身在信息资源收集、整理和保存方面的优势,由专题资源建设小组负责从3个方面入手开展了资源的收集、整理和保护性记录工作:第一,做好文献资源收集、整理工作。充分整理、挖掘原有馆藏资源、国内外出版的相关纸质文献和数据库资源,重点做好本地区各县及乡镇方志文献、学院全体专业老师特色教学资料(手稿)和成果资料、地方相关部门内部资料的收集;第二,完整收集、记录蚕桑养殖与丝织生产、贸易相关数据资料;第三,通过实地考察、个别访问、地方采风等方式,运用新技术通过原始记录、摄像、录音和存档等方式开展民间文化及生产活动资料的收集和记录,具体包括:①传承人档案及口述文化资料;②蚕桑丝织生产的传统知识和实践;③蚕桑生产的各种民俗、礼仪和节庆;④蚕桑民俗文化语言,包括长期口耳相传的诗歌、神话、史诗、故事、传说、谣谚等;⑤在相关民俗仪式上表演的民间音乐和民间舞蹈以及与蚕桑生产相关的民间文学;⑥与蚕桑生产相关的各种器物及其制作工艺;⑦各地蚕桑丝织文化遗产的现状、抢救情况及保护成果。
3.5 建设浙北地区蚕桑丝织文化网上服务平台
借助数字保护技术可以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最为保真的形式经济、永久地保存下来,解决传统媒体易老化、不便保存等问题。
3.5.1 “馆际合作”建设特色数据库
2010年,我馆与浙江理工大学合作申报并成功获得了浙江省数字图书馆特色数据库项目的建设任务,目前浙江丝织文化特色数据库正在建设中,按计划将于2012年完成。
3.5.2 “馆地合作”开展浙北地区蚕桑丝织文化数据库和专题网站建设
我馆积极参与学院“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基地”的各项研究,进行了建设特色资源库和专题网站的前期调研,得到了各地、市(县)文化保护部门的赞同、配合和大力支持,并且他们普遍认为这一方式拓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思路,是发展的方向,可有效地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为开展学术研究、文化保护和传承普及提供比文字记录更为直观、真实的资料,极大地提高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的效率。
3.6 进行浙北地区蚕桑丝织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展示,为其宣传、普及和教育活动提供资源保障。
我馆在收集资料的基础上,组织编印《浙北地区蚕桑丝织文化民俗读本》及“浙北轧蚕花”、“乌镇香市”、“丝绵剥制技术”、“洲泉蚕花水会”等宣传资料和图册、海报,不定期开展专题讲座、展览;配合学院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基地建设建立浙北地区蚕桑丝织文化民俗专题资料室;除纸质特色文献资源外,配备了投影仪、电脑、声响设备等,以满足院内外读者学习和组织教学需要;借鉴Living Library[6]的服务模式,在蚕桑丝织文化民俗传承人中招募或邀请“活体资源”,建立信息资源库,为读者提供定期或预约服务,截至目前,已开展此模式活动两次,受到学院师生的普遍欢迎和好评。
4 结 语
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地方文化遗产中最宝贵的部分,是当前地方文化保护的重点,也应是地方高校图书馆建设完善的地方特色文献体系不可或缺的内容。图书馆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挖掘、收集、开发和利用,对于挽救和保存地方传统文化、建立更为完善的地方特色文献体系以及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建设及开展人类文明研究等具有重要的意义。我馆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从特色资源建设入手,为完善特色馆藏、服务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点成绩。但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丰富,并且每一项资源的保护、开发都是一个专业、系统而长期的工作,高校图书馆必须广泛借助本地相关产业、行业(如本地文化产业、旅游业)和社会的力量,通过设立研究和保护基金、制订相关的合作保护计划等方式,不断拓宽资源建设和保护资金的来源,完善人员及相关管理制度,从而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建共享,提高各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效率和效益,为传承和弘扬地方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做贡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9年公布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国项目简介[EB/OL].[2011-03-03].http://www.ihchina.cn/inc/detail.jsp?info_id=2528.
[2]苏州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 东吴文化遗产[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2007:338-356.
[3]关于印发嘉兴市蚕桑丝织文化生态区保护规划(2010—2015年)的通知[EB/OL].[2011-03-03].http://www.jiaxing.gov.cn/art/2010/6/1/art_171_27656.html.
[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EB/OL].[2011-03-03]. http://wenku.baidu.com/view/08e5614ce518964bcf847c0d.html.
[5]彭 燕.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图书馆特色文献建设[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 2008(8):48-50.
[6]张立亚. Living Library对大学图书馆服务创新的启示[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9(5):86-88,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