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图书馆学术图书采购难探析

2011-03-18赵炜霞张淑芬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11年2期
关键词:出版界书商书目

赵炜霞 张淑芬

(济南大学图书馆,山东 济南 250022)

〔作者信息〕赵炜霞,女,副研究馆员;张淑芬,女,馆员。

随着高校扩招以及高等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评估标准的出台,高校图书馆的中文图书年采购量一路飙升,成为馆配市场的采购大户。出版界对图书馆集中采购市场也趋之若鹜,图书馆馆配市场呈现出一派热闹景象。但是在这热闹背后,出版社和图书馆都有着各自的困惑:那就是大量的学术图书和专业性图书一边卖不出去,一边却又想买买不到。

1 高校图书馆学术图书难采购的原因

图书馆买不到所要的书,是因为找不到所需要的书;出版社的学术图书、专业图书也不是没有人买,而是没有找到买书的对象。出现上述情况的根本原因:一是当前的出版发行形式繁杂,采访人员收集到的信息与出版现状脱节;二是招标采购限制了馆配商的配供能力;三是出版界与图书馆双方的信息交流出现了错位,出版界符合采购要求的新书出版量不够大,同质化严重。

1.1 发行方式的多元化

目前发行的形式繁杂,出版物数量巨大,书商猛增。昔日由新华书店一统天下的格局已完全被打破,形成自办发行、新华书店发行和作者包销等多种方式。但有些图书馆仍然沿用过去的采购模式,而忽略了对出版界生产和销售模式的了解,以至于收集到的信息与当下出版界的现状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脱节。首先,许多图书馆仍然以《新华书目报》的书目信息选书,或者依赖馆配商提供的自制书目和出版社书目选书,对其他的就不闻不问了。但《新华书目报》报道的新书仅占现有出版社的一部分,而且很多是重复报道;一些书商的自编书目或自编数据,新书虽多些,但著录不标准,款项不全;通过出版社更有片面性〔1〕。其次是文献的发行方式全面放开,机关团体不定期的会有些重点图书编纂出版,但一般来说并不公开发行,而是由专门的部门来发行,有些学术性比较强的图书,可能是由于印数比较小,也可能会由作者包销。采访人员仍然沿用过去的采购模式,要完全掌握征订信息变得非常困难。

1.2 招标采购限制了专业图书的采到率

一般专业的图书出版质量高,受读者重视,并能较好地反映该学科当前研究状态,这些图书一经出版,读者就有要求采购的需求。这对采购人员来说很难做到。因目前大多数图书馆都是招标采购,一般情况下,图书采购招标工作在每年的图书经费预算下达后才启动,学校预算一般在每年的四五月下达。整个招标程序,至少需要2个月的时间,待招标程序完成后,已是六七月份放暑假了。这样,上半年基本不能采购新书,图书采选和到馆验收及流通等工作都要推迟到下半年进行。许多优质的、符合高校图书馆馆藏的、教学科研非常需要的学术性图书就无法购到。

1.3 出版社宣传方式的片面性

出版社重视的是对各大配货商的信息发布,但是事实证明,就学术类、专业类图书来说,馆配商并不能起到很好的信息传递作用。这类图书的信息往往在馆配商这里断流,传递不到图书馆的手中。还有出版社对于图书馆的采购需求和采购特点并不是十分了解,在参加各大图书馆现采会之前,出版社往往会自行进行一番筛选,将自己认为的图书馆不需要的图书剔除出去。有的出版社只能带部分热销图书,将很多图书馆非常需要的图书剔除在外。这样一来,哪怕开再多的现采会,图书馆也还是不能完全实现自己的采购需求。还有信息发布时间的问题,不能够保证图书馆在第一时间内掌握出版社的新书动态。因此,出版社在现有的信息发布渠道之外,应当专门为学术类、专业性图书开辟专门的信息发布渠道。

1.4 学术图书出版量少,同质化严重

我国当前出版趋势是社科书多,科技书少。就科技图书而言,计算机类图书日益增多,占科技图书出版的三分之一,估计全国约有七八十家出版单位出版计算机图书。除了几家出版大户年出新书超过100种之外,其他多数与几家大户的品种重复,质量平庸,甚至给人以拼凑和抄袭的感觉。出版社常常为他们的销路发愁,有些书在出版的时候就特意限制了印数,害怕卖不出去而亏本;有的迫使作者自筹经费出版几百册,自销送人,图书馆根本采集不到。

1.5 馆配商原因

如今馆配市场的采购整体状况是采购招标,高校图书馆通过公开招标将采购业务委托给一家或几家大型馆配商,由其提供书目,图书馆选书采购。高校图书馆学术书采购难的症结也恰恰就在采购招标上。

由于业务习惯,很多图书馆已经在较大程度上形成了对馆配商的依赖。而这些大型馆配商也往往会将供货利润放在首位,对于发行量较小、受众市场窄的学术书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很多馆配商做不了学术书的馆配,也不愿意做,原因在于学术书折扣偏高,而馆配商在馆配竞标中得到的是平均折扣,高折扣的学术书无疑拉高了折扣标准,从而降低了馆配商自身的利润〔2〕。所以有些馆配商出于成本考虑,对于某些学术性和专业性特别强的图书会刻意回避。

一些急需用书、重点学科专业用书,中标的书商不一定有;有货的书商,因不是中标的书商不能采购,图书馆没有零星采购权力,完全依赖于合作的书商,导致部分专业图书难采购。

2 解决的办法

2.1 图书馆要利用各种方式收集书目信息

目前全国大大小小的书目很多,图书馆不可能全部采用,一般来说,图书馆会选择其中一到两种比较权威的全国性的书目作为主要依据,此外补充一些馆配商提供的自制书目和有馆藏特色的一些出版社书目,图书馆必须采取这种多条腿走路的书目收集方式,只靠哪一方都不能收集到较全面的书目。只有科学地将各种书目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比较全面地收集到所需要的书目。

2.2 主动了解出版市场确定核心出版社

图书馆应该主动出击,扩大采访工作的业务范围,深入了解出版行业以及馆配商的现状和发展动向。一方面,图书馆应该主动了解整个出版业的发展状况,了解当前出版格局的分布、生产和销售模式的特点。其次主动联系出版社进行定向跟踪,因出版社的出版范围和方向都具有一定的学科倾向性,采访人员可以据此来确立其重点采访出版社。各学科的重点出版社,汇集起来就是本馆的核心出版社,这些核心出版社基本上能为本校的文献资源提供基本的保障〔3〕。

2.3 合理招标选择优秀馆配商

图书馆通过招标选择的供货商的供货能力,是涉及该馆图书采到率、到货周期、馆藏质量等一系列问题的最直接决定因素。对供货商能力的衡量,包括图书品种的完备、订到率和到货率的保证以及与上游出版社的良好关系。不能只注重馆配商给出的高折扣、低价格,因为“高折扣并不等于高质量”。

只有通过合理的招标,图书馆可以选择资信优良的馆配商,扩大选择范围;在招标时能够将不同类型的文献分开进行,选择不同的馆配商,以保证图书馆重点馆藏能够完整。

同时图书馆在招标时争取一定数额的、可以不经招标采购的零采资金,并长期化、制度化。目前年鉴、地方志等图书都有其独特的出版发行渠道,一般来说还不能在书商处购到;有些印数比较少的学术性图书,可能会由作者包销。对于这部分图书,图书馆都只能通过零采才能购到。

图书馆要获取越来越多的图书文献来满足读者需求,要巩固和发展各馆的服务特色,必须适应当今飞速发展的社会变化,将多渠道的采访模式有机地结合起来,及时了解出版行业以及馆配商的现状和发展动向,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采访策略,通过各种途径,以保证所选图书能及时获得,满足读者的需求。

〔1〕熊才发.高校馆中文图书采购工作真难〔J〕.图书馆杂志,2003(3)

〔2〕吴民,王新卫.信息的对称与平衡-高校图书馆在馆配市场中采购难点与解决方法探析〔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

〔3〕李日新.政府采购下的高校图书馆采访〔J〕.图书馆论坛,2009(5)

猜你喜欢

出版界书商书目
推荐书目《初春之城》
国际畅销书作家及其作品在中国的出版及传播分析
出版界与图书馆界阅读推广合作研究
汉唐书商研究述评
书商的广告
出版家、理想主义及其他——读《邵洵美:出版界的堂吉诃德》随感
关于某些书商的坏话
出版界与图书馆界阅读推广合作方略研究初探*
本刊邮购书目
《全国新书目》2009年1月荐书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