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地黄汤治疗黄褐斑 37例
2011-03-17曲巧敏
曲巧敏
(中州大学校医院,河南郑州 450007)
黄褐斑是常见于面部对称性淡褐色或黄褐色的色素沉着性皮肤病。2008年 3月—2010年 7月,笔者采用逍遥地黄汤[1-2]治疗黄褐斑 37例,总结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择本院门诊黄褐斑患者 37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 37例,年龄最小19岁,最大52岁,平均(38.0±1.5)岁;病程最短8个月,最长33年,平均(13.0±1.2)年;黄褐斑面积平均(3.62±1.48)cm2。对照组32例,年龄最小17岁,最大53岁,平均(36.0±1.3)岁;病程最短10个月,最长32年,平均(11.0±1.4)年;黄褐斑面积平均(3.50±1.36)cm2。2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诊断标准
按照《黄褐斑的临床诊断和疗效判定标准》[3]。面部淡褐色至深褐色、界限清楚的斑片,通常对称性分布,无炎症表现及鳞屑;无明显自觉症状;女性多发,主要发生在青春期后;病情可有季节性,常夏重冬轻;排除其他疾病(如颧部褐青色痣,Riehl显病变及色素性光化性扁平苔癣等)引起的色素沉着,排除绝经期、妊娠期、哺乳期妇女、糖尿病及慢性肝、肾功能不全等影响治疗的患者。
3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维生素E胶囊(由天津市中央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 10030P)10 mg/次,3次/d;维生素 C片(由东北制药总厂生产,批号 20050111) 20mg/次,3次/d。治疗组采用逍遥地黄汤进行治疗。药物组成:山茱萸10 g,怀山药15 g,炒白术15 g,熟地黄15 g,泽泻10 g,茯苓15 g,牡丹皮15 g,当归10 g,白芍10 g,柴胡10 g,丹参10 g,陈皮10 g,泽兰10 g。水煎服,每日 1剂,分两次口服。
2组均以30 d为1个疗程。连续服用2个疗程。
4 疗效判定标准
按照《黄褐斑的临床诊断和疗效判定标准》[3]。痊愈:肉眼视色斑面积消退 >90%,颜色基本消失。显效:肉眼视色斑面积消退 >60%,颜色明显变淡。好转:肉眼视色斑面积消退≥30%,颜色变淡。无效:肉眼视色斑面积消退<30%,颜色变化不明显。
5 结 果
见表1。2组对比,经Ridit分析,u=1.61,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表1 2组疗效对比
6 讨 论
黄褐斑多发生于中青年女性,男性亦可见,主要发生于颜面两颊部,大小不定,形状不规则,边界清楚,无明显自觉症状。因妊娠而发病者,俗称“妊娠斑”;因肝病而起者,俗称“肝斑”。本病属于中医学“面尘”、“黧黑斑”范畴。中医学认为,黄褐斑的病因病机为肾阴不足,阴虚火盛,煎灼阴液,肝气郁结,血滞成瘀,形成黄褐斑。治宜滋补肝肾、清热降火、疏肝理气、活血化瘀。方中山茱萸、怀山药、茯苓、熟地黄、泽泻、牡丹皮即为六味地黄丸。据原书记载,该方主“肾精不足,虚火炎上,面生雀斑,头目眩晕,咽喉燥疼,口舌疮裂,耳聋齿摇,腰膝痿软,胃热酸疼,足跟疼,小便淋秘或不禁,遗精梦泄,水泛为痰,自汗盗汗,亡血消渴,尺脉虚大,妇人经事不调,小儿虚损,肾府脑热,疮毒”。《中国医学大辞典》在论及此方时曰:“肾虚精少,虚火妄行,则下虚上实,百病丛生。此方脱胎于肾气丸,去桂附之辛热而注重于填补。熟地黄、山茱萸补血益精,以壮水之主;山药、茯苓健脾渗湿,以培水之源(脾旺则能化食物而生精血);牡丹皮、泽泻清血排毒,疏通水道之滞。如血虚阴虚则以熟地黄为君,滑精则以山茱萸为君,小便或多或少或赤或白则以茯苓为君,小便淋涩则以泽泻为君,心气不足则以丹皮为君,皮肤干燥则以山药为君,四通八达,随用皆宜。”采用六味地黄丸治疗黧黑,不仅《小儿药证直诀》早有记载,而后世医家也多有论及。方中柴胡、当归、白芍、茯苓、白术,乃有逍遥散之意,即疏肝解郁、养血健脾[4];柴胡味苦性凉,疏肝解郁[5];当归补血和血;茯苓、白术健脾渗湿;白芍养血柔肝,缓急止痛,敛阴收汗。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柴胡能提高机免疫功能,具有抗肝损伤,利胆,降低转氨酶,抗脂肪肝等作用[6];当归能增加周围血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等数量[7];白术保肝利胆[8];白芍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镇静、镇痛作用[9]。丹参、泽兰活血化瘀,陈皮以助柴胡疏肝理气。本方功能滋补肾阴,兼能疏肝解郁、活血化瘀,可用于治疗肾阴不足、肝郁气滞所引起的黄褐斑。
[1]张炬.古今健美方汇粹[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1:9.
[2]北京中医医院.赵炳南临床经验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5:127.
[3]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科学会色素病学组委员会.黄褐斑的临床诊断和疗效判定标准[J].中华皮肤科杂志, 2004,37(7):440.
[4]李炳照.实用中医方剂双解与临床[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92.
[5]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1832.
[6]王再谟.现代中药临床应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1.
[7]王本祥.现代中药药理与临床[M].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2004:588.
[8]阴健,郭力弓.中药现代研究与临床应用[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3:126.
[9]张洪魁,李华祥.中药研究进展[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