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公共图书馆社会阅读推广管见

2011-03-18邹连宝

图书馆学刊 2011年5期
关键词:购书图书馆服务

邹连宝

(丹东市振安区图书馆,辽宁 丹东 118001)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这为公共图书馆的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我国自上个世纪末实施了“倡导全民读书建设阅读社会”的知识工程,如今这一全民性的阅读活动正借助“世界读书日”、“全民读书月”、“图书馆服务宣传周”、“农家书屋”等多种服务载体和文化共享工程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得以推广。图书馆在当前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新形势下,只有实现自身的不断创新与升级,使其成为广大读者的阅读天堂,才能更好地保障全民充分享有阅读权利,享受阅读快乐,使阅读成为社会时尚,促进社会的文明和谐。

1 体制创新,提升图书馆的管理水平

1.1 建立公共图书馆自主用人的人才引进机制

目前,我国国家机关公务员(约1100万编制)实行了统一的考试录用办法。而具有2800万编制的事业单位的用人,却一直无规则可循。除南方少数经济发达省市自行推行过公共图书馆人员考试招聘的办法外,绝大多数公共图书馆,特别是县、区级图书馆的用人一向比较随意,造成县、区图书馆用非所学、人才匮乏、顶编不顶岗的现象相当普遍。馆员的素质和精神面貌是推动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发展的动力所在,因此,通过立法的形式尽快建立起我国公共图书馆人才引进机制,提高馆员的综合素质,则是提升图书馆社会服务质量的根本保证。

1.2 建立县、区级公共图书馆自行支配的财务管理体制

目前,我国除市级以上公共图书馆具有自行支配的财务管理体制外(财务独立核算,直接与同级财政进行财务联系),绝大部分县、区图书馆财务独立核算地位已名存实亡,许多文化行政部门将所辖各部门的财务捆绑在一起,统一使用。本省绝大多数县区图书馆不仅没有明确的活动经费,连购书费也少得可怜。据《辽宁省公共图书馆2007年度购书经费支出情况统计表》可知,县、区馆除排在前两位的大连、沈阳地区外,其余12个市的74个县、区图书馆购书经费平均仅有3.1万元。其中,有18个县区馆购书经费空白;有22个县区馆购书册数为零。以综合指标列在第7位的丹东地区为例,6个县区图书馆平均购书经费仅有1.9万元。本省县、区馆平均购书费3万元为基数(不含大连、沈阳),占丹东市图书馆购书费(30万元)的10%;占大连市图书馆购书费(500万元)的6‰;约占辽宁省图书馆(2009年1600万元)的1.9‰。如此悬殊的差距,让县、区馆显得格外寒酸。因此,通过立法和制定政策,尽快恢复县、区图书馆财务独立核算地位,是保障读者阅读权利的前提。

1.3 确保公共图书馆的法人地位得到有效执行

目前,我国县、区级以上公共图书馆是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文化事业单位。我国《民法通则》第38条规定:“依照法律或法人组织章程规定,代表法人行使职权的负责人,是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并规定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的权利包括:①法定的独任权。②义务决策权。③财务的最终控制权。④人员录用权和人事任免权。⑤报酬请求权等。文化领域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的权力一般应包括:机构设置权、用人自主权、财务使用权和分配决定权等。实际上,在我国,只有市级以上公共图书馆的法人地位得到一定体现,而县、区图书馆的法人权利只拥有机构设置权。法人权力的缺失,直接影响到图书馆“五大要素”的合理配置,进而导致法人义务难以有效履行。

2 功能创新,改善图书馆阅读环境

办馆条件的改善和阅读环境的优化,是提高公共图书馆办馆水平和效益的基本前提,也是强化图书馆服务核心地位的具体体现。

2.1 多元化

公共图书馆为读者提供全方位的文献信息服务,读者到图书馆除了阅读文献、获取知识、检索情报、专题咨询外,还应包括接受新闻动态、商品价格、网上交易、体坛影视、就业岗位、租房交友、股市信息、电子邮件、休闲娱乐、运动出行、网上聊天等多元化服务。因此,随着公共图书馆投入的逐步增加,不断强化服务功能,满足广大读者和用户多元化的信息需求,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是当前公共图书馆读者阅读服务工作中致力追求的境界。

2.2 个性化

优化公共图书馆阅读环境既有共性,亦有个性,呈现鲜明特色。现代生活的日新月异和丰富多彩,不断提升着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质量和审美情趣。因此,为读者提供具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服务功能,是吸引读者到馆,实现读者快乐阅读的有效途径。

被誉为“文化绿洲”的上海市黄浦区特级图书馆,于上个世纪90年代便开创了中国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新模式,并夺得10项“特色服务的全国桂冠”。该馆开辟的“音艺厅”,成为读者情趣雅致的心灵休息地;在全国首创的“幽默博览室”,把读者带到了一种乐观、开朗、轻松、智慧的坦然境界;为青年开辟的“人生心理阅览室”,成为读者答疑解惑的良师益友。本馆在馆舍不足的情况下,近年来,在参考咨询室中设立了“丹东市作家作品专架”、“国学作品专架”和“世界地理风情旅游专架”,为读者推介地方人文资源,介绍国学经典和各地旅游资源信息,发挥了一室多用的服务功能。

2.3 人文化

把图书馆的阅读环境打造成静谧雅致、温馨和谐、宽敞便捷、洁净明亮、舒适宜人、具有艺术审美享受的乐园,体现了公共图书馆的人文关怀。

2.3.1 馆外环境

图书馆的馆外环境包括主体建筑风格和广场绿地美化工程两个方面。目前,我国公共图书馆建筑风格主要有4种类型:一是欧陆风格。主要以粘贴古希腊古罗马艺术符号为特征,在建筑外形上呈现“粉红色外墙,白色线条,通花栏杆,外飘窗台,绿色玻璃窗”的强烈装饰效果。如:清华大学图书馆、哈尔滨花园小学图书馆、哈尔滨市阿城区图书馆新馆等均为此类风格。二是新古典主义风格。主要特征是在建筑外观吸取了类似“欧陆风格”的一些元素,并加以简化,在色彩上以大面积浅色为主,追求一种轻松、清新、典雅的气氛。如:北京图书馆新馆、上海市图书馆等均为此类风格。三是现代中式风格。主要特征是用现代建筑材料,把传统中式斗、拱、梁、脊的艺术造型简易化,形成楼顶深色硫璃瓦与现代白色墙体鲜明对比的艺术效果。如:韶山毛泽东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中山图书馆、常德市图书馆、辽宁省瓦房店市图书馆等均为此类风格。四是现代主义风格。主要标志没有过分装饰,一切从功能出发,讲究造型比例适度、空间结构和外观明快美观、简洁。如中国国家图书馆新馆、广州图书馆新馆、美国西雅图中央图书馆等均为此类风格。广场绿地美化应结合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力求气氛宁静高雅,布局简洁明快。设计环境应包括广场主题艺术标志、绿地和门前馆名设置。广场主题艺术标志应根据图书馆规模和服务特色采用现代雕塑材料,用写实或抽象的表现手法,彰显文化、信息、人类与发展的思维理念,并辅之以花坛、假山、喷泉予以衬托。绿地规划应结合广场特点,采取点面结合、直线与曲线结合的艺术审美造型设计,并辅之以花卉、黄杨、垂柳、梧桐、银杏等风景园林花草灌木树种加以点缀,达到高、中、低顾盼有情、错落有致,色彩协调、对比有度。馆名设置一般在大门左右两侧用天然整石或人工大理石砌成,上面嵌刻手书馆名。

图书馆外部环境的主体建筑与广场绿化,形成一组和谐互补、具有生动文化气象和园林意趣的人文景观。

2.3.2 馆内环境

图书馆的馆内环境应包括功能空间的布局、装饰风格、物件陈设3个方面。现代图书馆的空间布局,除办公室和加工系统作为独立的功能区域外,典藏、流通服务区域,均作为一体化服务的阅读空间,实行宽敞大厅似隔非隔地分成若干小间,既保证了个体阅读空间,又兼顾整体风格。馆内装饰应根据办馆特色、功能区域、读者类型等因素确定环境主题色彩和风格。一般成人服务区多采用色彩宁静、淡雅的装饰风格;少儿服务区多采用色彩活泼、温馨的装饰风格;电子阅览室应尽量选择宁静、素雅的沉着色系进行装饰;善本、工具书、国学精品藏书室应凸显中国古典文化韵味,展现思古之幽情;音艺厅、咖啡厅应体现环境幽雅、沟通社交、休憩休闲的服务功能。物件陈设应按馆内大厅、读者服务区及各类特色功能区,对植物、盆景、陈设、字画、宣传品、指示牌等,通过合理而匠心独运的布置,形成与不同功能空间、景观情趣协调互补的文化主题,使读者在静谧雅致的阅读空间、人文温馨的书香交流氛围中体味阅读的快乐。

3 服务创新,提升图书馆的阅读效益

3.1 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图书馆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动力是读者,没有读者就没有图书馆。图书馆持证读者数量和利用率,应当成为检验阅读社会办馆效益的最重要依据。所以,把“人文关怀”体现在全体馆员的服务理念中,是图书馆阅读服务的首要任务。为此,馆员应做到“三修”:①注重修饰。实行服务窗口公示挂牌服务,规范馆员的仪容仪表,建立起与读者默契沟通的渠道,树立起图书馆的良好形象。②注重修心。做到对待读者充满爱心;服务读者热情细心;解惑答疑认真耐心;听取意见谦逊虚心,真正为读者提供文明热情便捷的优质服务。③注重修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促进文化修养和内在气质不断升华,使馆员从学历人才成为能力人才。

3.2 加强特色馆藏资源建设

市级以上公共图书馆的资源建设应当注重文献资源的科学体系,保证文献收藏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县区图书馆应本着实用性原则,根据本地的读者结构和服务重点,形成具有各自特色的馆藏体系,以书刊—电子文献—数据库—网络资源为重点采集内容。要本着协调系统、优化组合、有利服务的功能理念,建立精品—快书—阅览新式“三线典藏”体系,实现藏阅一体化。应特别注重对地方文献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的搜集工作。如:古籍、金石拓片、地图资料、乐谱、戏曲、民间艺术、录音录象、静画资料、艺术藏品等,均应列入馆藏体系。

3.3 架起全民阅读的服务平台

我国公共图书馆在坚持普遍、均等、免费和全覆盖的原则下,已突破条块分割,引入资源整合的区域化总分馆制的现代图书馆发展模式,这必将为推动全民阅读带来福音。以此为契机,推动文献、设施、空间、功能和服务载体利用率的最大化、最优化,是当前公共图书馆推进全民阅读活动的主要任务。在完善其他功能的基础上,图书馆应通过各种载体,架起全民阅读的服务平台。其途径:一是开展数字化阅读,发挥电子文献、数据库、网络资源和图书馆网站的阅读功能。二是利用多功能厅,开展对读者的公益性讲座和技能培训。三是区分读者类型,开展不同层次的读者阅读服务。

以本馆为例,近年来,为推动精品阅读,努力开发国学经典文献,利用馆办刊物和地方出版物,为相关人士提供多次文献服务;为推动大众阅读,努力为农民、社区居民、军营官兵、少儿读者推介和提供应用技术和文化娱乐等书刊,并通过“读书日”、“宣传周”、“服务月”、“活动年”、“科普之冬”、“流通站”、“农家书屋”等载体和渠道广泛宣传,使“图书馆无处不在”,让阅读成为全社会的时尚。多年来,本馆把未成年人作为阅读服务重点对象,加强同区委宣传部、关工委、教育局等部门的联合,通过策划创意,先后在少儿读者中开展了“科技小制作”、“争做环保小卫士”、“‘好书伴我成长’少儿故事会”、“中华美德少儿短剧”等新颖活泼、寓教于乐的阅读活动,促进了本地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自2006年以来,本馆连续4年被评为丹东市“公民思想道德教育先进单位”,连续两年被评为“丹东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取得了明显的服务效益,得到了社会的肯定。

4 结束语

英国人博尔赫斯曾说过:“如果有天堂,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公共图书馆不仅是一种社会机构,也是一种人性化的社会保障机制和创造幸福的“文化民生”工程。只有从法制、体制和机制上进行不断创新,才能保障每个人都公平地享有自由阅读的基本权利;只有从发展模式、办馆理念、服务手段上进行不断创新,才能进一步丰富阅读者的生活,让阅读充满温馨、充满快乐。我们相信,在各级政府积极倡导和大力支持下,在文化部门和图书馆同仁的积极配合下,在全民阅读活动的推动下,公共图书馆必将成为广大读者心中一处美丽的风景、一道文化的盛宴、一架信息的桥梁、一生快乐的天堂。

[1]干树海.面对挑战——上海市特级、一级区、县图书馆大扫描.上海:图书馆杂志编辑部,1994.

[2] 刘亚立.阅读环境与高校图书馆核心竞争力.图书馆学刊,2010(3):40-42.

[3] 赵彻.公共图书馆推动社会阅读对策探微.图书馆学刊,2010(3):72-74.

[4] 杨玉麟.基层图书馆的资源建设与服务.全国图书馆志愿者行动辽宁站讲学,2010-08-04.

[5] 李超平.基层图书馆的宣传推介与全民阅读.全国图书馆志愿者行动辽宁站讲学,2010-08-03.

[6] 于良芝.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基层图书馆.全国图书馆志愿者行动辽宁站讲学,2010-08-02.

[7] 辽宁省公共图书馆2007年度购书经费支出情况统计表.辽宁图书馆工作,2008(6):1-4.

[8] 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全书.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6.

猜你喜欢

购书图书馆服务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网上购书忘密码
图书馆
谁是幸运星?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
购书乐
去图书馆
购书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