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也谈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工作

2011-03-18

图书馆学刊 2011年5期
关键词:馆藏师生图书馆

祁 冰

(沈阳工业大学图书馆,辽宁 沈阳 110870)

21世纪的来临使得信息的激增和信息的高速利用成为必然,这为图书馆服务提供了广阔的前景。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以及为教学、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其天职就是为师生提供服务,这也是高校图书馆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面对信息时代新的挑战和发展机遇,如何利用图书馆为师生提供高效、全面的信息服务已成为摆在图书馆信息服务人员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1 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含义

高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是指图书馆通过各种现代化服务手段并利用现代化设备、先进的网络技术,根据用户的需求收集各种相关信息,并对信息中包含的知识内容进行整理、分析、综合处理,以一定的手段和方式提供给用户,满足用户信息需求的一种活动。

2 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特点

2.1 馆藏资源多元化

馆藏建设是图书馆吸引读者开展各项工作的基础。在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馆藏建设已经由封闭型转向开放型,由重保存向重利用发展,其信息资源已经从现实馆藏资源扩展到虚拟馆藏资源。即除了纸质文献外,还有电子图书、缩微资料、视听资料、多媒体光盘、各种全文数据库等,这些多元化的信息资源共同构成了信息服务的资源基础,并最大限度地聚合为有机整体。

2.2 服务方式主动化

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已经从一个静态的物理空间过渡到一个动态的虚拟环境,超出了传统图书馆的服务模式。传统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方式是以一个图书馆对应多个师生的服务,而网络环境下,则是多个图书馆或信息资源集散地共同对应一个用户的服务模式。师生可通过网络随时随地获取所需信息,并且所得信息是原信息的电子拷贝品,不存在由于众多师生共同使用而发生冲突问题。这种主动化的服务方式,既方便了用户,也使图书馆的信息服务进入了新的境界。

2.3 服务手段现代化

在网络环境下,用户可以通过信息网络所提供的各种功能灵活、方便、实用的检索工具,检索网上各种类型的信息数据库、电子图书、电子报刊等,而且还可以享受网络提供的个性化信息服务。传统用户信息咨询的主要方式是直接交流,而现代信息咨询无论是提出问题还是解答问题都采用了网络方式,利用这一方式能方便、快捷地解答本地或异地用户咨询。

2.4 服务效益评价多样化

传统的衡量高校图书馆服务效益的指标是文献借阅量、师生到馆人数等。而在网络条件下,由于自动化服务手段的逐步完善,以上指标已经不能全面地、如实地反映图书馆的服务效益。对于网络环境下的高校图书馆来说,网上图书资源相当丰富,广大师生不再受地域、空间的限制,可以通过广泛的信息资源和众多的检索手段方便灵活地搜索、选择和利用所需要的资源和服务。

3 强化高校图书馆服务工作的措施

在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应以师生需求为导向,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并将网络信息服务有机地纳入高校图书馆服务之中。主要措施有:

3.1 深入调研信息需求

做好读者信息需求的调研工作,是图书馆提供优质服务的前提和基础。教师是高校教学和科研的主力军,是图书馆深层次、多元化信息需求的主要体现者,因此,调研师生需求信息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建立图书馆采访部门与一线教师、科研人员定期沟通制度,广泛征求学生的意见,对图书馆的统计表进行认真分析、研究,征求图书馆流通部门工作人员的意见等。

3.2 加大资金投入

图书馆网络设备条件对读者有效利用信息资源有着直接的影响,高校图书馆应争取最大限度的资金投入,为师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应加强计算机和网络设备的配置,使师生不论在何时何地都能借助图书馆的电子咨询服务获取所需信息;应建立电子阅览室,充分利用光盘库管理信息资源,提供高质量的检索、阅览服务。

3.3 积极拓展师生服务新途径

信息社会的信息无处不在,对信息的需求也无所不有。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服务对象和需求有了很大变化,图书馆应加大为师生服务的工作力度,开展读者信息需求的调研、跟踪服务,最大程度满足师生的需求。把原来“为人找书”的简单静态服务变为“为书找人”的动态服务,如建立图书馆网站、开放馆内各类系统、设立电子邮箱等,提供信息咨询服务。采用各种手段传递多载体信息服务,提供的信息不仅要包括目录、索引、全文等文字信息,还要包括声音、图像等多媒体信息。

3.4 重视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丰富的网络信息资源为高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提供了广泛的资源基础,因此,高校图书馆应加强馆藏信息资源的开发,提高信息利用率。目前,高校图书馆自建的数据库多数属于书目型数据库。随着文献需求专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高校图书馆应积极加强事实型和数值型数据库工作,并逐步建立起具有馆藏特色的全文数据库,将其纳入网络。这样既可以提高自身在网络中的地位与影响,也可以实现信息服务社会化、全球化。

3.5 努力提高馆员素质

提高馆员的整体素质是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发展的关键。随着网络学习的开展,图书馆员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都应进一步调整和提高。图书馆员除了提供普通的图书馆借还图书资料服务外,还要为师生提供信息咨询服务。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员应具备敏锐的信息意识和较强的信息能力,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熟悉网络系统的开发平台,掌握回溯建库的规则、标准和方法,还应具有较高的外语能力和检索技巧。要想实现和师生的有效沟通,提高服务质量,高校图书馆就需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专业馆员队伍。

4 结束语

信息化革命的浪潮席卷了全球的各个角落,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手段和服务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高校图书馆只有适应这种发展和变化,牢记为师生提供优质满意服务的宗旨,才能具备更强大的生存竞争力,赢得长足发展。

[1]王钜春.网络环境下高校教师的信息需求与信息服务[J].北方论丛,1999(5).

[2] 张惠林.图书馆馆藏信息资源结构的优化[J].图书馆学刊,2003(6).

[3] 陈漫红.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4).

[4] 金立波.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服务工作[J].铜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4).

[5] 罗岗生.论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特色服务[J].科技咨询导报,2007(21).

猜你喜欢

馆藏师生图书馆
馆藏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博物馆的生存之道:馆藏能否变卖?
知还印馆藏印选——古印篇
图书馆
麻辣师生
介绍两件馆藏青铜器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去图书馆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