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高等中医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思考

2011-03-17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年4期
关键词:分层基础计算机

李 潜

对高等中医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思考

李 潜

计算机基础教学;分层教学;课程设置

计算机作为一种现代通用的智能工具,拥有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和应用能力已成为现代人所必须具备和赖以生存的基础。随着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大学生承担着未来国家的建设重任,作为培养国家栋梁之材的高等院校就是要在迅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培养一批有能力有文化的高素质人才。

计算机基础教学是高等教育中必不可少的基本内容,它对于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使得目前计算机基础教学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 中医院校计算机教学实践存在的问题

1.1 忽略不同层次学生的分层教学 根据之前笔者在教学中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来看,由于各地区(主要是经济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之间、大中城市和小城市与农村之间、东部和西部省区之间、重点高中和普通高中之间等)学生入学前计算机水平存在较大差异,计算机基础教学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法,无疑会造成甚至加剧两极分化的局面。

一方面层次较高的学生“吃不饱”,埋怨计算机基础课程内容已经掌握,是浪费时间,使其学习积极性受到打击;另一方面,层次较低的学生感觉“吃不了”,对计算机课程产生畏惧,更由于面对其他同学时不愿表现出来或者简单附和,从此妄自菲薄,自我放弃。这对提高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都将产生极大的障碍。

1.2 教学内容需要改进 这个问题存在着以下3个方面的具体情况和成因。

1)教学总是滞后于学科发展的,如同雷声总在闪电之后,属于教育的固有规律,而计算机学科恰恰是目前全球发展速度最快的学科之一。随着计算机科学发展的突飞猛进,软硬件的更新换代速度非常之快。因此,计算机教学内容跟不上发展的速度是全球计算机教学的固有问题。

2)教学思路应该有所改进和创新。只教学生如何操作,而忽略对学生“计算机意识”的培养,很少教会学生什么事情可以用计算机解决,如何有效地使用计算机,如何在医药学的学习研究实践中,合理有效使用计算机推动研究和发展。

3)教学存在一定的应试性质,这并不符合计算机这样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的特点,与此同时,教学内容缺乏与中医中药等专业的密切结合,因而容易与学生学习需要和就业需要脱节。

由于上述原因,造成了计算机基础课程看似简单实际教学效果却不尽如人意的状况,当前各种各样的教育教学组织机构以各种交流会、研讨会的形式探讨新形势下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教育部计算机基础教学指导委员会也就在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加强计算机基础教学提出了指导性的意见,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2 计算机课程改进方案

2.1 完善课程体系 构建计算机课程体系结构,紧跟社会对中医药人才的需要,同时结合学生学习需要和自身兴趣,选择计算机课程学习方向,借鉴七年制学分制选课经验,为培养交叉学科的适用人才搭建坚实基础,积累储备。具体规划应该是学生在学习计算机基础课程内容后,安排丰富多样的后续课程,充分和学生所学专业进行有机的融合,以满足学生学习需要和与本专业应用相关的需要,并且使这些课程形成模块体系,强化课程结构体系。

根据教育部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指委提出的“2+X”的课程设置方案,设计适合中医药高校,特别是适合本校的计算机课程体系结构。对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公共管理等专业除原来的《大学计算机基础》、《程序设计基础》课程为基础外,逐步加入《数据库技术及应用》、《医学信息分析决策》课程,同时可以把为临床医学、基础医学、生物医学专业设置的《多媒体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医学影像》等课程作为选修课,扩展本校学生的知识面。

此外,为适应医院对医学生的需要,应增设医院信息系统的教学内容。由于医院信息系统(HIS)在医院中已广泛应用,深入了解HIS系统是对医学毕业生适应医院工作的基本要求。

2.2 力行分层教学 延续分层次教学的已有经验,将分层教学从部分学生推广到全年级,以扩大分层教学的受益面,实现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率。

笔者在计算机教学中对于分层教学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从2007年以来已经在3个学年中每学年的第2学期对部分院系、专业学生展开(覆盖3个年级的中医、针灸各班)。具体的操作步骤包括:在学年初以计算机测试方式对学生按照测试分数进行水平划分,对于不能达到基本要求的学生继续正常的普通课程,对于已经达到或基本达到测试要求的学生,组成各级“快班”(高级班),分别开设不同等级的课程,之前已经开设的高级课程主要集中在网页设计,应用技术等方面,如果分层得到扩大,那么可开设的课程也可以进一步扩展。在目前已经执行的3个周期的“快班”所进行的课后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认为进行分层次教学“非常有必要”和“有必要”的学生达到100%,对分层次教学项目的评价,认为“非常满意”“比较满意”“基本满意”的学生也将近100%,这充分说明学生对分层次教学的全面认可。因此,只要分层能够计划得当,安排周密,执行顺畅,肯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2.3 开设证书课程 针对学生就业需要和竞争态势,将部分实用性较强及社会认可度较高的计算机专业认证课程引入高校计算机教学体系,大幅度提高计算机水平和学生应用能力,有效提高学生计算机课程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学习兴趣和动力,将教学和应用更加紧密的联系起来。这类取证教育相比较于高校中传统的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系统性特点来说,虽然存在某些缺点或不足,但同时也具备其特有的优势,如:和具体应用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学内容直接且更富针对性,按需学习,特有的模块化本质,证书在用人单位和学生中具备一定的认可度等。因此,将成为提高本校学生整体计算机水平和应用能力的新支点。对于学生来说,更多的认证证书对学生的良性竞争、就业等都将产生积极促进作用,并将进一步提高本校毕业生的适应能力、综合素质及整体社会评价。

对于目前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要对计算机基础课程进行的规划调整,还需要教学管理部门、教学部门、学生、用人单位等多方持续进行交流和探讨,不断对计算机教学过程进行调整和修正,才能让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1]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0.[2] 金兰平.以就业为导向,面向应用的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思考[C].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年会会议论文,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7.

[3] 孙艳秋,张 颖,刘建平.中医院校计算机基础分层教学改革初探[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19(5):103.

[4]高贤波,刘玉扮.针对医学院校机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探讨[J].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6(3):154-155.

[5] 李晓伟,王益民,肖二钢,等.基于“主导—主体”教学模式的医学生机算机课程教学初探[J].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27(2):94-95.

G642.0

A

1673-9043(2011)04-0243-02

300193 天津中医药大学

李 潜(1976-),男,讲师,从事计算机课程教学工作。

2011-04-12)

猜你喜欢

分层基础计算机
“不等式”基础巩固
“整式”基础巩固
计算机操作系统
有趣的分层现象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初探
雨林的分层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有趣的分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