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文学奖百年经典必读小说(上)
2011-03-16
《老人与海》(欧内斯特·海明威)
美国小说家海明威生于乡村医生家庭,从小喜欢钓鱼、打猎、音乐和绘画,曾作为红十字会车队司机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长期担任驻欧记者,并曾以记者身份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西班牙内战。在艺术上,他那简约有力的文体和多种现代派手法的出色运用,在美国文学中曾引起过一场“文学革命”,许多欧美作家都明显受到了他的影响。
中篇小说《老人与海》是海明威最著名的作品。这部小说创下了人类出版史上空前绝后的一个纪录:出版48小时售出530万册!作品在当年就获得了普利策奖,两年后又获得了诺贝尔奖。
在20世纪30年代以后发表的一些短篇小说里,海明威描写了一些拳击师、斗牛士、猎人的形象,在这些下层人物身上,他塑造了一种百折不挠、坚强不屈、敢于面对暴力和死亡的“硬汉子”性格,《老人与海》中桑地亚哥的形象就是这种性格的发展与升华。小说中的大海和鲨鱼象征着与人作对的社会与自然力量,而老人在与之进行的殊死搏斗中,表现了无与伦比的力量和勇气,虽败犹荣。可以说,这样一个形象,完美地体现了作者所说的“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的思想。
对于海明威的评价,正如约翰·肯尼迪总统的唁电所说:“几乎没有哪个美国人比欧内斯特·海明威对美国人民的感情和态度产生过更大的影响。”他称海明威为“20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
《静静的顿河》(米哈依尔·肖洛霍夫)
米哈依尔·肖洛霍夫是二十世纪苏联文学的杰出代表,也是我国读者十分熟悉且至今仍给予特殊关注的作家。
他给世界人民留下了《静静的顿河》、《新垦地》、《一个人的遭遇》等珍贵的文学遗产,这些作品构成了一个独特的艺术世界,是贯穿从孕育诞生到解体前不久整个苏维埃时代百年世事的宏伟篇章。1965年,肖洛霍夫因其“在描写俄国人民生活各历史阶段的顿河史诗中所表现出来的艺术力量和正直品格”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静静的顿河》是肖洛霍夫开始构思于1926年,经过十四年时间完成的巨著,为我们描绘了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苏联国内战争期间顿河两岸哥萨克人的生活画卷。小说有两条情节线索,一条以麦列霍夫的家庭为中心,反映哥萨克的风土人情、社会习俗:另一条则以布尔什维克小组活动所触发的革命与反革命的较量以及社会各阶层的政治斗争为轴心。两条线索,纵横交叉,层层展开,步步推进,将读者带进了风起云涌的哥萨克乡村生活,与书中的人物共尝悲欢。如果说《战争与和平》是以上层人士眼光来叙说的史诗,那么《静静的顿河》无疑是以下层参与者感受来体验的史诗。
《荒原狼》(赫尔曼·黑塞)
德国作家赫尔曼·黑塞1923年加入瑞士籍,爱好音乐与绘画,是一位漂泊、孤独、隐逸的诗人。黑塞的诗大多充满了浪漫气息,从他的最初诗集《浪漫之歌》的书名,也可以看出他深受德国浪漫主义诗人的影响,以致后来被人称为“德国浪漫派最后的一个骑士”。
由于受精神分析影响,他的作品着重在精神领域里进行挖掘探索,无畏而诚实地剖析内心,因此他的小说具有心理的深度。1946年,“由于他的富于灵感的作品具有道劲的气势和洞察力,也为崇高的人道主义理想和高尚风格提供了一个范例”,黑塞获诺贝尔文学奖。
《荒原狼》是一部充满了狂暴幻想,具有表现主义色彩的小说。作品主人公哈勒是才智之士。有着丰富细腻的内心世界。他很孤独,很少向别人敞开心扉。他好像是来自另外一个星球,对人世间的虚荣、做作、追名逐利和自私浅薄极其厌恶。但与此同时他又发现,自己的这种厌恶感更多的是指向自己。正因为如此,哈勒时时刻刻处于一种巨大的分裂和痛苦之中,用他的话来说,就是他身上有两种截然相反的东西在斗争着:狼性和人性。人性和狼性互不协调,当人性沉睡而狼性苏醒的时候,哈勒就走向堕落;当人性苏醒而狼性沉睡的时候,哈勒就会对自己的堕落和罪恶充满厌恶。正是人性和狼性的严重敌对,使哈勒产生了孤独感和自杀倾向。
《百年孤独》(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
哥伦比亚作家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1982年因为“他的小说以丰富的想象编织了一个现实与幻想交相辉映的世界,反映了一个大陆的生命与矛盾”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在《百年孤独》发表之前,马尔克斯在拉丁美洲文坛之外并不广为人知。《百年孤独》甫一面世即震惊拉丁美洲文坛及整个西班牙语世界,并很快被翻译为多种语言。马尔克斯也一跃成为炙手可热的世界级作家。
《百年孤独》的故事发生在虚构的马孔多镇,描述了布恩蒂亚家族百年七代的兴衰、荣辱、爱恨、福祸,以及文化与人性中根深蒂固的孤独。其内容涉及社会和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说是拉丁美洲历史文化的浓缩投影。作家写出这一点,是希望拉美民众团结起来,共同努力摆脱孤独。
从1830年至上世纪末的70年间,哥伦比亚爆发过几十次内战,使数十万人丧生。本书以很大的篇幅描述了这方面的史实,并且通过书中主人公带有传奇色彩的生涯集中表现出来。政客们的虚伪,统治者们的残忍,民众的盲从和愚昧等等都写得淋漓尽致。
《百年孤独》风格独特,既气势恢宏又奇幻诡丽。粗犷处寥寥数笔勾勒出数十年内战的血腥冷酷;细腻处描写热恋中情欲煎熬如慕如诉,奇诡处人间鬼界过去未来变幻莫测。轻灵厚重,兼而有之,被公认为魔幻现实主义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也是二十世纪现代文学中不容错过的精品。
《约翰·克利斯朵夫》(罗曼·罗兰)
罗曼·罗兰是法国思想家、文学家,也是一个人道主义者。罗曼·罗兰除了在文学界享有不朽的地位外,也是研究贝多芬最认真的一位专家,以《贝多芬传》为蓝本所发表的《约翰·克利斯朵夫》更是世界文学经典中的经典。
这部巨著以主人公约翰·克利斯朵夫的生平为主线,描述了一颗坚强刚毅的心是如何战胜自己心灵深处的怯懦卑鄙的阴暗面,由幼稚走向成熟,是描述心灵历程的史诗。小说叙说了一个真诚的音乐家如何反抗虚伪轻浮的社会,从而在与社会反动势力的斗争中升华自己、完善自己。该书通过音乐折射了不同民族精神的融和与冲击,把二十世纪初叶那一代人的奋斗与激情,用宏大优美的艺术手法表现得淋漓尽致,是一个时代精神的真实写照。
罗曼·罗兰具有极高的音乐素养。不仅《约翰·克利斯朵夫》这部小说的主人公具有音乐家贝多芬的影子,而且这部小说的结构也具有音乐性,它“以感情为程序,以气氛与调性来做结合作品的原则”。全书犹如一部庞大的交响乐,每卷都是一个有着不同乐思、情绪和节奏的乐章。
这部书歌颂了人类的精神生活上的经历,它不仅仅是写克利斯朵夫一个人的故事,它也是千千万万人的心灵历程的写照,是直正的英雄的描述。它赞扬着这样一种精神:光明最终将战胜黑暗,尽管其间要经过众多曲折,但光明必将胜利。1915年,为了表彰“他的文学作品中的高尚理想和他在描绘各种不同类型人物所具有的同情和对真理的热爱”,罗曼·罗兰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
《我弥留之际》(威廉·福克纳)
威廉·福克纳是美国南方文学的代表,也是最杰出的现代主义小说家之一。
《我弥留之际》是福克纳在1930年创作的一部展示现代实用伦理与传统伦理冲突的意识流小说。《我弥留之际》描写农民安斯按照亡妻的遗愿,率全家扶送灵柩去杰弗逊镇妻族的墓地安葬。一路上磨难不断:次子达尔认为尸体已腐烂,应就地处置,于是放火烧棺材,被当作疯子关进疯人院:长子卡什为了救护落水的棺材压断了一条腿;越来越重的尸臭招致来大群的秃鹰
《我弥留之际》是一出黑色的、残酷的喜剧,尸体是小说的中心意象,而死亡是小说的中心主题。它不仅反映了本德仑一家的无能和不幸,也曲折地传达出一种普遍的没落情绪。所以,小说不仅是描写农妇艾迪的弥留之际,也描写了整个南方的弥留之际。这部作品结构新颖,全书59节,每节是一个人物的意识流。叙述者共有115位,除了本德仑家的7名成员外,还有他们的邻居、偶遇的旅客和相关人士。他们在不同的场合、从不同的角度讲述故事、发表感想和追溯往事,各节之间相互呼应,而艾迪弥留之际的意识流是作品的核心部分,起到解释和连缀的作用。语言采用南方农民的鲜活口语,却又人人不同、富于个性。其技巧之精湛,令人叹为观止。
1949年作品《我弥留之际》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因为他对当代美国小说做出了强有力的和艺术上无与伦比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