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前中国高等教育、就业现状和代际公平*
2011-03-16郭振家
郭振家
(中国社会科学院 研究生院,北京 100102)
中国自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政府在体制改革方面“摸着石头过河”,进行了大胆探索。其中,一些改革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然而,另一些改革却也付出了昂贵的“学费”。本文所提到的高等教育的“大规模扩招”政策,就是“失败”的一例。“扩招”政策,不仅影响了全国高校的教育水平和应往届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而且直接关系到国家的长远发展和社会稳定。这样的高等教育招生体制,由于严重忽视了“代际公平”的原则,其弊端恐将延续多年。
一、社会资源的“代际公平”
“代际公平”的概念最早来自“可持续发展”,而可持续发展,最早是从人们关心环境问题开始的。由于近代以来,工业革命的蓬勃发展导致了资源枯竭、环境恶化、人口膨胀、生物多样性锐减,以及生态失衡等一系列全球性的生态环境危机,人类不得不反思自己的行为和政策。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就是“代际公平”。“代际公平”实际上是在讲“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每一代人有权利选择利用一定的自然和社会资源,也有义务为后代保护相应的自然和社会资源。
社会资源的可持续性与自然资源的既有不同点,又有相同之处。自然资源(例如煤、石油等)表现出的是地域性和不可再生的特点,而社会资源(例如劳动力、教育、科技、资本、市场等)则表现出的是时代性的特征。尽管每个时代对于社会资源的定义和使用也有很大的差别,但每任政府的施政目标,即“促进经济繁荣、维持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则大体一致。社会资源和自然资源在促进可持续发展方面也有相似之处,其中最显著的是两者具有相似的前提:当前可用资源的稀缺性。自然资源中的各种不可再生能源(例如煤、石油和各种金属资源)和可再生能源中当前不可使用的部分(例如太阳能、风能),正是由于其稀缺性,从而导致了各个大国对于资源战略的重视。而社会资源中,劳动力资源、教育资源、资本资源、科技资源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也存在着稀缺性。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受教育人数不断增多,科技和教育实力不断增加,拥有的财政收入和外汇储备也不断增加,这样使得我国整体的社会资源在增加,这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成就。
但对于社会资源,不仅需要从绝对数量来分析,而且还需要从相对数量(即供求关系)来分析。例如,一所普通小学和一所航天领域的科研机构,对于研究经费、就业人员的素质要求乃至基础设施的要求就有很大差异。小学的任职教师需要大学毕业的师范生再加上实习培训即可上岗,而航天领域的研究机构需要的人才科技含量要高出许多,可能还需要在相关部门进行很长时间的专业培训。因此,尽管存在后者未必可以胜任前者工作的情况,但是前者肯定是无法完成后者的工作。如果社会培养出的相关人才,其数量是合理的和必要的,那么,社会的前进就是有序的和健康的;反之,如果社会培养的人才大量增加而没有相应岗位的创造,就会引起“代际公平”问题。
无论是自然资源还是社会资源,其“代际公平”问题的表现,都是由于前代人过度使用资源,对后代人的生活质量和资源数量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然而,自然资源的耗竭,最终可能催生新能源的研发和使用;而社会资源耗尽以后(极端的情况就是前代人把后代人的机遇全部掠夺了),则不仅削弱了社会公平,还必然会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安宁。
二、当前中国的高等教育和就业现状
在1977年恢复高考之后二十多年里,高等教育的发展基本保持了一个相对平稳的态势,1998年全国在校研究生只有19.8 万人,在校本专科学生340.7 万人,[1]1998年的实际招生108万人。1999年6月国务院召开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之后,“扩招”政策成为大势所趋,各个高校纷纷响应。1999年招生剧增至159万人,比上年增加51万人,增幅达48%。随后几年,高校招生人数大幅度递增,2008年招生人数为599万人,2009年达到629万,是1990年招生人数的十倍。[2]2010年高校招生规模657万人[3],仍然创下历史之最。
不可否认,1999年最初的“扩招”政策的出台,有其深刻的国际国内背景,“扩招”在一定程度上承载着刺激消费、拉动内需、缓解升学压力,乃至变精英教育为大众化教育等重要社会功能,但是,一扩再扩至今,其负面影响已经远远超出了最初的良好愿望。大量高校毕业生涌向社会,而就业岗位的产生却远远没有跟得上,进而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
首先是学生素质的整体下滑。原来的高考录取十取其二,现在由于入学门槛降低,则十取其五甚至更多。大量的较低素质的学生涌入高校,不仅使得现有的师资力量和物质资源呈现饱和状态,许多导师带研究生“一带多”现象屡见不鲜;还由于更多的人加入毕业生的队伍,竞争激烈,弄虚作假等不正之风抬头,甚至某些高校出现了考试集体作弊的现象[注]北京电视大学数百学生在期末统一考试中集体作弊,监考者竟然沦为提防巡考者的 “放哨”者,媒体遂冠之以“史上最大”舞弊事件。参见2010年7月15日网易新闻《危害最大的是集体作弊》(引自《山西日报》)http://news.163.com/10/0715/03/6BJPUEMQ00014 AED.html.。
其次是高层次人才的低就问题。通俗而言,就是博士生抢硕士生的饭碗,硕士生抢本科生的饭碗,本科生抢专科生的饭碗……文凭贬值和就业艰难,在大城市表现得尤其明显。例如,2010年28岁的中国科技大学量子力学专业学生俞华山,在修完博士学业后,出人意料地回到母校江西南城一中,成为高一两个班级的数学老师。[4]这样的高层次人才,本是社会和家庭耗费大量资源培养出来的,应该在科研岗位上做出自己的贡献,然而其最后的价值实现却远远低于就业预期,成为一种变相的资源浪费。
另外,就业难所导致的社会心理日趋浮躁,社会价值观也向“学习无用论”靠拢,这种整体性的认同共振必然会阻碍中国的学术发展。浮躁心理导致了一些同学不能静下心来做研究,而是拼命“考证”,甚至继续深造读硕士和博士,只是希望在就业浪潮中“充满竞争力”。社会价值的扭曲更加不容忽视,在一些家长和学生中间“学习无用论”甚是流行(尤其是在农村地区),2009年,重庆居然有上万名高中毕业生放弃高考,湖北2.6万名学生放弃高考,另外,北京市、上海市、山东省、河南省、安徽省、福建省、湖北省等地不约而同出现了高考人数的下降。[5]
三、高等教育、就业和代际公平问题
中国当前“就业难”问题,部分是由于国际“经济危机”、国内“社会转型”,从而就业岗位严重不足造成的,因此,国家也在采取积极的政策(例如加大财政投入),促进经济的发展,并认识到最重要的是要大力扶持中小企业,因为中小企业吸纳就业人数占90%。[6]然而,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有其特殊性,需要从更加宏观的社会视角去分析。
高校人才的培养,倾注了多少家长和学生的汗水,倾注了多少社会资源,莘莘学子,“寒窗十载”,每个人都希望学成之后能为社会所用。然而,现在的大学毕业生,远非所谓的“天之骄子”了,好的工作岗位毕竟是少之又少的,一些大学生一窝蜂去竞聘的不过是文秘、保安、城管等与专业不甚相干的工作,要不就是在家“待业”;即使有些学生考取研究生了,几年后的就业形势也未必乐观。于是,“杀鸡偏用牛刀”,高层次人才低就,造成了大量优秀人才资源的白白浪费。
这样的现象还涉及“代际公平”问题。同样是一名大学生,如果是十五年前毕业的,会过得很风光。学业上不是很紧张,可以顺便谈个恋爱,毕业之后,基本上可以找到和专业对口的工作。而今,硕士甚至博士毕业生都对自己的就业十分焦虑,能否找到适合的工作尚在其次,首先考虑的是找到工作,至于结婚、买房,更是当代大学毕业生的经济能力所负担不起的。所以说,两代人之间的就业差异,最终会决定收入差异、生活质量差异和对社会资源的享用差异,而如果基本的公平无法保证,必然会导致社会心理的失衡,进而影响社会稳定。
四、对高教“扩招”政策的反思和建议
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代际公平”问题,并不是由于社会转型造成的,而是由1999年以来的“扩招”政策导致的。所以,有必要对于“扩招”政策进行深刻的反思。笔者认为“扩招”政策的特点有三。
一是“快”。“扩招”政策其实是一种“大跃进扩招”,从1998年的实际招生108万人,到2010年高校招生规模达657万人,12年的时间扩展了六倍,全然不顾社会是否可以创造这么多的就业岗位,“快”往往会导致“难消化”。
二是“乱”。许多学校不去深思教学、住宿等方面在扩招中存在的问题,而是采取“扩了再说”的态度。学校“办学”的积极性如此高涨,并非是当前人才兴国战略的急迫性使然,而是想充分利用国家宽松的招生政策。另外,扩招之“乱”,一定程度上也与专业设置和就业需求的脱节是分不开的。
三是“盲”。学校的基本功能是教育,但是,“教育产业化”的呼声,一度使得教育部门像企业法人一样追求“盈利”。许多学校思考的是多一个学生就多一份“收入”,而不是多一个学生就多一份“教育义务”。学生学习不好是学生的事情,学生找不到工作也是学生的事情,那么,学校的义务又如何体现呢?一些学校为了提升名义上的“就业率”,甚至出现了学生“被就业”[注]“被就业”往往指如下的两种情况:一是尚未找到工作的应届大学毕业生在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就业协议书就被签署了,录取单位是从没听说过的某公司;二是部分高校要求没就业的毕业生限期签署就业协议书,否则就将档案和户口发回原籍,即学生“被要求就业”。有的学校甚至要求毕业生随便找个章盖在协议书上证明自己就业。的荒唐事。
以上情况出现的根源在于,学校和一些教育部门对于教育的基本功能认识不清。笔者认为,教育的基本功能有二,一是普及知识,二是从优选拔人才。普及知识,从而提升国民的整体教育素养,这是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来政府一直坚持不懈的大事。1980年12月3日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普及小学教育若干问题的决定》,到2004年,我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人口覆盖率已提高到93.9%,全民教育成果显著。[7]这样,国家教育政策的重点,也逐渐向普及初高中教育[注]国务院宣布,从2008年秋季学期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全部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此举进一步强化了政府对义务教育的保障责任。,甚至有比例提高全民高等教育水平的方向推进。[8]教育的另一项基本功能,则是从优选拔人才。鉴于岗位的稀缺性,如何公平公正地选出人才,是教育千百年来的必要功能。选拔的方式,必然是“差额考试”。不论是古代科举制下的乡试、会试、殿试,还是今天的高考、职业水平考试、公务员考试等,都是遴选人才的必要手段。这些最终选出的人才,成为了各行各业的栋梁之材。
比较古代的科举制度和当前的“大跃进扩招”政策,可发现二者对于教育的基本功能都有所背离。古代的科举制度,忽略普及知识的一面,求学和治学成为极少数人的特权,平民百姓中文盲者居多;而现在的“大跃进扩招”政策,又极容易导致从优选拔程序冗繁,效率低下。假定某市每年各行业累计招聘人数为400-500名。若每年有10 000名学生参加高考,以20%的胜出率经历高考、硕士生考试,4年后本科毕业人数为2 000名,硕士生人数为400名,本科毕业直接进入工作应聘环节的有1 600名(情况A);如果把高考胜出率设定为50%,硕考30%,则本科毕业人数为5 000名,硕士生人数为1 500名,本科毕业直接进入工作应聘环节的有3 500名(情况B)。“扩招”政策的本质,就是在较早的遴选环节调高了胜出率。这样,最后的招聘环节本来希望录取的是情况A中的优等生(在当年毕业的1 600名本科生、400名硕士生之中选拔),但是,扩招后面对的则是扩大的遴选域(当年毕业的3 500名本科生、1 500名硕士生),遴选的难度大大增加。而现实的情况可能更加复杂,[注]2010年10月24日,公务员报名工作结束了。2011年中央和国家机关招考公务员职位数9 763个,招录人数16 207名,审核通过人数为1 415 138名。相较去年144万的人数来说,总体人数减少约两万人,总竞争比例由去年的93∶1下降到87.3∶1。详见2010年10月27日新浪教育新闻《国考最终报名人数逾141万人 首次呈现负增长》http://edu.sina.com.cn/official/2010-10-27/0943272631.shtml.近几年大量的往届生找不到工作,还有一些对工作不满意要跳槽的,更增加了就业市场的紧张局面。
笔者认为,正常的“扩招”政策,应该是稳步推进、有目标管理、围绕教育的基本功能展开的。而当前的高等教育“扩招”政策,输送了太多的人才到就业市场(不客气地说,有些人才质量确实偏低),远远超越了社会可以容纳的程度,已经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更有甚者,每一届毕业生比前几届毕业生,在就业岗位的竞争比例和就业能力上要求得都更加苛刻,这种状况,严重影响了社会“代际公平”,也不利于社会和谐与发展。所以说,高等教育的“扩招”政策必须予以调整。笔者认为,当前的高等教育人才“就业难”的问题可以分两步解决:一是短期之内(5年左右),限制高校的招生人数,给社会吸纳近几年的高校毕业生一个缓冲时间;二是长远考虑,根据各地人口规模确定相应的招生比例。由于中国计划生育政策实施的成功,人口增长率长期保持在较低水平,所以,可以考虑将高等教育的发展规模朝着稳定化的方向发展。
五、结论
俗话说得好:“十年树木,百年育人”,揭示了教育是一项长线工程和系统工程。当前由于高等教育的“扩招”政策,导致了我国人才培养的无序和大跃进,最终导致了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新老毕业生就业的“代际公平”存在较大问题。只有限制招生或者按各地区人口拟定招生比例,才能扭转当前的就业困境,才能促进社会稳定和促进“耕者有其田,学者用其专”的和谐社会的生成,才能更好地实践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参考文献:
[1] 张晋峰.中国高等教育现状与改革发展趋势——兼对民办高等教育的思考[J].民办教育研究,2007(1):1.
[2] 粟多树.回顾与反思:我国大学扩招十周年[J].石家庄法商职业学院教学与研究:综合版,2009(7):12.
[3] 2010年高校招生规模已经确定 预计招生657万人[EB/OL].[2010-05-06].http://news.163.com/10/0506/13/660LTO5U 000146BD.html.
[4] 中科大博士求职高校未果 “下嫁”中学执教[EB/OL].[2010-04-14].http://news.sohu.com/20100414/n271504722.shtml.
[5] 就业难 重庆万名高中生弃考(引自《大河网-河南商报》)[EB/OL].[2009-04-20].http://news.sina.com.cn/c/2009-04-20/101015495518s.shtml.
[6] 温家宝.解决失业问题最重要的是扶持中小企业发展[EB/OL].[2009-03-13].http://news.xinhuanet.com/video/2009-03/13/content_11005680.htm.
[7] 教育部.我国“普九”人口覆盖率达93.9%[EB/OL].[2004-12-13].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04-12/13/content_2329130.htm.
[8] 教育部.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情况[EB/OL].[2004-01-06].http://news.xinhuanet.com/zhengfu/2004-01/07/content_126414 2.htm.