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阅读视野下图书馆的书评工作

2011-03-18赵晓东

图书馆学刊 2011年3期
关键词:书评图书图书馆

赵晓东

(沈阳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辽宁 沈阳 110034)

1 网络阅读特点与图书馆导读状况

1.1 网络阅读的特征

“信息社会,知识为先;知识时代,阅读为先。”在信息化的社会里,阅读依然是了解人类知识总体状态的必要方式,读者的阅读活动呈现出多元化、随意化、个性化、即时化趋向。随着网络阅读的兴起,其日益凸显出更多不同以往的特征:①阅读方式的改变。首先提倡知识的广博,然后才是知识的专深,而“阅读能力”应该包括搜集、处理、储存和提取信息的能力,同时,还应包括应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②阅读追求速度。它需要人有快速浏览和思考的能力,并具有即时性的创造能力。③阅读心态的宽容。一是对阅读内容的宽容。网络文本的主导趋势是非经典性的,网络出版系统提供了自由出版和发表作品的平台,追求信息的即时性和实用性,而不是知识的永恒。二是对文献载体的宽容。多媒体时代,文本、图像、声音和影像均是基本的信息传播方式,人们面对各式各样的知识载体,其阅读方式也随之改变。

1.2 图书馆开展网络导读的现状

在信息极度膨胀的同时,读者也很容易迷失于文献天地和网络世界,这就要求图书馆积极开展网络导读活动。当前我国图书馆网络导读工作大体存在以下几种方式:

1.2.1 依托图书馆网站提供常规导读服务。将一些传统导读服务借助网络传递给读者,如在主页上开辟本馆介绍、服务指南、新书通报、馆藏分布、书刊导读、图书预约、网上续借等栏目并设置相关链接,使读者不必亲临各馆,就能对图书馆藏书情况了然于胸,既节约了读者查找信息和各种资料的时间,又充分发挥了网络技术在导读工作中的优势和功能。

1.2.2 构建网络导航系统。图书馆针对互联网上有关国内外某一学科或主题范畴的分散信息资源进行收集、整理、重组,从逻辑上将相关信息联合起来,形成信息集成系统,供用户查找和使用。在图书馆主页建立可动态更新的学科导航、种类多样的电子报刊导航、主题网站或热门站点导航、Internet专业信息指南等多种网络导航库,为读者网上信息浏览、教育教学研究、科研选题、科技查新、毕业论文设计、就业指导等提供网络导读服务。

1.2.3 充分发挥网上咨询工具的特点和优势。E-mail、BBS讨论组、FAQ、网络聊天室等形式使读者与读者、读者与馆员的互动交流更直接具体。尤其是实时解答具有及时性、交互性、能动性、个性化、人工智能化等特点,备受用户推崇。读者可向馆员提出问题、寻求帮助,馆员再根据读者所需定制信息内容,开展实时交互的网络导读。

笔者通过调查发现,在各类导读实践中,书评作为一种传统阅读方式在网络时代并没有得到图书馆的充分重视。故此,笔者认为,图书馆的书评工作应该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推动下焕发出全新的生机。

2 书评的概念与当前网络书评的问题

2.1 书评概念

书评,本着客观、公正、理性的态度,使用精辟、简练的语言,从个人、大众及社会的角度,评论、分析、探讨书籍内容的思想性、科学性、艺术性,乃至书籍的形式,从而对书籍进行价值判断,包括对书籍正面价值的判断与负面判断。书评可传播信息,是图书信息传播的载体之一,也是读者的参谋和咨询员,对读者的阅读选择起着较强的导航作用。我国每年有几万种图书出版,书评能大浪淘沙,帮助读者快速找到好书,引导读者使用准确的方法阅读原著,深入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和学术理念,提高读者的阅读理解能力。因此,书评是向读者推荐优秀著作的导读方式之一,扩大书评对大众的影响是导读之需,同时大众书评也是文化动态最生动的体现者,能对当下文化做出最迅捷的反应,反映当今文化的时尚。

2.2 当前网络书评的现实问题

当前网络书评大致可以分为3种类型:一是平面书评媒体的网络版,通常以转载的形式发布传统平面书评媒体信息;二是虚拟社区中的读者书评,如天涯虚拟社区的“闲闲书话”等;三是用于网络书店的网络书评。林林总总的网络评论,是否可以称作书评,在学界至今仍有着争论。而由于其匿名性、普泛性等特点,使评论者可以在网络的面具下自由地发表意见,赢得了较大的自由表述空间,这有利于保持书评的独立品格。但是另一方面,也由于充分的独立性,导致匿名评说与理性公正之间依然存在着巨大的距离。网上最大的亚马逊书店因为内部电脑系统故障,数千名匿名书评作者的真实姓名被公布出来,很多书评竟然是作者自己炮制的。网络更容易被商业操纵,这重新引发人们对网络书评的反思。但是,网络书评作为一种新的书评样式,无疑带来了拓展书评功能、提升书评社会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机遇,更期待着大众对其进行更深层次的引导与推动。

3 基于网络阅读的图书馆书评工作策略

3.1 开创书评博客与维客

在以博客(Blog)、维客(Wiki)应用为代表的 Web2.0环境下,学术交流已经不再局限于面对面的语言交流或报纸期刊的文字交流,图书馆作为知识信息的管理者,应充分利用新兴网络工具,开拓视野,提供个性化服务,延伸图书馆业务范围。如图书馆可在网站开设一个在线图书讨论的博客栏目,邀请专家学者对重要图书进行评论或通过书单等形式进行阅读推荐,并鼓励普通读者撰写书评和摘要,把读过的好书推荐给更多的读者。在“豆瓣”等网站有大量的读者关于书籍的评论和读后感,内容丰富且理解深刻,图书馆员可以选取这些文章作为图书评论,建设有本馆特色的维客,通过维客传递给读者,在宣传好书的同时,也提高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3.2 个性化图书馆中的书评推荐

图书馆服务是通过为每一个具体的读者服务来实现的,要实现服务创新,就要以读者为本,通过对读者个性、兴趣、爱好、使用习惯作出分析,主动地向读者提供个性化服务。虽然国内的一些图书馆构建了MyLibrary框架,但实际上只提供一些简单的服务,离真正MyLibrary倡导的个性化、定制化服务还有较远的距离。究其原因,主要是仅靠一家图书馆难以支撑任何用户多样化的信息需求,不论从信息源方面还是服务的质量、方便性、响应时间方面,都不足以与现在Web2.0时代开放的网络资源以及用户“自助服务”相比。2.0版的MyLibrary增加了诸多功能和应用,如:个性化门户或频道定制;个人知识管理工具;我的订阅;我的好友/兴趣小组;虚拟参考平台等。图书馆可充分利用个性化的空间定制,推荐与读者兴趣相关的书评。

3.3 建立书评数据库

其一,图书馆可发挥信息整合方面的优势,对海量的网络书评信息资源进行搜索和甄别,借助建库工具,把经过遴选、组织并具有价值的书评分类、归档,并编制索引与参照项目,录入数据库,挂在图书馆主页的书评信息栏目下,供读者查阅、参考,以使读者及时获得大量的书评信息,引导他们有选择的阅读。其二,图书馆通过与作者、出版社签定协议,获得书评作品的使用权,将其录入书评数据库中,供读者免费使用。上海图书馆推出了国内首个具备完善检索功能的“专家书评”数据库。而随着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加入书评作者的队伍,数据库在导读方面的功效将日渐凸显。

3.4 加强网站中的书评内容管理

图书馆书评是图书馆与读者间的一种交互式活动,作为活动主体之一的图书馆要积极应对,及时对网上评论做出反馈。可以刊登一段时间图书的出借记录作为撰写书评的参考对象,如每月最受读者关注的图书或出借率最高的图书等等,并聘请各专业专家对书评做出指导性的点评。而对于书评的撰写,图书馆也应当对读者提出以下规范:①评论者必须读完所要评论的书。②用自己的眼光去评书。③真实地表明对所评之书的看法。④尽可能地让所评的书来说话,有时直接援引原书的章节,让读者自己辨别原书作者的风格无疑会更有说服力,但不可全部或大段援引而取代评论者的评论文字。⑤要明确书评是为其他读者服务的。

3.5 全面拓展书评的影响力

首先,多渠道收集书评。收集的书评要内容丰富、质量上乘,要注重权威性、趣味性、大众化的相互兼容。首先,向相关专家、学者约稿。此类书评学术性、权威性、说服性较强,如能结合座谈,与读者零距离接触、面对面交流,效果会更加明显。其次,鼓励或奖励刺激图书馆员和广大读者撰写书评。撰写者不同的文化层次、思维方式、社会阅历会使书评的视角和导向作用有所区别,使其他读者选择阅读的空间扩大了。最后,网上搜索、整合热点图书、优秀图书或冷门书籍的相关书评,以引导读者的阅读取向。其次,多形式宣传书评。①定期分门别类地汇总书评后编制成《书评汇编》并配以有关馆藏文献信息,发给读者,从文字上吸引他们。②利用图书馆多媒体音像,滚动播放各类书评及相关著作,从视觉、听觉上对读者加以影响。③在图书馆网站、宣传栏上打广告,或者不定期组织读者书评座谈会,邀请专家甚至作者,对读者提出的热点图书进行集中评论和探论。④对于影响广泛的图书,联络各类大众传媒加大宣传力度,以增强其对广大读者的吸引力。

[1] 徐小丽,徐雁,万宇.网络时代的书评[J].中国图书评论,2004(7):4-7.

[2] 李琴.论网络时代的书评导读.网络财富,2008(11):188-189.

[3] 张国功.大众阅读潮流变迁中的书评.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08(3):13-16.

[4] 朱学武,霍晶.公共图书馆应构建全民阅读的平台.图书馆学刊,2008(5):90-92.

[5] 王敏.网络阅读与图书馆的对策.图书馆学刊,2008(6):40-42.

[6] 吕冬梅.高校多校区图书馆导读工作的理性思考[J].图书馆学刊,2009(5):23-25,29.

猜你喜欢

书评图书图书馆
书评
书评
书评
图书推荐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重读〈石头记〉》书评
图书馆
班里有个图书角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