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鼠烫伤模型制备的实验研究*

2011-03-17王雪妮张德芹黄云英王元元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年4期
关键词:瘀斑紫红色创面

王雪妮,张德芹,黄云英,王元元,沈 丽,杜 娟

实验采用YLS-5Q台式超级控温烫伤仪进行大鼠烫伤模型的制备,考察烫伤温度、时间、压力等因素对烫伤程度的影响,并进行烫伤皮肤病理学检查,成功地制备了大鼠体表深Ⅱ度烫伤、浅Ⅱ度烫伤、Ⅰ度烫伤模型。所建立的模型制备方法操作简单,温度、压力、时间准确可控,烫伤面积恒定,可重复性强[1]。

1 材料和方法

1.1 动物 Wistar大鼠,雄性,体质量(200±10)g,由天津市山川红实验动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饲养于清洁级动物实验室内,室温(24±2)℃,相对湿度(50%±10%)。

1.2 试剂 水合氯醛;甲醛;70%乙醇;80%乙醇;95%乙醇;无水乙醇;二甲苯;石蜡;1%盐酸乙醇;氨水;苏木-伊红(HE)染色剂。

1.3 仪器 YLS-5Q台式超级控温烫伤仪,济南益延科技发展有限公司;WH-71电热恒温干燥箱,天津市泰斯特仪器有限公司;BMJ-1生物组织包埋机,天津天利航空机电有限公司;LEICA RM 2135切片机,德国徕卡公司;电热恒温水箱,天津市中环实验电炉有限公司;DMI3000B倒置荧光显微镜,德国徕卡公司。

1.4 大鼠烫伤模型的制备 根据Rubner公式计算大鼠体表面积[2]:S(m2)≈0.1×体质量(kg)2/3,根据实验条件,拟烫伤6%体表面积,大鼠体质量按200g计算,则烫伤面积(m2)=0.1×(200/1 000)2/3×6%≈0.002 0 m2=20(cm2)。取雄性 Wistar大鼠 32 只,将大鼠按体质量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每组8只,分别为正常对照组、模型1组、模型2组、模型3组。造模组剃除大鼠背毛,面积约为25 cm2以3.5%水合氯醛(10 mL/kg)腹腔注射麻醉。麻醉后用YLS-5Q台式超级控温烫伤仪配套的5 cm2的烫头进行烫伤,制作4个相同的创面,控制烫伤面积为20 cm2。正常对照组不麻醉不进行烫伤;模型1组烫伤条件:温度90℃,时间15秒,压力1 000g;模型2组烫伤条件:温度80℃,时间15秒,压力1 000g;模型3组烫伤条件:温度80℃,时间10秒,压力500g。分别于烫伤后6、24、48、72 h观察各组大鼠创面外观情况。

1.5 病理学检查 取正常对照组及模型组大鼠背部皮肤标本,常规固定,石蜡切片,HE染色,观察皮肤组织学变化。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模型1组(温度90℃,时间15秒,压力1 000g):烫伤后创面皮肤立即变白,出现明显的皱褶,轻度肿胀,皮下可见有小红出血点散在,烫伤区域边界清晰,肉眼可明显区分烫伤创面与正常皮肤;烫伤后6 h创面比正常皮肤质硬,颜色加深呈浅黄绿色,小出血点面积扩大,颜色加深显紫红色;烫伤后24 h创面质变硬颜色略有加深,出血点颜色也略有加深;烫伤后48 h创面颜色加深,出血点处皮肤凹陷结痂;烫伤后72 h创面颜色加深,局部出现结痂。

模型2组(温度80℃,时间15秒,压力1000g):烫伤后数分钟创面皮肤变白,有少量皱褶,轻度肿胀,烫伤区域边界清晰,肉眼可明显区分烫伤创面与正常皮肤。烫伤后6 h创面比正常皮肤质硬,颜色加深呈浅黄绿色;烫伤后24 h创面质变硬颜色加深呈黄色,局部可见紫红色血瘀斑;烫伤后48 h创面颜色加深,局部的紫红色血瘀斑颜色加深;烫伤后72 h创面颜色加深,局部出现结痂。

模型3组(温度80℃,时间10秒,压力500g):烫伤数分钟后创面皮肤发白,有较少皱褶,稍微肿胀,烫伤区域边界清晰,肉眼可区分烫伤创面与正常皮肤。烫伤后6 h创面比正常皮肤颜色稍深,但边界不明显;烫伤后24 h创面颜色加深呈浅黄色,边界不明显,局部可见紫红色血瘀斑;烫伤后48 h创面颜色加深,局部的紫红色血瘀斑颜色加深;烫伤后72 h创面颜色稍微加深,局部的紫红色血瘀斑颜色也略有加深。

2.2 病理检查 模型1组(温度90℃,时间15秒,压力1 000g):烫伤后可见表皮下有水疱生成,表皮层细胞及毛囊上皮细胞核固缩,真皮组织深部受损,胶原纤维肿胀、融合,大量皮下脂肪细胞融合,真皮全层可见血管扩张充血,大部分皮脂腺、汗腺、毛囊被破坏,结构不清。病变符合深Ⅱ度烫伤创面特征[3]。

模型2组(温度80℃,时间15秒,压力1000g):烫伤后可见真皮组织深部受损,胶原纤维离散、肿胀,部分皮下脂肪细胞融合,同时可见血管扩张充血,皮脂腺、汗腺腺上皮细胞及毛囊上皮细胞结构尚清楚,部分肿胀、溶解。病变符合浅Ⅱ度烫伤创面特征[3]。

模型3组(温度80℃,时间10秒,压力500g):烫伤后可见表浅浅层、基底层健存,真皮浅层充血、水肿。病变符合Ⅰ度烫伤创面特征[3]。

3 讨论

动物模型的制备要求方法具有准确、恒定、可重复并且操作简单易行等特点。YLS-5Q台式超级控温烫伤仪能够准确的控制烫伤的温度、时间、压力,设备简单,易于操作,便于推广。通过该方法制作的烫伤模型对于烧(烫)伤创面修复和用药的研究等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1]施新猷.现代医学实验动物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0:396,506-508.

[2]施新猷.医学动物实验方法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80:146,247.

[3]陈意生.现代烧伤病理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13-14,561.

猜你喜欢

瘀斑紫红色创面
桡动脉穿刺术后瘀斑处理的临床观察
rn-bFGH(盖扶)对创面修复的影响
优质护理干预采血者穿刺点按压情况对血肿、瘀斑的预防效果
创面治疗新技术的研发与转化应用系列丛书
喜疗妥联合红外线照射用于膝关节置换术后皮下瘀斑的疗效观察
传统达斡尔族荷包色彩之紫红色探析
有毒
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出现瘀斑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
银离子敷料在治疗慢性创面中的应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大面积深度烧伤后残余创面3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