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地方高校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
2011-03-18杨霓
杨 霓
(惠州学院图书馆,广东 惠州 516007)
地方高校是指由各级地方政府作为教育举办者的普通本科院校。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地方高校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区域内科技创新、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的重要平台,培养服务地方建设人才的重要基地。作为地方高校办学的主要支柱之一,地方高校图书馆如何为高校教学、科研提供特色化服务,实现地方高校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是图书馆界值得探讨的一个课题。
1 地方高校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涵义
1987年,世界环境和发展委员会发表的《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中,对可持续发展的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满足其需求的发展。”2002年,国际图联公布的《图书馆与可持续发展声明》中指出:“作为提供各种信息、思想和创造性作品的渠道,图书馆和情报服务机构将通过他们的服务促进人们的发展,为人们的终身教育、自主决策和文化发展提供了基本条件,通过各类文献的收藏和各种办法为用户的学习提供引导和帮助……通过网络为用户提供他们在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中所需的信息,进而促进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幸福。”基于上述有关论述,笔者认为,地方高校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是在现有资源条件下的基础上,开发文献资源,生产出高质量的信息产品、知识产品以满足人们当前的需求,并为未来的信息生产作好资源上的准备,以满足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随着网络环境的发展,人们获取知识信息的渠道和手段趋向多样化,社会信息服务机构的大量涌现,给地方高校图书馆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因此,地方高校图书馆应在现有的资源条件下,发挥自身优势,创新服务模式和服务内容,为高校可持续发展服务。
2 地方高校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
2.1 文献信息资源基础
文献信息资源是地方高校图书馆开发文献资源,生产出高质量的信息产品、知识产品以满足人们当前需求的必备条件。近年来,地方高校图书馆发展迅速,大多数地方高校图书馆拥有较为丰富的文献资源,专业性和实用性文献资源建设得到加强。各地方高校图书馆除了收集印刷型文献外,还收集了一定数量的光盘数据库、音像制品、网络信息资源,地方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结构趋向合理。如作为惠州学院信息资源与服务中心,惠州学院图书馆已形成种类齐全、内容丰富、结构合理、层次分明的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目前,该馆馆藏总量(含电子文献)近175万册(件),先后引进和自建大型数据库近30个,并且加入了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CALIS)、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CASHL)等文献保障体系,实现了数据资源的共建共享。丰富、系统、高质量的文献资源,是地方高校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
2.2 人才基础
实现地方高校图书馆可持续发展,高素质人才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和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地方高校引进了一大批素质较高的专业人才。地方高校图书馆也和高校其他教学单位一样,在人才引进和人才培养方面加大了工作力度,使得地方高校图书馆拥有一支知识结构与专业结构较为合理的专业队伍,成为信息服务的主要力量。如学科馆员制度在地方高校图书馆的实施,使地方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地方高校图书馆加强了馆员的培训,现在的馆员不仅能熟练地进行文献整理和开发工作,而且在网络信息服务工作方面也有明显的优势,是其他信息服务机构所不能比拟的。
2.3 环境与设施基础
地方高校图书馆由地方政府投资建设,大多数建有独立的馆舍,尤其是新建的图书馆馆内空间布局符合用户的阅读心理、学习心理。地方高校一般设在大中城市,高校图书馆优越的地理位置,有利于及时收集信息,有利于把信息产品尽快投入市场。
为了适应新时期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目前地方高校图书馆增加了现代技术设备的投入,现代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在地方高校图书馆的广泛应用,使现在的地方高校图书馆能通过网络系统,为用户提供网络信息服务。如惠州学院图书馆总建筑面积约21000m2,拥有10个大型的书库(阅览室)。该馆除了设立多媒体阅览室、自主语言学习中心等服务设施外,还配有独立的研修室,实行了藏、借、阅、咨一体化的管理与服务模式。
2.4 经费基础
地方高校图书馆的经费由地方政府财政拨款,经费来源稳定可靠。地方高校图书馆开展信息服务是利用原有的人员、设备、技术、资源等,无须增加新的投入,耗费的成本较低,服务价格也相对较低。相比较而言,其他信息服务机构开展信息服务,需要投入的成本较大,服务价格也就必然要高。这是地方高校图书馆开展服务的成本价格优势,对用户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3 实现地方高校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3.1 观念更新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观念就是思想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里留下的印象的概括。观念陈旧、思想僵化是事业发展的桎梏。要实现地方高校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高校图书馆员工要更新观念。要通过学习新知识,了解新事物,进而改变旧观念,接受现代图书馆办馆理念和服务理念。因此,地方高校图书馆要强化学习理念,建立学习制度,使学习成为馆员的自觉行为。一是接受现代化管理理念,建立计算机管理系统,实现文献采、编、阅、藏等工作的集成管理,实现办文全过程的计算机化管理。二是采用现代服务理念,以人为本开展服务。三是树立现代人才理念,建立科学的人才管理机制,实施以岗位管理为核心的人事制度改革,实现传统的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转变。运用现代管理办法,进行人才培训、挖掘、使用,充分发挥图书馆人的主观能动性。四是确立现代业务理念,确立“科技强馆”战略,加大经费投入力度,为图书馆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基础。
3.2 高素质人才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
要实现地方高校图书馆可持续发展,人才队伍建设只能加强而不能松懈。与部属高校相比,地方高校图书馆的人才资源依然不足,人才素质需要提高。第一,建立适合人力资源开发的管理机制。首先,建立奖罚分明的激励机制。地方高校图书馆要充分运用“二秉”法则,对那些贡献大的要重“奖”,对那些没有尽职尽责的要重“罚”。其次,建立健全岗位聘任制度,激发图书馆人的主观能动性。再次,建立完善的考核制度。考核尽量量化、全面,避免考核的片面性和绝对性。第二,加大管理培训力度,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加强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的培训和继续教育工作。一是加强专业人才的培训和继续教育工作,采取切合图书馆实际的方式,定期有计划地在全馆开展各种业务培训,使全馆员工都有更新观念、更新知识、扩展视野和提高技能的机会。二是选拔一些基础好、素质高、接受新技术能力强的馆员去高校进修,使他们逐步成为图书馆的高层次人才。第三,千方百计留住人才、吸引人才。想方设法改善馆员的生活条件,增加福利待遇,使他们能把精力最大限度地投入到工作中去。要关注他们的成长,注意培养他们的成就感、荣誉感,要知人善用。
3.3 多样化信息资源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石
地方高校图书馆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信息资源建设,建设系统化的信息资源保障体系,为信息产品的开发、读者服务的开展夯实基础。一要根据学校发展定位及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信息资源建设重点。如应用性本科院校是为生产和管理第一线培养开拓应用型高素质人才,因此,应用性本科院校图书馆就应注重补充重点学科与新增学科方面的文献,重点补充应用型技能知识类文献,适当增加科普类及人文学科方面的文献。二要以收藏印刷型信息资源为主,适当采集电子信息资源、数字信息资源、多媒体信息资源、网络信息资源。三要要对馆藏资源进行开发,建立特色馆藏资源数据库。数据库是当今信息化社会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之一。地方高校图书馆可依托自有的特色馆藏建设特色专业专题数据库,开发建设具有地域特色的数据库资源。四要积极参加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工作,建立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协作网,以实现文献信息的利用效率的最大化。
3.4 特色化服务是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3.4.1 开展品牌服务
品牌服务指的是图书馆充分利用现有条件,通过对图书馆服务对象群体的调查研究,在充分了解服务对象需求的基础上,构建特色资源库,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需求。如江汉大学是一所地方性高校,该校图书馆通过建设“汽车资源数据库”,为网上用户提供全文检索及浏览、导航等配套服务。该特色数据库收集了有关汽车方面的文献信息资料,并分别建立了文献库、全文库、图像库、网站导航等数据库,从而为当地政府、企业及高校提供了优质的品牌服务,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3.4.2 开展个性化信息服务
个性化信息服务是根据用户的兴趣、爱好和需求提供其所需的资源和服务。首先,高校图书馆要为用户创建一种个性化的信息环境,根据用户个性的特定需求及时通过网络将信息提供给用户,从而满足特定用户的特定需求。高校图书馆应充分利用新技术开展这方面的工作,在本馆的网页设立用户信息档案,开展个性化信息服务。
[1] 廖祖煌.高校图书馆的发展优势与可持续发展[J].江西图书馆学刊,2006(4):19-20.
[2] 吴海鹰.新时期高校图书馆可持续发展之思考[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6):124-125.
[3] 王喜和.图书馆人本管理的内涵与特征新论[J].图书馆论坛,2010(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