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顾护胃气至关重要

2011-03-16李旻贞

天津中医药 2011年5期
关键词:有性食者胃气

李旻贞

(韩国)

吴有性认为“胃为十二经之海,十二经皆会于胃,故胃气能敷布于十二经中,而荣养百骸毫发之间,靡所不贯”,胃气对于人体有无法代替的作用。并且认为“疫邪与疟仿佛,疟不传于胃,惟疫乃传胃”。疫可传于胃,在治疗中和病后调摄更应重视顾护胃气。

1 治疗过程中重视顾护胃气

1.1 不可妄下 吴有性认为妄下会损伤胃气,不可妄下。“其时邪在夹脊之前,肠胃之后,虽有头疼身痛……又不可下。此邪不在里,下之徒伤胃气……”用达原饮。当“如舌上纯黄色,兼见里证,为邪已入胃。”方可用承气类。下后身发热,“若温疫将发,原当日渐加热,胃本无邪,误用承气,更加发热……但嫌下早之误,徒伤胃气耳”。

1.2 需再下者应小剂量复下、间服缓剂 《温疫论·邪气复聚》认为遇到需再下的情况,用药不可过量,取小剂量复下,“宜再下之即愈。但少与,慎勿过剂,以邪气微也”。吴有性又认为于数下之间,应该有宽缓的时间,以免伤了胃气。“下后或数下,膜原尚有余邪未尽传胃,邪热与卫气相并,故热不能顿除,当宽缓两日,俟余邪聚胃,在下之,宜柴胡清燥汤缓剂调理”。

1.3 善用温药以调胃气 吴有性治疫多用攻下祛邪之法,但攻下之剂多为苦寒之品,容易导致苦寒败胃,胃气之盛衰对疫病转归预后极为重要。所以吴有性在温病的治疗过程中十分重视生姜的使用。吴有性用白虎汤,必加生姜煎服,与张仲景的原方有所不同,意在取生姜之散胃寒,以调节石膏、知母寒凉碍胃。《温疫论》提到“药烦”证,“急投姜汤即已,药中多加生姜煎服,则无此状”,又如“中气入亏,不能运药……天元几绝,大凶之兆”之“停药”证,“宜生姜以和药性”,以助胃气。当“凡疫邪留于气分,解以战汗,留于血分,解以发斑”,治疗上用白虎汤和承气汤时均加生姜以期“里气一通,不待发散,多有自能汗解”,起到畅达气机透邪外达的功效。生姜走而不守,一般不会出现耗散阴津的不良反应,这对后世温病治疗用药很有启发作用。

1.4 不可妄投寒凉之药 《温疫论·妄投寒凉药论》有云:“且其始也,邪结膜原,气并为热,胃本无病,误用寒凉,妄损生气。”在邪未传入胃时应谨慎使用寒凉药,易损伤正气,不但如此,在邪传入胃时同样要注意寒凉药的使用,“……邪在胃家,阻碍正气,郁而不通……”吴有性曰:“盖不知黄连苦而性滞,寒而气燥,与大黄均为寒药,大黄走而不守,黄连守而不走,一润一燥,一通一塞,相去甚远,且疫邪首尾以通行为治,若用黄连,反招闭塞之害,邪毒何由以泄?”邪无以泄,更是损伤胃气。

1.5 不可妄用人参白术 吴有性认为邪在表或邪在半表半里者,投之人参并无大碍,但里证者则忌投之。“……至如杂证,气郁、血郁、火郁、湿郁、痰郁、食郁之类,皆为里证,投之即胀者,盖已实填实也。”有里证时用人参,实证用补,更加重病情。不但在里证中不能妄用人参,有变证时亦不可恣意投之,否则可致胃气壅塞,增加变证。

吴有性认为,在疫邪传胃时勿用白术,以防壅塞胃气,《温疫论·论饮》中有云:“胃本无病,故用白术以健中,今不用白术者,疫邪传胃而渴,白术性壅,恐以实填实也。”

1.6 用下法以行胃气 《温疫论·大便》云:“大肠胶闭者,其人平素大便不实,设遇疫邪传里,但蒸作极臭之物,如黏胶然,至死不结,愈蒸愈闭,以致胃气不能不行,疫无路而出,不下即死,但得黏胶一去,下证自除,霍然而愈。”用下法使疫邪有出路,胃气得以下行,病可愈。

2 病后调理重视顾护胃气

《温疫论·调理法》中说:“凡人胃气强盛,可饥可饱,若久病之后,胃气薄弱,最难调理。”但“能食者,自然虚回,而前证自除;设不能食者,正气愈夺,虚证转加,法当峻补。”胃气的强弱关系到病后恢复,所以吴有性对病后胃气的调理很重视,在病后胃气调理最主要的是饮食的调理,吴有性说:“大抵时疫愈合,调理之剂,投之不当,莫如静养节饮食为第一”。他对病后饮食的调理从能不能食,如何食等都作了说明。

2.1 病后饮食要根据患者自身的情况 病后不思食者:1)“有愈后数日微热不思食者,此微邪在胃,正气衰弱,强与之,即为食复。”2)“有愈后十数日,脉静身凉,表里俱和,但不思食者,此中气不苏,当与粥饮迎之,得谷后即思食觉饥。”3)“久而不思食者,一法以人参一钱,煎汤与之,少引胃气,忽觉思食,便可勿服。”4)“既不思食,若照前与之,虽食而弗化,弗化则伤之,伤之则为食复。不为食复者,当如初进法,若更多与,及黏硬之物,胃气壅甚,必胀满难支,乃至反复颠倒,形神俱脱而死。”5)“须饮食渐进,胃气稍复,津液流通,自能润下。”

病后思食者:1)“时疫有首尾能食者,此邪不传胃,切不可绝其饮食,但不宜多食耳。”2)“如忽加吞酸,反觉无味,乃胃气伤也,当停谷一日,胃气复,复思食也,仍如渐进法。”

2.2 病后进食有次序 吴有性认为病后进食粥类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在《温疫论·因证数攻》的病例中就特别强调了“又数日,始进糜粥,调理两月平复”。但进食粥类也有次序,“先与粥饮,次糊饮,次糜粥,循序渐进……”(《温疫论·调理法》)

2.3 病后进食有其时 吴有性认为病后饮食要循序渐进“先后勿失其时”并说明了勿失其的方法:“当设炉火,昼夜勿令断绝,以备不时之用,思谷即与,稍缓则胃饥如灼,再缓胃气伤,反不思食。”饮食失其时的后果很严重的,或成食复,或胃气壅甚,导致气绝谷存,乃至反复颠倒,形神俱脱而死。

病后饮食上的注意正如吴有性所总结的“若夫大病之后,客邪新去,胃口方开,几微元气,所当接续,多与早与迟与,皆非所宜……”

胃气旺盛则食量大,气血充足,胃气衰弱则食少,气血不足,若多食造成痞塞不通,或稍断进食则气血尽绝。可见胃气的盛衰对温疫治疗和病后恢复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吴有性在治病及病后调摄中始终注重调护胃气,在临床工作中也应该时刻谨记顾护胃气的原则,以期患者更快更好的恢复。

猜你喜欢

有性食者胃气
张景岳对《黄帝内经》脉中胃气的阐发与运用
【再读苏州】吴有性与淡淡斋
有没有以抹香鲸为食的掠食者?
洗沙
秦簡“月食者”新證
也来谈谈“胃气”
胃气痛片质量标准的研究
胃气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及其临床意义
食肉动物就是掠食动物吗
探秘外星人的繁衍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