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档案数字化与图书馆建设
2011-03-18潘革
潘 革
(辽宁省艺术研究所,辽宁 沈阳 1 10011)
1 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现状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范围包括口头传说;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技能,以及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带有十分强烈的地方色彩,是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文化符号和生命记忆。随着现代化和城镇化进程的推移,人口的大流动,广播电视的普及带来的全民信息化水平的提高,使负载着民间口头文学、民间艺术和手工技艺的传承使命的艺人日益减少,民族的“文化记忆”出现中断的概率大为增加,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着被遗忘、遭破坏甚至逐渐消失的严重威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和传承刻不容缓,这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仅就我们辽宁省来说,对此项工作一向高度重视。经过几年的普查,目前已初步掌握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源数量、分布区域,基本摸清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家底。全省普查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线索33064条,其中重点线索5219条;登记传承人及讲述人15777人,征集实物11621件、手稿1936册(件)。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民俗博物馆、陈列馆、传习所及培训基地66个,出版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著作及读物41种、31500册。设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每年投入300万元。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省政府先后公布了3批共155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53项已率先进入国家级名录行列。评选公布了114名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其中33名传承人已被文化部命名为国家级名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在每年的“文化遗产日”期间,通过举办各类展示活动,开展系列宣传报道,在全省城乡营造了浓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氛围,极大激发了广大社会公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可以说,我国近年来在“非遗”保护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笔者仅想就“非遗”工作中艺术档案数字化与图书馆工作的关系问题谈几点看法。
2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推广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得到全社会的普遍认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已经成为文化工作者艰巨而光荣的使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主要有4项工作:搜集、整理、研究、推广。
2.1 搜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搜集主要通过田野调查来完成。具体涉及记录、田野作业、调查提纲等几种步骤和方法。抢救性记录是全方位多手段的记录,动用文字、录音、照片、录像、摄影、数码摄像等技术手段,科学地全面记录下来。对非物质文化资源普查、挖掘是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的基础。要坚持普查与专题调查、个案调查相结合的原则,首先选择一些重点门类进行普查,其次要加强对已有普查成果的有效整合和合理利用。
2.2 整理:对非物质文化资源进行登记、分类,建立档案,在科学分类的基础上,从专业技术角度对非物质文化资源忠实记录、慎重整理。去伪存真、鉴别定性,是整理工作的基本程序。在保管上,利用现代科技信息技术手段,对搜集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料(包括文字、声音、图像和图形)等多种形式的信息加以数字化储存、编纂出版。
2.3 研究:是指基于群众文化学科范围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学术研究。加强理论建设,解决保护中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组织开展专门的课题研究,加强经验总结,探索专业门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路、办法和措施。
2.4 推广:把宣传和介绍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重要任务,有针对性地制订宣传教育计划,以扩大传播为目的,以活动为核心,充分利用图书馆的共享工程资源优势,通过广播电视、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展演、民间工艺品博览会等各种活动,宣传、弘扬优秀民族民间文化。
3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建设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是借助数字化信息获取与处理技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方式的一种较新型的保护方法,这种方法可以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最为纯真的形式保存下来,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拍照、采访、记录、物品收藏等简单的工作层面上。现代化数字信息技术,可以把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如:手稿、音乐、照片、影像、艺术图片等,编辑转化为数字化格式,保存于计算机硬盘、光盘等介质中。随着数字多媒体技术的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及其展现,并不像物质文化遗产那样受地域范围的限制,可以在虚拟空间中再现真实的历史地理信息,以一种直观的方式向大众展示,充分展现民族特色、地域特色、学科特色、文化特色,有利于世界各民族文化的交流和创新,使我们能站在人类文化整体的大格局中去认识民族文化资源的价值。
同时,我们可以利用数据库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整合到网络这个虚拟但无比广阔的平台,这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在整理、研究、交流、展示和教育等相关领域起到重要而巨大的作用,应用信息技术手段使观众通过网络就可以欣赏到各种独具特色和风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能感受到本土文化、传统文化的精神气韵。这样,广大读者利用图书馆的机率和可能性就更大,文献使用率就更高,图书馆也才能更有效地开辟资源使用途径,发挥图书馆资源的整体优势。
4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图书馆的关系
为了更好地保存和保全非物质文化遗产,让民族的文化脉络得以自然、和谐地延伸扩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必须不断深入并且有所创新。各地的图书馆都担负着为本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发展收集和传递各类信息资料,开展社会文化活动,提高人民素质,以及推动本地区图书馆学术活动等职责。作为本地区广大人民了解科技发展动态、获取信息、增长知识的重要窗口,将自身建设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结合,对于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将使图书馆具有更为广阔的生存发展空间。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笔者以为,图书馆加强艺术档案的建设,特别是艺术档案的数字化建设,在科技日益发达的今天,具有可能性和必要性。如果说,各地志书的编撰通常是各地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调研和开展深层次保护的基础性工作,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先驱,那么艺术档案的数字化建设则是当前深入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必然趋势,是实现科技文明与古老艺术结合的必要手段。所以,如何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过程中,更好地发挥艺术档案数字化建设的优势,就是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的课题,更是图书馆适应现代读者对知识信息的需求所不可回避的重要命题。
国外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过程中,对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已经取得较大的成就。1950年,日本在文部省内组建“文化财产保护委员会”,专门负责文化财产保护的专业指导、技术咨询和调查审议以及相关的事务性工作,是日本当时保护有形文化财产和无形文化财产的最高机关。日本最著名的数字博物馆计划是由IBM东京研究所与一所日本民族学博物馆合作的“全球数字博物馆计划”,主要是支持网络环境中数字典藏资料的检索。这使各个博物馆成为日本有形文化财产和无形文化财产保护、研究和教育的基地。在欧洲,法国、意大利、德国等,由于数字博物馆大都通过建立互联网站实现了资源共享,为欧洲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互联网被定位成推动研究、支持交流、传播信息和建立公众(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工具。美国国会图书馆自1990年开始推动“美国回忆”计划,进行图书馆内文献、手稿、照片、录音、影片等典藏品的数字化,并编辑成历史文化传承的主题产品。1996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建筑学院和VSMM国际学术机构联合建立了虚拟遗产网络(VHN),它在文化遗产数字化领域的贡献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认可,承担了该组织多个重大项目。
中国艺术档案学会会长胡珍认为:“许多文化艺术单位保存了大量艺术价值和史料价值很高的艺术档案,包括一大批珍贵的音像档案,但由于缺乏技术设备和合格的保管条件,这些珍贵档案面临着日渐损毁的严峻局面。一些地方保存的珍稀剧种录像资料,已经成为无法播放的黑带,许多老艺人过世,多数剧目无法重新录制,如不尽快开展数字化抢救工作,过去花费巨资收集的珍贵档案资料将会消失。”但是总体而言,目前我国艺术档案的数字化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内容比较简单,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数字化建设,与此同时,包括计算机、网络等技术不断地向前发展,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了新的可能性。在这样的条件下,利用电子技术有效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是未来的趋势。其中最为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加快图书馆文化艺术档案信息化、数字化步伐,提高文化艺术档案的科技含量。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高速发展和互联网越来越多地介入我们的社会生活,数字化信息时代离我们越来越近了。作为收集、整理、存储和传播信息主要基地的图书馆要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就必须改变旧的管理模式,实现数字化图书馆。用户通过电脑自由查询存储信息,可以与多个分布式多媒体信息源一起工作,进行远程访问,实现资源共享。体现出跨地区、跨国界的资源共建协作与资源共享的便捷性。数字化图书馆不仅提供文献信息,还能提供更深层次的信息服务。通过对信息的分析重组,形成符合用户需求的知识,或帮助用户找到解决方案,并对提供的知识产品质量进行评价。
[1] 史光明.关于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的思考.宁夏大学学报,2002(3).
[2] 唐晓蓉.艺术档案数字化建设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刍议.
艺苑,2008(12).潘 革 女 ,1965年生,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