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Web2.0与图书馆服务全民共享

2011-03-18

图书馆学刊 2011年4期
关键词:全民图书馆用户

赵 健

(沈阳市委党校图书馆,辽宁 沈阳 110036)

1 W eb2.0概述

1.1 Web2.0的定义

从2004年3月美国O’Reilly公司的Dale Dougherty和Medialive公司的Craig Cline在一次头脑风暴会议上提出Web2.0的概念以来,Web2.0就开始成为因特网上的热点。有人将Web2.0理解为因特网发展的一个历史时期,有人将它看作是一种技术的概念,有人将它解释为一种创新的理念,有人认为它是一种网络发展模式。笔者认为,Web2.0是以六度分离、长尾、去中心化、开源等理论为基础,综合运用Ajax、P2P、Xhtml等技术,实现 Blog、Tag、RSS、Wiki等功能的新一代互联网信息服务模式。其核心理念是参与、创造、交流、分享,Web2.0是理念、技术和应用三者的统一。

1.2 Web2.0的应用

1.2.1 Blog(博客)

博客最普遍的定义:一种将个人思想、内容按时间顺序排列,并且不断更新的网络日志。博客提供了崭新的交流平台,是一种比较严肃的沟通工具,是个人在网络上展示自己,与他人沟通交流、满足自己潜在社会性需求的综合工具。

1.2.2 RSS(简单信息聚合)

RSS(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是一种新型的信息集成提供方式。用户应用RSS,可以通过一个浏览窗口或阅读软件,将大量具有RSSFeeds的信息源聚合到一起,形成自己的信息门户,而无须逐一访问各网站,就能得到推送的信息。

1.2.3 Wiki(维基)

维基是一种用户共同编辑、保存编辑历史、不断丰富与改进内容的系统,它的应用既能促进已有资源的使用,又能为这个平台增加新的资源,提供给各个信息用户。也就是说,Wiki是一种多人协作的写作工具,Wiki站点可以有多人维护,每个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或者对共同的主题进行扩展和探讨。

1.2.4 Tag(民俗分类法)

Tag即标签,它是用来描述内容的分类信息标识。由于每个Tag由用户自建,不必遵从某一分类体系,看似杂乱无序,却能集合集体智慧,形成多种分类或聚类规则,往往更切合用户需要。

1.2.5 SNS(社会性网络服务)

SNS(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最大的特征在于能够让用户建立一个私人的可以和朋友在网上交流的天地。它依据六度分离理论,以认识朋友的朋友为基础,扩展自己的人脉。

1.2.6 IM(即时通讯)

IM(instantmessaging)作为使用频率最高的网络软件之一,突破了作为技术工具的极限,被认为是现代交流方式的象征,并构建起了一种新的社会关系,以QQ、MSN为代表,交流方式包括文字、语音、视频等。

2 从W eb2.0到图书馆2.0

2.1 图书馆2.0

以Web2.0为背景,图书馆2.0孕育而生。一般认为图书馆2.0是Web2.0在图书馆领域的应用和实践,或者说是Web2.0思想对人们研究与改进图书馆数字化服务的一种认识与思考。[2]《维基百科》中对图书馆2.0的解释是:“图书馆2.0是图书馆世界内部的转变,它将改变与转换向图书馆用户提供服务的方式”,“图书馆2.0的概念借用了Web2.0,与它有同样的理念与概念基础。这一概念的支持者期待最终的图书馆2.0服务将取代过去数世纪以来过时、单向的服务。”

著名的系统供应商Talis公司在其白皮书中提出了图书馆2.0的4项原则[3]:①图书馆无处不在。②图书馆没有障碍。③图书馆邀请参与。④图书馆使用灵活的单项优势系统。而图书馆2.0名词的提出者Michael Casey,在美国《图书馆杂志》2006年9月刊发的题为《Library 2.0》的文章成为了图书馆2.0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其中指出:“以用户为中心的变革是图书馆2.0的核心,这种新的图书馆服务模式鼓励持续和有意识的变化,邀请用户参与建设他们所需要的实体和虚拟服务,并通过始终如一的服务评估予以支持。同时,它也努力吸引新用户,并通过改善现有用户驱动的服务和设施更好地服务于当前用户。Web2.0技术在帮助我们跟上读者需求变化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总之,图书馆2.0是Web2.0理念和技术在图书馆领域的具体应用。它是Web2.0背景下图书馆服务功能的扩展与延伸,是以用户为中心的图书馆服务模式的创新。其核心理念与Web2.0是一致的,即参与、创造、交流、分享。

2.2 图书馆2.0国内应用现状分析

IM(即时通讯)是Web2.0技术在图书馆领域最早和最普遍的应用。国内许多图书馆很早就通过QQ、MSN等实现虚拟实时的参考咨询服务。为了深入了解图书馆2.0在国内图书馆领域的应用现状,笔者对国内图书馆进行了网上调研,主要是通过搜索引擎,分别以“图书馆+RSS”、“图书馆+Blog”等关键词进行检索,[4]调研的结果显示,有18所高校图书馆应用了RSS技术,有4所高校图书馆应用了Blog,有3所高校图书馆应用了Wiki。从中我们可以看到,Web2.0在图书馆的应用还处于试验和探索阶段,应用的技术并不全面,主要是在一些大学图书馆的初步试用,与专业Web2.0网站相比影响很小。

3 图书馆2.0与图书馆服务全民共享

3.1 全民共享的理念

所谓图书馆服务全民共享就是指所有人共同拥有平等分享图书馆服务的权力,图书馆没有用户歧视,图书馆面前人人平等。

3.1.1 社会公益性的体现

图书馆是搜集、整理、保管和利用文献资料,并为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服务的文化教育机构。为社会进步、民生改善、科学文化繁荣提供文献信息资源支撑和图书馆服务,是实现和保障全体人民基本权益的途径之一,是各级各类图书馆承担的崇高使命和历史职责。图书馆全面收集、保存、传递信息资源,以满足社会整体的、长期的利益为根本目的而存在,而不是基于任何短期的经济利益。这正是图书馆作为社会公益性机构区别于其他任何商业性机构的价值所在。[5]3.1.2 图书馆事业发展的美好愿景

现代图书馆与其用户之间一直存在着用户无限的信息需求与图书馆有限的信息服务之间的矛盾。图书馆与生俱来的这一矛盾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原始动力。它促使图书馆的工作以用户为中心,不断加大信息资源搜集力度,改善信息整序方法,进而通过不间断的服务创新来吸引用户,最大限度满足用户的信息、知识需求。因此,图书馆要不断改进服务的方式、方法,提高服务质量,以人性化、个性化的贴心服务来满足持续增长的用户需求,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图书馆服务全民共享。

3.2 图书馆2.0的目标

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图书馆2.0源于Web2.0,图书馆2.0依赖于Web2.0的技术手段,向用户提供共同参与创造、分享知识和信息的全新服务,它所追求的理想同样是全民共享的理念。

4 Web2.0下的图书馆服务全民共享

Web2.0背景下的全民共享图书馆服务是以资源共享为基础,以技术共享为手段,以服务共享为目标的创新实践。它需要构建馆员与用户双向甚至多向的互动、交流、创造、共享的虚拟网络平台。这一平台的表现形式可以是一个博客或学术维基,更有可能是一个社会性网络。最为理想的应该是将现有的和将会出现的Web2.0技术与服务混搭、集成在一起的网上学习型知识社区。它是对数字图书馆原有集成系统功能的扩展,它以长尾理论吸引潜在用户,以六度分离理论建立网上虚拟人际关系,通过提供便捷、贴心的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合理的信息需求,从而实现图书馆服务全民共享。

4.1 通过整合资源实现资源共享

Web2.0背景下图书馆的资源整合显得尤为重要,是图书馆开展各项服务的基础,是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事实上,Google、Amazon以及国内的百度、豆瓣等都是我们行业的挑战者。但同时,它们为图书馆领域展示了全新的资源整合途径。即资源可以通过集体智慧创造,进而为大众所共享。这些由广大网络用户参与提供的资源是具有微结构的微内容。[7]Web2.0时代,图书馆应勇于向竞争者学习,探索对这些微内容的整合管理方式,使其在数字资源建设及资源整合上具备独特的优势。

4.2 通过整合技术实现技术共享

Web2.0的相关技术,是实践图书馆服务全民共享的手段,图书馆应从实际应用出发,有选择地整合相关技术,采用开源软件构建知识平台,正是Web2.0理念和开放精神的体现。在图书馆2.0的建设中利用开源软件以及Google、Amazon、OCLC的许多开放API提供服务,不仅有助于图书馆进行服务融合和资源融合,而且还有助于图书馆打破商业软件的束缚。

混搭(mashup)应用就是整合Web2.0技术的一种有效方法。Mashup是一种令人兴奋的交互式Web应用程序,它利用从外部数据源检索到的内容来创建全新的服务。我们从Talis图书馆应用融合竞赛[10]的参赛作品中,可以更好地理解Web2.0技术在图书馆领域的混搭应用,并可以从中受到启发。例如:其中的一个参赛作品“Librarymap mashup”,就是一个集成GoogleMaps的mashup应用,利用现成的数据,把加拿大某个地区的图书馆位置标示出来。这启发我们可以做一张全国图书馆分布的数位地图,并以此作为统一的专业门户。从而使用户需要某本图书时,可以通过统一平台直观地查出哪些图书馆拥有未借出、未预约的该书,并帮助用户选出距离最近的图书馆。对用户而言,这无疑是贴心、细致的服务。尽管混搭应用需要验证,但各种开源软件、开放API的混搭会产生更加方便用户的新效果。对Web2.0技术的整合会带给用户新的体验,使图书馆更加吸引读者。

4.3 通过整合服务实现服务共享

4.3.1 服务现状及用户需求分析

目前数字图书馆提供的服务日益丰富:全文检索、文献传递、虚拟参考咨询、用户培训等已经成为数字图书馆服务的常态;信息推送、My library、知识挖掘也正在深入研究和试用推广中。然而用户的需求不会仅仅局限于数字图书馆资源范围内,他们在其科研、教育、商务和政务活动中,还会需要大量其他类型的信息资源。这些资源或许来源于门户网站、机构库、电子政务或商务网站,也或许是BBS、Blog、E-mail等这些数字图书馆之外的信息资源。[1]诚如OCLC有关全球图书馆和信息服务现状与未来的研究报告所言:“我们需要停止从图书馆的角度来看待事情,而要关注用户的看法,用户不太在意内容是Web、博客、图书还是连续出版物,他们在意的是以最小的时间成本获得最满意的信息。”另外,我们所提供服务的渠道是单向的,将用户应用、交流、传播和创造知识的其他过程排除在外。由此可见,我们的服务没有满足用户参与、创造、交流和分享知识的需求。

4.3.2 整合服务的内容

在Web2.0背景下,图书馆通过整合服务可以极大地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进而实践共享图书馆服务的理想。这一整合是对数字图书馆原有服务功能的进一步扩展,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通过开通博客,促进用户交流。②建立Wiki站点,集合群体智慧。③将RSS与Tag相结合,开展信息定制、信息推送服务。④应用网摘服务,使用户共享彼此收藏的信息。⑤通过IM,开展实时参考咨询。⑥通过SNS建立虚拟的学习型知识社区。⑦通过与竞争对手合作,开展各项增值服务。比如与百度、豆瓣网合作。⑧利用开源软件,提供特殊服务。比如网页翻译、在线朗读等等。

总之,Web2.0的技术和应用为图书馆服务提供了无限的扩展空间,图书馆通过对资源、技术和服务三位一体的整合,不断地完善服务质量,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需求,进而实践图书馆服务全民共享的理想。

[1] 孙茜.Web2.0对数字图书馆服务创新的启示[J].图书馆杂志,2005(12):27-30.

[2] 范并思,胡小菁.图书馆2.0:构建新的图书馆服务[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6(1):2-7.

[3] Ken Chad,Paul Miller,Tails.Do libraries matter?Therise of Library 2.0[EB].2005-11[2008-06-15].http:∥www.talis.com/applications/down loads/white_papers/DoLibrariesMatter.pdf.

[4] 潘琳.图书馆2.0在门户网站中的应用现状及实践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06(11):15-18.

[5] 李应中,赵国忠.试论图书馆的公益性与读者权利的保障[J].情报资料工作,2005(5):72-75.

[6] Timo’Reilly.什么是 web2.0[EB].[2008-06-15].http:∥www.enet.com.cn/article/2005/1122/A20051122474593.shtm l,shtml,2005-11-22/.

[7] 叶鹰.开源互动理念指引图书馆2.0研究[J].图书馆杂志,2007(8):15-18.

[8] 任树怀,高海峰,季颖斐.基于图书馆2.0构建学科知识服务平台[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7(3):58-62.

[9]Duane Merrill.Mashups:Web应用程序新成员[EB].[2008-06-15].http:∥www.ibm.com/developerworks/cn/xm l/x-mashups.htm l.

[10] Keven.Talis图书馆应用融合竞赛作品浅析[EB].2006-08-20[2008-06-15].http:∥my.donews.com/keven/2006/08/20/.

猜你喜欢

全民图书馆用户
全民·爱·阅读
图书馆
可持续全民医保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
全民健身 参与快乐
如何获取一亿海外用户
去图书馆
全民环保是大势所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